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_第1页
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_第2页
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_第3页
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_第4页
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6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中风又称卒中、真中风、脑中风等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病和难治病,居于世界医学界公认的人类健康杀手的第一位。由于其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笔者从事脑中风的研究工作为时已久,累积接诊接治了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等西医疾病在内的脑中风患者成千上万,颇多有经验和体会。现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内在优势,目的在于使更多的人能够客观而正确的认识中医中药,合理地采用中医药之法来降低致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学优势目前在我们中医界,许多的中医脑病专家们都在努力寻找着治疗脑中风的突破口,特别是在独特方法上下功夫,颇有成效。其一,根据传统医学理论,运用中医“”的基本原则,因人而异的灵活采用中医中药法进行内服性治疗,具有贴合病情且无毒副作用之优势。其二,按照中医经络理论,根据脑中风患者的经络气血异常变化情况而准确选用相应的经穴进行穴位、经络治疗,具有简便易行、疗效迅速及安全性高的优点。例如,在指定的“内病外治”达病所、无毒副作用的优势。神阙”,是贴敷疗法的重要穴位,也称之为脐“。人们出生后剪去脐“”,故三脉经气相(当归、牛膝、红花、麝香、冰片等药),可以达到通十二经络,百脉相通,“”治疗包括脑中风在内的基本理念,将伴有剧烈头疼的患者就诊。采取以往针灸疗法,在足部行间穴针刺,头疼好转,病人也能够独立行走,象这样经治疗康复的病人为数甚多,多是取穴足……“”,时隔一年,有一位突然失语的患者前来先板患者大拇足趾,发现第一关节有麻木感,于是按传统针灸取阿是穴,扎了几针,患者立即恢复了说话能力。验证了这些穴位的作用与功能,肯定了自己的发现。一双足,在普通人眼中,不过是仅能行走的人体部位。然对针灸大夫来说,这五个脚趾,隐藏着无数奥秘。想到古老的针灸疗法起源于人类祖先,针法和灸法受刺激最多的部位当属足部。便在中医古典理论中发掘,在自己的足上摸索新穴位。按照体针疗法分布足上三十多个穴位,找到六十多个新穴位,并一一试验,发现并记录下它们的新作用。其中疗效明显的有三十五个,分别给这些穴位命名:“的基本理论,研究足针疗法。头为天,足“”,打破急性期不针一日两针的理论,上午头针,降阴通“。脑中风引起的上肢瘫痪,取下肢和足部穴位,条口穴、承ft“”,所以,“”,这个本,就指的是阴阳。笔“的用药策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医圣张仲景所创的麻黄桂枝汤,绝非纯为辛温解表之剂,而是有效治疗包括脑中风在内的诸多疑难杂症的特色方剂,其完全符合“的基本认识。急性脑中风为几大难症之一。所谓发病急,如大风吹倒树木一样;所谓大,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所谓难,难以治愈,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夫风之为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这都是古人对脑中风的评价。笔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认识到,急性脑中风(脑出血)之前的一刹那,是阳亢表现,而当血液溢出后就表现为阳虚的表现,既气血阻滞,血瘀受阻,经络不通。其脉:寸脉细、关脉数、尺脉沉。其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意识不清、神昏谵语,一切都是阴的表现。阴属药的观点。在治疗脑瘤(脑瘤也是脑中风的一种),回阳汤治疗。若病情严重,则闭症脱症并见,病势危重。对其治疗,或开闭,或固脱,不可反用。第二,辨血症重在辨血瘀辨血虚。凡是血瘀引起的脑中风患者,除其主症之外,尚可表现为面色青紫、爪甲不荣、舌质紫暗、舌下瘀斑或脉络怒张,脉沉涩等脉证,用益气活络法,补阳还五汤治疗;而由于血虚所致的脑中风,则与之不同,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心悸、舌质淡白、脉沉细微等,用益气活血法,补中益气汤治疗。瘀当化,虚宜补,自可收功。第三,辨痰症重在辨有形或无形之痰。中医所指的痰,有有形与无形之别。有形之痰多在肺部,以咳喘为主症;而无形之痰则可随气流行全身,无处不到,且最易与气、瘀、火、毒交结为患,其基本特征为突然昏仆、神识痴呆、舌多胖大,苔腻脉滑。对其治疗当以化痰通络为余便是火、“”、”,凡因七情过激、郁闷烦怒者,多为肝火亢奋;凡伴见面红耳赤、坐卧不安、烦躁易怒、口渴喜冷饮者,多为心火亢盛。无论何种火症,均应以清火败毒为首务,用清火败毒法,易大承气加减的通腑醒脑汤治疗。第五,辨风症重在区分内风与外风。古人言风,在唐宋之”,即为此意;唐宋“”,方指内风而言。具体而言,又可分为热极生风、火旺动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等不同类型。凡此等等,皆可依据其兼夹表现而确定其不同证型。者,多伴见腰膝疲软、精神萎顿、五心烦热,舌多瘦红,脉多细数。治之大互补作用,则有利于脑中风的顺利康复。古今名方:1、急性脑中风、脑出血使用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古今验录大小续命汤【组成】麻黄(另包)防己红参(另包)黄芩上肉桂(后下)白芍川芎杏仁灸30g45g45g45g12枚大续命汤【组成】麻黄(另包)红参(另包)黄芩上肉桂(后下)川芎杏仁灸甘草各30g45g1230g舌謇不能语,亦治风湿痹痛。夫风为百病之长,诸急卒病多是风,宣速与续命汤。大续命汤治中风之壮烈如火者。【煎法】孙思邈特别强调使用古今大小续命汤以水200ml,先煮麻黄三沸(大沸后以冷水点之,再沸再点,3次为三沸,时间约50秒)去沫,入诸药,煮取3升(600ml)。【用法】对中风昏迷欲死者采用下列四种方法治疗:100ml,13次,以体表出汗为至;100ml从鼻管吸入肺部,随血置大脑(简称药氧);阙或洗前心后背,待病人发汗有效时再去掉毛巾。100ml4,通利小便,脑水肿减轻,脑血肿消失。【体会】孙思邈所载入的古今验录大小续命汤,对治疗中风昏迷欲死者的奇效推崇备至,曰:“xx”,曰:“甚良”,曰:“必佳”,曰:“诸风服之皆验”,此方使用后体会到确是从古到今、空前绝后的金方,方中强调“录验”二字,是记录了使用本方若干真实病例,体验到本方确实有效。对“续命”二字的体会是脑中风欲死者不醒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謇不能语者,在生命断续的情况下可续命而生。大小续命汤以小续命汤为常用,两者大同小异,主治相似,不同点是“大方”主治“卒中之壮热如火者”。中风突发高热,现代认为是脑溢血继发感染,中枢性高热,必然还有神昏谵语等其他危象,但在加减法中,仅减去防己、附子、加当归、生石膏,而不去麻黄,因为汗法得宜,可以减轻脑压,消散瘀血、水肿,故中风危证亦不避麻、桂。280g10g10g6g6g6g9g1剂,12200ml151100ml。【作用】补气活血,通经活络。可治疗脑中风、脑血栓形成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面神经麻痹、膀胱、直肠障碍等。【体会】50%的气,又可行、坐、动、转,因而名叫补阳还五汤。3、脑中风引起的头昏用天麻钩藤饮为基础的熄风汤天麻、钩藤、羚羊角、黄芩、全蝎、石决明、夏枯草。4、脑中风引起的大小便失禁以缩泉丸为基础的降阙饮益智仁、乌药、枳壳、升麻、柴胡、黄芩、太子参、云苓、泽泻。5、脑中风引起偏瘫失语转音散【组成】茯苓100g郁金60g全蝎15g僵蚕60g100g5ml150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