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四节巴西(一)_第1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四节巴西(一)_第2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四节巴西(一)_第3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四节巴西(一)_第4页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四节巴西(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巴西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PRESS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国家学习目标1、了解巴西的位置、主要地形单元。2、了解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3、了解亚马孙平原的特点和亚马孙河流域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巴西走进巴西太平洋加勒比海巴西大西洋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读图分析

巴西主要有哪些地形区?亚马孙平原巴西的主要地形和河流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占面积的1/3巴西高原亚马孙河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占面积的2/3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巴西读图分析流经亚马孙平原的河流干流是哪一条?它发源于哪里,向什么方向流,最后注入哪里?(点击图片看大图)巴西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读表分析通过对表格中各河流的比较,分析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亚马孙河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多的河流?思考

请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气候: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地形: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便于径流汇集,支流多,流域面积广。畅游亚马孙畅游亚马孙亚马孙河的风光畅游亚马孙(点击图一看大图)巴西读图分析1.读图一,分析巴西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这些气候类型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2.读图二,分析亚马孙平原的气候特征及其对亚马孙河的影响,这种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观是什么。图二巴西(点击图片看大图)读图分析1、分析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比较图中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面积大小。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这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归纳小结思考你了解热带雨林景观吗?这里的植被有什么特征,生活着哪些动物?丛林探险进入丛林,感受热带雨林景观。体会“世界动植物王国、地球之肺”的美誉畅游亚马孙(雨林植被)(动物)(平原)(土著居民)资料幻灯片16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点击景观图片看大图)思考从资料中可以知道:这片热带雨林对人类的影响很大,人类应当怎样对待这片雨林?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又是怎样做的呢?结果会怎样?亚马孙河流域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提供木材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正在消失的亚马孙干涸的亚马孙主页“地球之肺”畅游亚马孙巴西物产分布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工农业结构的变化(%)(年)主页人口与城市的分布首都:巴西利亚最大的城市:圣保罗最大的港口:里约热内卢(点击)(点击)(点击)主页混血人为主结束巴西是个人种复杂的国家,混血种人占全国的一半稍多。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北内陆。巴西是个发达国家,首都巴西利亚终年绿草如茵、风光优美,是巴西最大的城市。火眼金晴判对错当堂达标返回亚马孙河流域返回返回返回资料卡地球之肺亚马孙河两岸充沛的雨水、湿热的气候和长时间的强烈日照,给亚马孙河流域地区的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掉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吐”出大量氧气,亚马孙热带雨林所制造的氧气至少可占全球氧气总量的30%,因此得到“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的美誉。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亚马孙热带雨林储蓄的淡水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资料卡人民网6月24日讯数十年来人们对亚马孙雨林的印象都是:“世界之肺”,每年吸收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又制造大量的氧气。然而,科学家们说:“在说这话前,请再想一想。”一位对亚马孙有20年研究经验的美国生态学家丹尼尔·麦普斯泰德(DanielNepstad)说:“它已不是‘世界之肺’,它现在可能燃用了比它呼出的还要多的氧气。”据官方统计显示:按平均数计算,自1979至2004年,巴西每年有7500平方千米的雨林被砍伐和烧毁。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每年,由于火灾侵袭丛林,巨龙一样的烟雾在空中翻滚,遮盖住太阳。动物纷纷逃散。方圆几英里内的居民呼吸困难,他们在哭泣,这个灾难导致了当地居民严重的呼吸问题。还遗留了许多污染。返回返回咖啡丰收甘蔗收获伊瓜苏瀑布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返回返回巴西利亚的建筑特色(巴西利亚鸟瞰图)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间,用三年多时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城里不见古迹遗址,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但其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众多璀璨辉煌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一个。思考巴西利亚为什么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成为“人类文化遗产”呢?巴西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始建于1956年。当时,以发展主义著称的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力图带动内陆地区发展及加强对各州的控制,遂耗费巨资,仅用41个月的时间就把海拔1200米、一片荒凉的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1960年4月21日新都落成时只有十几万居民,而今已变成一座2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城市建立

巴西利亚在建都之前,政府在全国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城市设计比赛”,路西奥·科斯塔的作品获得第一名并被采用。科斯塔的作品是从十字架上得到灵感的。十字是将两条主要干线交叉在一起,因为要符合巴西利亚的地形,就把其中的一条变成弯弯的弧线,十字架就变成一架大飞机的形状。城市设计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城市平面轮廓为飞机状,象征巴西的腾飞。“机头”“机身”“后舱”“机尾”“机翼”“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议会大厦位于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国会大厦的两座楼并立,中间有过道相连,成“H”形。“H”是葡萄牙文“人类”的第一个字母,因此这个造型寓意“以人为本”和“人类主宰世界”。国会大厦前的平台上有两只硕大的“碗”,一只碗口朝上,是联邦众议院的会议厅,因为众议院开会时向公众开放;一只碗口朝下,是参议院的会议厅,因为参议院审议的议题常常涉及国家机密。位于巴西利亚的巴西联邦

最高法院。大楼前的人像

雕塑手握利剑蒙目端坐,

象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位于巴西利亚的总统府。总统府建筑有水池相伴,线条明快简洁,四周的立柱宛若风帆。返回“机身”——为一条东西向主干大道,“前舱”——是政府各部大厦、广场和大教堂;位于巴西利亚的巴西利亚大教堂。这座教堂与传统的欧洲教堂迥然不同。它没有通常的高尖屋顶,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撑起教堂的穹顶,支柱间用大块的彩色玻璃相接,远远望去如同皇冠。而教堂主体则坐落在地下,人们通过甬道进出。返回“后舱”——是文教区、体育城、电视塔等。“机尾”——是为首都建设和政府部门服务的工业区等。“机翼”——是沿人工湖作八字形展开的立体交叉大道。大道两侧为住宅区,四周有绿化带环绕。机翼和机身的连接部是商业中心。

巴西利亚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大片大片的绿地和环城挖掘、水域宽阔的人工湖成为都市一景,这里人均绿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