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说课稿_第1页
《哀江南》说课稿_第2页
《哀江南》说课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哀江南》说课稿二中分校刘象乾一、说教材1、本文是著名的传奇剧作《桃花扇》结尾的i套北曲。《桃花扇》是清代戏曲的压卷之作,是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抒发兴亡之感。其作者孔尚任和同时代的洪升,被并称为“南洪北孔”。本文是本剧的最后一出,由戏曲中的人物一一苏昆生所唱的七首曲词组成,旨在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课文由七支曲子组成:第一曲,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定下沉郁、悲怆的基调。第二曲至第六曲,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以其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变迁,寓寄了无限怀念故国的哀思。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一气贯穿,层层蓄势。第七曲是尾声,写苏昆生凭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病。结尾“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点明全篇主旨。2、本篇《哀江南》是安排在高中语文的第四册,而第三册里刚学过古典诗词,高二学生完全有能力用诗词鉴赏的方法鉴赏、品评文中的曲词。据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三点:①通过朗读,把握全文感情基调,进而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②通过诵读,理解曲词中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③通过品读,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精炼的语言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境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境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透彻领悟了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景交融的写法,亡国之痛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所以,本文的重点就是揣摩、体会蕴藏在曲词中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感人的词语的表达作用。教学难点是运用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表现优美意境的作用。二、说教法与说学法1、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强调学生在主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在教授这篇自读课文时,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法:①引导阅读。带领学生听配乐朗读,让学生听朗读,读准字音,明确节奏;体会准确的用词,感受优美的意境,品味深沉的情感。并分组尝试有感情地诵读。②示范鉴赏法。共同鉴赏第一首曲词《北新水令》,并以此作为示范,引导学生自行完成其他曲子的欣赏。2、学法: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课是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引导作用,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相互商讨,进行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课前自读全篇,以获得对本篇的总的感受。其次,课堂上让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先是在同桌间,然后是在全体学生间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互作点评。其中,学生合作、交流的内容有两块,前六首有许多相似处,所以重在求同,便于“举一反六”,前六首和第七首在抒情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应注重求异鉴赏。三、重难点的处理.品味优美感人的词语的表达作用,教师以规范引导学生的思维为主。.借景抒情,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行文思路,领悟曲词饱含的深挚情感。四、教学结构❖整个的教学过程,我是按“初步感受,理解,鉴赏,巩固,再次感读”五大块来组织的。具体教学步骤(一)以《乌衣巷》和《石头城》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剧情(三)整体感知.结合预习情况,给学生展示课文朗读示范(录音)一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字词句的理解,并尝试有感情地诵读。♦3.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主体内容。期间,可穿插作者的简介,以帮助学生理解。(四)鉴赏欣赏戏曲语言:一.浓郁的抒情性;二.和谐的音韵美课堂讨论.欣赏曲词中最有表现力的字词.曲词的音韵美体现在哪里.欣赏最佳单曲(五)巩固1、选一首最感兴趣的曲词背诵;2、根据《沉醉东风》内容,选择意象,对出下联。上联为:玉柱压半墙窗板覆碎瓦问三百载盛衰盛于何年衰于何地燕雀舞丹墀饿孳寒宫门叹数千年兴亡兴于何事亡于何人(六)感受欣赏京剧唱腔,进一步理解感受优美的意境,品味深沉的情感。五、板书设计,原则就是突出重点,简洁明了。♦欣赏京剧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