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知识2_第1页
心理测量学知识2_第2页
心理测量学知识2_第3页
心理测量学知识2_第4页
心理测量学知识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测量学知识隋雪教授心理学博士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Suixue88@163.com1/31/20231想一想:还记得吗?

1、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即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2、什么是参照点?

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即参照点。3、1代表男,2代表女,这样的量表是什么?

命名量表4、将学生考试结果按照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什么变量?

顺序变量5、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等级吗?

具有1/31/20232想一想:

6、其数值可以进行+、-、×、÷运算的量表是?

等比量表。7、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什么变量上进行的?

顺序变量。8、数字有哪些特点?

区分性、序列性或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9、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有确定的意义、有相同的价值1/31/20233想一想:

10、Stevens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将量表分为:

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11、什么是心理测验

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12、什么是常模?

常模就是给测验分数提供比较的标准,即提供某一标准化的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从而对测验分数加以解释。1/31/20234想一想:

13、按测验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14、按材料的性质分类?

文字测验、操作测验15、最早的团体测验有哪些?

陆军甲种、乙种智力测验16、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个别测验、团体测验17、按测验要求分?

最高做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1/31/20235想一想:

18、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比内19、谁第一个提出相关的概念?

高尔顿20、谁首先使用了心理测验一词?

卡特尔1/31/20236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第四节测验的效度第五节项目分析第六节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第七节心理测验的使用1/31/20237第一单元常模团体

第二单元常模的类型

第三单元常模分数的表示法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1/31/20238第二节测验的常模第一单元常模团体1/31/202391、什么是常模?常模,是给测验分数提供比较的标准,即提供某一标准化的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从而对测验分数加以解释。2、什么是常模团体?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eg.教师、大连的教师…

常模,是用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较的基础。eg:第一单元常模团体第二节测验的常模一、常模团体的性质1/31/2023103、确定常模团体任何一个测验都有许多可能的常模团体。eg:智力测验有(儿童的、成人的、男的、女的)。与不同的常模团体比较结果大为不同。eg…..所以,在制定常模时,要确定常模团体。解释常模参考分数时,必须考虑常模团体的构成。第一单元常模团体第二节测验的常模一、常模团体的性质1/31/2023114、对于编制者而言,必须注意:测验将要用于那个总体。选择的常模团体必须能代表该总体。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目标总体、样本。eg.

定义常模团体的标准:性别、年龄、年级、教育水平、职业、种族等。5、对于测验使用者,必须注意:要正确选择常模团体,进行比较。第一单元常模团体一、常模团体的性质1/31/202312(一)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制定常模,必须说明所要测量的群体的性质与特征。‥‥‥

区分和限定群体的变量是很多的,性别、年龄、职业、‥‥‥‥

依据不同变量确定群体,可得到不同常模。群体内部也许有许多小团体,在测验得分上也有差异。假如差异显著,就应该为有差异的小群体分别建立常模。‥‥‥‥第一单元常模团体二、常模团体的条件1/31/202313第一单元常模团体二、常模团体的条件(二)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群体很小时,所有人逐个测量,其平均分便是该群体最可靠的常模;但是群体较大时,都测太不经济,只能测部分人作为总体代表。这就要求取样适当。工作中,取样偏差较常见,与抽样难易有关。。取样方法一般分:随机、分层。1/31/202314(三)样本大小要适当1、一般来说,取样误差与样本大小成反比;样本越大越好,但是不经济。2、取样原则:经济的或实用的可能性和减小误差综合考虑样本大小。3、总体数目小,需要100%的样本;总体数目大,不少于30-100;全国性常模,2000-3000人关键是:样本有代表性第一单元常模团体二、常模团体的条件1/31/202315(四)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定期修订第一单元常模团体二、常模团体的条件1/31/202316

什么是取样?取样即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方法包括:随机取样、非随机取样。

随机取样按随机原则进行。非随机取样没有随机性。随机原则,是指从总体中取样时,每个个案被抽取的机会均等。

具体包括:

第一单元常模团体三、取样的方法1/31/202317(一)简单随机抽样是按照随机顺序表选择被试构成样本,或对抽样单位编号,再随机选择。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每个人或抽样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作为常模中的一部分。可以避免由于标记、姓名、性别或其他社会赞许性偏见而造成的抽样误差。1/31/202318(二)系统抽样有时在总体数目为N的情况下,若要选择K分之一的被试作为样本,则可以在抽样范围内选择每个第K个人来构成样本。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也无等级结构存在。例如K=2,则样本为总体的一半;若K是20,则样本为总体的5%。K为组距:K=N/n,若要抽取121名学生中的40人作为样本调查,则:K=121/40=3,即可将121人分40段,每3人取1人。一般系统化样本中,第一个第K个人从哪里数起是随机的。如抽1/2的人为样本,从第5个人数起,则第二个第K个人就是第7个人,再就是第9个人,第11个人,第13个人……。1/31/202319(三)分组抽样有时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且群体又有多样性,这时可以先将群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四)分层抽样它是先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如年龄)分成若干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被试,最后把各层的被试组合成常模样本。包括分层比例抽样和分层非比例抽样1/31/202320(一)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心理测验的原始分数没有意义,必须有一个参照标准来定义其意义,这个标准是由原始分数构成的分布转换而来的分数,叫导出分数。导出分数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是一个有意义的测验量表。与原始分数等值。四、常模分数与常模1/31/202321(二)常模(norm)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即常模,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包括:一般常模、特殊常模。测验手册上所列的常模通常是一般常模。……一般常模不适用时,就要建立特殊常模。特殊常模是为非典型群体建立的。第一单元常模团体四、常模分数与常模1/31/202322您记住了吗?1、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叫什么?

常模团体2、常模团体的条件有哪些?

群体构成必须明确界定;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样本大小要适当;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3、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多少?

30或100人4、什么是取样?

取样是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第二节测验的常模1/31/2023235、什么是简单随机取样?

按照随机表顺序选择被试构成样本。6、系统抽样的关键是什么?

确定组距。7、先分组,再在组内随机取样是什么?

分组抽样8、在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是什么方法?

分层抽样9、常模分数也叫什么?

导出分数。第二节测验的常模1/31/202324第二节测验的常模第一单元常模团体第二单元常模的类型第三单元常模分数的表示法1/31/202325人的心理特质是随着年龄增长以有规律的方式发展的,根据不同年龄的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就是发展常模。也叫年龄量表。在这个量表中,个人的分数表示他的行为在按照正常途径发展时,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最直观的发展常模--发展顺序量表一、发展常模(年龄量表)1/31/202326(一)发展顺序量表它告诉人们多大的儿童具备什么能力或行为就表明其发育正常,相应能力或行为早于某年龄出现,说明发育超前,否则即为发育滞后。一、发展常模(年龄量表)1/31/202327(一)发展顺序量表最早的范例是葛塞尔发展顺序表。用月份显示儿童在运动水平、适应性、语言、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大致发展水平。认为:早期行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如婴儿感觉运动的发展:4周--眼动;16周--头动;28周--手动;40周--躯干、坐立或爬行;52周--脚动、站立或行走其他方面也一样,根据这些事实编制的发展顺序量表,可以检查婴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一、发展常模(年龄量表)1/31/202328…60年代开始,皮亚杰的研究从婴儿到十多岁儿童认知过程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守恒概念的研究。守恒是指,两种等量的物体只要无增无减,无论怎样改变组合,都是相等的。皮亚杰发现,儿童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守恒概念:5岁--质量;6岁--重量;7岁--容量1/31/202329(二)智力年龄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测量心理特质年龄差异的量表,叫年龄量表。在年龄量表中,每个题目放在大部分儿童都能成功完成的那个年龄水平,从而把题目分成若干年龄组。。如果为每个年龄水平都编制一些适当的题目,就得到一个评价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年龄量表。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做智力年龄,简称智龄。一、发展常模(年龄量表)1/31/202330智龄是年龄量表上度量智力的单位。计算方法1:智龄=基础年龄+附加月份基础年龄指,全部题目都通过的那组题目所代表的年龄。附加月份,指更高水平题目能部分地完成。例如:吴天敏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某儿童通过,6岁组全部题目(6个题),通过7岁组4题,8岁组3题,9岁组2题。其智龄=6岁+4×2月+3×2月+2×2月=6岁+18月=7岁6个月1/31/202331计算方法2:题目不分到各年龄组,先根据被试正确反应的题目数,或者反应时间,得一原始分数。将标准化样本中每个年龄组的平均原始分数做为年龄常模。将原始分数与年龄常模对比,求得智龄。例如:某儿童的原始分数等于8岁组的平均分数,则其智力年龄就是8岁。1/31/202332(三)年级当量就是年级量表,测验结果说明属于那一个年级的水平。教育成就测验中常用。表述方式:某学生的算术是6年级水平,语文是3年级水平……表述的依据:被试的测验得分与团体常模比较。如:6年级算术平均分是35,某儿童算术测验得35分,则该儿童的算术是6年级水平。年级量表的单位通常为:10个月间隔,2个月的假期去除。10个月为一个年级。4~0(或4.0)表示4年级开始时的水平。一、发展常模(年龄量表)1/31/202333包括:百分等级、百分点、四分位数、十分位数第二单元常模的类型二、百分位常模1/31/202334(一)百分等级(percentilerank,简称PR)一个测验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越低。计算:关键在于确定在常模团体中,分数低于某一特别分数的人数比例。第二单元常模的类型二、百分位常模1/31/202335计算方法1:未分组资料:PR=100-(100R-50)/NR是原始分数排列顺序数,N是总人数。例如:

小东语文成绩是80分,在30名同学中排第五,求其百分等级。

PR=100-(100R-50)/N

=100-(100X5-50)/30=85

表明:在100人中,低于80分的人数为85人。1/31/202336

其中x指任意原始分数,l为该原始分数所在组的精确下限,fp是该分数所在组的频数,cf是指l以下的累计频数,h为分组后的组距。计算方法2:分组资料:基本一致(非考试内容)1/31/202337(二)百分点(percentilepoint,简称PP)也叫百分位数,与百分等级计算方法正好相反。计算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计算方法:直线内插法。(100-RH)/(H-PP)=(RH-RL)/(pp-L)

RH为指定的百分等级,H为最高分;

RL为最低分对应的百分等级(1),L为最低分。二、百分位常模1/31/202338例如:高考的最高分H=695,最低分L=103,求录取率20%(PR=80)的分数线pp?(100-RH)/(H-PP)=(RH-RL)/(pp-L)(100-80)/(695-pp)=(80-1)/(pp-103)

求得:pp=575.4

说明要录取20%,分数线应该是575再如:心理咨询师工资最高8960,最低1250,求30%高收入者的最低收入。答案:6512.41/31/202339

由原始分数计算百分等级,再由百分等级确定原始分数,这样可以编制出原始分数与百分等级的对照表,就是百分位常模。第二单元常模的类型1/31/202340(三)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是百分位数的变式。百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100份。四分位数是分成四等份,相当百分等级的25%、50%、75%对应的三个百分等级分成的四段。十分位数是,1-10%为第一段,….,91-100%为第十段。当然还可以细分为:千分位数、万分为数等。二、百分位常模1/31/202341

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包括: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离差智商(IQ)等。通过线性和非线性转换,可以获得标准分。第二单元常模的类型三、标准分常模1/31/202342

(一)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z)

Z分数是最典型的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转换公式:第二单元常模的类型三、标准分常模X为任意原始分数,为样本平均数,SD为样本标准差。可见,z分数表示某一原始分数与平均数之差是标准差的几倍。1/31/202343

z分数经常有小数点和负数,而且单位过大,不好计算,通常把z分数转换成量表分数。方法:z分数转换成量表Z分数:Z=A+Bz。(A去负数、B去小数点)1/31/202344(二)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z‘)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使之常态化的过程。将原始分数转换成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计算步骤:对每个原始分数计算累计百分比;在常态曲线面积表中,求出对应于该百分比的z分数,称之为Z’分数,可以转换成如下不同形式:三、标准分常模1/31/202345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来表示z’分数时,就是T分数:T=50+10z‘标准九分,是个9级的分数量表。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标准十分,平均数5,标准差1.5标准二十分,平均数10,标准差3影响最大的常态化标准分数则是离差智商。1/31/202346最早比内西蒙量表中,只用心理年龄(MA)表示智商高低,…….使用中,发现缺乏不同年龄儿童间的可比性。目前主要用:比率智商、离差智商来表示智力的高低。四、智商及其意义1/31/202347(一)比率智商(IQ)心理年龄(mentalage)与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age)之比,再乘以100。四、智商及其意义1/31/202348计算出来的IQ,如果是100,代表正常的或平常的智力;高于100代表发展迅速,低于100代表发展迟缓。使用中,发现:个体智力是一个发展快到慢,再到停止的过程。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不同步增长,所以心理年龄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而且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比率智商分布也不同。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1/31/202349四、智商及其意义(二)离差智商是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的标准分数。韦克斯勒将平均数定为100,标准差定为15。离差智商表示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具体公式:IQ=100+15z`1/31/202350必须指出: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见书344页。1/31/202351您记住了吗?1、发展常模就是?

年龄量表2、在年龄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的行为在正常途径发展中,处于什么发展水平。3、最早的发展顺序量表?

是葛塞尔的发展顺序量表4、多少周的婴儿能保持头的平衡?眼睛平衡?手动?腿动?

16周。4周。28周。52周5、皮亚杰的著名研究是关于什么概念的研究?守恒1/31/202352您记住了吗?6、皮亚杰认为质量、重量、容量概念守恒的年龄是多少?

5岁、6岁、7岁7、哪个量表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