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 3章-统计整理_第1页
统计学基础 3章-统计整理_第2页
统计学基础 3章-统计整理_第3页
统计学基础 3章-统计整理_第4页
统计学基础 3章-统计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统计整理学习目标理解统计整理、统计分组和分布数列的概念了解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分组的作用和种类、分布数列的构成要素和种类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能够根据调查资料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熟练应用Excel进行统计整理关键术语统计整理统计分组分布数列变量数列统计表统计图目录3.1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3.2

统计分组3.3

分布数列

3.4

统计表

3.5统计图

本章小结重点难点

3.1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3.1.1

统计整理的意义

3.1.2

统计整理的步骤

3.1.1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整理的意义

(1)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和汇总,为统计分析提供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整理主要是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但也包括对次级资料的再加工、再整理。

(2)统计整理的意义

只有对调查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才能使统计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过程中,实现由个体到总体、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才能从整体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否则,即使统计调查取得的资料十分丰富而准确,也往往会失去其使用价值,也会使统计分析毫无意义。3.1.2统计整理的步骤

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统计分组

统计汇总

编制统计表

(1)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对调查资料的审核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完整性审核

准确性审核

及时性审核

1)完整性审核对调查资料的完整性审核,主要是审核应该调查的单位是否有遗漏,上报的调查表的份数是否齐全,调查表中应该填写的调查项目是否已经按规定填写完毕等。如果发现调查单位有遗漏、上报的调查表不齐全或者调查表中应该填写的项目还没有填写,应该及时催报、补报。2)准确性审核

准确性审核就是要审核调查资料是否正确可靠。

基层单位主要审核原始记录和调查表中的相关资料是否一致,综合单位主要审核下属单位上报的资料是否正确。准确性审核主要包括计算审核和逻辑审核两个方面。◆计算审核计算审核就是要审核调查资料的计算范围、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审核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调查单位的实际情况。例如,可以通过计算,审核调查表中各行、各栏的数字是否正确,审核相关栏次数字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

逻辑审核

逻辑审核就是要从理论上或者根据常识来判断调查资料的内容是否合理、调查项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等。

例如,在审核人口普查表时,如果发现某人的年龄是8岁,而在相应的“受教育程度”一栏中却填写了“研究生”,这是明显的逻辑上的差错,可以肯定其中至少有一项资料是错误的。3)及时性审核

及时性审核就是要审核填报单位是否按规定时间报送了有关资料。对于没有按规定时间报送的应及时催报,以防影响整个汇总工作的进程。分组讨论

在全国农产量抽样调查时,要填写一份“全年分品种粮食产量表”,表中“全年粮食”这一项目下分设“谷物”、“豆类”和“薯类”三个小项目,而其中的“谷物”这一小项目下又分设“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其他谷物”六个细目。问题

各细目的产量和小项目产量之间、各小项目产量和全年粮食产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果我们在审核调查表时发现,全年粮食产量小于其中的谷物产量,那么,这种差错首先属于逻辑差错,还是计算差错?对发现的此类问题应该怎样解决?(2)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主要方法,也是统计整理的关键。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大量资料类型多样、错综复杂,只有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被研究现象的特点把这些资料分组,才能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进而研究总体的内在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分组标志。(3)统计汇总

统计汇总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汇总手段,把符合各组情况的总体单位和标志值归纳到各个组,并进一步计算出各组的单位数和各组的标志总量的统计工作过程。从组织形式上看统计汇总主要有以下三种:逐级汇总集中汇总逐级汇总和集中汇总相结合(4)编制统计表

统计表是用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而成的表格,是用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

编制统计表就是把统计资料按一定的顺序表现在表格中。在统计工作中的各个阶段都会用到统计表,这里所讲的编制统计表,主要是指编制整理表。3.2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分组标志的选择

统计分组的种类

统计分组体系

1.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的作用

(1)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总体的特点,采用某种标志,把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

统计分组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言有“分”的含义,对总体单位而言有“合”的含义。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同一组的总体单位之间具有某种同质性,不同组的总体单位之间具有某种差异性。(2)统计分组的作用

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在于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按照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区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在统计研究中可以发挥以下主要作用: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研究总体的内在结构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2.分组标志的选择分组标志的选择是统计分组的关键。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时区分组与组之间差别的标准。在选择分组标志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结合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选择分组标志

3.统计分组的种类

根据分组标志的多少,统计分组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统计分组可分为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

(1)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简单分组是只按一个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简单分组的结果只能说明总体在某一方面的构成情况,说明不同组的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方面的差异情况。

复合分组是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标志对总体进行层叠式的分组。复合分组可以深入细致地分析总体的构成情况和总体的特征,通常在总体单位很多的情况下采用。(2)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

品质标志分组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能反映事物质的差别的品质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例如,人口按民族分组;劳动力按文化程度分组。

数量标志分组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能反映事物量的差别的数量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例如,劳动力按年龄分组;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在按数量标志分组时,如果以每一个变量值为一个组,这种分组被称为单项式分组。如果以每一个变量值变动的区间为一个组,这种分组被称为组距式分组。在组距式分组中,根据各组组距是否都相等,又可以分为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

分组讨论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显示,2006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其中,男性占46.8%,女性占53.2%。按年龄分,20岁以下占5.3%,21-30岁占14.9%,31-40岁占24.2%,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占0.2%。问题

以上资料中,对全国农业从业人员采用了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三个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简单分组,还是属于复合分组?为什么?其中,哪种分组属于品质标志分组?哪种分组属于数量标志分组?3.3分布数列

分布数列的概念

分布数列的构成要素

分布数列的种类

变量数列的编制

1.分布数列的概念

分布数列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单位按组归并排列而形成的、反映总体单位在各组分布状况的数列,也叫做次数分布。

分布数列是统计资料整理结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进行统计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2.分布数列的构成要素各组名称

各组单位数

(1)各组名称

在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情况下,各组的名称就是该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情况下,各组的名称就是该数量标志的标志值。(2)各组单位数

各组单位数即各组的次数。次数可以从绝对数上说明该组的名称出现的频繁情况,又称为频数。各组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称为频率。频率除了可以从相对数上说明各组名称出现的频繁情况以外,还可以说明总体的构成情况。在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情况下,各组的频数或频率可以说明该组的变量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起的作用。频数或频率大的组,其变量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检查点

用下表中的资料,解释分布数列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要素,并指出总体、总体单位、频数和频率。2008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按产业分组表产业人数(万人)比重(%)第一产业30654

39.60第二产业21109

27.20第三产业25717

33.20合计77480100.003.分布数列的种类变量分布数列

单项数列组距数列品质分布数列

(1)品质分布数列品质分布数列是在按品质标志分组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数列,简称品质数列。例如,下表中把我国的就业人员按产业分组编制而成的数列就属于品质数列。

2008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按产业分组表

产业人数(万人)比重(%)第一产业30654

39.60第二产业21109

27.20第三产业25717

33.20合计77480100.00

(2)变量分布数列变量分布数列是在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数列,简称变量数列。例如,下表中把商品流通企业按商品销售额分组编制而成的数列就属于变量数列。

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销售额和流通费用率表

商品销售额(万元)企业数(家)商品流通费用率(%)500以下1513.80500—8003211.50800—110058

9.801100—140029

8.201400以上11

7.504.变量数列的编制单项数列的编制

组距数列的编制

(1)单项数列的编制

单项数列是以每一个变量值为一个组编制而成的数列。一般来说,在按离散型变量分组、变量值的变动范围不大、变量值又不太多的情况下,适合编制单项数列。某村农户按拥有大型农用机械的数量分组表

机械数(台)农户数(户)比重(%)0

4

2.001

31

15.502120

60.003

39

19.504

6

3.00合计200100.00

(2)组距数列的编制

组距数列是以每一个变量值区间为一个组编制而成的数列,或者说,是在组距式分组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数列。如以上讲到的、把商品流通企业按商品销售额分组编制而成的数列就属于组距数列数列。

编制组距数列需要明确以下概念:全距、组限、组距、开口组、闭口组和组中值

编制组距数列的步骤

将原始资料按变量值的大小排序

确定组距数列的形式

确定组距和组数

确定组限计算各组单位数,编制组距数列

3.4统计表

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的种类

宾词部分的指标配置

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1.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统计表是用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的、用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表格。广义的统计表泛指在统计工作中的各个阶段所使用的表格,本章所讲的统计表是指狭义的统计表,即用以表现统计整理结果的整理表。

在统计表中可以系统而有条理地安排大量的数字资料,彰显了紧凑、有力而突出地表现数字资料的优点,使人们在阅读这些资料时一目了然,并便于数字之间的对照和比较。2.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组成

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组成

如下表所示:横行标题指标数值纵栏标题行业类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绝对数比重(%)批发和零售业10541384.10住宿和餐饮业

1799814.36其他

1932

1.54合计125343100.00主词

宾词总标题2009年我国分行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平行分组表4.宾词部分的指标配置

宾词部分涉及到的指标不需要分组列示的情况

宾词部分涉及到的指标需要分组列示的情况

◆平行配置◆层叠配置

5.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在编制统计表时,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要以突出研究目的为中心,力求科学、实用、简练、美观。

1)统计表通常应设计成由纵横交叉的线条组成的长方形表格,长宽之间要保持适当比例,过于细长、过于粗短或者长宽基本相等的方形都不符合美观原则,应尽量避免。

2)统计表上、下两端的端线应该用粗线绘制,其它线一般用细线绘制。表的左右两端一般不划线,采用开口式。

3)统计表的各种标题要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所要说明的基本内容,总标题中还应该标明资料所属的时间和地点。

4)在设计主词各行和宾词各栏时,为突出说明总体的特征,可以先列总计栏,然后再列出其他组成部分;各栏次的排列顺序一定要符合逻辑关系。5)要注意复合分组表中主词各行的层次结构,注意对宾词部分的指标做层叠配置时各纵栏的层次结构。

6)在统计表的栏数较多时,为便于阅读,应加以编号。习惯上对主词各栏用(甲)、(乙)、(丙)等文字标明;对宾词各栏用(1)、(2)、(3)等数字编号。各栏统计数字之间有一定计算关系的,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例如,(3)=(2)÷(1),表示第(3)栏的数字是用第(2)栏的数字除以第(1)栏的数字求得的。

7)当统计表中的指标都采用同一种计量单位时,应将计量单位写在表的右上角;当各项指标采用不同的计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