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1-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技术基础_第1页
学习任务1-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技术基础_第2页
学习任务1-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技术基础_第3页
学习任务1-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技术基础_第4页
学习任务1-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技术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电控系统诊断与检修温福军----汽车运用系学习情景1:车间操作与安全专业的汽车维修人员=汽车系统专业知识+工作态度单元1:车间危险因素1.造成车间安全事故因素:A、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B、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2、汽车维修车间的主要危险1)如汽油和油漆等易燃液体必须适当处理和储存;2)易燃材料,如浸油的抹布,必须适当存放,以免火灾;3)蓄电池含有硫酸溶液,充电时会产生能够爆炸的氢气;4)松动的排水沟(井)盖可能引起脚或脚趾损伤;5)车间压缩空气系统的高压空气如果穿透皮肤进入血管是非常危险的;6)腐蚀性液体,如热清洗罐中的清洗液,对皮肤和眼睛有害;7)电器设备或电灯导线破损可导致严重的触电事故;;人员疏忽工作环境差(无通风装置)图1-22造成车间安全事故的因素8)危险废料,如蓄电池以及冷/或热清洗罐中具有腐蚀性的清洗液必须正确处理,以免造成人身伤害9)汽车排出的一氧化化碳(CO)是有毒的;10)宽松的衣服和长发可能缠绕在设备或汽车的旋转部件上,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11)某些修理作业产生的粉尘和节气是有害的,如维修制动盘、鼓以及离合器衬片进产生的石棉粉尘是导致肺癌的原因之一;某些设备,如气动扳手,发出的高分贝噪声可能伤害听力;洒在车间地面上的机油、润滑剂、水或零件清洗液可能导致人滑倒,造成严重的伤害。单元2:个人安全个人安全涵盖防止人身伤害:意识、态度、着装

1、着装和形象1)工作服。2)工作鞋。3)工作手套

2.在车间内行为准则1)始终使你的工作场地保持干净来保护你自己和其他人免受伤害

帽子清洁的工作服没带扣的皮带清洁用、干净的口袋里的抹布安全鞋无安全鞋戒指不戴手表和戒指不戴锁匙扣肮脏的工作服不戴帽子有带扣的皮带钥匙圈手表脏手图1-23正确的和错误的着装和形象a、不要把工具或零件留在你或者其他人有可能踩到的地方b、立即清理干净任何飞溅的燃油、机油或者润滑脂,防止自己或者他人滑倒

c、不要在开关、配电盘或电机等附近使用可燃物。2)使用工具工作时,遵守如下的预防措施来防止发生伤害a、使用产生碎片的工具前,戴好护目镜b、使用过砂光机和钻孔机一类的工具后,要清除其上的粉尘和碎片c、操作旋转的工具或者工作在一个有旋转运动的地方时,不要戴手套。d、手套可能被旋转的物体卷入,伤到你的手

图1-24正确使用电气、液压和气动设备情况3.防火1)必须采取如下的预防措施来防止火灾:A、如果火灾警报响起,所有人员应当配合扑灭火焰B、除非在吸烟区,否则不要抽烟,并且要确认将香烟熄灭在烟灰缸里

2)为了防止火灾和事故,在易燃品附近遵照如下预防措施:A、吸满汽油或机油的碎布有时有可能自燃,所以它们应当被放置到带盖的金属容器内。B、千万不要在处于充电状态的电池附近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因为它们产生了可以点燃的爆炸性气体C、在燃油泄露的车辆没有修好之前,不要启动该车辆上的发动机

图1-25车间防火要求4、电气设备安全措施1)不正确地使用电气设备可能导致短路和火灾。因此,要学会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并认真遵守以下防护措施:2)千万不要尝试以下行为,因为它们非常危险:a.不要靠近断裂或摇晃的电线b.为防止电击,千万不要用湿手接触任何电气设备。c.拔下插头时,不要拉电线,而应当拉插头本身d.不要让电缆通过潮湿或浸有油的地方,通过炽热的表面,或者尖角附近.e.千万不要触摸标有“发生故障”的开关

图1-26用电安全5.提升重物搬抬重物的规范操作一个人不要举过重的物体,应和他人合作。不举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重物。如果物体过重,使用合适的机器来兴起它。如果物体不好抓牢,不要试图举起它,寻找物体最佳的平衡点和能握紧它的地方。不要用背举起重物,你的腿上有身体上最强健的肌肉群,要使用腿部的力量。将你的身体紧贴重物,保持你的背和肘部笔直如图1-27所示。图1-27搬抬重物的规范操作学习情景2:基础知识1.汽车故障汽车故障是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经济性、动力性、工作可靠性、舒适、安全、环保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其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2.汽车故障诊断与修理的变化1)维修对象:车型技术客户档次

2)是维修方法和观念的变化:传统现代仪器科学诊断

传统的旧件修复总成及零部件更换

3.汽车故障诊断必须具备的条件1)熟悉汽车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判定故障现象相关的系统或总成范围2)具有清晰的检测思路,明确检测参数、正确的检测方法3)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4.故障诊断原则先易后难原则

先思后行原则维修资料和故障码先行原则

5.汽车故障诊断注意事项1)诊断、测试及排除故障时要在绝对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2)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时,应尽量避免拆卸零件,禁止随意大拆大卸。3)诊断故障前要先搞清故障部位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类型,做到胸有成竹4)故障的判断要有充分的依据,不要乱拆,乱接,乱试,胡拆乱碰不但排除不了故障5)有些故障与汽车及各总成的工作原理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主要根据经验来判断6)电控系统发生故障时,一般应先查是否油路堵寒,导线接触不良等故障,不要轻易怀疑是电控系统无件(特别是ECU)故障

7)某些对汽车总成或零部件有伤害的故障不要长时间或反复测试8)分析时要追究导致故障产生的深层原因,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否则可能会导致知故障的反复出现。9)对配合件,在拆卸时要注意装配记号及安装方向。若原来没有或看不清装配记号就应重新做标记。安装时一定要按记号装配。10)过盈配合件应尽量采用拉拔器等专用工具拆装,无专用工具时应垫上软金属或木块后再击打,不能直接用榔头击打零件,以免造成零件变形。11)装拧螺栓时,应分数次交叉,对称,均匀地按规定力矩拧紧,以免零件变形或结合不牢。装配完毕后,有锁销的应戴上锁销。12)装配完毕后,应清点诊断过程中乒使用的工具,仪器,擦布等是否齐全(特别是垫片之类的小零件)学习情景4: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与思路1.维修逻辑分析方法有六种逻辑分析方法:互换比较法当同一部车辆上各系统中,有两个以上相同的零件,可利用此法互换比较其工作状态是否改变,来判断有故障的元件。分离判断断法当系统与系统之间有控制互动作用或信号连线,会因互相干扰而造成无法检测或控制时

重叠比对法当系统与系统之间有控制作用时,会有共同都作用的元件及只对一个系统起控制作用的元件最终结果法当对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进行快速判断故障时,可由最终控制的元件作用的状况或数据的好坏来判断整个系统的好坏。模拟判断法模糊分析法。2.汽车故障诊断排除方法进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可依照下列步骤:识别故障。确认故障症状。基本检查。电控系统检测。进行修理。确认修理成功。要注意的问题是,大多机械部分及很多电子系统都不受电控系统的监控。1)识别故障进行这一步时,应与顾客交谈,准确了解故障和其产生的条件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总结为:5W2H→What、When、Where、Who、Why、How、HowMuch

2)确认故障症状注意目的性:故障存在性3)基本检查良好的空气——燃油混合气很高的压缩压力正确的点火正时及强烈的火花最好在确定发动机机械和常规易损元件状态良好之后,再检查控制系统的问题

检查的发动机机械系统如下:(1)燃油系统检测安装压力表检查燃油泵压力是否足够。再检查一下喷油泵的供油量是否满足标准

(2)气缸压力检测真空表的读数

(3)点火电压测试检查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再测一下基本点火正时和点火提前角是否符合标准图1-1燃油压力测试图1-3跳火测试将点火器必须接上火花塞及火花塞傍电极必须接地4)电控系统检测电路图。诊断故障码、故障检测流程图。电脑和端子作用图解。测试标准

由整体局部故障指示灯(MIL)解码器检查查看故障码找出发生故障的具体电路(回路)或子系统图1-4发动机警示灯5)进行修理将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点上时,即可开始修理。卸下元件后,要对其进行测试以验证是否存在故障

6)确认修理成功复检故障回路,如故障消失,则说明修理成功

图1-6测量故障元件DLC3DLC1DLC2DLC3TCTE2TE1TE1TE2TE1E1发动机ECUDLC1DLC2E1CGE1图1-5丰田OBD-Ⅰ和OBD-Ⅱ系统与解码器的连接TCSILSIL学习情景3:现代汽车随车诊断系统学习单元1现代汽车随车诊断系统概述OBD的英文全称为ON-BOARDDIAGNOSTIC,翻译成中文为:随车电脑诊断

OBD的历史1.OBD-Ⅰ

1985年美国加州大气资源局(CARB)开始制定法规,要求各汽车制造厂在加州销售的车辆,必须装备OBD系统,称为OBD-Ⅰ(第一代随车电脑诊断系统)1)仪表板必须有“故障报警灯”(MIL)2)系统必须有记录/传输相关废气控制系统故障码的功能3)电器元件监控必须包括:氧传感器、废气再循环EGR阀、油气蒸发控制系统(E-VAP)

2.OBD-Ⅱ特点:1)统一各车种诊断座形状为16端子2)具有数值分析资料传输功能3)统一各车种故障码及意义4)具有行车记录器功能5)具有重新显示记忆的故障码功能6)具有可由仪器直接消除故障码功OBD-Ⅱ统一故障码标准

SAE将OBD-Ⅱ故障码用一个字母和四位数字组合而成,第一个为英文字母,代表测试系统,如B代表车身电脑(BODY),C代表底盘电脑(CHASSIS),P代表发动机变速器电脑,即动力控制总成(POWERTRAIN),U代表车身网络

图1-7OBD-Ⅱ诊断座MIL(故障指示灯)传感器DLC3手持式测试仪诊断

电路

ECU

2.OBD-Ⅱ1)OBD-Ⅱ的特点①统一各车种诊断座形状为16端子,如图1-7所示,并装置在驾驶侧仪表板的下方。②具有数值分析资料传输功能(DataLinkConnector简称DLC)。资料传输线有两个标准:ISO标准(INTERNATIONSTANDARDSORGANIZATlON194l-2)利用7#,15#端子。SAE标准(SAE-J1850)利用2#,10#端子。③统一各车种故障码及意义。④具有行车记录器功能。⑤具有重新显示记忆的故障码功能。⑥具有可由仪器直接消除故障码功能。在1994年到1995年,部分汽车制造厂家已经采用OBD-Ⅱ标准,1996年全面采用OBD-Ⅱ标准,同时在新的诊断系统中增加了相当多的数值分析功能

3.OBD-Ⅲ采用OBD-Ⅲ系统就是在OBD-Ⅱ的基础上加I/M(检查与维护),主要目的就是使汽车的检查与维护合一,配合环保上的要求。

行车状况的记录发动机防盗变速器仪表ABS其它OBD-Ⅲ图1-9OBD-Ⅲ系统示意图4.OBD-Ⅱ故障码的分类1)A型故障码发生一次影响废气排放的故障后,执行器随即点亮故障指示灯,如A型失火(MIS-FIRE)2)B型故障码在连续两次发动行程中,都发生相同故障,此时电脑即点亮故障指示灯3)C型故障码在一次发动行程中,发生不影响废气排放的故障时,执行器即点亮故障指示灯并设定故障码4)D型故障码连续两次发动行程中,发生不影响废气排放的故障时,执行器即点亮故障指示灯并设定故障码

学习单元2OBD-Ⅱ的工作原理1.综合元件监测(CCM)CCM监测的元件包含空气流量计(MAF)、进气温度传感器(IAT)、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MP)、曲轴位置传感器(CKP)、汽油泵(FP)、怠速控制阀(IAC)、扭力变换器接合器(TCC)等元件。三元催化转化器监测氧传感器监测氧传感器监测监测器会监测前后传感器的加热线路及PCM参考信号是否短路/断路,三元催化转化器前的传感器会检查其电位高/低变化,以及切换频率。空/燃比14.7(COHC)铂温度350度左右(NO)铑

图1-12混合气监测发动机失火(MISFIRE)监测HC的含量增加会使三元催化转化器工作负荷过大,加速三元催化转化器失效。最主要的是根据气缸在失火时会引起活塞运动速度减慢,曲轴的转动速度也会下降来判断

NE信号G信号图1-13失火监控波形燃油修正监测OBD-Ⅱ检查两项燃油修正数值是否超出上/下限。第一项为短效修正

第二项为长效修正当短效修正值超出±10%一段时间后,长效修正即以新的供油时间来取代电脑内定的供油时间图1-14百分比燃油修正值油气蒸发控制系统监测即俗称的活性炭罐系统,它在平时吸收油箱内的蒸气,并在车辆巡航驾驶时将油气导入燃烧室燃烧。由于车辆厂牌的不同,因此EVAP控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图3-15为典型的系统图(以油箱压力传感器测得系统真空上升率来决定油气流量)油箱压力传感器图1-15EVAP控制系统废气再循环(EGR)监测如同油气蒸发控制系统(EVAP),不同厂家所使用的监控方式也大不相同。一般来说,都是利用电脑在开/关EGR阀门时,以“其他”的传感器来侦测EGR动作是否正常。废气再循环(EGR)系统用于降低废气中的氧化氮(NOX)的排出量。氮和氧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满足了上述条件,在强制加速期间更是如此

二次空气喷射(AIR)监测由于在发动机冷起动阶段混合气过浓,因而废气中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比例升高,通过二次进气可改善三元催化转化器内的氧化过程(二次氧化)并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次氧化所产生的热量可大大缩短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起动时间,这样也就大大改善了冷起动阶段的废气质量

电路图的使用方法在电路图上了解了端子号码的功能后,则通过配线连接器很容易找出故障部件

电路部件是以字母和数字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