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进展_第1页
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进展_第2页
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进展_第3页
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进展_第4页
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

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三、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差异性评价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六、生态经济实践的研究进展七、新的研究方法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1.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具有可再生性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对来自外部的冲击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只要对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利用不超过它的自调节能力的阈值,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具有可再生性。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维护这种可再生性,必须采取生态系统保护措施。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2.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具有可修复性由于缺乏合理利用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知识、技术和政策、机制,现实中的一些失当的生态系统承载力利用方式,会削弱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然而,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可修复性,只要这种负面影响不超过它的可修复的阈值,这类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消除掉的。为了及时纠正各种过度利用生态系统,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行为造成的偏差,必须尽快采取生态修复措施。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可修复性可借助于生态库兹涅茨曲线来解释。该曲线的含义是: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演进的过程中,生态状况先趋于恶化,然后逐渐改善。经济发展和生态的关系的变化将从互竞互斥走向互补互适的关系,类似于库茨涅兹考察的经济增长与收分配之间的关系,所以可以把描述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生态库兹涅茨曲线(参见图1)。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

图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3.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具有递增性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通过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开发和资源利用结构的提升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过程。这是乐观派认为世界无极限的主要依据。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递增,需要采取一系列相互协调的措施,包括挖掘和提升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技术措施、增加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建设措施,以及与之配套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涵盖技术进步、价格机制和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社会伊始,人类是以渔猎和采集为生的。渔猎动物和采集植物果实均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所以土地的人口承载力极低据估计,当时的平均人口承载力为0.02-0.03人/km2;冬季也温暖、物产丰饶的地区,平均人口承载力为0.3~0.6人/km2;气候寒冷的地方或沙漠地带,平均人口承载力为0.01人/km2随着人口的增长,这种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了。人类不得不改变立即食用所捕获的动物或所采集的果实的习惯,开始饲养它们或种植它们,由此形成了原始农业。这一变化,使土地的平均承载力上升到0.5-2.7人/km2,提高了25~90倍。

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在原始农业阶段,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独立,它们各自完成自己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此时,种植业和养殖业均不能在固定的地块上持续生产,不得不采用轮耕制和游牧制,以解决地力恢复的问题。由于大量土地处于休闲状态,土地的平均承载力仍然很低。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原始农业越来越难以为继了。为了摆脱困境,人类完成了将两个独立的循环整合成一个循环的技术创新,即用种植业的“废弃物”作为养殖业的饲料,用养殖业的“废弃物”作为种植业的肥料,实现了农业在固定地块上的持续生产,由此形成了传统农业。这一变化使土地的平均承载力提高到40人/km2,与原始农业相比,土地承载力提高了14.8-80倍。

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传统农业完全依赖于有机物质的循环,土地产出受到耕作层土壤中有机养分有限和作物生长发育受自然干扰大的双重制约,土地的平均承载力仍然不可能很高。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和消费水平的继续提高,传统农业也越来越难以为继了。为了摆脱困境,人类完成了将有机循环与无机循环整合在一起的技术创新,由此形成了现代农业。这一变化使土地的平均承载力上升到160人/km2,与传统农业相比,土地承载力提高了4倍。

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现代农业主要通过外部的能量投入获取更高的农产品产量。捷克所做的一项为期1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农产品每增加1%,能源消耗增加2.5%。现代农业也是由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市场信号诱发出来的,然而,现代农业作为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产物,又有不同于其它农业类型的特征。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旨在逼近可达到的增长极限,而现代农业旨在形成突破极限制约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解决了农产品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另一方面,农产品的过快增长造成了农产品剩余,并对生态系统施加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过量使用农药造成土壤中有毒元素的增加,过量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地中含有大量不易溶解的化学物质,以及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超标,等等。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农业是最为古老的产业。在漫长的岁月中,农业扩张对森林、草场和湿地造成了冲击,但生产的都是有机产品,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中国农业大量使用化学物品的时间很短,但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人类进行了将生产循环与生态循环有机统一起来的技术创新,由此形成了生态农业。所谓生态农业,就是通过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低物级(能级)资源对高物级(能级)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统一。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农业类型渔猎时期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目标化解需求压力化解供给压力化解供给压力化解资源压力化解生态压力主要措施渔猎采摘外延的资源利用外延的资源开发内涵的资源开发内涵的资源利用关键要素天然食品自然资本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和生态资本技术特征依赖自然恩赐分离式有机物循环互补式有机物循环有机与无机结合生产与生态结合最优土地天然生长食品易于开垦耕作宜于作物生长便于进入市场生态环境稳定技术基础渔猎技巧经验传授经验科学实验科学系统科学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生态农业的外延极为丰富。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主导农业类型特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生态农业,而不是属于传统农业组成部分的传统生态农业。现代生态农业和传统生态农业与自然的关系都有和谐、交融的特性,资源配置都具有复合、循环的特性,产品都具有无污染特性。所不同的是:现代生态农业具有市场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特征,而传统生态农业不具有这些特征。现代生态农业通常采用农户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方式,农产品通常有注册商标,农产品品牌不仅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标准的信息,而且向消费者传递达不到质量标准承担赔偿责任的信息。而在传统生态农业阶段,农户是独自面对市场的,通常以地名为品牌,向消费者传递的是产品的产地信息。与这种变化相对应,现代生态农业有两项基本制度政府制订并实施的食品安全检验制度生产经营者要通过品牌公示产品质量和承担违约责任的制度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生态农业能否成为主导农业类型,不取决于现在的主导农业类型有多少缺陷,而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认同感。现代生态农业何时成为主导农业类型,取决于生态农业技术的竞争力、适用性和可推广性,以及生态农业技术信息传播和推广体系的完善程度。总之,现代生态农业决不是简单地后退一步,向传统农业回归,而是向前再走一步,既保持现代农业的高生产力和市场运作机制,又有效地解决食品不安全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生态农业成为主导农业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生态环境,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得到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青睐;能提供质量更好的农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赖;能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这三个条件会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技术创新而逐渐形成,所以生态农业会逐步成为主导农业类型。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4.生态系统具有竞争和进化机制自然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和谐相处,不断进化,最为关键是它具有三个机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相互连接的循环机制,该机制使生态系统能够生生不息;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和谐机制,该机制使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得以持续,即任何物种都不能占据垄断地位,其过于强大时,繁衍环境会趋于恶化;任何物种都不会轻易消失,其过于弱小时,繁衍环境会得到改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机制,该机制使生态系统能朝着顶级群落的方向演替。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这几个机制实际上也是社会经济系统具有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所不同的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这三种机制是内生的,而社会经济系统的这三种机制是外生的,它们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果。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和谐机制,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状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构建循环机制,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环流程到“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流程的转换,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不高于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经济和生态具有相容性;通过发育市场体系构建竞争机制,促进技术、产品、企业和制度的优胜劣汰。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关注的是循环机制和和谐机制,进入工业社会以后,越来越重视竞争机制,相信所有问题都能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得到解决,对和谐机制和循环机制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了。一、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随着地区之间和人群之间发展差异的不断加大,和谐机制开始得到关注,逐步形成了讲求公平的政府分配、讲求责任的社会分配弥补讲求效率的市场分配之缺陷的分配体系。随着“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环流程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循环机制再次得到关注,并在循环方式上发生了五大变化:从企业内的循环提升为企业间的循环从产业内的循环提升为产业间的循环从社区内的循环提升为区域间的循环从小尺度的循环提升为大尺度的循环从满足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循环提升为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循环经济流程从闭环到开环,再从开环到闭环,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建立在更高层次上的否定之否定。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将生态学原则有目的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工业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遭到的冲击越来越大,有效地处理好经济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越来越紧迫的任务,成为科学家必须履行的最为重要的责任(马世骏《展望90年代的生态学,现代生态学透视》,科学出版社1990)。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始于1980年。80年代初,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倡导者、奠基者,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同志多次提出要认真总结和对待建国以来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他指出:“在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之间,主导的一面,一般说,应该是前者,因为生态平衡如果受到破坏,这种破坏的损失,就要落在经济的身上。”这实际上是讲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这与差不多同时出版的罗马俱乐部的第九个报告《关于财富和福利的对话》是一致的。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得出相同的结论,说明这个问题的普遍性。马克思《资本论》多次提出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问题。受马克思主义的启发,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研究,许涤新同志以其科学的敏锐性和前瞻性,于1980年8月首次提出“要研究我国生态经济问题,逐步建立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目标。同年9月,许涤新主持了我国首次生态经济问题座谈会,拉开了我国创建生态经济学的序幕。这次座谈会上,许涤新、马世骏、侯学煜、阳含熙、王耕今等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在一起共同研究我国生态经济学问题,这是两大科学领域在生态经济学上的第一次密切合作。会后,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生态经济学论文集《论生态平衡》。我国20年来生态经济学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1.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其中包含了从滥用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转为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内容。这次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过去我们很抓粮食生产是对的,但是忽视和损害了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渔业,没有注意保持生态平衡,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1983年1月,《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必须注意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三个前提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我国生态经济研究是在中央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开展起来的。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一大批科学工作者对建国以来,由于政策、工作上的失误而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科研人员对我国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忧心忡忡,大声疾呼,其中,“小兴安岭林海面临危机”,“西双版纳森林资源亟待拯救”和“长江有变成第二黄河的危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生态经济学初创阶段,其研究核心是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许涤新反复强调“生态经济学的要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遵守这个规律,才能在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保持生态平衡的相对稳定,才能把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而以整体利益为主导;才能把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而以长远利益为主导”。这是生态经济学最初的主要思想。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2.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在1984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上,我国经济学家、生态学家、环境科学家、农学家、林学家等,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社会经济必须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重要性,并在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建设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该阶段的生态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上,并以此为贯穿生态经济理论的红线。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成为我国生态经济理论的主流。这一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生态经济学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成就,是我国生态经济学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1987年9月,许涤新主编、一批生态经济学专家撰写的《生态经济学》的出版,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学初步形成的标志。这一时期,共有150多本论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生态经济学著作问世,涵盖基础理论、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农业、森林、草原、渔业、城市、区域、乡镇企业等方面。这些成果不仅为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我国实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3.以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1994年我国率先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同年,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刘国光同志在“全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上的报告指出:新的形势,给我们带来了新任务,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都要进一步深化,完成三个转变:从一般的宣传工作到扎实做好普及培训工作的转变;从理论概念的研究到参与实践工作的转变;从生态经济研究到研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因为传统发展观忽视了维持自然生态财富的非减性是确保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忽视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忽视了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增加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的法则,从而实现不了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90年代中期以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向深度与广度扩展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渗透与融合。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创立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又一次深化,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为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更有力的基础。由理论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组织,王松霈主编的《走向21世纪的生态经济管理》和由生态经济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刘思华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这一时期生态经济研究的代表作。三、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差异性评价

1.国内外生态经济研究产生背景的差异分析无论是博尔丁还是戴利,提出生态经济概念,针对的是相对剩余状态(或过度消费)下的生态恶化。鉴于有限的生态承载力满足不了无限的经济增长的需求,他们提出稳态经济和零增长理念或理论。中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生态经济概念时,针对的是相对短缺状态(或基本消费不足)下的生态恶化。当时的中国尚不具备发达国家学者提出的稳态经济和零增长的边界条件。这是国内外生态经济研究存在的第一个差异。在发达国家,生态经济的提出,针对的是工业生产和化肥、农药污染造成的负外部性,而中国当时主要针对初级资源开发中暴露出来的负外部性,这是国内外生态经济研究始点上存在的第二个差异。在发达国家。生态经济的提出,主要针对市场失灵和制度失灵,而中国当时针对的是政府失灵和政策失灵。更直截了当地说,针对的是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和低成本的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当时的生产者并没有因为成本外部化而获得好处,所以不是自利与利他的冲突。这是国内外生态经济研究始点上存在的第三个差异。三、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差异性评价三、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差异性评价在常规的经济增长满足不了基于人口快速增长的基本需求增长的阶段,解决供需矛盾的主要措施是开发自然资源,把自然财富存量转换为社会财富流量(生活资料)和存量(生产资料)。在这个阶段,开发方式上的顾此失彼,确实引发了诸多的生态恶化。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不发达阶段的生态恶化。在这个阶段,生态经济学是否比发展经济学更便于指导经济增长与发展,可以作为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跨越了这一阶段或基本需求解决之后,通过扩大内需和外需的方式刺激生产,不断地加大把自然财富存量转换为社会财富流量(生活资料)和存量(生产资料)的总规模,以致有限的生态承载力满足不了无限的经济增长需求,同样会引发生态恶化。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越过不发达阶段的生态恶化。在这个阶段,生态经济学的作用会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可以作为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我的基本假设是:经济越发展,生态经济学的作用越显著。其依据是,经济越发展,认同生态经济理念的人占总人口的份额越大。这也是生态经济学越来越有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三、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差异性评价2.生态经济学家的认知的差异三、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差异性评价3.相近学科的经济学家的认知的差异在现实中,相近学科的经济学家的认知也有差异。有些学者不愿意从学科界定入手来廓清相关学科的关系,而是利用学者的论述来界定学科。例如,一些人认为,因为博尔丁提出了生态经济概念,所以他是生态经济学家,他的论述就是生态经济学;另一些人认为,因为博尔丁论述了很多环境问题,所以他是环境经济学家,他的论述就是环境经济学。人们之所以会对同一篇论文、同一本书的学科归属作出不同的理解,说明不同学科之间确实存在界定不清的问题。环境经济学比生态经济学问世更早,所以一些研究环境的学者把生态经济学视为环境经济学的分支。例如,现有的一些文献把日本学者坂本藤良编撰、1976年出版的生态经济学,视为世界上第一本生态经济学专集,这本专集的副标题是环境科学入门(エコロミックス―環境科学入門(1976)。我国清华大学的何强、井文涌等人撰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学导论(第三版)中,也将生态经济学划为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差异性评价环境经济学自然环境经济学社会环境经济学污染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主流经济学的进展通过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使市场机制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保护合法产权(包括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提供公共物品辅助手段是调节收入分配(第二次分配)促进慈善组织发育(第三次分配)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资源经济学的进展:确定可持续利用量以发放取水、采伐、放牧和捕获许可证等形式,把它的使用权界定给特定的社区(或人群)作出适宜的制度安排,包括诱致性制度安排和强制性制度安排,前者如森林、草地、渔场生态补偿制度,后者如禁伐、禁牧、禁渔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缩小开放尺度和扩大合作(或集体行动)的尺度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环境经济学的进展在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开展排污权交易一方面使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使排污权成为稀缺资源,进而变得有需求,有价格。实行排污权交易,可以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可以引导排污权流向更为效率的企业或产业各级政府、环保组织购进排污权而不再卖出,可排放的污染总量就会逐渐降低,环境质量就会逐步得到改善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生态经济学的进展:借助于集体理性追求社会最优解自利是一种权利,利他是一种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权利与责任的对称,就是自利与利他的对称。自利与利他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宛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自利与利他相统一的尺度,随着共同规则认可面的扩大而增大。人类伊始,自利与利他相统一的尺度很小,仅局限在氏族内部。一旦出现短缺,通常用暴力方式进行财富重新分配,暴力冲突中会有大量的财富损耗,所以其结果属于负和博弈。这种做法不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不利于人们形成稳定的预期,不利于促进人类的发展。历尽沧桑,人们终于琢磨出了获得正和博弈结果的方式,这就是对财富界定形成共同认可的规则。所谓正和博弈,就是帕累多改进或卡尔多改进。其中,帕累多改进是指至少有一个人受益而没有任何人受损。卡尔多改进是指在有人受益有人受损的改进中,可以通过受益人对受损者的补偿,达到至少有一个人受益而没有任何人受损的结果。要获取这类结果或社会最优解,客观上需要集体理性和利他的视角。于是,共同认可的规则趋于不断完善,自利与利他相统一的尺度越来越大。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人类历史的进展是:从小尺度的集体理性(村民对村落和乡规民约的认同)扩展到大尺度的集体理性(国民合作、地区合作(欧盟)全球合作(对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认同)。集体理性形成的缘由:显在的和潜在的共赢机会需要通过合作方能获得。集体理性尺度增大的缘由:要想追求更大的共赢机会,就必须相应地扩大合作的尺度。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生态经济学是最早揭示人与自然存在不和谐问题的学科之一,是最早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学科之一,也是最早认识到经济理性必须与生态理性结合起来,生产、生活必须与生态结合起来,利润最大化目标必须与社会可持续目标结合起来的学科之一。生态经济学倡导并追求企业最优解与社会最优解的有机结合,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有机结合,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有机结合,这是生态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研究视角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经济学重视对经济关系的剖析,旨在消除人对人的剥削,而生态经济学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旨在消除人对自然的剥夺,这是生态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研究视角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生产领域的效率损失和消费领域的过度消费,都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贫困问题的基本解决,生产领域中的效率损失和破坏生态的行为不断减少,消费领域的过度消费对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冲击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与这种变化相对应,消费领域和消费行为开始成为生态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生态经济研究主要有三个切入点:以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的主体,利用数学方法和生态模型,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顺向演替带来的价值增值和逆向演替造成的价值损失,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生态环境必须保育的政策含义。从制度、组织创新入手,规范企业和人的行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企业和个人的自利目标与利他目标统一起来,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人与自然和谐。从利益相关者的协商、谈判入手,在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学习、协商和合作,形成并实践具有双赢和多赢性质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案。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与此相对应,生态经济研究有三类工作:生态经济研究工作:做好这工作,必须不断完善生态经济学的科学体系。生态与环境管理工作:做好这类工作,必须不断完善有关生态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引导利益相关者共同解决生态问题的组织工作:做好这类工作,必须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的平台,发育和培养有引导公众参与能力的社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了将学者和官员参与的生态经济学拓展为公众参与的生态经济学,当前最需要做的是第三类工作。引导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方法的提出,使生态经济学不仅具有评价政府、企业和他人行为的工具特征,而且具有引导公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纲领特征。四、生态经济学的定位集体理性与社会最优化的实现程度可以通过三个维度来把握:一是生态资产和社会资产的递增或稳定。二是有限供给的拓展。即建立地球与外部星球的联系,例如太阳能的利用,太空育种等。目前太阳能作为能源还不具有现实可能性;但是,通过光电、光热和光磁转换,提高太阳能的能级,使之替代化石能源,是非常重要的方向。关注时间越早,关注力度越大,就会越早其变为现实可能性。所以,基本问题不是最近30-50年或100年最适宜的能源是什么,而是继化石能源之后的替代能源是什么。三是无限需求的调控。即建立更为有效的体制机制。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

1.提出了新的物质分类方法人们通常把物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而非生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然而,我们也可以把物质分为资源和能源两大类。按照物质不灭定律,只要投入足够的能源,所有资源都是可再生(可复原)的(极少数过程不可逆、从而不可复原的资源除外)。这个分类方法的理论意义是把工业和农业统一起来了,即它们都是利用能源生产产品的过程,它们的差异仅仅表现在农业借助于流量性能源(太阳能)进行生产,工业借助于存量性能源(太阳能的转化形式,包括薪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进行生产;这个分类方法的现实意义是把培育可再生能源和提高太阳能的能级作为科学研究最重大的方向。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太阳能在总量上足以持续地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但它的能级太低,无法直接替代存量性能源。所以,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通过光电转换和光热转换,提高太阳能的能级,使其能够替代存量性能源。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太阳照射的能量大约为每年商品能源消费量的6500倍。按照目前15%的转换效率计算,为满足这些国家原生能源的全部需求,理论上需要的土地不到其土地面积的0.1%。就工业国而言,这个比例为0.5%,所需的土地面积小于目前全世界水利发电水库的面积。实际上,太阳能方案占地率平均只有水利发电方案占地率的1/20。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商品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明显下降。在太阳能高析出地区,太阳能电力将在2010年前后可与核电相竞争,在2020年前后,可与矿物燃料相竞争。如果太阳能利用的技术创新达到这个水平,能源短缺的危机就被克服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也将得以实现。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随着太阳能开发和资源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先以为不可再生资源将会越来越多地都能再生(复原)出来,而可再生资源一旦灭绝却无法再生出来了。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比保护非再生资源更为重要。由此得出的事关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结论是:开发可再生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2.完善了成本核算公式CT(总成本)=CV(活劳动成本)+CC(物化劳动成本)+CR(资源成本)+CE(环境成本)+CU(使用者成本)CV和CC分别反映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共同构成生产成本,它是适应市场竞争的成本概念,一个企业想占有市场份额,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CR反映的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资源稀缺性的变化会通过资源价格反映出来,将资源纳入成本核算体系,企业就会减少稀缺资源消耗或用相对丰富的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从而诱发资源节约和资源替代的技术创新。CE是环境成本,将环境纳入成本核算体系,生产者就无法采用损害他人利益的做法来谋利,这样就解决了代内公平的问题;CU使用者成本,它是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用资源的效率差异,把使用者成本纳入成本核算,就解决了代际公平的问题。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3.解释了生态环境问题(1)产业结构理论结构理论的含义是: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过程。期间,经济增长依赖的资源结构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即经济结构、资源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低收入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和采掘业对资源施加的压力较大;中等收入国家以第二产业为主,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学工业对环境施加的压力较大;高收入国家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对环境施加的负面影响也趋于下降。按照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发展初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产业结构低级化的后果,这些问题要通过提升产业结构来解决。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2)产权理论有关产权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分析是以公地悲剧为例展开的。经济学家以公地上的悲剧为例,作出了如果资源没有排它性的产权,必遭过度利用之厄运的结论。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产权界定清楚的资源利用和保护得更好一些,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各国捕捞半径愈益扩大和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技术不断提升,海岸国家将领海扩展至200海里,其实质是从缩小资源开放尺度(将世界级改为国家级)入手,降低资源管理的难度,遏制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产权界定是解决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无限夸大产权的作用也是不适宜的。第一,各种资源的产权界定难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大尺度资源的产权界定难于小尺度资源;弱可分性资源的产权界定难于强可分性资源;流动态资源的产权界定难于固定态资源。第二,在产权界定清楚的情形下,如果资源价格不适宜,仍有可能出现资源过度开发,导致资源和环境灾难。例如,如果资源的增殖率低于银行利率,那么开发资源并将其变现,然后把钱存在银行里面就比留住资源还有效。由此可见,除了产权界定以外,资源价格变动对资源利用决策也有重要影响。第三,将所有资源的产权都私有化是不太现实的。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3)外部性理论所谓外部性,就是行为个体的行动不是通过价格而影响到其它行为个体的情形。外部性有两种:负外部性,即生产者把一些成本转嫁给社会。例如一片森林,如果采伐者获得全部收益,由此产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由大家承担,那么尽管林主知道皆伐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他仍有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对水土保持负面影响最大的皆伐方式。如果在制度上规定林主要交纳相当于采伐森林造成的负外部性的税金,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诸如采伐森林这样具有负外部性的问题。正外部性,即社会获得了生产者的效益外溢。例如造林给社会带来的正效应。如果效益外溢导致造林者收益过少,造林者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为了激励造林,就要采用赠款、软贷款、价格补贴、税收减免等生态补偿方式,让造林者间接地获得一部分正外部性。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4.论述了危机与创新的关系人们往往谈危机色变。其实发展,实际上就是通过创新克服危机的过程,所谓经济活力实际上就是克服危机的能力。相反,一个没有危机的社会,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创新的激励而缺乏活力。人类社会碰到的危机有三种,一种是资源短缺的危机,一种是资源原有比较优势丧失的危机。一种是环境承载力超过极限的危机。资源短缺和资源原有比较优势丧失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加以解决,而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污染将累积在环境中,污染累积超过阈值后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第三种危机是最难以应付的危机。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三个转变(1)创新类型的转变与三种危机出现的秩序相似,最先出现的是旨在化解资源短缺的创新,尔后是旨在形成新的比较优势的创新,最后是旨在化解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的创新。改革开放前,中国面临的是生产不足的压力,当时是围绕着如何开发生产潜力这一任务进行创新的。进入90年代以后,情形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国通过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实现了由开发生产潜力到保护生产能力的转变。发展的过程是从生产潜力开发向生产能力保护转变的过程,所以也是可持续性变得越来越强的过程。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2)从依赖自然资源到依靠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转变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人跟着资源走,哪里有自然资源,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就向哪里迁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自然资源跟着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走。例如森林,一方面把东北、西南的天然林保护起来,另一方面在更适宜森林生长的南方培育速生丰产林、工业人工林。水资源也是如此,不是人向水资源丰富地区迁移,而是把水资源调到人造资本、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3)从资源基础型经济向科学基础型经济转变最基本的根据就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即经济增长越来越不依赖于自然资源,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所以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heodoreW.Schultz教授指出:自然资源是最不重要的,资本在经济起飞阶段是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一个越来越依靠人力资本的社会,显然是可持续性越来越强的社会。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5.探讨了可再生资源与可持续经济的关系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是与共产主义理念相通的。其中,代内公平强调发展的普遍性,主要措施包括增加穷人的福利和制止各种有损于他人利益的行为;代际公平强调发展的持续性,主要措施是保护资源与环境,制止有损于后人利益的行为。狭义的概念是指通过生物科学革命、生态产业革命和资源替代革命,建立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在分析工农差别时就曾经指出,工农差别的实质是科学发展的差别。他认为,生物科学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力学、物理学的发展,是造成工农差别的根本原因。当生物科学赶了物理科学之后,工农差别才有可能消除。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换言之,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工业化、城市化,市民化的模式,很可能是物理学遥遥领先于生物科学的结果。一旦生物科学的发展赶上了物理学的发展,生态产业的发展赶上了传统工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模式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工农差异、城乡差异就有可能逐步消失。最初的资源替代是以不可再生资源替代可再生资源,以高级资源替代低级资源为特征的。随着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形成,资源替代方向将发生变化。如用太阳能替代石油、天然气,用棉毛产品替代化纤产品。从非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回到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体系,是建立在生物科学革命基础上的否定之否定。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6.探讨了生态经济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关系人们早就认识到生产中排放出的污染物的严重性,最初采取的是“末端治理”的方式。这种做法是有效的,但存在四点不足: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以致企业缺乏治理污染的积极性;治理难度大,并存在污染转移的风险;不能消除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政府监督管理的成本过高。鉴于30%-40%的工业污染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加以解决。于是出现了以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为内涵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使污染治理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强加于企业的约束手段。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生态工业园区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根据企业资源利用上的相互关联,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系统,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例如,将火力发电企业产生的粉煤灰作为建筑企业的原料,建筑企业产生的废料作为其他工业企业的原料,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企业群聚集在一起称工业生态园区,不在一起称虚拟工业生态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旨在解决无法通过优化生产工艺解决的60%-70%的工业污染。循环经济旨在实现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的连接,使生活中废弃的各种资源或废旧物资通过回收加工实现再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内在的逻辑联系是:清洁生产是生产设计和环境管理理念的质的飞跃生态工业园区是清洁生产从企业走向企业群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它们是清洁生产的两次扩展,是实现清洁生产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生态经济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关系生态经济关注的是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软措施,并对影响人的行为的制度和组织进行创新和评价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关注的是工艺技术这样的硬措施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即生态经济理论为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后者是生态经济付诸实践的具体举措所以,许多研究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的著作都声称生态经济是它们的理论基础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相比,概念的含义更适宜、更确切国外提出循环经济的本意是生产与消费的循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循环经济也不是很完美的表述。理由如下:生态经济不仅包括三次产业,而且包括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等内容,其内涵比循环经济更丰富。任何经济形态都追求稳定的、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循环,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称为循环经济,显然没有把它有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特征表达出来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它的核心是按照生态系统的特征改进经济系统和经济运行,实现社会再生产、经济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统一,这种经济形态称为生态经济要比循环经济更贴切。人们忽视的并不是循环这样一种运动形式,而且与生态相关联的一系列因子的复杂关系。从唤起公众意识看,这种经济形态以生态作定语要优于以循环作定语。有组织的生态经济研究,政府推动的生态经济建设,将生态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目标,都是从中国开始的,从突出中国特色来看,这种经济形态以生态作定语要优于以循环作定语。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7.生态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人类认同并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目标,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和生态环境的容量无法支撑经济增长对它们的冲击有极大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目标的提出,为改进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可能性。从长远看,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人类社会将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步入可持续的和谐社会。理由如下: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从自然方面看:生态系统具有对应对外来冲击的能力。只要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超过它的自调节能力的阈值,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性是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具有可修复性,只要对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不超过它的可修复的阈值,并尽快采取有效的生态修复措施,过度利用生态系统的行为造成的偏差是能够纠正的。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具有递增性。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提升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技术措施以及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会越来越高,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会越来越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会越来越和谐。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从社会方面看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由趋于恶化转向不断改善。这个假设可采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方法做实证研究。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收入分配在发展初期趋于恶化,人与人的关系趋于紧张;随着经济发展,这种趋势先得到遏制,尔后得以扭转,随着收入差异不断缩小,人与人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和谐。采用这个方法所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污染总量和资源(土地、能源、淡水)需求量也会随着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即社会经济发展越过某个阶段后,人口压力会越来越小,进而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小。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和谐,人口压力,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小的社会,显然是可持续性趋于增强的社会。五、生态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从公众意识看:随着公众的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最优解与社会最优解应该统一,人的需求与自然需求应该统一,自利和利他应该统一,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的理念。通过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企业、个人的自律和社会的他律,会使对应于社会最优解目标的可行域边界与对应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可行域边界越来越趋于一致;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诉求,对应于社会最优解目标的可行域边界会越来越清楚。随着公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参与环境保护行动且有支付愿意的公众会越来越多,用于资源、生态与环境保育的资金会越来越多。六、生态经济实践的研究进展1.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研究在决策机制上要以核规制替代核定制,消除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实现依法决策的目标。在考核机制上要以自下而上的选举制替代自上而下的任命制,实现民主监督的目标;在问责机制上要以终身问责制和评审专家连带问责制替代首长问责制,以制止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实现权责对称的目标;在评价机制上要完善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指标体系,消除各种钻营行为,实现科学评价的目标。六、生态经济实践的研究进展2.区域层面上的生态省建设研究近些年来,生态社区建设已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1999年3月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先后批准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广东等8省为生态省建设试点。江苏、陕西等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6年来,生态省建设的发展势头良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生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进展。山东省,在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时间里将投资3600亿元用于生态省建设。海南省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有效地保护了中部和沿海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连续5年年均递增一个百分点。文明生态村累计达到2938个,占全省自然村的12.6%;无公害农业基地160万亩,无公害瓜果菜产量240万吨,产值38亿元,23家企业的45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绿色食品。黑龙江省启动了一批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农用薄膜回收率达88%。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810万亩,绿色食品年产量710吨,产值190亿元。六、生态经济实践的研究进展生态省建设立足于区域内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为基础,以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对主导核心产业、重点工程、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恢复、建设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形成经济布局合理,环境承载力不断提高的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生产力,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逐渐走向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是依据省人大审议、颁布的《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并通过目标和任务的层层分解,形成切实可行的目标责任体系,确保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不被破坏,对已遭受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开展恢复与重建。六、生态经济实践的研究进展生态省建设通常分为层次逐渐递进的三个阶段。启动阶段(一般为10年)的目标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形成生态产业的框架和生态建设的科技支持体系。推进阶段(一般为10年)的目标是经济与生态复合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资源利用和更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市生态化进程明显加快,公众素质和生态意识明显提高。完善阶段(一般30年)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为支撑,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六、生态经济实践的研究进展3.产业集群层面上的循环经济实践研究中国提出的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强调的是以资源利用为核心,从产业而非主要从产品方面来实施循环经济,这是中国的理论与德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理论的根本不同之处。六、生态经济实践的研究进展现在亟待要做的事情是,利用资源与产品相互派生、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类途径,尽快完成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环流程到“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流程的转换,使最终排放的“废弃物”控制在环境自净能力的阈值之内,扭转稀缺资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的局面。将“废弃物”的排放量控制在环境自净能力的阈值内,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使环境所具有的自净能力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大区生态区东部季风生态大区33西部干旱生态大区8青藏高寒生态大区9合计50中国生态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大区生态区生态亚区东部季风33147西部干旱832青藏高寒927合计50206中国生态亚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大区

区亚区功能区东部季风331471113西部干旱832187青藏高寒927165合计502061465中国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类型个数面积(万km2)生物多样性功能1872.0水源涵养功能1365.7水土保持功能425.9防风固沙功能420.4洪水调蓄功能48.0中国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各气候区近三次普查的森林总生物量和碳变化趋势

面积1990年(第四次)1995年(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年增碳汇蓄积碳蓄积碳蓄积碳

寒温带和温带194.763137.871443.423340.291536.543467.781595.1815.18暖温带378.17841.72345.1959.03393.21056.02432.978.79亚热带338.85497.282680.196068.692942.56853.463292.0461.18热带44.96433.03190.53540.4237.77720.38316.9712.64合计956.699909.94659.2410908.415110.0112097.645637.1697.79单位:百万公顷、百万吨林业六大工程(2000~2010)项目实施完成后中国年增固碳量

总项目其中新增森林面积实施面积(万km2)年增固碳量(百万t)实施面积(万km2)年增固碳量(百万t)退耕还林工程31.9873.4627.3071.08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4.9411.133.177.13天然林保护工程38.8894.998.3918.99防护林工程34.495.4614.2737.60速生丰产林工程13.3340.2013.3340.20森林自然保护区工程9.7422.9800合计133.27338.2266.46175.00国际生态效益补偿类型补偿类型国家补偿形式政府扶持美国由政府购买生态效益、提供补偿资金,国有林和公有林由国家林务局和州林业部门做预算报联邦和州议会批准英国国有林收入不上缴,不足部分再由政府拨款或优惠贷款德国国有林实行预算制,由州议会审议后,财政拨款政府补贴奥地利鼓励小林主不生产木材,只要经营森林接近自然林状态,政府给予补助英国私有林主营造针叶林,给予补贴法国国家森林基金(受益团体投资,特别用途税、发行债券)开辟林业资金渠道芬兰营林、森林道路建设及低产林改造提供低息贷款,由财政贴息对受益部门征收补偿费加拿大森林公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以森林为主体的旅游部门,必须在其门票收入内提取一定比例补偿费给育林部门欧盟推行二氧化碳税,实现生态效益补偿美国在国有林区征收放牧税,用于牧场的更新、保护和改良哥伦比亚污染者和受益者收费日本水的使用者收费补偿河流上游的林主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保护范围的划定实施省区补偿标准(元/公顷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原始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中划为防护、特用等的公益林18个省区0.73亿公顷天然林封山育林:210飞播造林:750人工造林:3000(长江上游)4500(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工程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主要包含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的重点地区长江上游地区和黄河上中游地区的25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涵盖2293万公顷退耕地日常开支补助:300种苗补助费:750粮食补助:2250千克(长江上游),1500千克(黄河上中游)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重点生态公益林林地中的有林地,以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疏林地、灌木丛地、灌丛地全国推广,涵盖面积为2600万公顷补偿性支出:67.5公共管护支出:7.5中国资源环境的恶化所致的国内储蓄率的下降

1985199019951999国内储蓄率(%)33.4837.9543.1342.63净国内储蓄率(%)27.6931.7335.1834.50森林消耗(%)0.700.620.530.43二氧化碳损失(%)3.483.692.502.33自然资本损失(%)19.8315.437.804.53教育支出比率(%)2.212.181.982.00真实国内储蓄率(%)11.8718.4729.3631.98储蓄虚数(%)21.6119.4813.7710.65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0七、新的研究方法能值分析能值分析是把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同能质(EnergyQuality)的能量转换成同一标准的能值来衡量和分析,从而评价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定量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生态经济效益,将物质或能量转化为太阳能值的基本表达式为:式中:M为太阳能值(单位为sej);为太阳能值转换率;B为可用能。一般来说,太阳能值转换率参考Odum等在研究中分析、计算和总结出的结果。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2005)

原始数据(J)能值转换率(sej×J-1)太阳能值(sej)可更新环境资源阳光3.01E+201.00E+003.01E+20

风能7.02E+176.63E+024.65E+20

雨水势能4.65E+178.88E+034.13E+21

雨水化学能2.37E+171.54E+043.65E+21

地球循环1.31E+172.90E+043.80E+21

小计

1.23E+22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表土层损失3.73E+176.25E+042.33E+22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电力1.28E+161.59E+052.04E+21

石油制品1.67E+166.60E+041.10E+21

氮肥4.11E+113.80E+091.56E+21

磷肥1.90E+113.90E+097.41E+20

钾肥6.86E+101.10E+097.55E+19

复合肥2.87E+112.80E+098.04E+20

农药1.77E+101.62E+092.87E+19

机械动力3.17E+137.50E+072.38E+21

塑料薄膜2.79E+103.80E+081.06E+19

小计

8.74E+21可更新有机能劳动力1.15E+173.80E+054.37E+22

畜力2.54E+161.46E+053.71E+21

有机肥1.96E+132.70E+065.29E+19

种子9.26E+156.60E+046.11E+20

小计

4.81E+22

总计

9.25E+22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项目

原始数据(J)能值转换率(sej×J-1)(太阳能值(sej)大宗农产品小麦3.18E+166.80E+042.16E+21

玉米1.02E+178.52E+048.69E+21

大豆4.36E+156.90E+053.01E+21

棉花1.93E+158.60E+051.66E+21

小计

1.55E+22小杂粮谷子6.19E+158.30E+045.14E+20

高粱1.96E+148.30E+041.63E+19

杂豆1.76E+156.90E+051.21E+21

薯类1.52E+152.70E+044.10E+19

其他2.17E+158.30E+041.80E+20

小计

1.97E+21其他作物油料6.40E+156.90E+054.42E+21

麻类5.70E+112.70E+041.54E+16

甜菜6.89E+148.40E+045.79E+19

烟叶1.03E+142.70E+042.78E+18

稻谷1.39E+148.30E+041.15E+19

小计

4.49E+21果品水果8.72E+155.30E+044.62E+20

核桃1.61E+156.90E+051.11E+21

板栗1.87E+136.90E+051.29E+19

小计

1.59E+21蔬菜蔬菜2.16E+162.70E+045.83E+20种植业

2.41E+22林业木材3.72E+153.49E+041.30E+20牧业肉类8.34E+151.70E+061.42E+22

蛋类2.88E+151.71E+064.92E+21

毛类2.13E+144.40E+069.37E+20

奶类3.74E+151.71E+066.40E+21

蜂蜜4.89E+138.40E+044.11E+18

蚕茧8.16E+132.70E+042.20E+18

小计

2.64E+22渔业水产品1.52E+142.00E+063.04E+20总计

5.10E+22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主要能值指标与其他地区比较Ⅰ山西;Ⅱ甘肃(同属于黄土高原);Ⅲ重庆(属中等农业水平);Ⅳ辽宁(属农业发达省份)七、新的研究方法七、新的研究方法生态足迹方法生态足迹的方法和实质以生态空间利用作为限制性因子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废弃物消纳和基础建设空间支持等三类服务功能的消费与利用程度揭示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在不同人群的分配和人类对生产性空间的排他性占用情况。生态足迹的实质生态承载力的对置表达,反映和计量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以生物生产性空间作为可更新能力的代名词,用之度量进出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能流,以此刻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社会经济代谢的非货币化的生态系统评估工具。

七、新的研究方法二、生态足迹核算方法的发展生态足迹基本模型动态足迹模型时间序列足迹模型基于综合评价的足迹模型投入产出足迹模型组分法足迹模型七、新的研究方法三、生态足迹基本模型1992年Wackernagel和Rees提出了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后来引入“产量因子”和“当量因子”将不同类型土地利用加以综合形成了生态足迹基本模型。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生态足迹基本模型七、新的研究方法基本模型特点时间尺度:单一时间尺度,即“快拍”式截面所用产量:全球平均产量(产量因子)影响分析:综合影响确定性方面:固定生产与消费条件下的确定性研究反映信息:区域生产与消费的综合信息土地利用:六类土地利用空间综合方法:使用当量因子七、新的研究方法生态足迹基本模型的改进生态足迹评估以利用基本模型为主,后来很多研究针对基本模型的缺陷,改进和发展了基本模型。改进的模型承袭了生态足迹度量方法综合的优点,在不同程度修正了生态足迹在政策实用性、用户有效性、方法可靠性及可测度性等方面的缺陷。七、新的研究方法动态性改进1:时间序列模型多数时间序列足迹研究在探讨产量因子和当量因子对足迹核算的影响方法。目前主要时间序列足迹模型处理产量因子和当量因子的方法包括:①依据区域真实产量,并不采用当量因子②采用逐年全球产量和分段当量因子③采用逐年全球产量和逐年区域实际产量,不采用当量因子④采用最大可持续产量⑤采用单位草地植物生产量而非动物产量(计算草地足迹)七、新的研究方法动态性改进2:融合情景模拟的足迹模型时间序列足迹模型虽具有部分动态性能,但本质上仍属于回顾性评估。Senbel等将情景模拟融合到足迹模型之中,增加和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和处理发展方式选择不确定性的能力。Bouwman将IMAGE2.2引入到生态足迹基本模型中。IMAGE2.2是荷兰国家公共健康与环境研究所开发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果链。IMAGE2.2的一些子模型如农业经济模型AEM、土地覆盖LCM、能源模型TIMBER与生态足迹研究关系非常密切。基于IMAGE2.2的足迹模型能更为综合地描述系统的动态变化。七、新的研究方法动态足迹模型特点能反映核算结果对区域生态服务消费水平变化的敏感性能反映区域真实生态空间消费及其位置多情景模拟反映发展方式选择不确定性反映产量因子和当量因子对足迹核算的影响七、新的研究方法过程性改进:投入产出足迹模型生态足迹核算要求涵盖所有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物品所包含的生态服务。但生态足迹基本模型直接把生态空间利用分配给最终消费,反映的仅仅是直接生态空间占用和区域综合生态影响,无法识别哪些生产和消费部门应对区域综合影响负责。这主要归因于生态足迹基本模型缺乏结构性,没有考虑产业间的相互依赖。七、新的研究方法第二步,计算最终使用包含的非能源足迹。投入产出足迹模型Bicknel提出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通过里昂惕夫逆矩阵得到产品与其物质投入之间的转换关系,反映各部门生产的生态影响细节。第一步,计算完全需求系数矩阵。七、新的研究方法投入产出足迹模型第三步,计算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第四步,计算进口贸易和其他来源产品包含的生态空间第五步,分别按生产部门和最终使用部门汇总生产和消费的生态足迹七、新的研究方法投入产出足迹模型特点采用倍乘子计算足迹结构性强能反映部门间的足迹流动能揭示生态影响的真实发生位置能揭示某一部门的完全生态消费七、新的研究方法组分足迹模型2003年Barrett与Simmons提出系统的组分法模型,该模型分两步核算生态足迹第一步:把研究区的生态足迹分解成直接能源消费、原材料、废弃物、食物、私人交通、水、建筑用地7类组分.第二步:采用资源流分析技术收集数据,研究资源在不同部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流动,从而将消费数据转化为组分影响。把研究对象分解成相应组分。组分法以人类的衣食住行为出发点,核算人口具体行为的生态影响。

七、新的研究方法组分足迹模型特点关注人口衣食住行细节行为采用生命周期技术适用于对国家、省、市、地方、企业、家庭乃至个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七、新的研究方法生态足迹模型变化趋势自1992年提出以来,生态足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围绕回答对生态足迹质疑的同时,EF模型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趋势是:研究的时间尺度:由单一时间尺度向连续时间序列拓展研究采用的生产力指标:由单一年份全球平均产量拓展为多种实际产量影响分析方面:由表达综合影响拓展为反映各部门的细节影响确定性方面:由固定情景研究拓展为多情景模拟的不确定性研究研究对象方面:由空间对象拓展为组分对象,研究方法:由综合法转变为综合法与组分法并存按收入组划分的国家生态足迹2003年亚太区每个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该图纵轴为2003年亚太区每个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横轴是人口数量。每个柱形条代表对应国家的总生态足迹。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人均生态足迹最高,中国和印度的总生态足迹最大。2003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所处的位置2003年,全球生态足迹是140亿全球公顷,即人均2.2全球公顷(1全球公顷指生物生产力与全球生物生产力平均值相等的一公顷面积)。地球生物承载力为112亿全球公顷,即人均1.8全球公顷。2003年,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6全球公顷,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对于大部分高收入国家,最大的足迹来自于二氧化碳的排放,低收入国家的足迹主要来自于耕地和草地。中国生态足迹的变化

该图为2003年各国及1975-2003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足迹。国家按地区进行分组,中国用红点表示。中国人文发展指数显著增加,生态足迹没有显著增加。生态服务功能的概念CostanzaCostanza,Dailyetal.,al.(1997)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与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功能。指标体系及价值评价方法(Costanza等,1997年)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的价值评价,33万亿美元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功能举例1气体调节大气化学成分调节CO2/O2平衡、O3防护UV-B和SOx水平2气候调节全球温度、降水等气候过程的生物调节作用温室气体调节以及影响云形成的DMS生成3干扰调节对环境波动容纳、延迟和整合能力防止风暴、控制洪水、干旱恢复等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4水调节调节水文循环过程农业、工业或交通的水分供给5水供给水分的保持与储存集水区、水库和含水层的水分供给6控制土壤侵蚀生态系统内的土壤保持风、径流等运移过程的土壤侵蚀和在湖泊、湿地的累积7土壤形成成土过程岩石风化和有机物质的积累8养分循环养分获取、形成、内部循环和存储固N和N、P、K等元素的养分循环9废物处理有毒物质的转移和分解废弃物处理、污染控制和毒物降解10传粉植物配子的移动植物种群繁殖授粉者的提供11生物控制对种群的营养级动态调节捕食者对猎物种类的控制、顶级捕食者对食草动物的控制12庇护为定居和临时种群提供栖息地迁徙种的繁育和栖息地、本地种栖息地或越冬场所13食物生产总初级生产力中可提取的食物鱼、猎物、作物、果实的捕获与采集,给养的农业和渔业14原材料总初级生产力中可提取的原材料木材、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