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核对象本次调查是在南阳市方城县洋楼镇第一中心小学全校1一6年级18个教学班进行时.共随机抽取针对六年级发出的问卷22同窗,共收回问卷22份。二、调查工具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专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也是目前国内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测试量表,该问卷我们针对学情随机抽取共25个项目,八个内容量表为:学习焦急、对人焦急、孤单倾向、自由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量表总分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步,根据各分量表记录成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限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焦急倾向的原则分即由八个内容量表的原则分相加而成,以此来衡量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三、调查措施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问卷调查运用6年级各班信息技术课上学时间,以班级团队测验方式进行。在学校微机室用电子表格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运用电子表格操作和解决。四、调查成果与分析以避免为主,有筹划、分层次、系统地对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积极组织心理普查、心理测量、团队活动等灵活多样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心理辅导与征询。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加强关注,配合专业机构及早治疗,使其健康成长。(三)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普遍破除迷信思想,科学看待心理问题,使人们远离迷信,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以及时的科学治疗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对心理征询与心理治疗的对的结识,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的注重,使心理学真正早日走进人们的生活。.问卷调查我们从六年级22人在某些问题的记录数据中很容易看出某些状况。如,第10题“你上学读书是为了什么?“六年级有6人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其中有15人选择的是“D读书后赚大钱”。一方面我们说无论有多少同窗是随意性选择的,但有一点可以拟定,被调查同窗中大部分是明白或者说是在家长、教师、社会的影响下理解没有知识不能生存是一条真理。而少数学生的读书为赚大钱多多少少受老式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影响,受社会上某些没有文化照样挣大钱的人的不正常现象的第11题“课堂上教师提问“六年级11人学生选择的是“想一会儿再回答“,其中3人选择了“A立即回答",6人选择了人选择了“D教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人选择了“D人选择了“D教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2人选择了等别人答。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窗们大多能结识到教师提问后来必须思考好了再作答,但是因年龄和学习现状等问题,六年级学生与低、中年级学生不同,不乐意举手,等教题,六年级学生与低、中年级学生不同,不乐意举手,等教师抽问才回答是课堂中比较常用的状态。第13题“期末考试时”选择A“心情紧张;B有点紧张;C无所谓;D有信心,不紧张”,我对六(1)班学生的选择做为分析,其中选择A的8人,选择B的8人,选择C的3人,选择D的3人,可见学生对期末考试都比较注重,由于这关系到成绩报告单,也也许是家长比较关注而影响到学生。3位有信心不紧张的学生并不是学生成绩拔尖的,而是心理素质比较好,这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培养分不开。第14题“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仍旧是分析六(1)班学生,其中19人选择会不安,3人选择不会不安。从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父母的依赖限度,作为高年级学生来说,她们中已有一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比较独立,就问卷分析看,她们的内心深处仍十分但愿有父母做伴。如今,父母时常由于忙于工作、应酬,忽视了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注,本人觉得这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线因素。第15题“看电视遇到伤心或动人处时“我以六⑴班学生时回答做了记录,其中3人选B“没有眼泪”,4人选C“那是假的”,6人选D“非常激动”,其他同窗均选择的是“跟着流泪”。对于这个成果我还是有些意外的,我发现被调查的孩子比我想象中的要理性的多,但同步也感到一点焦急,她们的理性会不会给她们的情感发展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如今的孩子越来越个性,越来越缺少同情心也是社会必须要关注的。第20题“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A教师;B家长;C好朋友;D谁也不说。我对同窗的回答进行了记录,选A的2人,选B的1人,选C的13人,选D的6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此班的孩子特别需要心理辅导课,由于一种人总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能得到释放,长此以往对健康成长不利。还可以看出一点一一六年级学生对教师已经没有了依赖,对家长的依赖也不多,同伴交往成了她们重要的情感沟通渠道。第21题“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其中选A的是13人,选B的2人,选D的6人;从这道题目的回答也可以看出班级与班级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此班的学生比较顶真,若对的引导,让它在学习、工作发挥其长处,那就是好事,若没有对的引导,让它存在于人际交往中,那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第22题“对左右为难时事要坚决选择一种措施”,我也是对六(1)班同窗的回答进行了记录,选B的15人,选B的7人,从这儿能看出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需要增强自信。这对她们的将来是非常需要的。第16题“21”,我对同窗的回答进行了记录,选A的14人,选B的2人,选C的4人,选D的2人。我觉得选A的学生比较有个性,我喜欢;选B的学生比较会做事,成功时机会更多某些;选C的同窗比较容易放弃,固然也不排除明智的特例。从问卷状况来看,学生需要教师对她们进行某些心理辅导与征询,相信心理辅导与征询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渴望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规定。我们高年级的教师应当努力学生有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做学生的心理顾问,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O.座谈调查根据小学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表内容量表记录成果显示,我校小学生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其严重者的分布依次重要集中在学习焦急、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1)学习焦急该项内容量表在1―6年级小学中共检出153人,检出率为51.69%,列八个项目首位。整体来看,我校小学生学习焦急水平偏高。学习焦急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并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据调查,有学习焦急的学生70%以上伴有头痛、心慌、胸闷现象,严重的常常浮现精神恍惚、失眠、头晕等疾病症状。她们胆怯学习,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对学习有厌烦心理而不乐意去学习,一旦遭到困难就会放弃。并且焦急的形成使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产生心理障碍,这种恐惊、焦急、不安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健康心理时形成。为此,我们在153人中随机抽取了30名同窗,用座谈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成果显示:93.3%的家长对子女抱着很大的盼望;76.7%的学生家长常常拿自己的子女和好的同窗做比较;66.7%的学生在考试不抱负时会遭到父母的打骂;30%的学生会因考试不抱负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谈话中还理解到,优生但愿自己每次都是全班第一名。总怕别人超过自己,当别人超过自己时会感到非常伤心。83.3%的学习困难学生每次考试都会很紧张,并为自己成绩提高不了而苦恼不已。从上面座谈中不难发现,我校学生学习焦急的重要因素来自于家长。我们学校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重要居民为原一马路、三马路等老城移民,以及原枇杷坪、玉安、桑树等占地农村占地移民。学生家长绝大部分为工厂工人、司机、厨师、售货员、占地移民等等。学生家长的文化限度很低,一般只有小学文化或初中文化。她们把自己生活的现状归因于自己没有好好读书,觉得把书读得好是变化生活的跳板。因此,她们把但愿寄托到了自己的子女身上,对子女的盼望很高。但愿子女不要再像她们那样生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极其严重。由于文化素质低,导致没有科学的教育措施和措施,也不考虑子女的实际状况,只是一味地给子女买课外练习,让子女参与多种学习班。促使了学生作业承当过重,从而形成焦急.再者,教育措施简朴粗暴,轻者骂,重者打,更加深了学生的学习焦急.固然,不用置疑时,我们教师也是导致学生学习焦急的因素之一。.自责倾向位列第二的是自责倾向。总检出36人,总检出率为12.16%,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常常觉得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惊心理。自责倾向的本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鼓励“时,往往会形成自责倾向。如:当父母、教师对孩子过度严肃、专制、挫伤了小朋友的自尊心时,小朋友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浮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的渴求过强时,一点小事就会使孩子感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目前的都市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度照顾,容易使她们形成依赖性强,缺少独立性的性格,特别是随着留守小朋友在我校的逐年增长,隔代教育导致的依赖性较强,脱离家庭、亲人的照顾将寸步难行的状况普遍存在,父母娇生惯养、爷爷奶奶的过度保护、照顾,增进了学生一切都由家长包办替代现象太多余现,从而提高了凡事依赖性,缺少独立性,缺少自我服务、自我锻炼意识差等心理问题形成。其重要因素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只注重智力培养,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这样会给孩子后来参与工作,走向社会带来许多障碍。留下较多的遗憾。.身体症状总检出30人,检出率为10.14%,列第三位。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六年级身体症状检出8人,所有为女生.许多女生在小学高年级进入了青春期,但她们还不能完全自然地接受这一切,常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疲劳等症状。在这些身体症状中,有的地真正的“病”,但这些"病"同步浮现时,在多是由于焦急所导致的。学生们由于不能及时排解心中的烦恼和郁闷,便以身体症状进行逃避。这时对身体重症状直接进行治疗是没有用的,必须解决其真正因素一一焦急。即协助她们正视焦急,提高克服焦急的勇气,找到焦急的因素,先消除焦急症状,身体症状才干彻底根治。因此,加强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及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应特别阐明事项有关本次调查由于本次检测样本由于受到微机数量、学生微机操作水平等等因素的制约,总体样本局限性,无效问卷达到36份.需要我们在此后的测试中注意。测试时间为10月11—18日.五、建议针对以上调查问题与分析,我校小学生心理课题组提出如下三点建议:(一)强化家庭教育指弓I,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家庭和睦、父母有修养,她们的孩子一般都活泼开朗,有良好的品行。反之,则有也许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抑郁时不健康心理,具体实行可通过强化学校的家长父母学校时指引,向家长宣传如果对子女的宠爱、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