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近代仪器分析课件第二三章光学概论和紫外法_第1页
交大近代仪器分析课件第二三章光学概论和紫外法_第2页
交大近代仪器分析课件第二三章光学概论和紫外法_第3页
交大近代仪器分析课件第二三章光学概论和紫外法_第4页
交大近代仪器分析课件第二三章光学概论和紫外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概论光学分析法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光学分析法定义:利用光(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的方法三个主要过程能源提供能量能量与被测物质相互作用产生被检测信号微粒性:能量E=h=hc/λ=hcσ

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电磁辐射:高速传播的光(量)子流(γ射线、X射线、紫外可见、红外、微波、无线电波)。波动性:波长(λ):光波移动-周的距离,“nm”表征参数频率(ν):每秒钟的波动次数,“HZ”

波数(σ):每厘米长度中波的数目,“cm-1”

=C/λ,σ=1/λ=/C1m=100cm=106μm=109nm=1010AO电磁波谱:将电磁波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图表0.0003nm0.03nm300nm30m30cm30mγ射线X射线紫外可见红外微波无线电波辐射区段波长频率波数能量跃迁类型核反应内层电子外层电子分子振动分子转动磁场诱导核自旋能级跃迁电磁辐射与被测物质相互作用基于对光的吸收和发射

——涉及内能变化基于对光的透射、折射、衍射和旋光

——不涉及内能变化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电磁辐射不同与物质相互作用不同产生的现象不同可建立不同的光学分析法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散射光谱法非光谱法:折射法、旋光法、浊度法、X射线衍射法原子光谱法:气态原子外层电子吸收电磁辐射产生能级跃迁分子光谱法:分子吸收电磁辐射产生能级跃迁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子吸收(紫外、红外、核磁等)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分子发射(荧光、磷光等)分子运动形式及能量:

E总=E0+E平+E振+E转+E电子

特点:能量是不连续的,量子化特征△E=E2-E1=△E振+△E转+△E电子=

h=hc/λ△E不同——吸收光不同——光谱不同光学分析法的仪器光源单色器检测器记录装置第三章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概念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方法及其计算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医药学中的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示意图吸收池检测器记录器光源单色器光源:氢灯、氘灯单色器:狭缝、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准直镜吸收池:石英吸收池检测器:光电倍增管、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等记录器:电表指示、数字显示、荧光屏显示等实质:

优点:准确度高、灵敏度较高、

操作简便、应用广

用途:定量测定、定性鉴定、结构推断

紫外分光光度法实质、优点、用途

分子吸收光谱、电子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概念吸收光谱(A—λ曲线)特点:吸收峰、λmax、吸收谷、λmin、

肩峰、末端吸收用途:定性鉴定:即同一条件下,同一物质的A-λ曲线相同定量测定:选测定波长的依据与电子光谱有关的三种电子及H2的成键和反键轨道成键电子(σ

π键电子未成键的非键电子(n)H—C=O(甲醛)σπn¨H

电子跃迁类型及特点跃迁类型基团吸收峰波长强度ε有无uv吸收σ→σ*饱和烃(C-H、C-C)<150nm无n→σ*杂原子单键(-OH、-NH)~200nm150有末端吸收π→π*

不饱和(孤立双键)~200nm>104有n→π*杂原子双键(C=N)200~400nm10~30有生色团:有机化合物中可吸收紫外光的π→π*

或n→π*跃迁的基团,如C=O,C=C.助色团:含杂原子的饱和基团,如-OH,-OR,-Br.长移(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效应短移(蓝移):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效应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方法及其计算A=-lgT=lgI0/I=ECL

T=10-A=10-ECL

式中:A—吸光度,T—透光率C—溶液浓度,L—液层厚度E—吸光系数原理:L-B定律续前讨论:1.Lamber-Beer定律的适用条件(前提)

a.入射光为单色光

b.溶液是稀溶液2.该定律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样品3.在同一波长下,各组分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应用:多组分测定吸光系数1.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单位浓度、单位厚度的吸光度讨论:

1)E=f(组分性质,温度,溶剂,λ)当组分性质、温度和溶剂一定,E=f(λ)

2)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下E可能不同(选择性吸收)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下E一定不同

3)E↑,物质对光吸收能力↑,定量测定灵敏度↑→定性、定量依据续前2.吸光系数两种表示法:

1)摩尔吸光系数ε:在一定λ下,C=1mol/L,L=1cm时的吸光度

2)百分含量吸光系数/比吸光系数:在一定λ下,C=1g/100ml,L=1cm时的吸光度

3)两者关系续前3.吸光度测量的条件选择:1)测量波长的选择:最大吸收波长2)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选A=0.2~0.73)参比溶液(空白溶液)的选择:注:采用空白对比消除因溶剂和容器的吸收、光的散射和界面反射等因素对透光率的干扰某化合物(M=323.15)2.00mg溶于100ml量瓶中,L=1cm,在278nm测得T=24.3%,求、ε

解:=-lgT/CL=0.614/0.002×1=307

ε=(M/10)×E1cm1%

=323.15/10×307

=9920一、定性分析定性鉴别的依据→吸收光谱的特征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吸收峰的位置(波长)吸收峰的强度相应的吸光系数定性分析与纯度检查续前1.对比吸收光谱的一致性同一测定条件下,与标准对照物谱图或标准谱图进行对照比较续前2.对比吸收光谱的特征值,续前3.对比吸光度或吸光系数的比值:例:续前二、纯度检查1、杂质检查

吸收光谱改变、吸光度改变2、杂质限量检测

药物中允许存在的最大量例:维生素B12水溶液在361nm处的=207,L=1cm,测得A=0.414,求:C=?

解:C=A/EL=0.414/207×1=0.002(g/100mL)=210-5g/mL

一、单组分样品定量方法定量方法

定量依据:

A总=Aa+Ab+Ac+……

解法:

A1a+b=A1a+A1b=E1a·Ca+E1b·Cb

A2a+b=A2a+A2b=E2a·Ca+E2b·Cb二、多组分样品的定量方法等吸收双波长法例:消去b干扰,测a物质①绘制a、b绘物质的吸收光谱②选波长λ1、λ2(b等吸收,a的△A大)③测定:λ1A1a+b=A1a+A1b

λ2A2a+b=A2a+A2b④计算Ca=?A=A2-A1

=(A2a+A2b)-(A1a+A1b)=(A2a-A1a)+(A2b-A1b)=(E2a-E1a)CaL=KCa

计算公式:

测A消B△Aa=(Eλ2a–Eλ1a)Ca

测B消A△Ab=(Eλ2b–Eλ1b)Cb

选择波长原则:干扰组分在两波长的吸光度相等,待测组分在两波长的吸光度差值△A应足够大。练习解:1.取咖啡酸,在165℃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取10.00mg,加少量乙醇溶解,转移至2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取此溶液5.00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6mol/L的HCL4mL,加水至刻度线。取此溶液于1cm比色池中,在323nm处测定吸光度为0.463,已知该波长处的,求咖啡酸百分含量练习解:2.精密称取0.0500g样品,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0.02mo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