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阶段特征_第1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_第2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_第3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_第4页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一中国古代史1.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是我国大动荡、大变革、社会转型时期总特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1政治: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2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3思想:百家争鸣;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2.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总特征:国家统一,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2经济: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丝绸之路,中外经济交往频繁。〔3思想:实行思想专制;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3.魏晋南北朝作为上承秦汉下连隋唐这两大鼎盛时期的过渡阶段。总特征: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1政治: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民族大融合;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形成士族制度。〔2经济: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3思想:佛教、道教盛行,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4.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总特征: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封建社会显现繁荣景象。〔1政治:国家统一;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的建立与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2经济:精耕细作日益成熟;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3思文:"三教并立";诗歌繁荣;书画艺术繁荣。5.宋元时期,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时期〔1政治:分裂割据和若干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2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坊市制度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城市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XX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3思文:形成新儒学即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实际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突出,"中学西传"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6.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时期总特征:国家统一,封建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走向衰弱。〔1政治:国家统一;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2经济:传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并占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缓慢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坚守重农抑商政策。〔3思想: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理学占主导地位;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4文化:传统科技发达,但未能产生近代科技;小说繁荣。〔5外交: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二中国近代史1.19世纪40-60年代初〔道光、咸丰,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转折。两条线索:列强侵华;地主探索、农民阶级抗争。〔1政治:①社会性质变化;②革命任务变化:反封建反侵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③阶级结构变化,出现近代买办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2经济:①列强的经济侵略,打断中国经济发展进展,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近代工业兴起,经济近代化起步〔洋务、民资。〔3思想:强国御侮、新思潮萌发:19世纪40年代"开眼看世界"〔学器物、1896年《资政新篇》。2.19世纪60—90年代〔同治、光绪,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两条线索:列强侵华;地主自强、资产阶级探索、农民阶级抗争〔1政治:①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②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试图挽救清政府;③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掀起维新变法运动。〔2经济:①列强在华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②洋务运动开启经济近代化;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3思想: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②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维新思想。3.20世纪前20年〔五四运动前〔宣统1908—1912年,仍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1政治:①列强侵华〔八国联军,《辛丑条约》半殖半封完全形成;②地主:清末新政、预备立宪;③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近代第一次巨变;④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2经济:1912-1919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经济和阶级基础。〔3思想:①辛亥革命前后,"民主XX"、"实业救国"、民主科学思潮兴起。②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后期传入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民主革命发展。〔4生活: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开展;民国初年,颁布法令推行移风易俗。〔社会生活体现民主性、革命性4.1919—1927年新民主主义崛起〔1政治:①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瑞;②十月革命传来马克思主义,中共诞生;③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2经济: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和民族工业萧条。〔3思想: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新三民主义;③毛泽东思想萌芽。5.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中共土地革命时期总特征:国共十年对峙,阶级矛盾为主,民族矛盾上升。〔1政治:①国民党:1927年XX国民政府成立、宁汉合流、政治统一;1928年东北易帜,形式上统一中国;剿共;②共产党:武装反抗〔XX、秋收、"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革命根据地建立〔江南为主、1931瑞金中华苏维埃XX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长征;③日本:经济危机,侵华。1931"九·一八",1932"一·二八"、伪满洲,1935华北事变。〔2经济:①国民党: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1927—1937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②共产党:土地革命。〔3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6.1937—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侵华、全民族抗战总特征: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共由对峙到合作。〔1政治:①日本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日军滔天罪行〔1931年12月XX大屠杀、41年潘家峪惨案、东北"七三一部队"细菌战;②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三个战场〔正面、敌后、海外、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突出会战及战役〔正面战场四次会战、平型关、台儿庄、1940年百团、胜利意义〔国内2、国际2〔2经济:①沦陷区:华北、华东等,民族工业被吞并或"军管理";②国统区:战时体制,"统治"经济、全面控制,抗战胜利物质基础、民族资本萎缩;③抗日根据地:双减双交土地政策,团结抗日。〔3思想:毛泽东思想成熟。1938年《论持久战》、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革命两步走、1945年《论联合政府》;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7.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总特征:和平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1政治:①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对抗;国家由和平走向内战。②争取和平民主斗争:1945年XX谈判及《双十协定》、1946年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1946年北平谈判《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等。③内战:中共战略防御〔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渡江战役、解放XX,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意义〔国内、国际。④中间道路〔民资,资产阶级XX国之路〔2经济:①国民党: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恶性通货膨胀;战争摧残;民族工业困境;中国经济接近崩溃。②共产党: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华北、东北、XX等解放区土地改革。〔3思想: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①1949年XX西柏坡七届二中〔工作重心、工作中心、胜利后基本政策、总任务、两务必;②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③毛泽东思想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中国现代史1.过渡时期〔1949—1956年总特征: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1政治: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纪元;②人大制度、政协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标志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建立;③《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2外交:①"一边倒"外交奠定建国初期的外交方向;②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体现外交政策的成熟;③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4年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3经济:①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②1952年底经济恢复,为工业化创条件;③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1957年"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由于基础差、底子薄,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④三大改造完成,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体制;⑤1956年《论十大关系》。〔4文化:1956年"向科学进军"、"双百"方针,促进文艺事业发展;扫盲运动推动国民素质提高。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总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1政治:①"左"倾错误的产生和发展,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民主政治受挫;②1965年XX自治区建立。〔2外交:①中苏、中美关系恶化〔1960年代:中苏断交,外交环境恶化;②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和团结。〔3经济:①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②1960年"八字方针",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4思想:①"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双百方针未能贯彻;②教育"大跃进",教育受挫;③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体系;④以原子弹为代表的国防科技成就突出,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⑤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⑥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播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总特征:社会主义建设严重受挫。〔1政治:文化大革命、红卫兵运动和破四旧运动等,导致民主法治严重受挫。〔2外交: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等,开拓了外交的新局面。〔3经济:经济建设受严重影响,损失巨大;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人民生活困难。〔4思想:"左"倾错误发展到一个极端。〔5文化:①双百方针被废,文化凋零;②大学停止招生,文攻武斗,上山下乡〔1968年,导致教育受挫;③以氢弹爆炸〔1967年、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1973年袁隆平籼型水稻、为代表的国防科技成就突出。〔61977年12月:恢复高考.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总特征: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祖国统一、民主法治、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融入全球化、邓小平理论、注重教育、新时期外交〔1政治:①民主政治得到完善;②建立基层民主选举制度;③法制建设日益完善;④1997年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1982年全面修改宪法、1979年《告XX同胞书》、"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实施,促进国家统一。〔2外交:①1978年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②1985年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提出,1984年不结盟政策的实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等外交活动,提高了中的国际地位。〔3文化:①双百方针的恢复,促进文艺繁荣;②1977年底高考制度恢复、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等;③1983年邓小平教育的三个面向;④1980年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⑤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4经济:1978年十一届三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创办乡镇企业;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制,变单一公有为公有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②形成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加入世贸组织等史实。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5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社会:民众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发生巨变;交通通讯巨大进步;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小。〔四世界古代史1.西方文明源头在古代希腊、罗马。作为欧洲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两个地区,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1政治上:①希腊民主政治机构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比如会议制、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成为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②罗马法则独树一帜,包括民法典、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继承制度等,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文化上: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有一些学者开始从以前对神的研究转为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于是出现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五世界近代史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总特征:步入近代。西欧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1政治:①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②封建专制仍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此起彼伏;③尼德兰革命产生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2经济: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②新航路的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衰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打破隔绝、世界一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③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欧洲原始资本积累,进一步开拓世界市场。〔3思想: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大旗;②重商主义盛行〔4文化:近代自然科学兴起〔文艺复兴时期产生。〔5东西差距:原来先进的亚洲封建大国,逐渐落后于欧洲。2.资产阶级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立。〔17—20世纪初总特征: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逐步确立,欧美国家主导世界。〔1政治:①英、美、法、德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或王朝战争的方式走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各国以立法方式最终选择了君主立宪制或XX制;这两种政体的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从此,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②欧洲的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③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2经济:两次工业革命,欧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流行;军事侵略和廉价商品把大部分地区和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①17-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手工工场时期;②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蒸汽时代,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资本产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商品输出为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西方差距拉大。③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为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思想:①17-18世纪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政治构想,使民主、自由、平等、法制思想成为历史潮流;②民族主义兴起与发展;③19世纪上半期,反映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潮、反映工业无产阶级愿望的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思潮由空想变为科学。〔4科技:①自然科学发展,17世纪晚期牛顿力学体系建立、20世纪现代物理学建立;②19世纪中达尔文生物进化论;③工业革命使新式交通和通讯手段发展迅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5文艺: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先后成为主流形式〔6国际关系:①18世纪中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②19世纪中世界体系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列强瓜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六世界现代史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是世界现代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总特征: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时期,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的历史时期。〔1政治:①资本主义:一战后动荡走向暂时稳定,又是从大危机大动荡再次走向二战的时期。②社会主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和巩固;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③国际关系方面:一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突出表现为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30年代大危机和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导致了二战的爆发。〔2经济: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并进。①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包括: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特点与成就;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的建立与发展。②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危机和调整。包括: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2.二战后〔1945年后,是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