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根轨迹法
4-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4-3其它形式的根轨迹
4-4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4-5闭环零极点分布与系统性能指标4-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当系统中某个(或几个)参数从0到+∞变化时,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即闭环极点)在根平面(S平面)上描绘的一些曲线。根轨迹方法是一种图解方法。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系统特征方程为:解方程得闭环特征根为:K取不同值对应的闭环根
s1,s2
K01/81/41/2……∞S10-0.146-0.5-0.5+j0.5……-0.5+j∞S2-1-0.854-0.5-0.5+j0.5……-0.5-j∞K=0K=0K=0.25K=0.5K=0.5K=1.25K=1.25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一般可写为为系统的m个开环零点;为系统的n个开环极点;为系统开环跟轨迹增益.K为系统的开环增益;ZeroPoles4-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一:幅角条件及幅值条件
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一般写为:
特征方为:
向量形式表示为:
幅值幅角MagnitudePhaseangle例4-1设有一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利用幅角条件-P1-P3-P2-Z1S126O45O79O120O解:满足幅角条件的点都是根轨迹上的点,所以检验点s1=-1.5+j2.5是否在根轨迹上;
并确定与其相对应的
值.
2)由幅值条件求s1相对应的
值=12.15二、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结论:
由此求得根轨迹的起点为系统的开环极点;
根轨迹的终点是系统的开环零点或无穷远点1.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
其二:是在n>m时,只有当s→∞时其一:1)当
=0时,由幅值条件,必有2)当
→∞时,由辐值条件,存在两种可能:
起点终点2.根轨迹的分支数
4.实轴上的根轨迹
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开环极点数.若试探点S1右边零点极点总数是奇数,则S1点所在的线段是根轨迹的一部分.渐近线在实轴上均交于一点,其座为:
渐近线的倾角为:S160oThenumberofseparatelociSymmetry3.根轨迹的对称性
根轨迹或是在实轴上,或是对称实轴.5.根轨迹的渐近线
Asymptote会合点Convergingpoint分离点Breakawaypoint(1)重根法(2)用幅角条件6.根轨迹的分离点及会合点
一般情况下,两个极点间的根轨迹上必有一个分离点,两个零点间的根轨迹上必有一个会合点.7.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1)直接利用特征方程例4-2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以s=jw代入
-j3.74j3.74=0=0因此,与虚轴交点的坐标为±j3.74(2)利用劳斯判据将系统特征方程展开为:
=0
K=60
10+K
劳斯阵列表为:
1
14
5
10+K
8.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1)出射角Theangleoflocusdeparturefromapole(2)入射角Theangleoflocusawivalatcomplexzeros例4-3一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33.5o63.5o135o90o9.闭环极点之和系统满足n-m≥2时系统闭环极点之和等于开环极点之和。
10.闭环极点之积
系统的n-m≥2且有开环零点位于原点时系统闭环极点之积就等于开环极点之积。3.根轨迹对称实轴。
5.渐近线6.分离点和会合点4.实轴上的根轨迹分布三、根轨迹绘制举例解按照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有1.画出开环零、极点分布图.-1-2-32.根轨迹有两条分支。画极点画极点画零点分离点会合点例4-4已知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绘制根轨迹。
=0.172=5.8183.根轨迹对称实轴。
4.实轴上的无根轨迹分布。5.渐近线和实轴的交点。6.分离点和会合点。7.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例4-5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解:画出开环零、极点分布图
-12.根轨迹有四条分支。
分离点试绘制根轨迹图。484-4=0得=121=121-j11.2j11.2=121例4-6若一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求该系统的闭环根轨迹。
解:画出开环零、极点分布图
-1-22.实轴上的根轨迹分布。3.渐近线和实轴的交点。4.分离点和会合点。-0.425.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0K=6j1.414K=6K=6-j1.414正反馈此时为零度跟轨迹渐近线和实轴方向的夹角为±2/3.实轴上的根轨迹为(-2,-1)及线段及(0,+∞)线段.故-1.58为分离点.-1.584-3其它形式的根轨迹例4-7设一随动系统如图所示。图中参数Ks为速度反馈系数。试绘制以Ks为参变量的根轨迹。
解:画出开环零、极点分布图
2.实轴上的根轨迹分布。3.分离点和会合点。4.求复数极点的出射角90o108o198o4-4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一:增加零点对根轨迹的影响例4-10一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下式试采取何种措施使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解:60oj0.2ω1=0.17Kc=0.778-j0.2ω2=-0.17Kc=0.778ω3=0Kc=0.278ω1=0Kc=0.278-0.06-0.027二:增加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K=0K=0∞←K4-5闭环零极点分布与系统性能指标典型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单位阶跃输入时的瞬态响应为
例4-11一随动系统,其方框图如下所示.试分析开环系统增益K值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计算速度误差系数Kv=10时系统的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sp=37%调节时间ts=3秒1.371闭环零极点对系统瞬态性能的影响1.极点的分布决定了瞬态响应的类型。
2.零极点的分布决定了瞬态响应的曲线的形状及指标。3.远离虚轴的极点(或零点)对瞬态响应的影响。4.偶极子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5.主导极点。
6.零点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7.极点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零极点与系统的定态品质系数单位反馈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为:
例4-12已知I型系统,为减小系统定态速度误差,应如何配置零点?解:设系统具有一对复数主导极点,配置零点位于-z,如图所示。若取1/z=2z/w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超水产管理办法
- 嘉善民宿管理办法
- 回访复查管理办法
- 团校考核管理办法
- 园区接待管理办法
- 固定货位管理办法
- 国债正式管理办法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
- 韭菜炒豆干的做法
- 奢侈品仓储保管服务费合同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商务邮件写作培训
- 格滨石笼施工方案
- (高清版)DB31∕T 1274-2021 医疗机构投诉处理规范
- 直肠癌的中医护理查房
- 工单系统设计汇报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青岛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带答案
- (高清版)DB13∕T 2549-2017 河道采砂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写生基地住宿协议书
- 福建省泉州2025年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