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5-12-31 颁布
  • 2017-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5291-2015半导体器件第6部分:晶闸管_第1页
GB/T 15291-2015半导体器件第6部分:晶闸管_第2页
GB/T 15291-2015半导体器件第6部分:晶闸管_第3页
GB/T 15291-2015半导体器件第6部分:晶闸管_第4页
GB/T 15291-2015半导体器件第6部分:晶闸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3108020

K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291—2015/IEC60747-62000

代替:

GB/T15291—1994

半导体器件

第6部分晶闸管

:

Semiconductordevices—Part6Thristors

:y

(IEC60747-6:2000,IDT)

2015-12-31发布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5291—2015/IEC60747-62000

:

目次

前言

…………………………Ⅸ

引言

…………………………Ⅺ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晶闸管的类型

3.1………………………2

三极晶闸管静态电压电流特性的基本术语

3.2-………5

二极晶闸管静态电压电流特性的基本术语

3.3-………6

三极晶闸管和二极晶闸管静态电压电流特性见图图

3.4-(1、2)……7

额定值和特性的术语主电压

3.5:………………………7

额定值和特性的术语主电流

3.6:……………………10

额定值和特性的术语门极电压门极电流

3.7:,………14

额定值和特性的术语功率能量

3.8:,…………………17

额定值和特性的术语恢复时间和其他特性

3.9:……………………21

文字符号

4…………………28

通则

4.1…………………28

附加的通用下标

4.2……………………28

文字符号表

4.3…………………………28

主电压阳极阴极电压参见图

4.3.1,-(15)…………29

主电流阳极电流阴极电流参见图

4.3.2,,(16)……………………30

门极电压

4.3.3………………………31

门极电流

4.3.4………………………31

时间量

4.3.5…………………………31

其他量

4.3.6…………………………32

损耗功率

4.3.7………………………32

反向阻断三极晶闸管和反向导通三极晶闸管的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5…………………32

热条件

5.1………………32

推荐温度

5.1.1………………………33

额定条件

5.1.2………………………33

电压和电流额定值极限值

5.2()………………………33

反向不重复峰值电压V

5.2.1(RSM)…………………33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

5.2.2(RRM)……………………33

反向工作峰值电压V适用时

5.2.3(RWM)()…………33

反向直流电压V适用时

5.2.4(R)()…………………33

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V

5.2.5(DSM)…………………33

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

5.2.6(DRM)……………………33

断态工作峰值电压V适用时

5.2.7(DWM)()…………33

GB/T15291—2015/IEC60747-62000

:

断态直流电压V适用时

5.2.8(D(D))()………………34

门极正向峰值电压阳极相对于阴极为正V

5.2.9()(FGM)…………34

门极正向峰值电压阳极相对于阴极为负V

5.2.10()(FGM)………34

门极反向峰值电压V适用时

5.2.11(RGM)()………34

通态平均电流I

5.2.12(T(AV))………………………34

通态重复峰值电流I适用时

5.2.13(TRM)()………34

通态方均根电流I适用时

5.2.14(T(RMS))()…………34

通态过载电流I适用时

5.2.15(T(OV))()……………34

通态浪涌电流I

5.2.16(TSM)…………35

通态直流电流I适用时

5.2.17(T(D))()……………35

较高频率正弦波通态峰值电流I适用时

5.2.18(TRM)()…………35

较高频率梯形波通态峰值电流I适用时

5.2.19(TRM)()…………36

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it

5.2.20(d/d)………………37

管壳不破裂峰值电流I

5.2.21(RSMC)………………37

门极正向峰值电流I

5.2.22(FGM)…………………38

其他额定值极限值

5.3()………………38

频率额定值

5.3.1……………………38

门极损耗峰值功率P

5.3.2(GM)……………………38

环境额定和管壳额定的晶闸管

5.3.3………………38

贮存温度T

5.3.4(stg)………………38

等效结温T适用时

5.3.5(j)()………………………38

电特性

5.4………………38

通态特性适用时

5.4.1()……………38

通态电压V

5.4.2(T)…………………38

维持电流I

5.4.3(H)…………………39

擎住电流I

5.4.4(L)…………………39

断态重复峰值电流I

5.4.5(DRM)……………………39

反向重复峰值电流I

5.4.6(RRM)……………………39

门极触发电流和门极触发电压IV

5.4.7(GT,GT)…………………39

门极不触发电流和门极不触发电压IV

5.4.8(GD,GD)……………39

门极控制延迟时间t

5.4.9(gd)………………………40

电路换向关断时间t

5.4.10(q)………………………40

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vt

5.4.11(d/d)………………41

总损耗功率P

5.4.12(tot)……………41

恢复电荷Q适用时见图

5.4.13(r)(),24…………43

反向恢复峰值电流I适用时见图

5.4.14(RM)(),24………………43

反向恢复时间t适用时见图

5.4.15(rr)(),24……………………43

热特性

5.5………………43

结环境热阻R

5.5.1-(th(j-a))…………43

结管壳热阻R

5.5.2-(th(j-c))…………43

管壳散热器热阻R

5.5.3-(th(c-h))……………………44

结散热器热阻R

5.5.4-(th(j-h))………………………44

结环境瞬态热阻抗Z

5.5.5-(th(j-a))…………………44

GB/T15291—2015/IEC60747-62000

:

结管壳瞬态热阻抗Z

5.5.6-(th(j-c))…………………44

结散热器瞬态热阻抗Z

5.5.7-(th(j-h))………………44

机械特性和其他数据

5.6………………44

应用资料

5.7……………44

双向三极晶闸管的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6…………………44

热条件

6.1………………44

推荐温度

6.1.1………………………44

额定条件

6.1.2………………………44

电压和电流额定值极限值

6.2()………………………45

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V

6.2.1(DSM)…………………45

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

6.2.2(DRM)……………………45

断态工作峰值电压V

6.2.3(DWM)……………………45

正门极峰值电压V

6.2.4(FGM)………………………45

负门极峰值电压V

6.2.5(RGM)………………………45

通态方均根电流I

6.2.6(T(RMS))……………………45

通态重复峰值电流I适用时

6.2.7(TRM)()…………45

通态过载电流I

6.2.8(T(OV))………………………45

通态浪涌电流I

6.2.9(TSM)…………45

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it

6.2.10(d/d)………………46

门极电流

6.2.11……………………46

其他额定值极限值

6.3()………………46

频率额定值

6.3.1……………………46

门极平均功率P

6.3.2(G(AV))………………………46

门极峰值功率P

6.3.3(GM)…………46

环境额定和管壳额定的双向三极晶闸管

6.3.4……………………46

贮存温度T

6.3.5(stg)………………47

等效结温T

6.3.6(j)…………………47

电特性除另有说明外在环境温度或管壳温度时

6.4(,25℃)………47

通态特性适用时

6.4.1()……………47

通态电压V

6.4.2(T)…………………47

维持电流I

6.4.3(H)…………………47

擎住电流I

6.4.4(L)…………………47

断态重复峰值电流I

6.4.5(DRM)……………………47

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vt

6.4.6(d/d)………………47

换向电压临界上升率vt

6.4.7(d/d(c))……………48

门极触发电流和门极触发电压IV

6.4.8(GT,GT)…………………48

门极不触发电流和门极不触发电压IV

6.4.9(GD,GD)……………48

门极控制开通延迟时间t

6.4.10(gd)………………49

总损耗功率P

6.4.11(tot)……………49

热特性

6.5………………49

结环境热阻R

6.5.1-(th(j-a))…………49

结管壳热阻R

6.5.2-(th(j-c))…………49

管壳散热器热阻R

6.5.3-(th(c-h))……………………49

GB/T15291—2015/IEC60747-62000

:

结散热器热阻R

6.5.4-(th(j-h))………………………49

结环境瞬态热阻抗Z

6.5.5-(th(j-a))…………………50

结管壳瞬态热阻抗Z

6.5.6-(th(j-c))…………………50

结散热器瞬态热阻抗Z

6.5.7-(th(j-h))………………50

机械特性和其他数据

6.6………………50

应用资料

6.7……………50

门极关断晶闸管晶闸管的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7(GTO)………………50

热条件

7.1………………50

推荐温度

7.1.1………………………50

额定条件

7.1.2………………………50

电压和电流的额定值极限值

7.2()……………………50

反向不重复峰值电压V

7.2.1(RSM)…………………50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

7.2.2(RRM)……………………51

反向直流电压V适用时

7.2.3(R(D))()………………51

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V适用时

7.2.4(DSM)()………51

断态重复峰值电压V

7.2.5(DRM)……………………51

断态直流电压V适用时

7.2.6(D(D))()………………51

门极关断电压V

7.2.7(RG)…………51

通态可控不重复峰值电流I

7.2.8(TQSM)……………51

通态可控重复峰值电流I

7.2.9(TQRM)………………51

通态方均根电流I适用时

7.2.10(T(RMS))()…………51

短时和间断的工作电流

7.2.11……………………52

通态浪涌电流I

7.2.12(TSM)…………52

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it

7.2.13(d/d)………………52

其他额定值极限值

7.3()………………52

门极正向峰值功率P

7.3.1(FGM)……………………52

等效结温T

7.3.2(j)…………………52

贮存温度T

7.3.3(stg)………………52

具有焊接端子的晶闸管允许的最高焊接温度T

7.3.4GTO(sld)…………………52

安装力矩螺栓形器件的M

7.3.5()()………………53

紧固力平板形器件的F

7.3.6()()…………………53

电特性

7.4………………53

通态电压V

7.4.1(T)…………………53

门槛电压V

7.4.2(T(TO))……………53

通态斜率电阻r

7.4.3(T)……………53

维持电流I

7.4.4(H)…………………53

擎住电流I

7.4.5(L)…………………53

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vt

7.4.6(d/d)………………53

门极维持电流I

7.4.7(FGsus)…………53

尾部峰值电流I

7.4.8(ZM)…………53

门极触发电流和门极触发电压IV

7.4.9(GT,GT)…………………54

门极不触发电流和门极不触发电压IV

7.4.10(GD,GD)……………54

门极关断峰值电流I

7.4.11(RGQM)…………………54

GB/T15291—2015/IEC60747-62000

:

开通损耗能量E

7.4.12(ON)…………54

通态损耗能量E

7.4.13(T)…………54

关断损耗能量E

7.4.14(Q)…………55

门极控制开通延迟时间t

7.4.15(gd)………………55

关断期间各时间间隔

7.4.16………………………55

热特性

7.5………………55

结环境热阻R

7.5.1-(th(j-a))…………55

结管壳热阻R

7.5.2-(th(j-c))…………55

结散热器热阻R

7.5.3-(th(j-h))………………………55

结环境瞬态热阻抗Z

7.5.4-(th(j-a))…………………55

结管壳瞬态热阻抗Z

7.5.5-(th(j-c))…………………56

结散热器瞬态热阻抗Z

7.5.6-(th(j-h))………………56

机械特性和其他数据

7.6………………56

型式试验和常规试验的要求晶闸管的标志

8,…………56

型式试验

8.1……………56

常规试验

8.2……………57

测量和试验方法

8.3……………………57

晶闸管的标志

8.4………………………57

测量和试验方法

9…………………………57

电特性的测量方法

9.1…………………57

一般注意事项

9.1.1…………………57

通态电压V

9.1.2(T)…………………58

反向峰值电流I

9.1.3(RM)…………59

擎住电流I

9.1.4(L)…………………60

维持电流I

9.1.5(H)…………………61

断态电流I

9.1.6(D)…………………62

门极触发电流和或门极触发电压IV

9.1.7()(GT,GT)……………63

门极不触发电压和或门极不触发电流VI

9.1.8()(GD,GD)………64

门极控制延迟时间和开通时间tt

9.1.9(d、gt)………65

电路换向关断时间t

9.1.10(q)………………………67

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vt

9.1.11(d/d)………………72

换向电压临界上升率vt

9.1.12d/d(c)……………74

恢复电荷和反向恢复时间Qt

9.1.13(r,rr)…………79

反向导通晶闸管的电路换向关断时间t

9.1.14(q)…………………82

晶闸管的关断特性

9.1.15G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