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试液的配制及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赵伶俐_第1页
皮试液的配制及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赵伶俐_第2页
皮试液的配制及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赵伶俐_第3页
皮试液的配制及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赵伶俐_第4页
皮试液的配制及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赵伶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试液的配制

及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

襄州区人民医院赵伶俐

120急救中心用安全很重要目录给药制度皮试液的配制和过敏性休克的处理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给药制度一、必须严格根据病情给药,避免过度用药。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四、做治疗前,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给药制度五、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并记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六、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七、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九、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皮内注射法将少量药液注射于表皮或真皮之间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过敏试验通常选择前臂掌面下1/3尺侧需要做皮试的药物

青霉素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

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他说明书或药典要求做皮试的药物任何药物、任何途径给药均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尤其要注意皮试、滴鼻、滴眼外用药物时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在皮试、用药时必须做好急救准备。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1.青霉素钠加0.9%NaCl每ml青霉素含量(ml)(U/ml)80万U420万U0.1ml上液0.92万U0.1ml上液0.92000U0.1ml上液0.9200U0.25ml上液0.75500U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2.试验方法.

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于患者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液0.1ml,(含青霉素20或50U),20分钟后观察、判断并记录实验结果。3.实验结果判断:

结果局部皮丘反应全身情况

阴性大小无改变,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可有头晕、心慌、恶心,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实验结果判断阳性(+)皮试液的配制链霉素取链霉素1g(100万单位)加氯化钠注射液3.5ml,溶解后即成4ml(25万单位/m1);0.1ml,0.9ml2.5万单位/ml;0.1ml,0.9ml2500单位/ml0.2ml0.8ml500单位/mlTAT皮试液配制用1ml注射器吸取TAT药液(1500/ml)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1ml内含TAT150u),取0.1ml。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志刚教授专题研究报告调查了全国100多家医院,目前头孢类临床皮试试验执行情况五花八门,缺乏统一和规范。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代替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液的浓度为300-500μg/ml,注射量为0.1ml。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头孢唑林钠0.5、头孢拉定0.5、头孢呋辛1.0、头孢曲松1.0、头孢哌酮舒巴坦0.75等皮试液配制成500ug/1ml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试注入剂量为0.1ml(含50ug)溶解成多少ml?头孢类药物配制皮试液时,剂量×4﹦第一次溶解药液的毫升数,每毫升药液的含量是250mg,按以下配制方法进行配制。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头胞哌酮舒巴坦加0.9%氯化钠溶液每ml药液头胞哌酮舒巴坦含量0.75g3ml250mg取上液0.2ml0.850mg取上液0.1ml0.95mg取上液0.1ml0.9500ug取0.1ml作皮试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头孢拉定加0.9%盐水(ml)每ml药液头孢拉定含量

0.5g2250mg取上液0.2ml0.850mg取上液0.1ml0.95mg取上液0.1ml0.9500ug取0.1ml作皮试过敏试验注意事项皮肤试验前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凡初次使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者,以及更换批号,均需按常规做过敏试验。皮试液必须现配现用,浓度与剂量准确。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病人主诉,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备抢救药品,0.1%盐酸肾上腺素。若需做对照试验,则用另一注射器及针头,在另一侧前臂相应部位注入0.1ml0.9%氯化钠溶液。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试验的药物,做好记录,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反应或类过敏反应症状常在注药后1~5min内出现,表现为急性的反应,80%以上来势凶猛,有的来不及抢救即已死亡。临床表现

呼吸道阻塞症状:喉头水肿,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伴濒死感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其他过敏反应表现: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过敏性休克的处理立即停药,协助病人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注射,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盐酸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处理改善缺氧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氧疗;当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发生喉头水肿,立即配合医生准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处理根据医嘱给药①抗过敏: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在5%或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②改善微循环:静脉滴注葡萄糖或平衡液可充血容量,并立即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③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④应用抗组胺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等。加强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不断评价治疗及护理的效果。过敏性休克的处理青霉素过敏史患者服用阿莫西林,大疱型表皮松解症(剥脱性皮炎),患者死亡教训:使用前应该询问过敏史,作皮试有过敏史,应更换其他药物;无过敏史,在给药后,也要告诉患者若有不适,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并细致观察。不能在主观上认为该药是免皮试药物或无过敏史,而忽略对患者的巡视和观察,从而不能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延误抢救时机。早期诊断,抢救及时、有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常用急救药品心脏用药:盐酸肾上腺素

阿托品异丙肾西地兰心律平利多卡因毒k异搏定血管活性药:多巴胺阿拉明酚妥拉明硝普钠利血平硝酸甘油呼吸兴奋药:洛贝林可拉明回苏灵

镇定止吐药:安定非那根复方冬眠灵鲁米那纳胃复安消化呼吸利尿药:654-2氨茶碱喘定速尿止血药:垂体后叶素止血敏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其他:地塞米松普鲁卡因氯化钾硫酸镁美蓝(亚甲蓝)硫代硫酸钠氯磷定(碘解磷定)碳酸氢钠甘露醇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药:消心痛心痛定安定片肠溶阿司匹林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片倍他乐克输液反应输液反应类型:发热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急性心衰、肺水肿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

1、液体与药品质量的问题

2、是液体配制中的问题

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的问题

4、是液体配伍过杂的问题输液反应的预防1、把好药品质量关:质量好的药物在使用时反应相应的就会少很多。2、把好液体配制关:配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口看一看(看有无杂质及混浊)、把住瓶盖转一转(看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3、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针”,一定不要在这里“节省开支”!输液反应的预防4、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冬天输液时建议使用输液加热器。5、输液速度要慢:千万不要因为有事情而加快速度,那样可能会耽误你更多时间。特别是体质差的、年老年幼的、心脏有疾患的。6、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不可凭经验行事。7、输液要观察:及时、定时巡视,(吊针提走了,回家比较近等问题)输液反应的处理输液反应与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鉴别1、二者在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现。2、输液反应:发冷寒战更突出,约输液后10--15分钟后面色潮红,寒战过后或同时出现高热、超高热,临床发展以分钟计,与后者相比相对较平稳;3、速发型过敏反应:其前驱症状发生数秒、数十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灰、恶心呕吐、冷汗淋漓、呼吸困难、脉搏细速、濒死感、昏厥、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骤然哀竭,其临床过程以秒计,与前者相比要急骤得多,无寒战高热过程。输液反应的处理与患者自身疾病的症状的鉴别实例:120接诊张集卫生院一患儿,8、9个月大,患儿家属在电话中焦急地说患儿非常危重,呼吸不行了,警车在送,但接诊后发现患儿呼吸稍有点急促,眼神清亮,体温在39°以上,家属怒气冲冲,认为是在卫生院打针打的患儿抽筋了,原来到卫生院之前患儿体温38°多,就诊过程中体温在继续升高,高热引起惊厥,这时吊针刚好打上,家属缺少疾病相关知识,认为是卫生院打针打的,卫生院医生也很操心,电话打到车上,后来经过我们耐心解释,家属情绪平稳下来,到达医院后又和儿科医生做了特别交代,基本上化解了一次矛盾。输液反应的处理严重输液反应抢救程序立即停药,保留静脉通道,使病员平卧,进行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可根据情况给药。给予地塞米松10毫克肌注、静注。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做气管切开。输液反应的处理发热反应,应更换液体和输液器。循环负荷过重,应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有症状(咯粉红色泡沫痰)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加压给氧,使氧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如发现静脉炎,使患者肢端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热湿敷。如发现空气栓塞,应置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给予氧气吸入。

特别注意处理中要注意控制周围人群的情绪:在发生两者反应时,家属和病人都比较惊慌,情绪激动。此时应立即处理,在一边治疗的同时要安慰病人和家属,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则可大胆的安慰。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必须保持静脉通道:病人和家属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发生反应,他们会很惊恐的要求护士终止输液,拔除静脉针。如果定力不足的护士遇上,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正确的方法是:必须保持静脉通路,以备用。立即更换上生理盐水,更换输液器。继续输液。这样做下一步的治疗比较顺利。

特别注意正确回答病人和家属的问题:发生了输液反应,处理完了,肯定会有家属或者是病人问你这样的问题:“这是咋回事,是不是药用错了用反了?”怎么回答,比较重要。在问题未调查清楚之前,你可以这样解释:不会是用错药,这样的反应是个别现象,一般跟病人的体质和原发病有关系。如果病人原有发热,可能是处于体温上升期,如果病人擅自加快输液速度,那更要理直气壮的指出:输液太快了,病人一下子受不了,很危险的,下次不能这样。总之:解释之前应多方面考虑,正确评估病情和家属情绪,尽可能不让病人误解,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用药不安全因素医嘱处理方面因素药品保管方面因素药物配制方面因素用药过程中的因素药物因素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药物过期没有输液卡瓶签上书写不清用错药拿错药加错药查对不到位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案例过期:2010年5月24日上午,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七病区在为住院的17名麻疹患儿诊治期间,误将过期的“肌苷葡萄糖注射液”(有效期至2009年10月)为17名患儿输入。三名护士下岗,护士长被免职。感染:某市立医院手术室器械清洁消毒不到位,未经高压蒸汽灭菌,导致10例眼部手术患者感染绿脓杆菌,9例单侧眼球被摘除。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如何做怎么做才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临床药理知识。掌握临床药物相关知识:药物化学名、商品名、用法、剂量、途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熟练掌握各类常用抢救药物的相关知识。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说明书中主要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用红笔划出,以起到醒目、提示作用。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急救药物的“五定”管理:

定种类、定数量、定位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时检查完好率100%(无过期药品)用药安全的管理相同颜色,不同种类药品不得混放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相同颜色、不同剂量的同类口服药不得混放;如:波依定2.5mg\5mg不同剂量的同类针剂药品不得混放;效期不同不要混放如:头孢他啶0.5g\2.0g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药物配制时的注意事项药物配制时要严格执行注射器单用制度;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媒,全面了解配伍药物的特性,避免盲目;不得用一种药物溶解另一种药物或用一个针管同时抽吸两种药液;两种药物在同一输液中配伍时,应先加浓度较高者,后加浓度较低者,以降低发生反应的速度。用药过程的安全管理药物配制时的注意事项有色的注射用药物应最后加入,以防有细小沉淀时不易被发现。静脉输液时,既要注意同一瓶液体中药物有无配伍禁忌,也要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