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退出”事件报道框架的比较研究_第1页
“谷歌退出”事件报道框架的比较研究_第2页
“谷歌退出”事件报道框架的比较研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谷歌退出”事件报道框架的比较研究

2010年1月12日,谷歌的首席法律执行官DavidDrummond在官方博客上宣布考虑退出中国,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报道,引起了一轮指责中国互联网审查和投资环境恶劣的舆论。事件发展中,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了对互联网言论自由的演讲,呼吁美国公司要敢于与所在国的互联网审查抗争,并要求中国政府对网络攻击做出解释。这是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首次对互联网政策表态,美国政府的加入使谷歌退出的事态升级。温家宝总理也在今年3月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申明要给外企国民待遇,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当时正值谷歌宣布考虑退出和力和力拓案在审。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外国媒体广泛报道了这件事情。从1月13日发表第一篇关于谷歌退出的新闻到1月26日的14天内共发表了25篇针对谷歌退出事件的报道。作为对比,《纽约时报》在新疆“七?五”事件后的18天的时间里,以“Urumqi”为关键词,检索Proquest数据库的《纽约时报》数据库,获得与乌鲁木齐事件相关报道19篇(陈红梅,2010),可见《纽约时报》对这件事情的报道力度较大。谷歌作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搜索引擎,决定退出中国,影响的范围很广,媒体的报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外民众对中国的互联网状况和外资投资环境的认知和判断。所以,比较研究中外媒体对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报道策略和框架,对探索如何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主导优势,为中国媒体如何在国际上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文献综述国内外的对媒体报道个案的比较研究多在框架理论下进行。甘斯(李希光,2005,p296)认为:“媒体框架是认识、阐释、陈述的一种持久稳固的方式,也是挑选、强调和剔除的依据,通过构架,符号操作者只需例行公事式地组织符号,无论是语言的还是视觉的。”Entman(1993)认为:“文本的框架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固定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围绕这些概念定义的表述,国内学者对新疆7?5事件(陈红梅,2010)、中美南海对峙(黄敏,2009)、西藏3?15事件(周庆安,卢朵宝,2008)、台湾5?20事件(黄敏,张克旭,2000)等事件报道框架的对比分析中,使用的操作性的方法包括将新闻文本分为主要事实、先前事实、信源、评论等,选取一个或全部类目进行统计,以得到的数据为基础,再用文字表述报道框架。本文拟采取相似的研究方法,针对谷歌事件,拟定一个适宜分析的框架。本文以人民网英文版和《纽约时报》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过程是:在人民网英文版使用搜索,输入关键词googlewithdraw,googlepullout,googleexit,选取1月12日以后至4月30日的56篇文章,删除其中一篇不以谷歌为主题的文章,共55篇;在Proquest数据库下的《纽约时报》数据库下搜索googleChina,得到文章44篇,删除一篇短小的读者来信和一篇不以谷歌为主题(所涉篇幅小于20%)的两篇文章,共41篇文章。从报道来源(记者署名或是转自媒体)、参与报道记者的人数,和新闻文本的结构来对文本进行分类统计,在得到的数据的基础上,对两家媒体的报道框架进行文字表述。将新闻文本进行分类是通过对框架筛选的结果来探究过程。确定一种准确、完全、互斥的分类标准关系到能否有效分辨出框架筛选的结果。AllanBell提出过一种新闻文本的话语结构(黄敏,张克旭,2000),如图一所示:但鉴于关于事件的分类中,“角色”、“行动”、“场景”在统计中,较难操作。借鉴陈红梅(2010)在研究新疆七·五事件中采用的对事实的分类,将事实分成主要事实、次生事实、先前事实、历史事实、反应、评论与归因。结合谷歌事件本身的特点,将框架比较的类目分为(如图二所示):(1)来源:记者署名或新闻转自的媒体。(2)地点:报道地点。(3)时间:报道发表时间。(4)板块:新闻被放置的板块。(5)类型:报道体裁是新闻、评论(社论还是其它。)(6)主要事实是指1月12日谷歌首席法律执行官在博客中宣布谷歌考虑退出中国。(7)先前事实是时间上先于2010年1月12日发生的相关事实,包括一些机构早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某地某人某机构的背景资料等。因谷歌2006进入中国,在通读全部样本的过程中,对5年以上的历史事实涉及较少,故将历史事实和先前事实合二为一。(8)次生事实是由主要事实引起的相关事实。(9)反应是与事件直接相关的各方对事件的看法,有的是因记者采访而发生,有的是自己发生。报道中提到没有反应,也算是一种反应。(10)评论是其它各方对事件的反应,多是由记者采访引发的,记者在新闻中发表的观点,看作是记者的评论。(11)归因是评论的一种,但如果突出地是对原因的分析,含有because,leadingto,原since,as等标志性的词语。这里想要说明的是,对概念的分类不能完全解释文本想要传达的意思,有些文本段落可能是通过多个事实的勾连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所以研究的过程中,还要有综述、评价的过程。数据的分类和统计只是搭建一个骨架,还需要文字表述去填充内容。二、研究发现下面展示对样本统计和总结的结果,尽量采用最适宜的方式展现研究结果,无论是图表和文字。1.报道的来源根据表一、表二显示的数据,人民网的文章80%以上是从新华社、ChinaDaily、GlobalTimes等媒体转载或翻译的,来自人民网的文章只占14%。但在谷歌宣布退出的第二天,《纽约时报》有4个人分别从洛衫机和上海采写新闻,第三天有5个人从北京、上海、洛衫机采写报道,总共动用了100人次撰写新闻。可见《纽约时报》至少在中、美范围内组织人力、物力采写新闻的能力很强。2.报道的时间和篇幅按时间顺序,计算两家媒体每天发表的报道的总字数,还原历时报道。可发现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这样的时间序列的图表,可以清晰的把握两家媒体的动态,并利于接下来选取几个典型的时段进行分析,总结两家媒体的报道框架。为直观表现报道趋势,用连续的拆线表示。结合图三分析,整个报道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1月13日-1月26日,第一集中报道阶段。谷歌于1月12日宣布考虑退出中国后,《纽约时报》自1月13日发布第一篇新闻,在接下来的11天里,每天不间断地发布了23篇文章,详细介绍事件经过,背景资料,各方反应,主要从互联网审查和谷歌在中国经营不善的角度提供原因分析。人民网于1月14日发布第一篇新闻,接下来的11天间歇性地发表了13篇文章,多是采访各方反应,如外资公司,中国网民,学者的看法等,对原因的分析较少。(2)1月27日-3月22日,中间安静期。这一阶段,两家媒体都是对次生事实的跟进报道。人民网跟进得较多。(3)3月23日-4月30日,第二集中报道阶段。谷歌宣布于3月22日停止对网站内容的筛选,引起了新一轮的集中报道。这一阶段中,《纽约时报》除了对事实的详细报道,对先前事实的引用,还发表几篇长文,一篇是历数现在中国互联网审查的现状,但全篇几乎没有提供一个可靠信源;还有几篇文章,除从中国互联网审查和谷歌经营不善的角度分析外,还提出谷歌作为一个跨国公司,已具备“半主权”国家的性质,可以说是更深层的解释。3.板块和类型板块。人民网英文版将关于谷歌退出事件的报道分别放在ChinaSociety、China&world、Sci-Edu/IT、ChinaBiz/industries等六个板块以上;相比之下《纽约时报》将关于谷歌的新闻报道主要放在Business/Financial和Foreign两个板上,恰好各17篇,约占总数的83%。对比之下,《纽约时报》对谷歌事件的性质界定比较清晰,所有关于经济的报道都放在“商业”版面上,关于互联网审查、希拉里演讲等内容都放在“国外”版上。《纽约时报》对谷歌事件的解读,也主要是从经营和互联网审查两个角度展开。类型。两家媒体都使用的新闻、评论(社论)的体裁,其中,《纽约时报》社论的使用,尤为突出。在本事件报道中,《纽约时报》共发表了三次社论,都是在事件的关键节点:在谷歌宣布考虑退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讲话和谷歌正式关闭G网站分别发表评论。发表的时间,背景,题目和观点如表三所示:总结起来,《纽约时报》的报道特点是在事件发生后大篇幅的报道事件经过,通过有倾向性的选择先前事实,来解释事件背景,提供对事件原因的解释。并且在重要事件发生后,及时发表社论表明立场,支持谷歌或美国政府。据样本,人民网英文版没有发表自己的社论,只是转载了一篇《环球时报》英文版的社论。值得注意的是,1月21日,《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政府对谷歌事件的反应的文章中提到“至今还没有来自高层官员和共产党喉舌《人民日报》的正式社论。(NewYorkTimes,Jan21,2010.pg.A.10)”可见,中国的党报党刊是有机会去影响国际舆论的,人民网英文版在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时可有更大的作为空间。4.文本类型(1)主要事实。两家媒体对于主要事实的描述,虽然都来自1月12日谷歌在官方博客上的声明,但两家媒体选取的角度却不一样。人民网英文版的报道选择的关键词是“知识产权”被盗(thetheftofintellectualproperty),而《纽约时报》选择的关键词是humanrightsactivists。《纽约时报》在第一篇报道中,对主要事实的描述:“周二,谷歌威胁退出中国,此前它了解到中国异见人士和人权活动分子的Gmail邮箱受到安全大量攻击并试图进入其邮箱。”(NewYorkTimes.Jan13,2010.pg.A.3)人民网英文版在第一篇报道中对主要事实的描述是:“一名谷歌代表周二说谷歌正在考虑放弃在中国的运营,在其受到一系列的黑客攻击后。”(P,Jan14,2010.)对主题词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家媒体的报道框架,《纽约时报》选取“攻击人权活动人士的邮件”反复重申,但人民网的报道避而不谈。在样本中,其它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如表四所示:(2)先前事实和次生事实两家媒体在对先前事实的引用上存在很大差异。在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在报道新闻事件外,非常注重对先前事实的梳理和介绍,以此来构架新闻发生的背景,揭示事件原因。通过对先前事实的选取,来达到框架选择的目的。《纽约时报》相继介绍了谷歌进入中国的发展,它在中国主要的竞争对手百度的发展,介绍了曾在中国经营不善退出的雅虎、ebay和Myspace等网站,还以除了互联网行业外的汽车业为例,描述中国恶劣的投资环境;但也有相对平衡的报道,介绍谷歌在其它国家受挫的例子等。相比之下,人民网对先前事实的报道不够多,更多是对次生事实的跟进报道和对其它各方人士评论的采访。在整个过程中,每当有新闻事件发生,两家媒体的报道风格都会得到明显体现。比如,在谷歌宣布考虑退出和真正退出之间,还有个报道的小高潮,是《纽约时报》撰文指出,有匿名信源透露,攻击方可能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蓝翔职业技术学院。这个次生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连发两篇长文,介绍先前事实,间接影射两所学校与政府和军方有联系,具备实施黑客行为的技术能力,全文没有一处明确指出是两所学校所为,但通过对事实的选择,旁敲侧击,引导读者接受两所学校可能实施攻击的观点。人民网也发了两篇文章,这里以这四篇文章为一个子样本,对媒体框架的内容的选择和倾向进行一个分类的尝试。此处以段落为研究单位,依据是规范的英语写作,一段讲述一个事,且对字数有限制,所以可作为研究单位。横轴左边是两家媒体报道选择的事实或信源言论中,认为可能是由中国学校发起攻击的段落数。右边是表示没有联系,或客观的观点。纵轴上边是人民网对六类事实的选择,图四是《纽约时报》对六类事实的选择。在这个小的事件节点中,人民网英文版的报道显得很被动。《纽约时报》2月19日发文,报道可能是由中国学校发起的攻击,接下来两天,人民网的2篇新闻就开始报道中国两所学校和其他人的观点,用23个段落的篇幅采访各方观点,纷纷表态认为不是两所学校所为。与让当事人澄清事实真相的手法相比,《纽约时报》倾向于用事实说话,列举了蓝翔技术是由一个退休军官创办的,坐落在中国六个军区之一的济南,每年都有几个毕业生入伍,还列举网站上宣布学生入伍的新闻,暗示蓝翔技校的政府背景。(3)反应,评论和归因多是由信息来源作出的,采访的信息来源的类型如表五所示,但信息源的倾向在表中不能得到体现。这里值得注意数据是人民网的报道中引用了29处外国媒体的观点,而《纽约时报》只引用了4处。人民网引用外国媒体多是用和人民网报道的立场相似的一个媒体去反驳另一个媒体。总结起来,人民网英文版框架选择是从经济视角来理解谷歌经济事件,从第一篇报道就指出谷歌是因为经营不善离开中国,这个观点贯穿了整个报道过程,指导了关于先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