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_第1页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_第2页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_第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_第4页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第一节生产要素定价理论概述第二节工资、地租和利润第三节在资本市场中利率的决定1第一节生产要素定价理论概述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二、生产要素的供给三、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定价2

边际生产力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条件下,一种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它的边际生产力。均衡价格论则认为,要素价格不仅取决于边际生产力,还取决于它的边际成本。厂商对一种投入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它的边际生产力,而要素所有者对投入要素的供给取决于它的边际成本。当要素的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时,供求就达到均衡,厂商就能获得最大利润。

3

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指各种生产资源在生产中所提供服务的价格,而不是指它们本身的价格。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4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第一,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是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第二,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第三,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目的不是满足消费的欲望,而是为了追求利润的需要。5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产量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而带来的收益的增加,它表示要素边际生产力的高低。6

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MarginalRevenueProduct,简记为MRP)曲线的d点以下倾斜的那一部分。7

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均衡条件是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MRP)等于边际要素成本(MarginalFactorCost,简记MFC)。3.生产要素需求的均衡条件

8(1)由于技术改进而使每一单位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提高,MRP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生产要素的需求的均衡量将增加。(2)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MRP曲线的移动,这也将引起生产要素需求的均衡量的变动。(3)要素价格的变化引起MFC曲线的移动,也将导致生产要素需求的均衡量的变化。(4)某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需求的变化,该要素的可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该要素需求的均衡量的变化。

4.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动

9

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提供生产要素为厂商使用时,考虑的是由此能够获得最大的净收益,正如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时考虑的是获得最大利润一样。因此,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同任何商品的供给曲线一样具有正斜率,当其价格上升时供给增加,反之供给减少。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

10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也就等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所以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理论又称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11我们利用边际收益产量MRP来讨论生产要素的需求,MRP=MR·MP。边际产量反映的是产出与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边际收益反映的是总收益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而边际收益产量反映的是总收益与要素投入量之间的关系。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定价

1.商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定价

12

表7-1直观地反映了要素投入量的变化怎样通过影响边际产量与边际收益来影响边际收益产量。我们通过该表可知,边际收益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要素投入量总产量(Q)边际产量(MP)销售价格(P)总收益(TR)边际收益(MR)边际收益产量(MRP)00---------------1101010.001001010021999.0517287232788.4422875643477.94270642

表7-1要素投入量与边际收益产量的关系13

这里以垄断厂商为例,分别就单要素投入和多要素投入两种情况讨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单要素投入情况下,假定垄断者的需求函数、生产函数以及收益函数分别为:需求函数P=h(Q)

生产函数Q=f(L)

总收益函数R=PQ=h[f(L)]f(L)

那么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就可以写成:

π=PQ-WL-F=h[f(L)]f(L)-WL-F

其中W为要素价格,F为固定成本。得到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P=W。

14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所反映的是要素需求量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边际收益产量曲线所表示的是要素的使用量与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之间的关系。由于在均衡时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要素价格,因此,在单要素投入的情况下,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曲线就是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15

由MRP=W还可以导出要素价格、商品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以及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MR=P(1-1/Ed)。

MP是生产函数对要素投入的一阶导数,即MP=f

'(L)=W

上式表明生产要素定价问题不是个孤立的问题,是与商品价格、需求状况、生产技术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6

厂商在生产中使用的是多种生产要素:一种要素价格的变化将会引起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替代效应与产出效应将改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曲线。

替代效应:以相对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替代相对价格较高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影响。

产出效应:以固定支出购买价格变化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影响。1718

在生产要素市场为买方垄断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购买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表示垄断的买者只要提高生产要素的价格,就可以得到较多的要素供给。要素价格W与要素的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W=g(L)。

2.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不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定价1920

表7-2有助于大家理解要素供给曲线与MCI都大于W,W实际上代表了要素的供给,所以MCI曲线位于供给曲线的上端。

要素供给量L要素价格W变动成本MCI12.002.00···22.505.003.0033.009.004.0043.5014.005.00表7-2要素价格与要素边际成本21

假定厂商是商品的垄断卖者,又是生产要素的垄断买者。在单要素投入的情况下,作为商品生产的垄断者,他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等于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曲线MRP,作为生产要素的垄断买者,他的MCI曲线位于要素供给曲线的上端。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是:MCI=MRP。

22

以垄断者使用资本与劳动两种要素为假设讨论厂商的均衡。假定厂商的需求函数为P=h(Q)生产函数为Q=f(K,L)劳动供给函数为W=g(L)资本供给函数为r=φ(K)其中,W为劳动的价格,r为资本价格,厂商的利润函数:

π=PQ-WL-rK=h(Q)Q-g(L)L-φ(K)K可以得出垄断者要素投入的均衡条件:

MCIL/MCIK=MPL/MPK23

我们可以将上述均衡条件和生产理论所讨论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条件W/r=MPL/MPK进行比较。二者的区别在于等式的左端,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条件是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导出的,因为要素价格不变,所以要素投入的边际成本不变,即MCIL=W,MCIK=r

在本节中,我们放弃了要素价格不变的假定,因此,MCIL与MCIK都不再是常数。由于要素间的相互替代,会导致MCIL和MCIK的变化。

24第二节工资、地租和利润一、工资理论二、地租理论三、利润理论25

一、工资理论1.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劳动供给是指劳动者在不同劳动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数量。劳动价格通常应工资率来衡量。工资率:单位劳动的工资。26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形状表示,在工资率较低的时候,劳动供给量是随着工资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水平以后,劳动的供给量反而减少。27

根据劳动都是同质的假定,劳动都是单一等级的劳动。它的均衡工资水平和均衡劳动交换量,由劳动的需求曲线和劳动的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如图7-8所示28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市场存在的不完全竞争主要表现为:

●自由进入某一职业劳动市场的条件受到限制

●雇主的市场力量

●工会的力量

●工资法律的限制

习惯的限制2.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29

工会通过支持移民限制、缩短每周工时、延长休假期、限制雇佣童工和女工、高额的入会费、拒绝接受新会员、降低劳动强度等办法可以限制劳动供给量,从而使劳动供给曲线沿劳动需求曲线上升,以提高工资水平。

工会对于工资水平的影响:

限制劳动的供给

30

工会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帮助厂商改善管理来降低商品价格,要求政府提高进口税和限制进口、扩大出口等办法,使劳动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从而提高工资水平。●

向上移动劳动需求曲线31●

消除“买方垄断的剥削”32

●要求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也可以使工资维持在一定水平上33

所谓经济租,是指由于需求的增长,使生产要素供给者获得超过其愿意接受的价格的部分,其大小等于生产者剩余。在图7-12中,VGE的面积表示经济租。

二、地租理论1.经济租342.地租35

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地租的存在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土地的有限性,二是土地在肥沃程度和位置上的差异。3.级差地租理论36

最终农产品将按照劣等土地耕作的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P*,因而,优等土地和中等土地所有者都可获得高于正常利润的地租。

37

西方经济学认为,短期内使用固定生产要素(厂房、机器设备等)的报酬同土地供给不变由需求决定地租的情况类似,故称已投入的固定资本在短期内的收入为“准地租”。

4.准地租38

对于利润的来源问题,西方经济学的看法不一致:克拉克只把企业主所获得的超额利润称为利润。马歇尔认为:一是对管理能力的报酬;二是对从事生产的组织供给的报酬。利润的大小决定于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需求和供给。熊彼特认为利润是企业家创新活动的报酬。也有观点指出,利润是对企业主承担风险的报酬。马克思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三、利润理论39第三节在资本市场中利率的决定一、投资收益的贴现值和投资决策二、债券投资与债券有效收益率三、投资风险与贴现率调整四、均衡利率的决定40

贴现值(PresentDiscountedValue,记作PDV),是未来一笔钱按照某种利率折为现值。其计算公式为:

V代表未来某年的一笔货币额,t代表年限,R代表用于贴现的利率。

一、投资收益的贴现值和投资决策

41

一般来说,厂商从事一笔投资后,并不是在某一年取得一次性收入,而是在以后若干年每一年都获得一笔收益,这被称为支付流(PaymentStreams)。支付流现值(PDVPS)的计算公式为:

代表t(t=1,2,…,n)年所获收益的折现值,R为利率。

42

如果厂商每年获得收益相等,即V1=V2=…=V,而且投资所获得的收益是永久性的,即n趋向于无穷大,则支付流现值为:

43

通常厂商投资决策的标准是净现值(NetPresentValue,简记作NPV)标准,公式如下:

C为购买资本的成本开支,πn为第n年所获利润,R为贴现率(DiscountRate)。厂商投资的准则是若NPV≥0,则投资可行,否则投资不可行。

44

对于具有到期日的债券,购买债券者从购买之日起,至到期日止,每年都可以得到一笔利息收入,债券到期时还可以获得本金。假如某人在年初购买了100元的5年期国库券。每一元国库券每年可以获得0.1元利息,则5年期国库券收益的现值为:

二、债券投资与债券有效收益率

45

对于无到期日的债券,购买债券者可以永久性地每年都获得一笔固定的利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