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屈原、陶渊明、苏轼看儒家的穷达观_第1页
从屈原、陶渊明、苏轼看儒家的穷达观_第2页
从屈原、陶渊明、苏轼看儒家的穷达观_第3页
从屈原、陶渊明、苏轼看儒家的穷达观_第4页
从屈原、陶渊明、苏轼看儒家的穷达观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屈原、陶渊明、苏轼看儒家的穷达观罗华(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事务管理系湖南娄底417000)摘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入世境界,在与历史现实的融合中形成了几类比较典型的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范式。一类是屈原范式;一类是陶渊明范式;一类是苏轼范式。关键词:穷达观人格范式屈原陶渊明苏轼儒家思想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入世的思想,其精髓有两句话:一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中最能代表儒家人格入世的应该是儒家的穷达观,这种穷达观成为千百年来无数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一种人格入世的典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原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原文的大意是: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按照原文的意思我们适宜从互文的角度来理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要独善其身,但穷也不能失义。孔子说:“义者,宜也。”他把“义”解释为人的行为适当、相宜。孟子认为:“义,人之正路也。”他把“义”作为人的正确行为准则。用今天的话来讲“义”就是要符合社会的正义要求,而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穷则独善其身,暗含也要善天下之意。达要兼善天下,但达也不能离道,儒家以“仁”作为其哲学的生命点,他们同样用“仁”来解“道”。儒家的“仁”之“道”有内在与外在两重表现:内在地,它表现为个人的内在修养;外在地,它体现为一个社会和国家的风气及道德状况。所以达则兼善天下,暗含也要善其身之意。也就是说“穷”者要有一些“善天下”的圣雄精神,“达”者要多一点“善其身”的约束,只有这样“济天下”与“善其身”才能双赢。所以无论穷与达:既要善其身,又要善天下。从这点来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典型地体现儒家的人生哲学:中庸之道。然而后世的实践却往往走向两个极端:穷则失义,达则失道。穷就善其身,走到极端就是逃避,变成奴隶:达就济天下,走到极端就是对权力和政治的依赖,变成奴才。但是让人欣喜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入世境界,在与历史现实的融合中也形成了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几类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范式。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屈原范式:力图以自己的才能为统治者服务、实现自己的圣贤理想。如屈原、杜甫、陆游。这是一类建设型和忧患型的知识分子,主流上属于儒家型。另一类是陶渊明范式:这些人往往生逢乱世或朝政腐败或由盛转衰时期,他们远离政治漩涡的中心,有意使自己边缘化,甚至故意和传统习俗或权势作对。如:阮籍、陶渊明、李白。这是一类叛逆型、隐逸型和牢骚型的知识分子,主流上属于道家型。还有一类是苏轼范式:无论穷达,都能直面现实,以平和和旷达的心态对待。如:苏轼。这是一类现实型、活在当下的知识分子,属于典型的儒道通融型。、屈原范式:抗争的悲剧人生穷达观只是儒家的一种人格理想境界。无论穷与达:既要善其身,又要济天下。然而在历史现实中,往往陷入一种两难的矛盾。穷要不失义,则无法见于世;达要不失道,则无法容于世。屈原的一生在“无论穷达:既不能失义,又不能失道”这两难的矛盾中苦苦挣扎而不能自拔。屈原不是没有达过,他年轻的时候是颇受到楚怀王重用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屈原济天下所依靠的是他的"美政"理想。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美政"理想同时也触犯了楚国贵族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陷害、排挤屈原,加上屈原不肯同流合污,因此屈愿的被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此,在楚国当时那种黑暗的现实中,屈原想实现他济天下的"美政"理想,又不肯放弃自己的人格,是注定不容于世的。屈原的人格美主要体现在他的“高洁”和“独立不迁”。在《离骚》中屈原多次用“香草”、“美人”等意象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质。同时屈原也多次表明了他这种高洁的品质是不会因为别人的诱惑、迫害而改变,这就是屈原的“独立不迁”。而在屈原那个动荡的时代随波逐流是一种大流,屈原的忠心是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屈原想保持自己的人格,又不放弃对社会正义的追求,是注定不见于世的。这种两难的矛盾在作品《渔父》中有典型的体现: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格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此段实际上表现的是屈原自己内心的一种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终的一个抉择。一面就是社会既然如此,我何苦这么执着呢?我也有能力来适应它。适应它,我的处境就会好起来,至少我不会处在危险的境界里。这是一个声音。可是另一个声音也同时在响起,我的社会理想、我的政治理想、还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够为一时的这种名利,或者是外界的这种诱惑、压力所动摇。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屈原最终选择了后者。屈原最打动人的应该是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那种至死不渝的抗争的悲剧精神。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朝秦暮楚”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屈原这种对于自己理想的这种珍爱、对于自己这种操守的坚持、对于自己整个人生价值取向的执着——这样一种精神,我想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抱着一种十二分的崇敬。屈原范式揭示了在历史现实生活中“无论穷与达:既要善其身,又要济天下”不可调和的矛盾性。而屈原范式的最大意义在于至死不渝的抗争的悲剧人生。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抗争最后是毁灭自己,又何必呢?何不想开一点。也许这种抗争的结局并不完美,但这种抗争体现了生命的韧性,虽无可能但却有希望,而这种希望正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屈原济天下的理想虽然失败了,但他那种以死明志的精神却成就了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两千多年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屈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屈原人格范式不仅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迈向自我完善的人格目标,同时,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又因时代变化、自身处境及理想追求对其人格内涵不断加以修复与完善,以适应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需要。二、陶渊明范式:隐逸的理想人生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不断的时代,政权频繁更迭,礼教和道德伦理受到严重质疑,社会经济政治被破坏,而夏商周三代和战国、秦汉以来流传下来的人生观和文化观也分崩离析。当时的社会状况,使得不少士大夫在从事礼教的活动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经受了血的洗礼,使他们觉悟到“达则兼济天下”的路已经决断。在这种动乱的气氛下,在日益严酷的现实面前,知识分子开始反思社会、反思文化,于是一种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个人主义精神蔚然兴起,无论在哲学、文学,还是在书法和绘画上,充满个体意识和人本主义的精神气质都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穷则独善其身”的文人士大夫追求个体的超越和自娱自乐,相信玄而又玄甚至不着边际的高深理论,平日里喜欢“清淡”,虽然不敢反对频繁更替的君主,但也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种新的时代精神,标志着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自觉和独立,被称为“魏晋风度”。到了东晋时代,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陶渊明,更是标榜和引领了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的时尚,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高唱“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向世人描绘了精美平和、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当时以及后来的年代中,文人士大夫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就在心灵世界中寻找依靠,在艺术的世界之中表达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并且隐晦地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陶渊明精神的可贵之处就是“质性自然”、“任真自得”。陶渊明无疑经历了一个由仕而隐、迷途知返、今是昨非的过程。正是这一真实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他如何探索自我与社会、人生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多重关系,从而获得了对自身生命存在的真理性感悟。陶渊明的这种自我意识的确立与深化,使历代知识分子常有的际遇感喟与政治忧伤,在他的身上变得明显的淡渺舒徐了。他超越现实功利,追求精神与大自然的融和显示了一种崭新的生命美学和主体形象。由于他强烈意识到自己是生存主体,是审美主体和人生实践主体,这就使得自屈原以来被反复吟唱的“士不遇”主题发生了质变,陶渊明不再是被动的受难者形象,因为靠了主体意识、生命意识的帮助,陶渊明终于能够摆脱所谓“士不遇”给一代代士人带来的悲剧性痛苦了。从这个意义上看,陶渊明的主体意识和生命意识是中国精神演化史上至为难得的一个转折。陶渊明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创作了许多被后人称许的静穆悠远的田园诗作,而是他置身于那样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之中,却能归隐田园,有那样一份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闲适恬淡的精神。而后世的隐逸似乎功利的成分太多,难以达到如此纯静的境界。陶渊明范式的意义在于为“无论穷与达:既要善其身,又要济天下”不可调和的矛盾性在具体实践中找到了一条解决的途径,即为儒家的穷达观注入了道家的内涵。正是由于道家内涵的补充,赋予了儒家的穷达观新的意义,才使后世由儒道两家奠定的穷达人格理想成为了一个完整而健全的系统,成为了从内在精神到外在表现,从理想上的超越到现实中的经世致用都一应俱全的健康的人格思想体系。从而形成儒道互补的中华人格,成为后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人格典范。但是陶渊明范式是以出世作为代价的。这是不符合儒家穷达观的本意的。三、苏轼范式:旷达的现实人生儒家的穷达观最主要的还是一种人格入世观。因为儒家的人格定位倾向于社会,个体的发展寓于社会,个体在骨子里有其社会担当意识的冲动。所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种选择的实质是一种“蛰伏”,一种等待。内心还是蠢蠢欲动,希求在社会上一展雄才。出世独善其身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正因如此,苏轼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中如鱼得水。苏轼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哲学的基础。其中释家思想内涵的加入,实现了儒道思想的通融,既解决了儒家入世的苦闷,又解决了道家避世的无奈。在面对苦难时,之所以异于屈原之郁愤难遣,应是得益于苏轼与佛教思想的接纳与通融,以佛家思想来消解自己的痛苦,以超然的忧患思想积极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激发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人似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使他的文章诗词闪现出一种非凡的人生哲理光彩。一部《离骚》,屈原纠缠在祖国的出路在哪里和自己的出路在哪里的苦闷当中,而苏轼在《前赤壁赋》则展示了一种跳出苦闷走入旷达的超脱。从慨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观到看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达观并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达观的诠释:“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东坡在此时此境“羽化而登仙”的心境,正是佛家“容而化之”的观照。再有苏轼也赋予了道家思想新的特质。苏轼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在《前赤壁赋》中当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而生悲时,苏轼却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受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这里,苏轼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不绝对化的看问题,而是注意到了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取消了事物间的差别和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模糊了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改变了事物的参照系,把自然万物和历史、人生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系当中去考察,随着参照系的无限扩大,具体事物的价值和意义就无限缩小,以至可以忽略不计,于是万事万物就平等了,就没有区别了。因此,在苏轼那里,悲剧意识就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因为悲剧意识的根源就在于人们认为事物是有差别的。必须看到的是,这不是消极地化解,不是逃避现实的聪明的借口,更不是精神胜利法。与庄子的相对主义最终走向虚无相比,苏轼是以诗情为哲理,实现对人生的审美超越。这种超越把人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成败,而是有更开阔的胸怀和更深邃的眼光。这样一来,人就会变得既努力做好现实中的每一件事,又不局限于这件事的具体意义,而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进行审美体验,这就是执著而又超越现实、现实而又审美的人格。苏轼范式的最大意义在于在不出世的情况下在残酷的矛盾现实中又能保持人格的完善。那么苏轼在残酷的矛盾现实中是怎样做到人格的完善的呢?原因大概有三:其一、成熟。苏轼所向往的是积极有为的人生。在经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精神历程之后,他开始用平静的心态去观察人生,去承受苦难。正如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东坡突围》中说是源于一种成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这种成熟来源于灾难之后,灭寂后的再生。这种成熟使生命不再逃避,也不再庸俗。这是一种非常透彻而理性的分析。其二、旷达。旷达,是苏轼调整自己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主要手段。其主要办法之一就是尽力扩张自我,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从而抵抗外界的一切侵扰。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然,苏轼的旷达还有相反的方法,那就是尽力忘掉自我,摆脱自我,把自己化到大自然中去,用自然规律来解脱人生苦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曾经辉煌过,光彩照人;他也曾经失意过,无人问津。巨大的反差很容易让人绝望,但苏轼没有。他以极其旷达的胸襟接纳了所有的大喜大悲,虽然也曾痛苦、彷徨,但是那份豁达让他最终学会因缘自适,识度明达,走入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精神家园。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正是这份豁达,让苏轼在最应该悲观的时刻仍然能笑得出来---“天涯何处无芳草?”、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杭州快哉亭》)。这份旷达使苏轼能笑看人生,找到人生的归宿。其三、执著。苏轼的豪壮、伟大不在于从未迷惑、彷徨,却在于勇于逆水行舟的信念与坚强。是不可泯灭的生活的热情、至死不渝的审美的追求,使那颗彷徨、惊恐的心灵摆脱沉郁而重获自由。于是他在江风山月间找到了永恒的美感,在苍天大地间找到了生命的本源,在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