抑郁症治疗中皮肤交感反应的运用效果,精神病学论文_第1页
抑郁症治疗中皮肤交感反应的运用效果,精神病学论文_第2页
抑郁症治疗中皮肤交感反应的运用效果,精神病学论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抑郁症治疗中皮肤交感反应的运用效果,精神病学论文摘要:目的讨论皮肤交感反响在抑郁症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式方法采用回首性方式方法分析,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给予6周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皮肤交感反响并比拟;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定,并进行比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了显着下降,前后数据差距较大,有显着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前的上肢、下肢皮肤交感反响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均比治疗前增长,差异显着〔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诊治中采用皮肤交感反响,可评价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关键词语:抑郁症;皮肤交感反响;诊断;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effectofsympatheticskinresponse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depression.MethodsTheclinicaldataof60patientswithdepressioninourhospitalfromOctober2021toOctober2020wereselectedasthestudygroupandgiven6weeksofantidepressanttreatment.Atthesametime,60healthypeopleintheconsentperiod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Allsubjectswerecomparedwithskinsympatheticreaction.Theanxiety,depressionandqualityoflifeofpatientsinthestudygroupwereevaluat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Aftertreatment,the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scoreandHamiltonanxietyscale(HAMA)scoreofthestudy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beforetreatment,andthedatagapwaslargebeforeandaftertreatment(P0.05).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upperandlowerextremityskinsympatheticwavelatencyofthestudygroupbeforetreatmentwasprolonged,andtheamplitudewasreduced,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aftertreatment,therewasnodifferencebetweentheaboveindexesofthestudygroupandthecontrolgroup(P0.05).Thephysiologicalfunction,psychologicalfunction,andlifefunctionofthestudygroupaftertreatmentwereincreasedcomparedwiththosebeforetreatment,and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beforeandaftertreatment(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sympatheticskinreaction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depressionpatientscouldevaluatetheautonomicnervousfunctionofpatients,whichwa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Keyword:depression;skinsympatheticresponse;diagnosis;抑郁症〔depression〕是临床较常见的抑郁障碍症,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主要特点是心境会长时间低落[1]。大部分患者从闷闷不乐到悲伤痛苦欲绝,严重者悲观厌世,出现自杀企图或者行为。每次发作持续超过2周,长者甚至数年[2]。此类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治疗,但治疗后仍有患者出现残留异常感觉和状态。因而,全面认识抑郁症对其诊治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皮肤交感反响在抑郁症诊治中的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式方法1.1、一般资料挑选本院2021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首性分析,并将其作为研究组,给予6周抗抑郁药物治疗。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自愿介入此次研究;意识清楚,自愿配合此次研究。排除标准:滥用酒精者;高度自杀倾向者;双相情感障碍者;滥用药物者;精神障碍者不愿配合治疗者。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基本资料见表1所示,经比照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比拟〔n,s)1.2、研究方式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每日30mg氟西汀〔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210022,规格:20mg28粒〕治疗,连续治疗6周。皮肤交感反响测定:研究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皮肤交感反响测定,对照组也同样在一样时间进行皮肤交感反响测定。全部受试者采用武汉依瑞德的YRDCCY-II肌电/诱发电位仪,于平静的屏蔽室内,取仰卧位,采用银质圆盘电极,上下肢同时刺激并记录,上肢记录电极置于手掌心,其背侧参考电极,刺激腕正中神经。下肢记录电极置于足心,其背部参考电极,刺激裸部胫神经。每例重复刺激,取平均值。1.3、观察标准观察及记录两组受试者的潜伏期、波幅时的皮肤交感反响值。同时比拟研究组在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3]、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比照。HAMA是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的,组成该量表一共有14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均采取0~4分5级评分法来评估,华而不实0分表示没有焦虑异常感觉和状态,1分是有很稍微的异常感觉和状态,2分是中等,3分是异常感觉和状态较严重,4分是焦虑非常严重,共计56分,当分数在29分及以上表示焦虑非常严重,在21分及以上表示有明显焦虑,在14分及以上有焦虑,超过7分疑似有焦虑,低于7分没有焦虑、正常;HAMD是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的,组成该量表一共有17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均同样采用5级评分法来评估,当分数在25分及以上表示抑郁情况非常严重,在18~24分之间,表示有抑郁症,7~17分表示疑似抑郁,低于7分没有焦虑、正常。比拟研究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MOS36-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4]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照,本表8个维度概括被调查者的生活质量,将其汇总为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3大类来整体评估,得分越多讲明生活质量提高越好。1.4、统计学方式方法研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21.0,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焦虑抑郁评分、皮肤交感反响值、生活质量评分,通过t对数据进行检验,将P0.05作为数据存在意义的标准。2、结果2.1、研究组治疗前后的HAMD、HAMA评分比拟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了显着下降,前后数据差距较大,有显着性〔P0.05〕,详见表2。2.2、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皮肤交感反响值比拟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前的上肢、下肢皮肤交感反响波潜伏期延长〔t上肢=7.630,P上肢=0.000;t下肢=4.748,P下肢=0.000〕,波幅降低〔t上肢=7.439,P上肢=0.000;t下肢=7.978,P下肢=0.000〕,有显着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较治疗前的上肢、下肢皮肤交感反响波潜伏期缩短〔t上肢=6.613,P上肢=0.000;t下肢=4.050,P下肢=0.000〕,波幅升高〔t上肢=10.992,P上肢=0.000;t下肢=8.619,P下肢=0.000〕,有显着差异;与对照组的上肢、下肢皮肤交感反响波潜伏期〔t上肢=1.043,P上肢=0.299;t下肢=0.373,P下肢=0.710〕、波幅〔t上肢=0.669,P上肢=0.505;t下肢=0.137,P下肢=0.891〕相比无显着差异,详见表3。2.3、研究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拟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均比治疗前增长,前后数据差距较大,有显着性〔P0.05〕,详见表4。表2研究组治疗前后的HAMD、HAMA评分比拟〔s)注:HAMD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表3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皮肤交感反响值比拟〔s)表4研究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拟〔s)注:SF-36为健康调查简表3、讨论抑郁症是临床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可能与下丘脑功能受损相关。临床以为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中最为密切的是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交感神经活动不同,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也有所差异。当交感神经兴奋的人经常表现出情绪紧张的状态,而交感神经抑制时表现情绪低沉,闷闷不乐的状态。已有研究表示清楚[5]:抑郁症是自杀率最高的疾病,对患者、家属造成的痛苦是其他精神疾病无法比较的。因而,加强抑郁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皮肤交感反响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释放冲动产生的动作电位,是中枢神经系统介入下的催汗反射。不仅反映节后交感神经功能状态,也反响感觉传入及中枢处理经过。由内源性或者外源性刺激所诱发,反映情感及注意力的有效指标。不同的刺激方式有着不同的传入途径,其传出途径一样。额前皮质腹内侧及背外侧、扣带回前侧、岛叶等脑区与皮肤交感反响的高级中枢,而扣带回前侧、顶叶与注意相关的觉悟水平变化而引起皮肤交感反响。波幅反映的是交感节后纤维与汗腺的兴奋程度,波幅在遭到连续刺激后,随着刺激次数增加而下降,即习惯性。潜伏期则反映的是催汗冲动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导时程,是较稳定的观测参数。不同的刺激方式及刺激部位,一样的记录部位,皮肤交感反响潜伏期的差异并不明显[6]。此次数据调查显示: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响波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而波幅比对照组下降,讲明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被损伤。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是神经系统病变的组成部分,其紊乱可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或病理改变,如心率较快、血压上升等,因而,评价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皮肤交感反响是一种被量化的电生理检查手段,具有无创性、简易性、直观性、准确性。在疾病初期,仅有稍微的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可较好发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抑郁症患者的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以下为参考文献[1]LynnW,SchmidtWK.DilemmaofAddictionandRespiratoryDepressionintheTreatmentofPain:APrototypicalEndomorphinasaNewApproach[J].Painmedicine,2020,21(5):992-1004.[2]张婕,黄珏蔚糖尿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与皮肤交感反响的相关性研究[J]糖尿病天地,2020,17(7):140.[3]Xiaomei,Dong,Guangwei,etal.Telephone-basedreminiscencetherapyforcolorectalcancerpatientsundergoingpostoperativechemotherapycomplicatedwithdepression:athree-armrandomis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