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经济危机与新政_第1页
第4课经济危机与新政_第2页
第4课经济危机与新政_第3页
第4课经济危机与新政_第4页
第4课经济危机与新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敬请指导学科:历史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材料一:“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嫩鸡,车库里有辆汽车。”

——1929年竞选总统的演说词材料二:1925年,美国著名作家克莱德出版《美国的悲剧》一书,主人公克莱德是穷教士的儿子,本质上并不邪恶。步入社会后,耳濡目染金元的魅力,被以吃喝玩乐、以自我为中心、只求个人发迹的美国生活方式所腐蚀毒害,以锐利的锋芒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对比两个材料,请问美国的社会现状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繁荣背后潜藏着危机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一战后,美国从战前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变成最大的债权国,欧洲各国欠美国政府100亿美元之巨;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伦敦移到美国纽约;192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

1924---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69%,1929年工业生产总值,占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柯立芝繁荣”(一)美国的

繁荣一、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材料一: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的5%的最富有者获取,……更为严重的是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一、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贫富差距严重人民购买力低材料三:“炫耀性消费”成为社会时代潮流。当福特在1928年宣布他将推出新的A型车时,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对这种尚未谋面的汽车下了订单。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材料四:在1929年夏季,美国众多公司股票上升率高达90%,财政部长梅隆也于1929年9月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继续下去。”狂热地股票投机活动材料二: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二)美国繁荣背后的

危机(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导火线:(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相对低下之间的矛盾。(一)原因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纽约华尔街股价暴跌(供大于求)晴雨表

股市是:社会经济的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二)爆发2、地点:1、时间: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盘由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盛,股票升值,人们抢购;经济凋敝,股票贬,人们抛售;

3、范围:听到股市崩溃的消息(漫画)特点

具体表现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英法四国共29万家企业破产。3000多万工人失业,几百万小农破产。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与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共持续五年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三)特点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外贸缩减

46.2%40.6%28.4%16.5%8.4%1/3工业下降70%69.1%50%48%50%2/3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1.经济上: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工人失业,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2.政治上: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动荡。3.国际关系上:资本主义各国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引出一连串关税战、倾销战与货币战。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四)影响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年)美国第34届总统,出生于纽约州海德帕克镇一富豪之家。1928—1933年任纽约州长,任期内,美国发生严重经济危机。他主张采取“国家干预”的措施,恢复经济,深得人心。1932年11月以压倒多数票当选总统。三、罗斯福新政主张市场自由,政府不干预经济胡佛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罗斯福1、背景: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政局动荡。2、开始时间:1933年,罗斯福上台三、罗斯福新政3、主要内容:???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项目具体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限制企业生产,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压缩产量、稳定价格,维护农业生产环境。

调整农业政策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1.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全国工业复兴法》:2.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4、罗斯福新政基础与核心防止盲目生产;保障工人的工资、工时、谈判的基本权利、是为了提高购买力、消除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2.”新政”新在哪

?3.“新政”能消除经济危机吗?小讨论1.你如何看待罗斯福新政的目的?6、新政的特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7、局限性:5、新政的目的: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新政的目的是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新政“新”的体现)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影响)2、政治上: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政不能根除经济危机。1、经济上: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民主统治得到稳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局限性:积极意义小组讨论思维延伸有人指出,20世纪有三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列宁,他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调控使苏联经济得以恢复;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经验值得吸取的?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2、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思维延伸1、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C.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D.整顿金融业A2、经济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维持利润而采取的手段是()

A、降价抛售B、销毁商品

C、囤积商品D、运销海外

3、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学说中指出:“我们最重要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实行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B、整顿农业

C、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D、兴建公共工程BD4、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A比较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人物当时解决的问题重大事件主要影响华盛顿林肯罗斯福思维延伸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背景性质根本目的方式侧重点作用思维延伸比较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人物当时解决的问题重大事件主要影响华盛顿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独立独立战争取得民族独立;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思维延伸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背景性质根本目的方式侧重点作用思维延伸战时共产主义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经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改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为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工业为核心,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二、大危机繁荣背后潜藏着危机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一)原因1、根本原因2、主要原因3、导火线(三)特点——1、时间2、国家3、范围(二)爆发时间长、范围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