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D.历史的位置与潜在的能量决定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可以答案:1.C

2、B

3、D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1~3

得彼此尚能默契相安,所以引以为快。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平们“站到光明里来,让自然做你的师保”,“自然所赋予的智慧是甜蜜的,好事看,人工造作的东西无论如何精巧,都比不上自然的。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论调并不是孑然孤立的,19

(选自朱光潜《自然美与自然丑——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错误》,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诸诗句B.诗人华兹华斯劝勉人们,要让自然做教导者,他认为好事的理智把事物意义C.在西方艺术史中,“模仿自然”是一个很古老的理想,“艺术模仿自然”的D.罗斯金认为自然尽善尽美了,艺术家模仿它,忌讳凭自己的意思加以选择,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梭和华兹华斯都认为自然原本是尽善尽美的,进而把丑恶现象的出现归于B.作家罗斯金说他从来没见过哪个希腊女神的雕像,有一个血色鲜丽的英国姑C.雕刻家罗丹赞成“艺术模仿自然说”,认为艺术创作第一件要事就是坚信自D.艺术家的自然观决定了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柏拉图与罗斯金的观点不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西方艺术家欣赏自然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就是对待“神”的观念,在西B.罗斯金认为希腊有柱无墙平顶式的建筑、“哥特式”尖顶多雕饰的建筑、罗C.作者认为最自然的就是最常见的,最常见的就是最美的,美丑是相对的名词

D.作者反对艺术忠顺地模仿自然,认为艺术的功用原是弥补自然的缺陷,如果答案:1.C.“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在西方得到普遍认同”错,原文“这种艺2.D.“柏拉图和罗斯金的观点不同,柏拉图反对艺术模仿自然说”错,原文3.C.“最自然的就是最常见的,最常见的就是最美的”是罗斯金的观点。(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1—3

1、下列关于“网络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的内容与读者的生活紧密相关,它接地气、树正气、有情趣,是B.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一样,主要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其对现实生活的C.网络文学的价值观念是持中的,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它很少探寻价值观,D.网络文学激发读者认同感的途径是讲述人物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它以寓教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玄幻、穿越、架空历史等类型的网络小说的主人公,常常由“废柴”变成B.《失恋三十三天》、《杜拉拉升职记》等网络小说不属于消遣品,它们教C.有些直面现实的作品能让读者获得参与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经验,原因在于作D.玄幻、历史、穿越、悬疑、游戏、职场、言情等作品的分类标签,是网络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网络小说写励志故事,阐述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这样的作B.网络文学往往根据读者的需求“量身定制”,其粉丝读者群是通过趣味

D.网络小说若想走红,不仅要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应该有一些感悟1、A

2、B

3、C“前者侧重书写现代观念,后者则侧重弘扬传统精神价值”于文无据。论述类文本阅读(9

(选自《悦读》,2013

1.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专精”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B.“博览”是在“专精”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C.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2.“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下列说法完全属 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不尽记B.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C.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头D.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1、C

“不会有先入之见”完全否定主观不对。)2、C(A

都无例外”是作者的体会;B

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D

3、A(A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3

A.中华民族为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提出了“导民以孝,以孝侍亲”的理B.传统孝道认为,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这说明孝道突出养老为本C.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的深刻变化,晚辈掌握的知识结构等常常超越长辈,D.让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最重要的途径是让传统孝道进行创造性现

)(3

A.古代社会讲究“忠”“孝”,是指要对统治者尽忠,对父母尽孝,而在现代B.“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即是说C.现代社会中,后辈们生存及养老的压力增大,加大了子女孝敬老人的难度,D.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内容的更新,必然落后于时代而被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现代中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我们应该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B.“五备”的要义在于要将父母放在心上,以诚敬的心情做好“生、养、死、C.传统孝道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生产方式的D.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孝道自身内涵的不断丰富,促1、C,以偏概全,现代社会不孝敬老人的因素有几个,这个点只是其中之一。

A,“正好颠倒过来”理解错误,与文意不符。3.D,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一句表述也是错误的。(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和事物的时候,应该历史地看其价值与作用。1923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与科举各有特色、互有区别但又互相联系,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B.中唐以后,一些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以求仕进,隐居山林,潜心读书,书C.时代和现实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如果孔子生活在那个时候,也很难D.科举选拔只满足个体修身齐家的愿望,对于治理国家和平定天下的宏愿则难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朱熹等人考上进士之后,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以此为资本在书院讲学B.书院治学强调学问,应举入仕强调举业,过去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有对立C.康有为先后呈上两道奏折,分别针对科举考试和书院提出改革,可以反映D.书院和科举的发展与儒家文化有密切的关系,19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时代,书院中的读书人为了实现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