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课件第17章_第1页
《文学欣赏》课件第17章_第2页
《文学欣赏》课件第17章_第3页
《文学欣赏》课件第17章_第4页
《文学欣赏》课件第17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欣赏第17章古代东方文学

章节目录

contents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第二节中古东方文学巡礼第三节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的阿拉伯风情章节目录

contents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中古东方文学巡礼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的阿拉伯风情埃及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人类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埃及文学中,最古老的是神话。古埃及人认为生活的每个领域都由一个神或几个神掌管,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最普遍的说法是太阳神拉是开天辟地之神。诗歌是古代埃及文学中最早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古埃及墓地的石柱和墙壁上,在纸草卷以及宗教诗文集中,保存下大量世俗诗、宗教诗、赞美诗、宗教哲理诗等,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在古代埃及的世俗诗中,产生最早的是劳动歌谣,时间约于公元前3000年以前。古埃及的人们对神灵十分崇拜,他们把一切文学艺术、建筑、雕刻等都看作神的活动。在他们的观念中,文艺不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简单的和消极的反映,而是神灵生命的反映。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宗教性诗篇。《亡灵书》就是一部庞大的宗教性诗歌总集。《亡灵书》又名“死人之书”,是死者的生活指南。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一、古埃及文学《亡灵书》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一、古埃及文学古埃及最著名的宗教哲理诗是《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它不仅把死亡比拟为人的幸福,并且发出了反抗的呼声,被视为古代埃及诗歌中成就最高的诗篇之一。故事是古埃及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现存柏林博物馆“维斯特卡纸草”上的《魔术师的故事》是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篇故事。中王国时期,埃及古代文学高度繁荣,史称古典文学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此时也有所增多,出现了《乡民与雇工》、《遭难的水手》、《撒奈哈特历险记》等故事名篇。到了新王国时期,故事作品不仅数量多,情节更加离奇曲折,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更加广阔。这一时期的主要故事有《厄运被注定的王子》与《昂普·瓦塔两兄弟》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一、古埃及文学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中心地带,正处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接近点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巴比伦文学是在继承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通称为苏美尔—巴比伦文学。古巴比伦文学与口头创作有着紧密的联系。保留至今的古代巴比伦文学作品有神话传说、英雄叙事诗、劳动歌谣、寓言、赞歌、箴言和祈祷文等。其中神话传说、英雄叙事诗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宇宙起源、自然变迁、英雄业绩、善与恶、生与死等问题的朴素理解与探求。表现宗教哲理的箴言诗是格言和训诫的总汇,往往带有论辩性,具有启迪和教诲意义。其中《咏正直受难者的诗》和《主人和奴隶的对话》比较有代表性。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二、两河流域的史诗:古巴比伦文学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它早在苏美尔和阿卡德时期就已初具雏形,同早期的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着直接的联系。从史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分析,它显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在民间口头创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最初约完成于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共3000余行,用楔形文字记在12块泥板上。研究者多认为第12块泥板是后人增补上去的。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二、两河流域的史诗:古巴比伦文学《吉尔伽美什》泥版书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二、两河流域的史诗:古巴比伦文学史诗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在乌鲁克城的统治以及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之间的友谊;第二部分描述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一起出走,为民造福,成为群众爱戴的英雄;第三部分写吉尔伽美什为探索生命奥秘而进行的长途跋涉;第四部分记述吉尔伽美什同好友恩启都幽灵的谈话。史诗在表现吉尔伽美什为民建立功勋的英雄行为时,也描绘出他敢于违抗神意的探索精神。史诗通过原始的但却引人入胜的情节,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自然及社会暴力抗衡的情景,颂扬了为民建功立业的英雄,对宇宙和人生的奥秘做了积极的探求,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史诗继承了苏美尔文学的艺术传统,多方面体现了口头文学创作的特点:情节发展自由灵活,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浪漫色彩与英雄本色融在一起,采取联想、排比、象征、夸张等手法展开情节,表现英雄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神话故事的总汇,是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结晶,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对后世西亚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间接影响到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及希伯来的《旧约》等人类早期文学。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二、两河流域的史诗:古巴比伦文学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有诗歌总集、史诗、寓言故事、戏剧和文论等。现代学者一般把古代印度文学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吠陀时期(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史诗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古典时期(1世纪至12世纪)。其中古典梵语时期的文学限定在1世纪至6世纪。《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遗产,“吠陀”一词原为“知识”和“学问”的意思,后经婆罗门解释,逐渐被印度人视作宗教“圣典”。《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它包括《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四种集子。其中,前两种文学成就最高。《梨俱吠陀》共收诗1028首,主要是祭祀时用来朗读的颂神诗(如《朝霞》、《雨神》等)。这些诗尽管带有浓重的宗教或迷信色彩,但往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表现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情绪。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三、爱情、政治、战争、美景:古印度文学继《吠陀》文学后,在古代印度文学史上,又出现了著名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共18篇,约10万“颂”,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小说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对于印度古代史诗和往世书中重要传说故事、印度教教规和法典、古代印度哲学思想均有所涉猎,堪称一部诗体的百科全书。在总体结构上,《摩诃婆罗多》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在讲述主干故事的同时,还穿插许多插话,著名的有《那罗传》、《莎维德丽传》等。《罗摩衍那》共包括《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后篇》,约2.4万“颂”。它写的是阿逾陀城国王有四子,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史诗具有古代印度长篇叙事诗必不可少的政治、爱情、战斗、美景四种因素。它善于在重重矛盾中展开情节,突出主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寓言故事也是古代印度文学的主要成就之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本生经》、《百喻经》、《故事海》和《五卷书》。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三、爱情、政治、战争、美景:古印度文学古代希伯来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一个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并对人类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民族。如果说,希腊人是正常的人类儿童,那么,希伯来人则是早熟的儿童。古代希伯来文学与古代中国、印度、希腊文学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古代文学宝库。希伯来人被迫背井离乡,流落世界各地。古代希伯来文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希伯来文学最初靠口耳相传,立国之后在腓尼基文字的影响下希伯来人创造了本民族的拼音文字,开始出现书面文学。为了弘扬犹太教的教义,希伯来的祭司们广泛搜集本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各种文献和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宗教教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先知训诫、国法政令等,经过筛选整理,于公元前6世纪至2世纪,陆续汇编成希伯来的犹太教《圣经》、《次经》、《伪经》和《死海古卷》四部经典。这些出于宗教目的而汇编成的文献总集,保存了古代希伯来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四、早熟儿童的沉思:希伯来文学与《旧约》在这四部经典中,《圣经》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它既是犹太教最主要的经书,又是古代希伯来文学的总集。这部犹太教经典编纂完成于公元前5世纪至1世纪,其中汇集了自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希伯来的各种文献和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全书共39卷,按内容一般将其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歌智慧书四部分。《旧约》是古代希伯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反映了古代希伯来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其文学样式主要有神话传说、史诗性作品、史传文学、先知文学、诗歌、诗剧、小说等。神话是人类社会早期的作品。由于一神教信仰的原因,《旧约》中收录的神话虽不是很多,但很精彩,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创世记》中耶和华创世造人、伊甸乐园和诺亚方舟等神话至今仍显示着动人的艺术魅力。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四、早熟儿童的沉思:希伯来文学与《旧约》伊甸乐园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四、早熟儿童的沉思:希伯来文学与《旧约》《旧约》中还收录了不少传说,如《创世记》中关于民族祖先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传说等。《旧约》中的史诗性作品也相当丰富,如律法书中有关约瑟、摩西,《约书亚记》中有关约书亚,《士师记》中有关参孙的故事等,都具有英雄史诗的性质。《旧约》的史传文学主要集中于“历史书”中。其中既有民族兴衰历史的记载,又有不少颇具文学价值的史传作品。《旧约》中的先知文学主要是指其中的先知书。它们是希伯来文学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文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先知是指犹太教中传达神谕的人。其实他们大多是一些满怀正义的圣哲明智之士,社会和政治活动家,宗教教义的解释者。在民族危难之际,这些精神领袖目睹了社会的腐败和堕落,不满社会的黑暗和不义,便借传达神谕之名奔走呼号,慷慨陈词,抨击社会,力图唤醒民众,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四、早熟儿童的沉思:希伯来文学与《旧约》诗歌在希伯来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旧约》中各类诗歌作品的总量约占全书的1/4。这些诗歌可分为两大类:抒情诗和哲理诗。它们是希伯来文学的精华,不少诗作堪称世界古代文学中的珍品,成为希伯来民族留给世界各族人民的宝贵遗产。《旧约》中的抒情诗代表作有诗集《诗篇》、《耶利米哀歌》和《雅歌》等。《旧约》中的哲理诗也很丰富,《箴言》、《传道书》和《约伯记》是其代表作。《路得记》、《以斯帖记》和《但以理书》是《旧约》中的小说名作。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四、早熟儿童的沉思:希伯来文学与《旧约》《旧约》是出于宗教的目的而编纂成书的一部融宗教、历史、文学等于一体的集大成著作,宗教与文学密不可分,绝大多数被视为文学的作品中都渗透着犹太教一神教的宗教观念,耶和华成了一个几乎贯穿全书的奇特形象。他至高无上,至仁至义,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创造一切,主宰一切。透过这唯一最高神的神圣光环,我们可以发现,他其实是希伯来人理想和信念的化身,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结晶。文学与宗教混融一体,不仅是希伯来文学,而且是世界大多数民族古代文学的普遍特征。以《旧约》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学,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社会及其文学艺术都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西方近代文学发展的两大书面源流之一。文学欣赏第一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四、早熟儿童的沉思:希伯来文学与《旧约》章节目录

contents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人类最早的文学:上古东方文学中古东方文学巡礼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的阿拉伯风情中古东方文学展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显著的特点。一是越南、印度尼西亚、波斯、阿拉伯等国的文学,竞相登上了历史舞台,众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为东方文学增添了色彩。二是各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空前活跃,形成了以文化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三个区域性的文化圈,即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文化圈,以阿拉伯帝国为中心的西亚北非文化圈。文化圈的出现及其圈内外的文化交流,打破了自古以来东方各国文学孤立发展的状况,促进了东方多国文学的普遍繁荣。而东方文化同西方的交流,则给西方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文学的发展。文学欣赏第二节中古东方文学巡礼三是文学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思想内容复杂多样。同古代文学相比,中古文学在体裁形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几乎无所不备,形成了一种百花竞艳的崭新局面,其中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四是民间文学的蓬勃发展。在东方,民间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古时期民间文学继续发展,歌谣、故事、戏剧、民间说唱等作品大量涌现,构成了中古东方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是宗教对文学的影响有增无减。古代东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现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起源于东方。在古代和中古时期,宗教是东方不少国家重要的精神支柱,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观念也深深地渗透到了文学创作活动之中,不少文学作品都或深或浅地烙上了宗教的印痕。文学欣赏第二节中古东方文学巡礼在中古东方文学的百花园中,除了中国之外,日本、波斯、阿拉伯的文学之花开放得最为鲜艳夺目,成为中古东方有代表性的三大文学,而印度、朝鲜、越南、印度尼西亚、格鲁吉亚等民族的文学中亦不乏成就较高的作家和作品。中古日本文学可分为奈良、平安、镰仓室町和江户四个时期。奈良时期(710—794)是日本文学的开创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为《古事记》和《万叶集》。平安时期(795—1185)的散文和物语文学成就突出。散文文学包括随笔文学和日记文学。随笔文学的代表作是女作者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文学欣赏第二节中古东方文学巡礼镰仓室町时期(1186—1599)的文学随着旧贵族的没落和武士阶层的掌权以及城市的兴起而发生了变化,走出贵族化的狭小圈子,向武士阶层和城市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最重要的收获是反映武士战斗生活和侠义行为的“战记物语”及反映贵族和平民生活的戏剧。战记物语的代表作是《平家物语》江户时期(1600—1868),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日本社会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商人阶层。以反映商人生活为中心的市民文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逐步取代了武士文学,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流。市民文学多反映市民的生活及情趣,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形式是俳句。井原西鹤(1642—1693)是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他一生写了大量反映市民生活情趣的小说,统称为“浮世草子”。文学欣赏第二节中古东方文学巡礼中古阿拉伯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蒙昧时期(475—622)、伊斯兰时期(622—750)、阿拔斯王朝时期(750—1258)和外族统治时期(1258—1798)。蒙昧时期的文学大都是口头创作,主要是诗歌。“悬歌”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伊斯兰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古兰经》阿拔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文学的黄金时代,诗歌、散文都取得了突出成绩。诗歌方面的代表有艾布·努瓦斯、穆太奈比和麦阿里等人。这一时期散文方面的重要成就除了民间文学的壮丽丰碑———《一千零一夜》之外,还有伊本·穆格法(724—759)的《卡里来和笛木乃》及传奇故事《安塔拉传奇》。外族统治时期阿拉伯文学的重要收获是蒲绥里(1211—1296)的长篇颂诗《斗篷颂》。文学欣赏第二节中古东方文学巡礼中古波斯(1935年改称伊朗)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公元7世纪中叶至9世纪末为过渡时期,又称起步时期;10世纪至15世纪为繁荣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为衰落时期,又称沉寂时期。鲁达基(850—941)是波斯古典诗歌的奠基人。他能熟练地运用多种诗体进行创作。揭露社会的不平等和宗教圣徒的伪善,同情百姓的不幸遭遇,赞美大自然,表现爱情和现世生活的欢乐,强调科学和理性,是其各类诗歌的主要内容。在诗歌的题材内容、诗体形式和语言风格诸方面,鲁达基都有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因此被誉为“波斯诗歌之父”。菲尔多西(940—约1020)是继鲁达基之后的著名诗人,他同后来的萨迪、哈菲兹一起并称为中古波斯的三大诗人。他的代表作长篇叙事诗《王书》(又译《列王纪》)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民族史诗。文学欣赏第二节中古东方文学巡礼萨迪(1208—1291)是波斯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一生总共写下了20多种著作,其中以诗歌为主。最重要的著作是《果园》(1257)和《蔷薇园》(1258),后者是他的代表作。哈菲兹(1320—1389)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豪放、洒脱,寓意深刻,情感充沛,语言朴实含蓄,富于浪漫主义精神,被认为是波斯古典抒情诗的高峰。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是杰出的哲理诗人,代表作为《鲁拜集》。内扎米(1141—1209)是继菲尔多西之后最著名的叙事诗人,长篇叙事诗《蕾莉与马杰农》是他的代表作,描写了不同部族的一对男女青年壮烈惨痛的爱情悲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文学欣赏第二节中古东方文学巡礼中古印度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梵语古典文学时期和地方语文学时期。在中古梵语文学中,故事文学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是印度民间寓言、童话故事集《五卷书》。10世纪以后,梵语文学日渐衰落,地方语文学日益繁荣。在众多的地方语文学中,印地语文学最有代表性。中古印地语文学大致可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