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七小校志之社会工作与后勤工作_第1页
南阳七小校志之社会工作与后勤工作_第2页
南阳七小校志之社会工作与后勤工作_第3页
南阳七小校志之社会工作与后勤工作_第4页
南阳七小校志之社会工作与后勤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25第十章社会工作第一节家长学校1960年建校初,学校只有四个教学班,学校很少对家长进行教育。1965年,学校考虑到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每期对学生家长进行一次家庭教育报告会。“文革”期间,学校曾一度停课“闹革命”,家长学校工作停止.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教学活动逐步得到了恢复,学生家长关心子女学习的热情高涨,不少家长经常主动到学校了解子女学习情况。1985年后,学校为了进一步密切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家访,互通学生在校情况。聘请教育专家对学生家长作报告,使诸多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1989年,学校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由魏玉娥任组长,学校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三结合”教育.即把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双向交流及信息反馈作用,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配合.1990至1997年,学校除继续沿用前段同家长联系沟通方法外,还给学生家长寄送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材料,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这一时期,召开家长会基本形成制度,学校定期向家长通报校内情况,宣传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推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选定部分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1998年,正式开办了家长学校,李彦虎为家长学校校长,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人,前期由邢君章书记负责,邢书记退休以后,后期由袁翠芝接管负责。在没有统一教材的情况下,学校想尽办法,请学校老教师为兼职讲师,定期为家长学员授课.每届根据人数设教学班,每班配备一名讲师。另设讲师组长一名,负责整个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家长学校对学员的出勤、学习、测试、撰写心得、论文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要求,对表现突出的家长进行表彰。从1999年起,在区关工委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一步规范了家长学校。学校开始统一为每位学员征订、发放家长学校教材.每学期都要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和家长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校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教学,期末有考试、有评比、有总结.学校还制定了《家长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家长学校工作,使家长学校按照正常教学秩序运行。家长学校有了统一管理和统一教材之后,每一届学员基本上固定为一年级学生家长,然后进行有序教学.在教材的使用方面。1999年至2004年为委区关工委统一编印的教材,从2005年开始,使用全省统编教材。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常规进行规范教学。首先,在授课前组织讲师研究教材,定出教学计划,每年至少授课6次,每次不少于2个小时。每次开课前要求讲师写出详细教案,要求做到不备课不上课.每次开课前实行签到、请假制度。在讲授过程中,要求学员课堂认真听讲,认真做好学习记录.每次学习结束后都布置有自学任务,并写出心得体会,下次上课前交上,并有作业记录,作为平时考核(占40%)。期末学校举行统一考试,统一改卷,评出的优秀学员在期末总结会上进行表彰.在家长会方面。学校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庭、学校的联系,作好知心家庭学校工作:一是每次期中、期终考试后都要召开家长座谈会,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二是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的管理,并给学校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在每一届学员中都要开展家长教育孩子方面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通过学校筛选,择优上报,参加上一级的评比活动。至2009年,共评出校级优秀学习心得2000余篇,优秀论文1200余篇,区级论文90多篇,市级论文20余篇。学校除了完成以上教学常规任务以外,同时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适当举行了一些活动。2001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邀请南阳教育学院刘景键老师为全体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报告会。2003年,区关工委在七小召开家长学校现场会.各乡镇中心学校领导和城区小学领导也加了会议。我校王新红副校长在现场会作报告,内容确切、真实,针对性强,得到了与会同志的好评.2004年以后,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学校申请,移动公司为学校开通了“校信通”工程,并专门安排一位副校长负责。学校的有关事宜或者班级管理的方法措施、教育方法、学习情况、学生表现等方面,班主任便可用校信通的方式发给每一位家长。方便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丰富了家长学校的内容,真正实现家校互通有无。使孩子在家、在校都是同步了解、同步放心、同步成长。此外,学校为了丰富家长学校的内容,利用广播、闭路电视系统等其它形式召开家长会,使家长从更多的渠道接受教育。2008年秋,学校聘请北京“知心姐姐”和北京教育专家周嘉华报告团为学生家长做报告。结合生活实际,典型案例,进一步转变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使他们提高认识水平,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工作,保证家长学校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2009年5月,宛城区关工委聘请北京“爱心妈妈”工作室首席讲师张自学同志,在七小做“感恩励志"报告会。全区所有乡镇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中心城区学校家长学校负责人都到场参加了报告会,与会的人数多达2000多人.通过“感恩励志”报告会,使学生学会并懂得热爱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等基本情感。中间的师生互动、师家互动、生家互动环节场面壮观,令人激动,感人至深.与会的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感恩的热泪,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花,使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心灵受到了一次从未有过的撞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更加懂事,更有礼貌。知道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更加努力,整体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春期,学校在全区教学质量评估中再次蝉联全区之首。多年来,由于学校重视家长学校工作。2008年,南阳市批准我校成立网上家长学校。家长学员通过南阳市网上家长学校开设的栏目进行学习、提高,使广大学员从更多层面、更多领域获取教育子女的最佳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学校先后被区授予“优秀家长学校”先进称号,曾多次在经验交流会上交流。200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家长学校。2009年被评为南阳市网上家长学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附:2009年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名单组长:李彦虎副组长:周梅王新红张国成负责人:薄石林成员:曹珂立李良先徐辉万晓艳陈文平刘贺张西云徐祖瑞孙世武曹毅薄欣附:《家长工作管理制度》一、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示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为指导,响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切实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二、家长学校要做到“三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三、家长学校要做到“十有":有学校委员会及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有牌子、有工作制度、有活动经费、有教室、有教材、有计划、有总结。四、定期开设课程、开展活动。家长委员会及时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建议,学校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及问题给予解决。五、“家长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六、在学校校园网上开辟“家长学校"专栏。七、教师必须对每名学生的家长进行走访,了解学生在家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将学生在校情况向家长如实汇报,认真做好记录,保留工作痕迹。八、每学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社区活动,邀请家长积极配合、参与活动。九、家长学校每学期做好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工作,及时总结。第二节学校与社会南阳市第七小学从建校至今,参与了无数次的社会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感情,为社会各界做出了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从1983年至2008年,学校先后建立了环城敬老院、魏公桥交通岗等十几个德育基地。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道德风尚.1960年建校时,因学生较少学校很少参与社会活动。1963年,学校师生走上街头,学雷锋做好事,有的学生帮助军烈属,孤寡老人做好人好事。1964年,学校请老红军、贫下中农给师生讲革命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65年,全体教职工上山拉石头,进行加工,支援南阳焦枝铁路建设。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期间曾多次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1976年10月,师生走上街头,结队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1982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规定每年三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的通知》,全国掀起“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高潮。学校五六年级学生走上街头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活动。1983年后,学校先后建立了环城敬老院、宛运礼堂、魏公桥交通岗、南阳监狱等十几个德育基地,并多次到这些教育基地进行慰问、帮扶等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1985年开始,学校和有关企业进行协调,多次组织学生参观酒精厂、光辉厂.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1989年,地委发出《关于开展“雷锋精神”在南阳活动的通知》,学生走上街头帮助打扫卫生,帮助军烈属干活等活动.1990年春期,学校和交警队协调,组织开展“我是小小交通警“活动,学生走上街头帮助交警指挥交通。暑期,组织学生学参加科技夏令营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采集制作生物标本.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1991年,学组织学生到独山部队参观营区和武器装备,请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作报告;随后,又和战士们一起开联欢会,激励学生学习战士们为国争光,为人民立功的革命精神。1994年秋期,学校组织四—六年级学生参观镇平彭雪枫纪念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95和1996年,学校结合红卫村居委会,组织鼓号队、花环队进行法制一条街宣传活动,对全社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1998年暑期,学校组织级学生参加南阳市消防夏令营活动.亲眼观看消防战士的精彩表演,对学生进行消防知识教育。1999年,学校组织学生到白河滩进行野炊活动,锻炼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学校聘请建设路派出所所长与七小签订“警校共建”责任书,以共同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聘请司法局郭荣岐同志为学校长年法制副校长,赵威为学校法制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2000年,学校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让邪教远离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到电影院观看远离邪教为主题的影片。又聘请南阳监狱服刑人员到校对全体师生进行现身说法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小手牵大手,创建优良交通秩序”的社会实践活动,到防爆路口和建设路口共同维持交通秩序。秋期,组织学生到杏花山秋游。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后又到镇平彭雪枫纪念馆,到张衡博物馆,到张仲景医圣祠。让学生走出去,学习参观。2001年,组织学生到环城敬老院慰问演出,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并打扫卫生,给老人洗衣服、剪指甲等活动。同年,组织学生到区民政局参加“助残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南阳市举行的“小手拉大手,创建优良秩序”活动,帮助交警指挥城市交通。组织学生到南阳汽车站义务清扫地面,擦栏杆等活动。2002年,组织学生参与题为《白鸽之旅,快乐大行动》社会实践活动。到三色鸽食品生产车间参观生产流程,请工人师傅介绍制作工艺,让学生长见识,长本领。同年,由团市委、团区委、区教委共同发起,组织学生到西峡县丁河镇蒲塘小学,举行联谊互助活动,西峡副县长接待了我们。3月,学校老师参加了团市委、市体育局、日报社开展的“迎两节一会"捐助纪念树活动.2003年,组织全体教师到体育场、白河沿岸进行植树活动。春期,学校邀请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到我校进行听课、走访等“一日体验"活动。向社会开放办学思想,接受社会监督。假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纠正错别字,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商户不规范用字情况。2004年,邀请家长到学校,对每位教师进行评教活动,使家长充分参与到学校工作中。3月,学校组织四—六年级学生到南阳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5年,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受教育情况进行社会调查,不让一个学生辍学。春期,到仲景社区敬老院,帮助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使孤寡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2006年,学校面向社会进行全方位开,接受社会各界对学校进行行风评议。9月,组织部分教师对辖区内幼儿园进行普查.主要检查校车、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安全情况,绝安全事故发生,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做贡献。2007年,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到宛城区茶俺乡中心小学,进行手拉手帮扶活动。使学生了解到社会上还有许多同龄人学要帮助,培养学生的爱、培养学生的爱心。秋期,再次组织师生走上街头,调查门店招牌上的错别字,并提出纠正建议。帮助并呼吁全社会人员都要规范用字,规范写字,为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2008年3月12日,学校组织四—六年级部分学生到到南阳兰湖公园进行植树活动,美化南阳环境,造福子孙后代.5月,组织学生到市科技馆参观生物标本、航模、声光电模拟等科技项目.9月,组织教师到内乡赤眉小学、琴溪小学进行联谊、送教、捐赠等活动。10月,组织学生到我校法制教育基地南阳市第二监区进行社会调查活动。2009年清明节,学校组织三-六年级学生到南阳解放广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5月,河南省电视台、曲艺协会,在我校成立“都市频道,超级宝贝”培训基地。2009年暑假,根据上级要求,学校组织二—--六年级学生,在家长的监护下,在网上进行庆祝新中国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学生参与面达95﹪以上,得到了区电教馆的表彰.除此之外,学校每期都要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扫墓、参观市科技馆及德育基地等传统教育活动。使每一届七小的中、高年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做到有计划、不脱节.有力地保障了学生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同时,学校每年定期与派出所联手组成联合体,对辖区进行综合治理,使学生的社会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附:历届家长学校学员人数一览表(2000——-2009)年份班数人数备注20004389200143662002444120035489200476002005662120065616200754612008656220097547第十一章后勤工作第一节教育经费一、经费来源新中国的教育经费一直列入国家预算。1960年建校后,经费统一由南阳市财政局拨款,(其中包括在编教职工工资及办公费、人民助学金、教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学校只向学生收取少量学杂费.当年,市财局拨款0.85万元.主要用于教育行政费、教学设备费、修缮校舍等开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学秩序混乱,全面否定建国以来的教育成就,教育经费有所减少,教师工资基本能够发放。1969年,学校所收学杂费一律不在上交,主要用于教育教学开支。70年代初,教职工轮流上山碎石,支援焦枝线铁路建设,换来的报酬弥补教育经费的缺口。1973年10月,国务院科教组下发文件规定,教育经费由国家补助、集体负担、杂费收入和勤工俭学等方法解决。1978年以后,国家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经费稳步增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1980年,市财政局对教育经费实行“预算包干"。1986年4月,南阳市按照人均收入,每年提取1.5%的教育附加费,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1989年,省有关部门下发通知,小学生每人每期交学费10元。1995年开始,学校经费来源分为三大块。一块是区财政拨款,这主要是教师的工资、极少量的学校公用经费。一块是学生杂费收入,按政策规定每生每学期收取杂费50元,冬季取暖费每年20元。三是收取服务区外学生借读费130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添置教学设备.1996年,学校在门口建成门面房二十间,并进行出租,其收入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少部分用于老师福利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1998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实行财政统管,政府制定了“收支两条线”制度,学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2000年,经上级批准,学校成立七小职工幼儿园,其收入用于幼儿园自身建设和幼教老师工资开支。2002年宛城区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以后,学校资金由核算中心管理,每月定时造预算,经预算外管理中心批复后,拨付到会计核算中心,方可使用。2004年秋国家推行“一费制”政策,学校严格执行,按标准每生每学期收取杂费70元,书作费:一至三年级48元,四至六年级75元(书作费多退少补)。其中,书作费由学校代管,杂费主要用于校舍和桌凳维修、学校水、电开支、教师办公用品等开支。2005年,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学校成立七小腾飞俱乐部。其收入补充学校正常开支,改善办学条件。2006年,经上级批准,学校成立托教中心。其收入纳入预算外管理,作为学校补充收入,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从2006年开始实行“两免一补”,上级禁止学校收学区以外学生,借读费收入也就不存在了。2008年秋开始,学校所需经费由政府全额拨款。二、支出1960年学校始建至1970年,收支均有计划,经济趋于稳定状态。1980年后,根据上级批示精神,增收节支,尽量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历年来,入不敷出.1987年收支平衡。1988年、1989年、1990年三年均出现赤字.1991年开始精打细算,紧缩开支,收支始趋平衡。1994年撤地设市后经济情况好转,学校自筹资金,加上政府拨款修建五层共30个班的育英综合楼。2000年至2009年,学校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多渠道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综合楼、托教餐厅、塑胶操场等教学设施.后来又购置了腾飞俱乐部楼和职工幼儿园宿舍楼。三、医保1960年建校后,实行了公费医疗,看病由国家包干.1985年后,门诊费每人每月3元包干到个人,住院部分全部报销.1987年后,门诊费按工龄发放。30年以上每月4元,20-29年每月3.5元,19年以下每月3元。住院300元以下全报,超额部分报销90%.1990年7月后,门诊费30年工龄以上每人每月7元,20—29年每人每月6元,10-19年每人每月5元,9年以下每人每月3元。住院费工龄20年以上报销80%。10—19年报销70%,9年以下报销60%.其后改为退休报销90%,41年以上教龄报销85%,31—40年教龄报销80%,21—30年教龄报销75%,11-20年教龄报销70%,10年以下教龄报销65%.2002年开始,教师全部进入医疗保险体系。一是开始将门诊费注入磁卡发到个人手中,刷卡就诊。住院费由区政府和公费医疗办公室审核后报销。二是每年个人出25元,学校出25元,为教职工办理了大额医疗保险。2007年开始,按照上级政策,采取学生自愿的原则办理学生医保卡,使学生有病有保。2009年开始,改为每年个人出36元,学校出36元,为教职工办理了大额医疗保险,做到小病有保,大病能报。四、学生补助2006年,国务院发出通知,对九年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补住宿费.2007年开始扩大到城镇中小学校。2006至2009年,学校一直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按照上级政策,公开、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到城市低保家庭子女手中.此外,多年来,在没有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以前,学校一直坚持对七小贫困家庭和低保家庭学生免除杂费、书作费等费用,使所有学生都能有课本、有学上,使他们体会到党对贫困、低保家庭子女的温暖和关怀。附:2000-——2009年预算内经费收支情况一览表年份收入(万元)支出(万元)备注2000年93932001年1281282002年1351352003年1501502004年1691692005年1681682006年1861862007年2673672008年2792792009年2000--—2009年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一览表年份收入(万元)支出(万元)备注2000年61612001年42422002年45452003年49492004年65652005年68682006年70702007年56562008年30302009年第二节学校建设1960年,上级指派李天定负责筹建学校,共建房四排十二个教室,一个厨房,总共三十八间,当时无办公室和住室,教师寝教合一,校院内基本上是土路,房舍亦简陋异常.1963年,上级拨款13100元,盖瓦房十三间作为办公室用。当时校内无水源,总务李海敬组织教师在院内自行打水井一眼,解决了师生饮水问题.1965年,全体教职工自愿组织上山拉石头,进行加工,支援焦枝线铁路建设,所得收入盖房七间为教师住室,但学校缺少围墙,四面空旷,房舍裸露,防范不易.1968年春,李海敬率领年龄较大的学生打筑起高2米,长300米的土围墙,学校才初具雏形。1969年,因学生数量猛增,教室不敷使用.橡胶厂援款250元,蔡庄大队援草4000斤,师生下河脱坯,盖起草房六间.1970年后,在上级拨款,周围企业资助、学校开源节流、挖潜自筹的基础上,累计盖起草房20间,瓦房7间,加高加固河堤400米,以提高防汛能力。1979年发生水灾,上级拨款4000元修葺教室和围墙。1980—-1985年累计投入资金6万元,对房屋进行改建及修缮,至1987年底,学校共有教室19个,办公室9间,住室39间,仪器室2间,图书室2间,职工之家2间,档案室1间,共计110间,基本上满足了师生学习办公之需要,但房舍简陋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观。校院内地面硬化率较低,地势低洼,地基不牢固,一旦发生水灾就会成为危房险房,严重影响师生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整个校园里显得比较破旧,布局混乱,室内通风采光不好,学校的绿化及美化更是无从谈起。1990年,为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学校在中原技校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教师集资和学校出资相结合的方法,建起东单元楼,能容纳十六户。1993年,建成了南阳市第一家自动冲洗式厕所.1995年,学校采用“三三制”的集资原则,建成了能容纳24户教师居住的西单元楼,基本解决了在校教职工的住房问题。1996年,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五层可容纳30个教学班的育英楼,增加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11月学校建成了“华夏之光”文化长廊,塑有数十位华夏精英,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12月建成两层16户单设宿舍。1997年,学校多方筹资20多万元,购置40台电脑,建成宛城区第一个微机室。秋期,投资2万元,砌了三个乒乓球台,安装了一个攀登架,两个高低杠,两幅木制篮球架,购置了乒乓球台四副、海绵垫80块,还配备了跳绳、铅球、实心球等器材,修建了200米环形跑道等器材。1998年,在光辉厂的帮助下,学校出资万余元建成了南阳市一流的升旗台。学校又购置了一台价值3万元的豆奶机,每天第二节课间供应不同口味的豆奶,满足了小学生的日常营养需求。1999年,学校建成了第一个多媒体教室.购置了40多台电脑,2台打印机,1台复印机,一台柜机空调器,加强了学校硬件建设.2000年2月建成七小职工幼儿园。学校采用职工自愿入股的形式,多方筹措资金8万元,购置了儿童睡床300多个,空调机10台,“下课乐园”儿童娱乐设施一套,以及其他一些其它娱乐设施。又出资向相邻的外贸家属院购买了两套供儿童休息的宿舍。由于其严格的管理手段,正规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完善的装备以及宽阔舒适的生活环境,颇受家长们的青睐,幼儿园规模不断地扩大。2000年,学校建成了一尊代表学校特色的“升华“不锈钢雕塑,激励着莘莘学子向更高的境界不断进取。学校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从2001年春期起,学校年年开展植树活动,至2008年,校园绿化面积达80%(含草坪).为优化校园环境,学校建起了后花园,培植了草皮,种下了葡萄架,栽种了玉兰、青松、芭蕉等常绿树种。园内四季有绿,月月有花.教学楼墙壁上还粘贴了“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江山多娇图”彩色瓷砖,时刻培养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爱我河山”的高尚情操。2002年,学校购置摄像机一部,安装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地面接收系统软硬件一套.学校根据市教委关于校园文化建设有关规定,在校园内和楼梯转身台等处张贴了导行警示标志和充满人性化的温馨提示语。秋期,添置了8个不锈钢垃圾筒,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2003年,学校斥资50多万元,建成北综合楼。秋期,按照上级精神学校开设小班化实验班,投资8万多元,购置多媒体教学设施一套,以供实验班教学之用.2004年,筹资39万元,购置亿安房产楼房一座。又投资10多万元对其改造,准备成立了腾飞俱乐部。教导处配置一台印刷一体机,各处室也都配备了一台电脑。添置了远程教育网系统,建起了校园网。春期,投资4万多元,添购了双鱼牌乒乓球台,高规格篮球架,购买了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教学器材,建成了排球训练场。秋期,学校又开设了3个小班化实验班,投资20多万元,装备了3个多媒体教室,以供实验班教学之用.2005年,学校出资3万多元购买图书8400余册.3月,为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学校投资5万元,把教师办公室统一为网格式办公桌。4月,给办公室和各年级组安装了内线电话。6月,学校投资2万元,将家属区自来水管道统一更换为PVC管道,延长使用寿命.8月,建起了第二个微机室。9月,学校安装“音柱广播系统",添置数码一体机、电脑和打印机各一台。2006年秋期,学校又投资20万元,建成了托教餐厅。春期,投资7万多元,对五年级教学楼进行内外粉刷、更换门窗,并对其走廊、楼梯粘贴了瓷砖。同年,投资17万元,建成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随后又购置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各一部。春期,学校自筹资金23。5万元,高质量修建了500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并新添玻璃钢篮球架2副。成为七小乃至宛城区学校一大亮点。2007年暑假,学校斥资30多万元购买瓷砖,对校园进行全部硬化,整个校园焕然一新。同时对校园西中楼和六年级教学楼进行了内部粉刷和墙外粘贴瓷砖,并对门窗及线路进行了更新改造。学校购置了传真机1台、扫描打印机4台、32英寸液晶电视机1台,激光一体机、喷墨一体机各一部。2008年7月,学校投资6万余元,购置300套可升降课桌凳。8月,宛城区政府、教体局为了整合教育资源,使城区学校均衡发展,把南阳市第二十五小学(原南阳市环城乡牛王庙小学)划为七小东校区。学校先后投资15万余元,对东校区花坛、电教室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新建。秋期,学校购置了85英寸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软件一套。在职工幼儿园建起第六个多媒体教室.2009年春期,学校投入8万元先后购置课桌凳500套.4月,学校投资2万多元,把北教学楼前墙和栏杆粘上白瓷砖。5月,重修旗台和报栏。6月,学校投资5万多元,对家属楼外墙进行外粉。7月,南阳市为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在区教体局统一规划下,把南阳市十八中校园划给七小使用,成为七小东校园。学校先后投资17万元,对东校园会议室、办公室升级改造,购买了办公桌,沙发,椅子等办公设施。对教室进行了升级改造,更换了门窗,粉刷了墙壁,增加了电扇、电棒,亮化了教室,平整了凸凹不平的校园。秋期,学校先后购置教学用数码相机一台,硬盘摄像机一部,笔记本电脑一台,卡拉OK教学音响一套和校园网站可视化积木式建站系统一套。此外,学校每年都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对楼房加固、补漏,对课桌凳进行维修,对花园进行补种,对教学器材和电脑进行维修、更新、添置,对托教餐厅进行逐步升级改造等。附:校园规划图ﻩ附:七小新(扩、改)建、维修校舍统计表2000年—2009年七小新(扩、改)建、维修校舍统计表年份新(扩、改)建维修合计总投资面积㎡投资(万元)面积㎡投资(万元)(万元)2000111120011212200215152003442004893545420056613939200615152007171720081919第三节技术装备与远程教育一、技术装备及实验教学学校创建初期,教学设备非常简陋,仅限于课桌、长凳等。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学校设备逐年添置,但数量很少。其中教学设备只有少量教学卡片、地球仪、地图等。电教设备,几乎没有.体育设备,仅有球类仪和供学生课外活动的简易器材.音乐设备,只有风琴。“文革”结束后至80年代后期,教育教学设备虽逐年添置,但幅度不大。从90年代后期开始,学校对技术装备投资逐年加大,走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前列,各种装备都达到了省级一类标准.1、电教80年代前期,学校没有电教设备。从80年代末,学校逐步认识到电教设备对教学的重要性,从90年代初开始加大投入力度,电教器材逐年增加。1993年以来,学校购买了彩电1台,放像机1台,收录机3台。1997年,学校多方筹资20多万元,购置40台电脑,建成宛城区第一个微机室。1999年,学校投入资金12万元,建成第一个多媒体教室.后又购置了2台打印机,1台复印机,一台柜机空调器,加强了学校硬件建设.2000年,学校加大投入.先后购置投影仪22台和配套的投示屏,手摇幻灯机1台,照相机1部,收录机42台,彩电2台,VCD机3台,空调机5台,功放机3台,打印机1部,复印机1部,购置部分学科教学软件(含课件、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2001年,按省Ⅰ类标准,建起了第一个多媒体教室。学校购置了各学科电子课堂资源库等学科素材,方便教师教学。同年,学校对原有的计算机房进行升级改造.2002年,学校购置摄像机一部,安装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地面接收系统软硬件一套。2003年,根据小班化实验班的需要,学校建成了第二个多媒体教室。购置了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刻录机等教学硬件.为了互通方便,学校给各处室、各办公室统一安装了广播。2004年,添置了远程教育网系统,建起了校园网,利用远程教育网上资源辅助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建立了校园内部网。教导处配置一台印刷一体机,各处室也都配备了一台电脑。8月,学校又为小班化实验班建起了3个多媒体教室,至此,学校达到5个多媒体教室。2005年春,购置47台电脑,建起了第二个微机室,后又对校园网进行升级,接入Internet网,全校实现网上办公,学生上信息技术课也可共享网上资源。秋期,学校安装“音柱广播系统”,电脑控制,自动播放。因教学需要,添置数码一体机、电脑和打印机各一台.2006年,学校投资17万元,购置35台电视机,创建了校园电视台,后又安装36个摄像头,整个形成校园监控系统。随后又购置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各一部。2007年,随着办公用具的需求,学校购置了传真机1台、扫描打印机4台、32英寸液晶电视机1台,激光一体机、喷墨一体机各一部。2008年,购置了85英寸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软件一套。秋期,在职工幼儿园建起第六个多媒体教室。2009年,根据教学需要,先后购置教学用数码相机一台,硬盘摄像机一部,笔记本电脑一台,卡拉OK教学音响一套和校园网站可视化积木式建站系统一套.从2000年开始,学校每期都要购置大量电教资料。如:录音、录像、幻灯、CD-ROM等.到目前为止,学校电教资料达到10000余件,极大地满足了教学之需求。2、仪器文革前,市教育局为学校配发各种仪器85件.但以其种类单一,仅能满足自然学科的使用和语文、数学教学中一些常见的教学需求。1985年,市教育局配发约230件仪器,充实了自然常识实验器材及教具。尽管如此也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许多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并从中挑选出较好的无私奉献给学校。从90年代起,随着新课程改革改深入开展,教学形式不断更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变,教师对教学仪器的使用频率逐步增大,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学校先后购置了语文、数学、简单物理、简单化学及自然学科等学科领域的教学仪器。2002年,学校筹措资金购置了分年级实验器材,基本上精确到每一章节、每一单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学之需求.2004至2005年,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学校教学仪器开始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过度。先后完成各类仪器的标卡、制作及粘贴任务。2006年,随着科学知识之在校园的逐步普及,学校又购入了天球仪、地球仪、三球仪机天文望远镜,丰富了自然学科的教学内容。2007年,根据教学需求,学校逐步完善了部分学科教学仪器,添置了课程教学中所学所需求的各类生物标本。如: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至2009年,学校各类教学仪器达1100余件.3、图书“文革”前,因学校简陋,经济拮据,学校无图书。”文革”后,学校逐步走上正轨,开始逐步购置。1979年,购置图书1100册,并建立了学校图书室,开始借阅,后因人员紧张,于1981年停借。1985年至1993年,经过重新整顿,剔除一些不合时宜的图书。后又经过多次投资,到1993年共有图书3049册,教师参考书420册,各种挂图135套。1994-2000年,学校进一步加大投资金额,每年要投入近2000元资金用于够置新的图书。经过数年购置积累,图书总数已达35400册,其中以教育类、文学类、历史类图书较多,教学参考书2100册,各种挂图300套。阅览室有教育刊物3000余册,各类报纸48000余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全校师生的需要。从2000年至今,由于受书价飙升、学校资金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每年学校仅能购进200本的图书,投入近3000元的资金。其中2007年,南阳市赠送了400余本价值6000余元的图书,充实了我校图书室。每年我校购进大约15种报纸共计45000余份;各种杂志12种共计144本;各类教学参考书110余份;还有20余份电子图书.截止目前,学校图书馆共有图书41480余册,其中以教育类、文学类、语言文字类图书居多,共占图书总数的75%以上。图书的利用率也在逐年上升,教师、学生的人均周借阅次数达1。8次以上。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4、体育、音乐、美术1960年建校初,学校几乎没有体音美器材。随着学校日益发展,先后购置了手风琴一台,脚踏风琴一台,篮球一个。至80年代,脚踏风琴达到5架,有篮球架一副,篮球3个,高低单杠各一副,写生画板2块。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学校对“小三门”逐渐重视起来,学校的体、音、美教学器材开始逐年增加.1998年,学校修建成了10多个室内、外乒乓球台,被市教委、体委命名为“篮球、乒乓球训练基地”,多次承接了市区小学的篮球、乒乓球比赛。后购置了山羊、体操垫、跳高架、秒表、各种球类体育器材等100余件.购置音乐伴奏乐器50余件,大鼓、小鼓、大叉小叉等音乐器材,逐步建起了鼓号仪仗队。美术器材购置了写生凳、石膏像、衬布、写生灯、遮光布等20余件。日臻完善的各种器材,确保了体音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2000年后,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在上级部门统一配置下,购置身高体重器、握力器、座位体前屈测试仪、软式排球等体育器材50余件。七小职工幼儿园成立后,又购置了“下课乐园”儿童娱乐设施一套,以及其他一些其它娱乐设施。2004年,学校投资2万多元,添购了双鱼牌乒乓球台4付,建成了标准较高乒乓球室,高规格玻璃钢篮球架1付,对学生进行训练。先后购置电子琴、西洋乐器、长号、圆号等40余件,完善了鼓号队。购置学生写生画板、写生教具、画架、画板等美术教学器材58件,进一步满足了体育、音乐、美术的教学需求。2006年,新添玻璃钢篮球架2副。2000年以来,学校每期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大量体音美教学器材。如:跳绳、垒球、实心球、乒乓球、羽毛球、鼓号队乐器、写生画板等.到目前为止,学校体音美器材达到1000余件。5、实验教学学校装备实验室后,实验教学工作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1)建立责任制度。学校制定并印发了《实验教学领导小组职责》、《实验员工作职责》和《实验仪器使用制度》、《实验室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为规范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行为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2)开展评估检查工作。1997年以来,学校对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进行了多次检查.通过检查评估,通报情况,有效地指导了实验室的管理与运用工作。(3)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每期以“四优”(实验论文、优秀教案、优质课和自制教具)评选为主要形式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至2009年,全校有65件(篇)实验教研成果荣获区级以上奖。二、信息技术教育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于1997年起步。截至目前,共装备微机室2个,计算机90台(其中服务器有1台),多媒体设备5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有2人,其中本科学历的有1人,专科学历的有1人。每年接受计算机培训的学生人数达2600多人。10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普及计算机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加强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1998年~2002年,学校先后开设了计算机常识课。因受无教材,教师少的限制,教学内容属学校自选,教学的序列性不强。从2003年起,三至六年级各班均按课程计划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并统一使用国家教育部审定的信息技术教育教材。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学校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目前,兴趣小组的大部分学生已能设计网页,学生在省、市、区各类电脑绘画、制作、计算机表演中获奖,为学校长了光,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2001年以前,学校教师只有3人会用计算机,经过5年的教师培训,至2008年,学校所有教师都取得计算机高级证书,合格率达100%.90%的教师都会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25%的教师会用摄像机,65%的教师会自己制作课件,40%的老教师会基本操作.多数教师在省、市、区教师电脑课件制作评比中多次获奖。三、远程教育为了推动课堂教学信息化进程。学校采取先建站后配套的发展思路,于2002年安装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地面接收系统软硬件一套。于2004年建立了校园网,2005年连接了Internet网,全校实现网上办公。学生上信息技术课也可共享网上资源,为学校师生多方面获得国内外最新教育信息创造了条件。2009年,购置校园网站可视化积木式建站系统一套。网络管理方面,学校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校园网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上网内容进行监控,对上机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提高了校园网的使用率.第四节财务财产管理1960年到1986年间,学校财务管理由总务负责,党支部书记垂直管理总务处.学校收入、支出及结余均造有明细账,支出项目由支部书记签条后方可支出,资金收入情况日清月结,年底公布学校收入支出情况.在财产管理方面,对各班级的桌椅等财产的管理,学校采取了“校长——总务-—班主任——学生"的三级垂直管理模式,以“谁使用、谁负责、谁维护”为原则,由各处室各年级的班主任与后勤处签订目标责任书,学期由后勤处与班主任当面核对,期末由学校后勤处清查数量,丢失、损坏的有班级负责赔偿。1986年起,后勤处分化为会计和出纳两个职能部门,两者各司其职,并相互协调,互相制约。学校坚持财务支出校长一支笔制度,所有支出部分均由校长签字后方可支出。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用品所需一律由教师登记后方可领取。 1998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实行财政统管,学校预算外收入全部缴区财政局统一管理。学校需要资金时,须写出报告,经财政局审批后返拨。1999年,学校贯彻省、市、区教委指示精神,规范收费行为,坚持实行“一证、一卡、三统一、五不准、一坚持"的收费管理办法,及时清结、多退少补,绝不超范围开支。2002年9月,区委、区政府决定,对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集中会计核算管理。学校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全部交区会计核算中心,由中心统一办理资金收付业务,只给学校审拨一定数额的备用金,用于零星开支.2004年起,学校进一步完善财务、财产管理制度,并写入学校规章制度汇编当中。至2009年,学校已经形成一套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运作,规范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为七小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附:2001年财务、财产管理办法(一)财务制度1、坚决落实校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2、财务人员要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财务规定、政策。3、严格把关合理使用经费,专款专用。向学生收取费用严格执行《收费许可证制度》,代收费比如书、本费等必须经上级主管领导批准,并及时的进行结算多退少补。收费前向家长进行文字通知.4、收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