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_第1页
国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_第2页
国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_第3页
国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_第4页
国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王英(凉州区园林管理服务中心,甘肃武威733000)1国槐病虫害防治现状国槐病虫害已经成为国槐生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当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来看,主要病害包括腐烂病、带化病、溃疡病等,主要虫害包括槐蜥、国槐小卷蛾、槐花球蛉等。调查研究显示,国槐发病率为20%〜60%,发病后会出现枯死或者树冠萎缩的症状,国槐病虫害会影响国槐的健康生长,导致枝条枯死,造成树势衰弱,树木无法正常生长。有些虫害还会诱发其他病毒产生,对国槐的生长为害较大。从当前的防治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防治不科学和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防治手段落后,不重视综合性防治理念的应用。在国槐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第二,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背景下,国槐病虫害的发病概率明显提高,并且为害周期变长,整体病虫害活动范围扩大,防控难度加大。2国槐主要病害2.1国槐白粉病2.1.1主要症状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国槐叶片、果实和嫩枝,在发病初期,患病部位会出现褪绿色的病斑,随着病情的扩散,呈不规则形插入虫口,可以使用毒泥土封口毒杀幼虫。使用50%敌敌畏乳油50倍液喷洒树干进行防治,能有效杀死虫卵和初孵化的幼虫。针对为害轻度和中度的树木,在幼虫高发期,可在主干基部不同的位置打孔,然后注入50%甲胺磷和40%久效磷原液,使用黄泥封孔即可,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状或者多边形,严重时会连片,患病的嫩梢会出现明显霉层[1]。2.1.2发病规律通常情况下,白粉病主要出现在每年5—6月以及8—10月,在秋后发病较为严重。白粉病的病菌会越冬,通过分生泡子以及菌核的方式附着在国槐树上,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会导致国槐发病。2.1.3防治措施第一,定期清理园林。在秋季要及时清理枯枝落叶,然后埋在地下,防止病菌扩散。第二,针对发病的枝条,要定期及时修剪,并且统一焚烧处理。在发病期每隔15d喷洒1次石硫合剂。第三,选择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者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洒,可取得很好的防控效果。2.2国槐溃疡病2.2.1主要症状在发病初期,患病部位会出现褐色水渍状的病斑,随着病情的扩散,病斑逐渐呈现缩形湿腐的状态,同时周围有一些塌陷,会导致树干发病干枯,甚至枯死。溃疡病主要为害国槐的幼苗部位、长势不良的树木,同时也会在移植的过程中发病。2.2.2发生规律通常情况下,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3—4月,尤其是早春至初夏,这一时期的发病速度较快。在树木生长旺盛阶段,溃疡病不会继续扩散和蔓延,但发病严重时会导致国槐枯死。病菌会通过断枝或者修剪的伤口直接入侵,在降水天或者雾天等潮湿天气排放出抱子角,之后借助风雨或者昆虫等传播。2.3防治措施为了降低溃疡病的发生概率,应加强该病的防治,可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第一,及时剪除或者刮掉患病枝干,防止病菌入侵,可使用3%抑霉嗟膏剂涂抹在伤口处。第二,加强管理,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同时做好苗圃地的排水工作,避免积水。第三,采取树干涂白的方式,防止冻害或者日灼。选择的涂白剂包括生石灰、石硫合剂原液、食盐、清水若干,在每年3月初进行防治,防治效果显著。第四,处理好伤口,针对修剪伤口,可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第五,在发病初期,可选择709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d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也可施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每隔10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第六,针对发病较为严重的树木,要及时截干,确保根茎能够重新萌发[2]。2.3烂皮病3.1主要症状烂皮病又被称为腐烂病,其主要是由半知菌类镰刀菌和小穴壳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是一种真菌性的病菌。发病高发期为每年3—4月,发病时扩散速度较快。通常情况下,病菌主要从伤口断枝处入侵,潜伏周期为30d左右。发病时的症状与溃疡病比较相似,但是病斑颜色较浅,病斑直径为20cm左右,边缘呈紫褐色。患病后极易导致树皮开裂和腐烂,严重影响国槐的健康生长,会导致树木枯死,甚至整株死亡,对国槐的为害较大。3.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从剪口或者断枝等部位入侵,并且在伤口附近形成病斑。在3月中下旬病斑开始出现,如果种植密度大、苗木长势较弱,会增加发病概率,并且会使病情严重。在每年6—8月,病斑周围组织会形成愈伤组织。3.3防治措施第一,选择土壤肥力较好的田块,并且做好人工管理工作,能降低发病率。第二,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可对树干部分和伤口处涂抹保护剂,能有效防治病虫害。需要注意的是,在距离地面1〜1.5m的树干进行涂白。第三,在秋冬季节要及时剪除患病枝和老化枝,并且集中统一焚烧处理,能有效消灭病菌。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国槐,可采取截干措施,并在伤口处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止病菌入侵。针对伤口较小的部位,可涂抹波尔多液或者保护剂。第四,在发病初期,刮除烂皮,在患病的病斑部位涂抹10%腐烂净乳油原液。第五,在每年3—4月,如果是烂皮病初期,可选择药剂喷洒防治,喷洒国槐的主干和枝干,可用80%代森镒锌可湿粉剂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d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第六,如果病症比较严重,应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选择嗯毒灵水剂,进行灌根处理,能够恢复树势。3国槐主要虫害防治1国槐小卷蛾3.1.1为害特点国槐小卷蛾幼虫具有钻蛀性的特点。幼虫比较活泼,并且能够吐丝,行动迅速。在脱壳之后直接爬到嫩枝的顶芽部位进行取食,经过几个小时的钻蛀取食,然后沿着嫩枝向下面转移,或者钻进大龄幼虫的蛀孔排出的粪便处隐藏,也能在叶柄基部蛀食为害,直接吐丝。在这之后进一步入侵嫩枝髓部取食,导致叶片失去颜色、萎靡,甚至干枯脱落,在树冠上会出现秃梢干吊症状。低龄幼虫具有迁移为害的特点。另外,国槐英果长大后水分充足,幼虫直接进入荚果内取食,导致荚果变黑。幼虫老熟后从虫道中爬出,直接在树皮的缝隙处吐丝结成一层薄网,之后化蛹。1.2为害规律该类害虫1年发生两代,幼虫主要在树皮的缝隙处越冬,每年4—5月开始化蛹,蛹期为8〜12d。越冬成虫发生初期在每年的5月中旬,在6—7月会出现世代重叠的现象,第一代成虫出现在每年7月中旬,第二代成虫出现在每年8月中旬。英果长成后,成虫逐渐转移到荚果内为害。调查研究显示,成虫的迁飞能力较差,主要在植物周围15〜20m的范围内活动,成虫羽化的时间为20:00〜24:00,白天一般不活动,主要在枝干或者枝条部位活动,并且求偶交配。雌成虫主要将卵产在树冠的叶片背部、正面或者嫩枝的伤口处,卵期为8d左右,之后会出现小虫躯体,孵化后的幼虫直接为害当年生长的枝条顶芽。随着虫体长大,为害范围扩展,会在叶柄基部拉丝蛀食。1.3防治措施第一,加强检疫。通常情况下,国槐小卷叶蛾会随着苗木调运进行远距离的传播,为此,要做好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严禁运输带虫的苗木。该类害虫的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扩散的能力,发现虫源木后要及时销毁和处理。第二,加强养护管理。国槐小卷蛾的为害比较严重,发病后会导致叶片发黄,应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要做好日常的水肥管理,做好排水和防涝工作,定期灌溉和施肥。适当增大树盘的面积,目的是保证根系有充足的生长空间,提高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要做好修剪工作,及时修剪病虫枝和干枯枝,提高树木的通风透光性,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第三,选择药剂喷洒防治。在低龄幼虫发生时期,可选择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或者设苦参碱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第四,做好成虫的诱捕工作。该类害虫的成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可在成虫高发期进行灯光诱杀,选择黑光灯或者性诱捕器诱杀成虫。将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顶部外围的阳面处,每隔5株树木悬挂1个,目的是阻止成虫交尾,能够有效降低虫口密度。第五,保护好天敌。为了降低国槐小卷叶蛾的发生概率,可利用天敌进行防治,释放卷蛾长须茧蜂和卷蛾绒茧蜂。在幼虫发生期,可以利用蒲蜻刺入幼虫虫体,以减少虫害的发生。3.2国槐尺蟆3.2.1为害症状调查研究显示,1〜3龄幼虫取食较少,初孵化的幼虫主要取食幼叶部位,会吐丝下垂,随风扩散到果园或者田间,为害瓜果等蔬菜作物。3龄幼虫的食量增大,主要为害叶片部位,仅留中脉部分。国槐尺蟆具有暴食性,发生严重时会在短时间内把整株叶片啃食光。3.2.2发生规律国槐尺蟆1年发生3代,蛹能越冬。4月中旬后蛹陆续羽化,5月第一代幼虫开始出现,5月中旬是第一代幼虫为害的高发期,7月中旬是第二代幼虫的为害高发期,8月中旬是第三代幼虫的为害高发期。成虫羽化后当天交尾,多选择在晚上,时间为30min左右,如受到惊吓会分开。国槐尺蟆具有补充营养的特点,尤其是产卵量和补充营养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补充营养后,食量会明显增加。幼虫直接吐丝下垂,随风扩散。5龄后,虫体的背面呈紫红色,这就说明进入老熟状态,失去吐丝能力,白天沿着树干向下爬,或者直接落地,在土壤中化蛹。如果土质较为松软,幼虫能够深入土壤2〜5cm处,甚至12cm处。3.2.3防治措施第一,物理防治。要做好越冬虫蛹的消灭工作,在每年10-11月,或者第二年的3月,结合虫蛹的发生特点进行人工挖蛹灭蛹工作。做好幼虫的捕杀工作,在幼虫高发期,幼虫受到惊吓会吐丝下垂,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选用振动树体的方式让虫体受到惊吓,落到地面后利用人工方式杀死幼虫。选择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成虫羽化后,成虫白天会潜伏在灌木丛中,夜晚出来活动,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在无风和闷热的天气选择黑光灯诱杀,将黑光灯放在距地面1〜L5m处,在灯下放水盆,水盆里面放肥皂水,害虫直接落入水中。可选择粘虫胶进行防治,在成虫羽化前,可选择堆积沙堆防治雌蛾,该种方式能够阻止雌虫上树产卵。第二,化学防治。要做好幼虫防治工作,在幼虫3龄前选择药剂防治,使用的药剂包括50%灭幼腺3号胶悬剂25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和10%氯氟菊酯乳油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在化蛹时,可选择在树下撒施5%辛硫磷颗粒剂,颗粒剂渗透到土壤中能够杀死化蛹的幼虫。第三,生物防治。在繁殖时期,用马蜂捕食国槐尺蟆。选择生物药剂防治,在幼虫发生时期,可以选择苏云金杆菌菌粉兑水后均匀喷雾,温度在30七以上时防治效果最好,可与敌百虫以及菊酯类的农药混合使用,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槐花球蚣3.1发生特点该类虫害1年发生1代,通常情况下,第二代若虫主要在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主要潜伏在树枝的裂缝处,在第二年气温升高后出来活动,并且生长迅速,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6月上旬若虫孵化后直接吸食树枝的汁液,影响国槐的健康生长。该类虫害会吸食大量的汁液,导致国槐枝干枯萎,造成整株国槐死亡。3.2防治措施可应用综合防治方法,选择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第一,化学防治。在若虫高发期,选择喷施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00倍液以及3%嘎虫琳乳油2000倍液,每隔7d喷洒1次,连续喷洒14〜21d,均匀喷洒。第二,物理防治。在秋末初冬时期做好国槐的修剪工作,及时修剪并集中烧毁发病树枝,以减少越冬虫害的数量,降低第二年的虫口密度。第三,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从而达到防控虫害的效果。国槐锈色粒肩天牛4.1发生规律该类虫害的幼虫主要蛀食枝干部位,导致被害树枝干枯、树木衰弱,甚至造成整株国槐死亡。通过观察可发现在蛀虫口有大量的粪便和木屑排出。通常情况下,该类虫害1年发生两代,世代重叠。在每年10月下旬,当年的孵化幼龄幼虫和上一年的大龄幼虫会在虫道越冬。第二年开始出来活动,每年的6月下旬是成虫的高峰期,每年6—9月是产卵期。4.2防治措施第一,科学合理地营造混交林,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