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_第1页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_第2页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_第3页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_第4页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忆一忆1、“大一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于何时?2、在演进与强化的过程中包括着几对基本矛盾?3、在明以前的封建历史进程中,统治者是怎样逐步解决这两对矛盾的?两大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汉:“中朝”的形成唐:三省六部制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丞相行政权、军权、财权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宋:将地方军、政、财、刑罚、仓储、运输分置官员,直属中央元行省制度(沿用)(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2)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专制主义空前强化-内阁制度、特务统治、军机处、密折制中央集权加强-清的边疆政策[课标]了解明朝内阁和清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⑴废丞相:明太祖①原因: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职位,并且严令后世不得重新设立?a.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b.丞相胡惟庸擅权专恣。——直接《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jié

颃háng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朱元璋对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的举动极为不满。洪武十三年正月,有人上书告胡惟庸谋逆。朱元璋将胡惟庸处死,并罢丞相,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⑴废丞相:明太祖①原因:A.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

B.丞相胡惟庸擅权专恣。——直接朱元璋废除丞相后是否就真的“稳当”了呢?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也就是说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207件文书。(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⑴废丞相:明太祖①原因:A.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

B.丞相胡惟庸擅权专恣。——直接②影响:A.皇权在同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胜利,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

B.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⑵设内阁:明成祖如何解决?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永乐初年,选拔翰林院官员五至七人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由于文渊阁在宫内,故称“内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⑴废丞相:明太祖⑵设内阁:明成祖①职权: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没有决策权。②演变: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OX(时期)侍从顾问参与军国大事商讨票拟权“部权尽归内阁”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时期名称职权特点明太祖时期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明宣宗以后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地位变得更加重要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⑴废丞相:明太祖⑵设内阁:明成祖①职权: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没有决策权。②演变:官位较低的官员当值→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内阁首席大学士称首辅,那么“内阁首辅”=“宰相”?

◆1572年,明神宗继位。神宗年方10岁,由张居正出任首辅。他依仗皇太后的宠幸,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张居正辅政十年大力改革,国家财政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但触犯了官僚地主利益,引起明神宗不满。他死后被抄家,削夺官爵。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⑴废丞相:明太祖⑵设内阁:明成祖①职权: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没有决策权。②演变:官位较低的官员当值→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③特点(内阁制与丞相制区别):A.地位:非法定、非正式,只是咨询机构且受司礼监太监牵。票拟:明朝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供皇帝采纳。批红: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亦称“批朱”。本来是皇帝职权,后由宦官掌握,导致宦官专权。(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⑴废丞相:明太祖⑵设内阁:明成祖①职权: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没有决策权。②演变:官位较低的官员当值→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③特点(内阁制与丞相制区别):A.地位:非法定、非正式,只是咨询机构且受司礼监太监牵。↔法定,决策机构B.职权:职权不明,无行政、决策权

↔参与决策,总领行政C.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制约皇权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会一落千丈。

(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⑴废丞相:明太祖⑵设内阁:明成祖⑶特务统治:厂卫制度

明代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与内行厂,负责侦查监视官吏和平民。作为皇帝耳目和爪牙的特务机关,除锦衣卫外,都有宦官主持,直接对皇帝负责。厂卫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任意逮捕吏民。主管东厂的太监头目有爪牙十五六万人,遍布全国。厂卫用邢非常残酷,凡异己者,往往被立即处决,造成的冤狱不可胜数,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拓展】内阁制的设立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1.明朝专制统治加强,政治制度的逐步成熟;2.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和珅:清朝的一个大贪官,27岁已官至军机大臣,控制了军机处。那么这个军机处是在什么时候设立的呢?情况怎样?(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2.清:⑴军机处的设置1、清朝在何时设置军机处?其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由哪些人员组成?①设立:雍正②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防止泄露军事机密。③人员组成:钦定亲重大臣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2.清:⑴军机处的设置①设立:雍正②原因:A.直接: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

B.根本:加强君主专制。③人员组成:钦定亲重大臣。2、假如你是和珅,你有哪些职权?

◆材料一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引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内阁制2.清:⑴军机处的设置①设立:雍正②原因:A.直接: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

B.根本:加强君主专制。③人员组成:钦定亲重大臣。④职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只能

秉承皇帝旨意办事。3、从图文资料中可以获取军机处有何特点?清军机处值房军机处的位置◆军机处办公的地方始终不算正是衙门,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2.清:⑴军机处的设置①设立:雍正②原因:A.直接: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

B.根本:加强君主专制。③人员组成:钦定亲重大臣。④职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只能

秉承皇帝旨意办事。⑤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简、速、密)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军机处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皇权得到扩大皇权到达顶峰皇太极康熙雍正(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2.清:⑴军机处的设置①设立:雍正②原因:A.直接: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

B.根本:加强君主专制。③人员组成:钦定亲重大臣。④职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只能

秉承皇帝旨意办事。⑤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简、速、密)⑥影响: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⑵密折制:⑶文字狱: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文字狱危害:造成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二)中央集权加强-清朝的边疆政策1、基本原则:①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②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2、政策:①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②对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给予特殊重视③改土归流:A.含义:B.过程:

C.实质:中央集权制度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D.意义:3、历史意义:①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边境地区的管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近代中国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三)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影响1、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明清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积极:A.政治:维护了国家统一。B.经济: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C.民族:有利于民族融合。D.有力地抗击了外来侵略。②消极:A.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进步.B.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同一时期(17—18世纪)中西方世界对比1、政治:英法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封建社会衰落。2、经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阻碍缓慢发展,重农抑商。3、对外关系:积极开拓殖民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闭关锁国。4、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先后出现,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牛顿力学体系形成。↔八股取士、文字狱、自然科学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其发展的基本线索怎样?它对中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想一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实行皇帝制,皇权至上,皇帝集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于一身。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也就听命于皇帝一人,因此中央集权有利于加强皇权。2.措施⑴王位继承制度: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秦始皇确立世袭皇帝制度⑵中央官僚机构:秦朝:三公九卿制——汉朝:中外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军、财权。(“二府三司”制)——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⑶地方行政机构: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⑷监察制度:⑸选官制度:先秦:士官制(血统出身)——西汉:察举制(才德)——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隋:科举制(考试成绩)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集权加强3.影响⑴积极(封建社会前期)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②民族关系:有利于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