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总结计划学习教案_第1页
高中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总结计划学习教案_第2页
高中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总结计划学习教案_第3页
高中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总结计划学习教案_第4页
高中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总结计划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课设计一、诗歌鉴赏之形象【教课目的】1、认识古代诗文在高考取的惯例考点、题型.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3、鉴赏诗文中间的人物形象.【教课重、难点】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教课方法】讲解法议论法朗诵法【教课时数】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教课重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教课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在浩大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好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斜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闲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日我们一同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课题)二、朗诵宋诗,研究阅读方法.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1/6【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暮年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平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会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1、要注意题目.2、要注意作者.3、要注意说明.4、要注意题材.5、要注意意象.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怀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自己).2、光景形象:诗中的光景形象是情中景.抒怀诗,常常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况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常常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必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拥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示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感情.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五、人物形象鉴赏:1、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含两种:一是抒怀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2、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别丰富,但比较常有人物形象能够分为下边几种种类:(1)英豪的形象:既能够描绘客观的人物形象,又能够塑造抒怀主人公的形象.《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2)羁人的形象:主假如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2/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宫女的形象:主假如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怨”.《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4)思妇的形象:主要描绘想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种诗歌中思妇想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5)隐士的形象:多描述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神往.《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正是表现了诗人对清静安适生活的神往.东篱下悠闲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给予菊花独到的超常脱俗的隐者风采,菊花此后便有了隐士的灵性.3、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鉴赏重点:(1)剖析人物的相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2)剖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含时间、地址、四周光景等.(3)剖析诗中出现的详细光景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4)要知人论世,认识有关背景资料.3/6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2)联合诗句剖析人物性格(联合表达技巧)(睁开).(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感情、理想、追求、性等).4、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古诗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性格特点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绘和侧面描绘联合、动静联合、虚实联合、衬托、对照等.解答这种题目,可依照以下思路进行:①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述形象的有关诗句,认真正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②联合诗句剖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详细内容.③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如何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④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5、常用术语:不慕显贵、豪迈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伤时感事、寄情山川、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大方愤世、友人送别、想念故土、献身旁塞、反对讨伐、爱恨情长、立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例文展现剖析以下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导山中去,回来每天斜.【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川、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经过对陆鸿渐幽僻、文雅的隐居之地的光景描绘,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经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迹的表达,侧面衬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经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神往和追求.分析答案组成:1、什么形象;2、剖析形象的基本特点;3、形象的意义.拓展训练1、阅读下边这首宋诗,简析词中的人物形象.4/6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哪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今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暮年居于绍兴镜湖畔的三山.【技巧点拨】剖析诗歌形象要掌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发掘内涵,归纳出形象的特点和意义.(1)词后“沧州”的说明,示意此词是诗人暮年闲居沧州时所写.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情:“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想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非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哪处”是说一觉悟来,关河要塞不知在哪处,意谓离开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灰尘积满参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仇敌还没有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感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参照答案】诗歌描绘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豪形象.诗中人物以前金戈铁骑,驰骋战场,此刻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襟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经过这一形象的塑造,2、阅读下边古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题:请简要剖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步骤:性格、身份+依照+要旨感情(步骤一)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想念家人的形象.“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情.(步骤二)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同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表现了诗人心里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步骤三)“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想念也表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想念.六、小结.诗中的形象,是作者感情的寄望.是解读诗歌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