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汇报_第1页
地震知识汇报_第2页
地震知识汇报_第3页
地震知识汇报_第4页
地震知识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知识汇报

汇报人:樊建纬地震知识一、地球、地震与地震灾害二、防震避震与自救互救一、地球、地震与地震灾害1、地球、板块构造与断层(1)地球地核地幔地壳板块构造理论很好的解释了全球大地震和火山的分布及其机制,它成功地解释了全球构造及其演化。(2)板块构造岩石如何运动?岩石破裂的形式(活动性质),一般可分为三类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3)断层与活断层2、地震(1)地震常识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为什么地震时地面先颠簸后摇晃?纵波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没有横波强烈,横波是造成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因素。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不同的震级地震的能量差别很大,震级每增加一级,地震能量就增大32倍。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震级与烈度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多,波及的范围越广。烈度反映的是地震影响的结果。对于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中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场地条件是决定地震烈度大小的几个要素。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大。汶川8.0级地震相当于约5900枚二战中美国投向日本原子弹释放的能量。震级简单示意图第七級第六級第五級第四級第二級第三級第一級零級小于2级:无感微震2-4级:有感地震5-6级:强震7级以上:大震烈度简单示意图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按地震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⑴天然地震:①构造地震(90%)②火山地震(7%)③陷落地震(3%)⑵人工地震:(2)地震类型

按震源深度分类:①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公里以内;②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介于60~300公里之间;③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汶川地震10-20公里、海地地震10公里、智利地震34公里)

按震中距分类:①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②近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③远震: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

板块的相对运动使我国的岩石圈处于高压之下社会混乱城市功能丧失次生水灾毒气泄漏次生灾害次生水灾次生火灾设施破坏崩塌滑坡地基破坏毁坏建筑地表断裂大地振动海啸矿山采掘核爆炸水库蓄水天体引力地面塌陷火山活动吞侵城镇

人员伤亡淹没码头吞侵良田瘟疫交通中断其他灾害摧毁城镇农业欠收摧毁工矿恐慌人员伤亡能源与生活物质供应困难构造活动泥石流地震地震灾害链框图3.地震灾害(1)原生灾害

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原生灾害,也称直接灾害。汶川大地震造成北川县80%建筑物倒塌,没有一间房子可以继续使用,遇难人数超过1.1万。汶川大地震造成北川县城外公路多处塌陷和拱起(2)次生灾害

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及由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海啸等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图为1995年1月17日本阪神7.2级地震后引发神户市内多处火灾,由于消防设施遭到破坏,交通堵塞,当地根本无力扑灭大火,大火烧了整整5天。汶川大地震后引发的泥石流公路塌方崩塌、滚石泥石流地震陷坑砂土液化二、防震避震与自救互救救命的十秒钟

在大的地震来临之前,你首先感觉到的不是震动,而是听到从地下来的声音。如果你听到地下有汽车开过去的声音,那就是有感地震,不用担心。如果你听到地下是坦克车、拖拉机的声音,就是中等的地震。如果有抗震的房屋也不用担心。如果听到地下是狂风巨作、狮子、老虎,野兽的吼叫声、大树的折断声,如果有这种声音,就是在你附近要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信号。这个信号,大的震动之间大概就是10秒钟左右。大震时存活几率大的建筑物空间小开间:过道、储藏室、卫生间、厨房地震应急预案每个家庭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等家庭防震措施。清理楼道,腾空床下平时应将居民楼道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室内床下腾空,以备紧急避震之用。1、防震避震

家中悬吊物品在地震发生时,可能掉下伤人,安装时应固定好,不用的物品可卸下。加固悬吊物品

重新整理柜架,将重物放到下层,轻物放到上面。较高家具上不堆放重物。整理柜架物品

平时了解居家和工作场所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地震时就可以疏散到安全的地方。熟悉避难场所

平时适当进行避震演练,以免震时因慌乱造成伤亡。避震演练当大震到来无法外逃时,应就近伏在坚固的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间等安全角落,或用软物护住头部躲在家具边上,待震后迅速撤离。“伏”而待定枕头、坐垫等都是避震护身的“头盔”,避震时可顺手用其护住头部,以免被砸伤。枕头和坐垫的妙用楼房避震不应靠近窗户、镜子及建筑物外墙,待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跳楼危害大地震来临时,跳楼对自身的危害更大。

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乘坐电梯。高楼撤离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冷静和秩序,不要挤向狭小的通道和门口,那样反而难以通过,并会造成挤压踩踏。有序撤离公共场所避震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立柱和墙角等都是合适的避震处,但应避开大型超市的货架。教室避震

在学校等人员集中场所遇到地震时,如估计来得及撤离,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撤离。不可盲目乱逃,那样非但不能逃生,还极易造成人员挤死挤伤,如估计来不及撤离,应该先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或躲在坚固支持物边上,主震过后,在老师指挥下转移。

在家中感到地震时,应尽可能关闭电源、燃气,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避免次生灾害

火灾是地震时最常见的次生灾害,极易造成人员伤害。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火场逃生躲避有害气体

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逃离!开阔地避震

在开阔地避难也应讲究方式方法。

避开狭窄的胡同,高压线、变电站、广告牌、街灯、堆料处等危险处或危险物。避开危险地点与危险物

高架桥在地震时容易倒塌,在其上面或下面停留都可能受到伤害。躲开立交桥远离海边

在海域或海岸附近发生的地震常引起崩岸,因此地震时应迅速离开海边。山区防塌方、滚石

山区地震易引起塌方或滚石。因此地震时应迅速离开陡峭山坡,以免受塌方和滚石的伤害。正在行驶的车辆应迅速停止,并躲开立交桥、陡崖等危险地段。停驶车辆

一次地震后,往往有多次余震发生。余震也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震后不要急着回家,应尽快到应急避难场所。小心余震2、正确的自救方法(1)稳定下来,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2)要注意保存好自己的体力。(3)不用明火。(4)如果受了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好伤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5)要不时地向外界发出法求救信号,争取被救,注意发出求救信号时最好采用敲击的办法,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浪费体力。3、正确的互救方法(1)救助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