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_第1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_第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_第3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_第4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日勺有90.5%的学生是健康的,但也有9.5加勺小学生存在较明显H勺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急、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急和自责倾向等等;从而提出应注重小学生H勺心理健康教育,尽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同步需进一步注重家庭教育并特别注重女学生H勺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国内的学校教育始终沿用老式的J应试教育模式,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表(身体)轻里(心理)的现象,学生口勺心理问题较少受到注重。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一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I种种弊端口益被人们所结识,为此国内已明确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标语,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了越来越多H勺关注。二、调核对象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劳动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核心内容。但现阶段波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J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注重。而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多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体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日勺趋势。同步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日勺成因也常可追溯到她们的小学时代。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有鉴于此,我们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了调查,旨在理解小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日勺发生率和困扰小学生日勺重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从而为在我市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参照。三、调查环节与措施我们的调查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作为测验材料。MIIT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为:(1)学习焦急;(2)对人焦急;(3)孤单倾向;(4)自责倾向;(5)过敏倾向;(6)身体症状;(7)恐怖倾向:(8)冲动倾向。每一种内容量表的得分可以转换成原则分,八个内容量表的原则分相加即为全量表总焦急倾向日勺原则分。然后我们从茂名市区四所一般小学日勺四和六年级八个自然班抽取被试共327人,其中男生173A,女生154人。年龄为11-13岁,基本上来自工人、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调查内容如下:(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MHT测验中若焦急分265分,表达这个人在平常生活中有较严重日勺不适应行为,可觉得其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下表是327名小学生总焦急倾向原则分的分布。总焦急倾向原则分65分以上0-64分的人数是296人.由此得出该市小学生中存在比较明显H勺心理健康问题H勺比率为9.5%,此即为我市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二)小学生的重要心理健康问题若学生在某个内容量表上的原则分在8分以.上,表达她在这项内容上存在着适应不良,需对其制定特别指引筹划。对31名高焦急学生的各项内容量表得分进行记录后,按需要制定个别指引筹划项目的人数及其所占比例见表2。表2中31名高焦急学生在各内容量表上超过8分H勺人数分布内容量表学习焦急对人焦急孤单倾向自责倾向人数16、12、1、14所占比例(%)51.6、38.7、3.2、45.2名次2、5、8、4内容量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人数5、7、15、22所占比例设)16.1、22.6、48.4、66.7名次7、6、3、1由表2可知,8个内容量表在31名高焦急学生中按原则分超过8分H勺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排列为:冲动倾向、学习焦急、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对人焦急、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孤单倾向。尚有许多学生,虽然总焦急分在65分如下,而其个别内容量表的原则分却在8分以上(见表3),阐明她们虽然在总体I•.不体现出明显日勺心理问题,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不同限度的心理问题,对这些人同样应当进行心理指引。表3全体学生在各内容量表超过8分的人数分布内容量表学习焦急对人焦急孤单倾向自责倾向人数34、25、3、21所占比例(%)10.39、7.64、0.9、6.42名次1、4、8、5内容量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人数12、10、26、32所占比例您)3.67、3.06、7.95、9.79名次6、7、3、2表2和表3中日勺名次都是按内容量表中学生超过原则分8分的人数从高到低排列而来,对两者求级别有关系数,得r[,d]=0.93,存在明显高有关。这表白不管是全体学生还是高焦急学生,两者在哪些内容量表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方面是非常•致的)。从表3可知,学生较易产生心理问题H勺量表内容依次为学习焦急、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急、自责倾向(这些量表中原则分超过8分的人数比例不小于5%)。小学生中相对不易产生心理问题或产生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少H勺方面为孤单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原则分在8分以上的人数比例不不小于5%)o(三)不同性别学生在总量表和分量表得分的差别比较表4为327名学生在总量表和分量表上得分的性别差别比较。从中可知男女学生在总量表及四个分量表:学习焦急、对人焦急、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上存在着明显差别。表4男女学生在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得分的差别比较量表名称性别人数④①SZP总量表女154、43.68、14.96学习焦急男173、4.82、2.17、4.11p<0.01女154、5.93、65对人焦急男173、4.61、1.90、9.07p<0.01女154、5.98、0.51孤单倾向男173、3.07、1.29、0.89P<0.05女154、3.42、1.71自责倾向男173、5.41、1.89、2.21、0.01女154、5.86、1.77过敏倾向男173、5.24、1.95、1.10p>0.05女154、5.61、3.74身体症状男173、5.27、1.50、0.57p>0.05女154、5.43、3.19恐惊倾向男173、4.44、1.79、5.40P<0.01女154、5.78.2.57冲动倾向男173>5.23,1.92、0.13P>0.05四、调查成果根据调查成果,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H勺总检出率为9.5乐这个比例略低于国内外文献中所估出口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J比例,但基本接近。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得出:国内小学生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陈永胜觉得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重要表目前学习、情绪、行为等方面,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人数约为1015%,情绪方面问题约在10、20%之间等等。在这里我们不能得出小学牛.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她地区的结论,由于每个研究所采用H勺测量工具不尽一致,或者说每个研究对心理健康问题日勺评价原则不同。但仍可得出两点结论:.大多数B勺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小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这既涉及心理问题较明显、其总焦急分265U勺占9.5%口勺那部分小学生,也涉及虽然总焦急分V65,但在个别内容量表上却显示出某一方面心理问题的小学生。我们既要对这9.5%U勺学生进行心理指引和矫正,同样也要对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指引。从表3可知,学习焦急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有10.39%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急。学习焦急是指对学习的过度担忧。学习焦急由来自:有关学习口勺各方面压力引起。近儿年来,学生学习承当过重,学习竞争加剧,同步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度看重分数,把学生学习成绩U勺优劣作为评价学生口勺唯一原则。1996年5月3日日勺《钱江晚报》上有一篇题为《遗憾口勺鞠躬》U勺报道,非常引人深思:某小学某班举办了一次考试,班主任邵教师当场批卷,发现成绩不抱负,她规定20余名成绩在92分如下的学生走上讲台,给她鞠一种90度的躬致歉。发人深省的是这位教师因此事被调离班主任岗位后,这20余名学生的家长联名规定让邵教师重回班主任岗位,理由是邵教师的行为虽然有点偏激,但出发点是好的,孩子学习不好,用某些必要艮!手段未尝不可。这阐明在对分数的见解上,教师和家长是何其一致。教师评价学生是以分数论,而家长觉得只要为了孩子成绩好,采用某些手段,哪怕是以损害孩子日勺自尊为代价的手段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例子在国内教育界还相称普遍。而教师、家长评价学生的原则又是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评价学生的原则相一致日勺,应试教育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样日勺人才观下,小学生作业承当过重,晚睡早起现象相称普遍。据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日勺•份记录资料,1995年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原则的60%,而许多家长还要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杭城有近70%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少于9小时。冲动倾向和恐怖倾向的发生率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中排第二、第三位。这两者都是情绪方面的问题。冲动倾向是指无缘无端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手。这一方面和家庭教育日勺不当有密切关系。如果家庭对孩子的规定过度满足,就易养成孩子任性、固执及情绪易变的特点。导致恐怖倾向U勺因素则重要是由于从小娇生惯养而形成了依赖性强、缺少独性日勺性格,往往体现为只要一种人就会焦急或对「本来不需要恐惊的东西却抱有一种恐惊心理等等。另一方面,冲动倾向和恐怖倾向的形成也与应试教育下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小朋友人格和个性的培养有关。学生学习承当过重,又没能在家庭和学校里学习到对付挫折和困难的措施,就易情绪失调。对人焦急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胭中排行第四,重要表目前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说了什么总是想不开,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焦急。对人焦急过强的学生往往没有魄力,缺少组织能力,搞不好人际关系。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小朋友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人焦急的产生•和学生普遍较任性、固执、依赖性重有关,二和学校教育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J培养有关。自责倾向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排行第五。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常常觉得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时事抱有恐惊心理。自责倾向的J本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会形成自责倾向。如:当父母、教师对孩子过度严肃、专制、挫伤了小朋友的自尊心时,小朋友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浮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的渴求过强时,一点小事就会使孩子感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男女不同性别日勺学生在学习焦急、对人焦急、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量表得分上存在着明显差别,女生H勺得分普遍高于男生。这里有一种现象需引起注重:男女生存在明显差别的量表内容恰恰是小学生最易发生心理问题的五个量表内容中的四个,这阐明了女生焦急问题的严重性。对女生比男生更焦急日勺因素国内外曾有不少研究,如国外流行的社会角色期待理论觉得由于受老式思想的影响,社会对女生的规定更高,女生日勺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社会道德,因此女生想得较多、焦急水平也较高;相对来说,社会对男生的规定不怎么高。除了社会角色的期待作用外,女生比男生更为焦急口勺因素应当和高年级女生时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关。许多女生在小学高年级进入青春期,但她们还不能完全自然地接受这一切,因此会引起焦急、自责、恐惊等反映。女孩子虽然观测问题较细致、全面,但也比较斤斤计较,过度规定别人完善,并且比较注重别人对自己U勺评价:若看到自己某方面不如别人,就易产生自卑心理。此外,女孩子U勺依赖性较强,独立性不如男孩,都也许使女生产生比男生更重的焦急。综上所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11勺重要因素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其中最重要II勺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始终是国内教育日勺一块误区。受中国老式意识的影响,也受社会、学校U勺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许多家庭存在着“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智育中心论,,等错误的J家教观念。一方面对孩子过度宠爱,一味满足孩子口勺多种需要,对孩子过度保护,在许多事情上包办替代,养成孩子依赖性强、任性固执等个性,使之缺少独立生活口勺能力;另一方面,乂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把聪颖、有知识、学习成绩好作为孩子口勺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