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11-24 颁布
  • 2004-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8794.5-2003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第5部分:机密性框架_第1页
GB/T 18794.5-2003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第5部分:机密性框架_第2页
GB/T 18794.5-2003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第5部分:机密性框架_第3页
GB/T 18794.5-2003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第5部分:机密性框架_第4页
GB/T 18794.5-2003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第5部分:机密性框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35.100.01L7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794.5-2003/ISO/IEC10181-5:199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第5部分:机密性框架Informationteehnology-OpenSystemsInterconneetion-SecurityframeworksforopensystemsPart5:Confidentialityframework(ISO/IEC10181-5:1996,InformationtechnologyOpenSystemslnterconnectionSecurityframeworksforopensystems:Confidentialityframework,IDT)2003-11-24发布2004-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18794.5-2003/ISO/IEC10181-5:1996前言引言花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机密性的一般性论述5.1基本概念·…………5.1.1信息的保护5.1.2隐藏和显现操作5.2机密性服务的分类5.3机密性机制的类型5.4对机密性的威胁5.4.1对通过禁止访问提供机密性的威胁5.4.2对通过隐藏信息提供机密性的威胁5.5对机密性攻击的类型……6机密性策略6.1策略表达…6.1.1信息表征6.1.2实体表征7机密性信息和设施7.1机密性信息……………7.1.1隐藏机密性的信息7.1.2显现机密性的信息7.2机密性设施7.2.1与操作相关的设施7.2.1.11隐隐藏·……….7.2.1.2显现………1.2.2与管理相关的设施8机密性机制…8.1通过访问禁止提供机密性8.1.1通过物理介质保护的机密性保护8.1.2通过路由选择控制的机密性保护8.2通过加密提供机密性………8.2.1通过数据填充提供机密性8.2.2通过虚假事件提供机密性8.2.3通过保护PDU头提供机密性8.2.4通过时间变化字段提供机密性·

GB/T18794.5-2003/ISO/IEC10181-5:19968.3通过上下文位置提供机密性…………109与其他安全服务和机制的交互…9.1访间控制.………………10附录A(资料性附录)在OSI参考模型中的机密性11附录B(资料性附录)在不同的受机密性保护环境中的移动序列示例13附录C(资料性附录)信息的表示·附录D(资料性附录)隐蔽通道··附录E(资料性附录)机密性设施概览16

GB/T18794.5-2003/ISO/IEC10181-5:1996前GB/T1879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目前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第1部分(即GB/T18794.1:概述第2部分(即GB/T18794.2):鉴别框架第3部分(即GB/T18794.3):访问控制框架第4部分(即GB/T18794.4):抗抵赖框架第5部分(即GB/T18794.5):机密性框架第6部分(即GB/T18794.6):完整性框架第第7部分(即GB/T18794.7).安全审计和报警框架本部分为GB/T18794的第5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10181-5:199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机密性框架》英文版)。按照GB/T1.1—2000的规定,对ISO/IEC10181-5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增加了我国的“前言”;b)“本标准"一词改为"GB/T18794的本部分"或"本部分";对"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的导语按GB/T1.1—2000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删除“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未被本部分引用的标准:在引用的标准中.凡已制定了我国标准的各项标准,均用我国的相应标准编号代替。对“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的标准.按照GB/T1.1—2000的规定重新进行了排序,本部分的附录A至附录E都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四川大学信息安全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戴宗坤、罗万伯、欧晓聪、龚海澎、周安民、赵勇、李焕洲

GB/T18794.5-2003/ISO/IEC10181-5:1996引许多开放系统应用都有与防止信息泄露有关的安全需求。这样的需求可能包括信息的保护,这些信息在其他安全服务如鉴别、访问控制或完整性中使用。如果这些信息被攻击者所知.就会使那些服务的效用减弱或无效。机密性是信息对未授权个人、实体或进程不予提供或不予泄露的特性本部分定义提供机密性服务的通用性框架

GB/T18794.5-2003/ISO/IEC10181-5:199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第5部分:机密性框架1范围本开放系统安全框架的标准论述在开放系统环境中安全服务的应用.此处术语“开放系统”包括诸如数据库、分布式应用、开放分布式处理和开放系统互连这样一些领域。安全框架涉及定义对系统和系统内的对象提供保护的方法.以及系统间的交互。本安全框架不涉及构建系统或机制的方法学。安全框架论述数据元素和操作的序列(而不是协议元素).这两者可被用来获得特定的安全服务这些安全服务可应用于系统正在通信的实体.系统间交换的数据,以及系统管理的数据,本部分闸述在检索、传送和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机密性。本部分:定定义机密性的基本概念;2识别可能的机密性机制类型:3对每种机密性机制的设施进行分类和识别;识别用来支持各种类别的机密性机制所需的管理:5闸述机密性机制和支持服务与其他安全服务和机制的交互。许多不同类型的标准能使用这个框架,其中包括:体体现机密性概念的标准;2规定含有机密性的抽象服务的标准:3规定使用机密性服务的标准;规定在开放系统体系结构内机密性服务的提供方法的标准:5)规定机密性机制的标准。这些标准能以如下方式使用本框架:标准类型1)、2)、3)、4)和5)能使用本框架的术语;标准类型2)、3)、4)和5)能用本框架第7章定义的设施;标准类型5)能基于本框架第8章定义的机制类别。与其他的安全服务一样.机密性仅能在为一个特定应用而定义的安全策略上下文中提供。特定安全策略的定义不在本部分范围之内。规定那些为了实现机密性所需要执行的协议交换的细节也不在本部分之内本部分不规定支持这些机密性服务的特殊机制,也不规定安全管理服务和协议的全部细节。支持机密性的通用机制在第8章中描述。本安全框架中所描述的有些规程.通过应用密码技术来实现机密性。但本框架与特定的密码技术或其他算法的使用并无依赖关系,当然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