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TOC\o"1-5"\h\z\o"CurrentDocument"\h第一章 总论 -6-\o"CurrentDocument"\h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6-\o"CurrentDocument"\h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 -7-3项目概况 -8-\o"CurrentDocument"\h1.4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10-\o"CurrentDocument"\h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12-\o"CurrentDocument"\h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2-\o"CurrentDocument"\h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o"CurrentDocument"\h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 -21-\o"CurrentDocument"\h3.1产品市场供需现状 -21-\o"CurrentDocument"\h2产品市场供需预测 -24-\o"CurrentDocument"\h第四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28-1 场址选择 -28-2 场址条件 -28-3 社会经济状况 -30-\o"CurrentDocument"\h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31-\o"CurrentDocument"\h1项目组成 -31-2建设 -32-3 土建工程 -32-\o"CurrentDocument"\h第六章 总图及公用工程方案 -35-1总图布置 -35-2供电系统 -37-3 给排水设施 -37-\o"CurrentDocument"\h4 供热 -38-5 维修设施 -38-6.6 消防 -39-\o"CurrentDocument"\h6.5通讯、电视、网络系统 -40-6.6广播系统 -40-6.7 通风空调 -40-8地震设防 -40-\o"CurrentDocument"\h第七章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41\o"CurrentDocument"\h7.1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41-\o"CurrentDocument"\h2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41-\o"CurrentDocument"\h3设计中采用、执行的环保标准 -42-4 环境保护措施 -42-\o"CurrentDocument"\h5 绿化 -45-6环境影响评价 -45-\o"CurrentDocument"\h第八章节约能源 -46-1 设计依据 -46-2 节能设计 -47-3节能措施 -47-4 节水措施 -47-5能耗指标 -48-\o"CurrentDocument"\h第九章劳动卫生 -49-1指导思想 -49-\o"CurrentDocument"\h2职业安全卫生健康对策与措施 -49-\o"CurrentDocument"\h第十章项目组织与管理、职业安全卫生 -51-\o"CurrentDocument"\h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51-2项目组织及运营 -51-3项目实施方案 -52-\o"CurrentDocument"\h第^一章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53-11.1项目开发期 -53-\o"CurrentDocument"\h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3-\o"CurrentDocument"\h3项目实施过程控制措施 -53-\o"CurrentDocument"\h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55-\o"CurrentDocument"\h12.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55-2流动资金估算 -57-\o"CurrentDocument"\h3融资方案、资金来源及借款偿还方式 -57-\o"CurrentDocument"\h12.4分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和资金管理 -58-5形成固定资产价值 -58-\o"CurrentDocument"\h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59-1成本费用估算 -59-2营业收入与税金估算 -59-3营业利润估算 -60-\o"CurrentDocument"\h13.4项目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 -60-13.5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60-13.6财务现金流量分析 -60-13.7资金来源与运用 -61-8主要经济指标 -61-\o"CurrentDocument"\h第十四章社会影响评价 -62-\o"CurrentDocument"\h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62-\o"CurrentDocument"\h2项目与所在地相互适应分析 -62-\o"CurrentDocument"\h3社会风险分析及社会评价结论 -63-\o"CurrentDocument"\h第十五章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4-\o"CurrentDocument"\h1建设工期 -64-\o"CurrentDocument"\h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4-\o"CurrentDocument"\h3项目实施进度表 -64-\o"CurrentDocument"\h第十六章项目招标 -65-1招标依据 -65-2招标内容 -65-\o"CurrentDocument"\h3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 -65-16.4招标基本情况 -65-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1.1.2项目单位概况项目承办单位:XX法人代表:XX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位于XX经济开发区XX地产药材交易园内,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XX,企业注册登记号XX,是一家集市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地产中药材购销、仓储及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经营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总资产规模100万元,固定资产规模100万元。公司现有从业人员100人,其中管理人员40人,高、中级职称人员60人。法人代表:XX。XX是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区,有西北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当地农户对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储藏有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而且与全国各地大型药材交易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渠道畅通灵活。2023年他利用XX独特中药材优势,注册成立了XXXX有限公司。公司分别在XX文峰中药材交易市场和XX中药材交易市场设有销售窗口,拥有完善的产品检测手段和质量保证体系。与国内知名大型医药生产厂商(山东XX阿胶、九芝堂、扬州XX药业有限公司、福建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密切的联系,并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和合作关系,已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可研报告编制单位:XX咨询证书编号:XX1.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证明材料(2)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09]49号)(3) 《XX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4) 《XX省“十二五”陇药产业发展规划》(5)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原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6) XX省实施《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办法(7)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9号)《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10) 其他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等3研究范围(1)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 行业分析及市场预测(3)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项目区域概况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项目组织及管理系统项目效益评价及不确定性分析1.3项目概况1.3.1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经济开发区XX地产药材交易园内,南邻国道316,其余三面为XX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周边无高层建筑,外部自然环境良好,无污染性企业,无外来污染源。交通十分便利,场区通讯、供水、供电条件便利,就近接入,适合项目建设。1.3.2建设内容、规模本项目规划占地100000平方米(约100000亩),拟建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其中:车间10000平方米,仓储10000平方米,商业综合楼10000平方米,办公质检楼10000平方米,公用配套设施1000平方米,以及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等。1.3.3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限为2023年1月至2025年7月。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为1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0万元,建设期利息10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00万元。项目建成后,营业收入10000万元;项目经营期年平均利润总额为10000万元,年平均所得税10000万元。项目投资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50%,资本金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50%。项目总投资收益率50%,资本金净利润率50%。

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1.3.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内容及规模1.1主要建设内容1.1.1制剂车间平方米10001.1.2提取车间平方米10001.1.3饮片车间平方米20001.1.4库房平方米10001.1.5成品库及原料仓库平方米20001.1.6D商铺综合楼平方米20001.1.7F商铺综合楼平方米52001.1.8办公质检楼平方米10001.1.9动力站平方米10001.2建设规模1.2.1制剂车间座11.2.2提取车间座11.2.3饮片车间座11.2.4加工中药材吨/年200002总用地面积平方米772563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200004总建筑面积平方米400005建筑密度%24.396容积率0.827总投资万元100007.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00007.2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100007.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38.998营业收入万元100009增值税万元140.4210营业税万元100010年总成本万元2000平均11年利润总额万元10000平均12借款偿还期(人民币)年5.00等额还本13投资回收期年4.20含建设期14总投资收益率%5015资本金净利润率%5016财务内部收益率%50所得税前17财务净现值(ic二12%)万元12262.09所得税前4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1研究结论从项目选址、建设条件及建设方案等方面分析,本项目在工程方案上具有实施的可能性;财务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贷款偿还能力分析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强的还贷能力;社会效益分析表明:本项目建成后,可以大大推动XX、XX及XX地产中药材的产业化的发展,引领当地中药材加工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的加工模式,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一批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稳定,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其社会效益是明显的。环境影响评价表明:本项目采取必要防治污染措施后,对当地环境无不良影响。综上所述,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本项目是可性的。2建议本项目建设时间紧,涉及范围广、部门多,须协调的工作多,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同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项目建设的程序,作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本项目顺利实施。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XX是全国药材主产地之一,全省药材品种虽然在1500种以上,但XX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应该说XX药材的资源优势是比较优势。据统计,全省药材种植面积己达到3100万亩以上,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居全国药材种植前列。药材总产量己达131万吨,产值160亿元。上市的家种药材品种达350多种。当归产量占全国的95%,党参产量占全国的80%,黄(红)苗产量占全国的75%,大黄产量占全国的60%,甘草产量占全国的25%,以上5种药材的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XX省XX地区的崛县、XX、XX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分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苗之乡”。XX中药材初级加工产品(饮片、切片),年加工量已达12万吨,消化全省药材量的21%,产值30亿元。XX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和重要的药材交易集散地,还是著名的“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苗之乡”。XX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17万吨,其中GAP规范种植面积20.32万亩,当归、黄(红)苗三大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分别为24万亩、28万亩、24万亩,这些品种的质量和种植规模在全国占绝对优势。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陇药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国办发〔2002)61号)、《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10)483号)、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的颁布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及《XX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函〔2009)150号)的实施,为加快陇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甘发〔2010)8号)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扶持办法,为我省医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XX中药材加工主要为饮片加工,分散与中小企业和个体加工,由于没有质量检控的专门机构,难以实行流通环节的市场准入制度,因此,进入市场的绝大部分中药材和切片,没有严格的药用品质检测和安全指标控制,有效成分含量不清,农药和重金属残留、so2-次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2011年XX省XX、XX等地药农和商户用硫磺熏蒸当归等药材的现象,引发了社会较大反响。严重影响XX中药材的信誉度。本项目XX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具有以下功能:资源集聚功能:本项目凭借其比较优势,能够使分别掌握在各种社会组织中的各类资源集聚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资源的集聚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集聚、财务资源集聚、物力资源集聚、信息资源集聚、组织资源集聚、政策资源集聚等方面,之所以有这种集聚功能,是因为全产业链的打造具有特殊的社会支撑环境,如特殊的政策、地理位置、文化氛围、服务支撑体系和管理体制,使众多的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创业者纷纷涌向当地,随着全产业链条建设的发展,这种集聚效应将会越来越强烈。技术渗透功能:本项目的渗透功能主要表现在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新技术向相关产业渗透。示范带动功能:本项目在技术产品、技术工艺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创新将对区域外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产生积极影响和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本项目在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利用方面一旦获得成功,很快便引起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学习效仿获得,从而掀起创新浪潮,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另一方面,产业链条在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也成为区外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的样板。外围辐射功能:本项目的辐射功能主要表现在:首先通过向传统企业转移产品,提供先进设备等方式促进地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其次能促进地方商业、交通、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机会。鉴于目前XX市中药材原料丰富、中医药企业已有一定的规模,建立专业的全产业链项目已成为提高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水平,调整中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产业升级,改变地方GDP增长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在XX县建立中医药全产业链项目,对整合XX市及陇东南地区中医药产业资源,规范中医药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中药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中药产业的信息化发展等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本项目引导规范可改变XX市及周边地区中医药企业小、散、乱的现状,促进中医药产业规范有序发展,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工业园区开发模式,是目前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最常使用的工业地产开发模式,同样也是我国目前工业地产市场的主要载体。因为工业园区开发并不属于简单意义上的工业地产开发,而更多的是基于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百姓就业等各种综合因素考虑而设置的。各类工业园区作为本地区国内外经济的交汇点,是我国价值链中具备良好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器。主体企业引导模式,一般是指在某个产业领域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的企业,为实现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与获取更大的利益价值,通过获取大量的工业土地,以营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借助企业在产业中的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通过土地出让、项目租售等方式引进其他同类企业的聚集,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打造及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指出: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的循环经济改造。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就是推进现有的各类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各类专业园区等)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合理延伸产业链并循环链接,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不断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规划园区循环化改造,统筹考虑循环化改造的各项任务;同时要针对园区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阶段性的改造方向、重点和目标,对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关键补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进行重点设计,力争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XX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指出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设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和循环型社会三大体系,着力打造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培育100户骨干企业、改造提升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形成覆盖全省的、各具产业特色的七大循环经济基地、初步筛选一批重点项目和支撑技术。以工业园区的生态化作为发展循环型工业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推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优化整合工业园区。紧密结合地方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做好基础产业的配套服务,壮大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植发展物资回收、物流配送和废物利用等循环型产业。《XX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指出:以国家支持XX省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为契机,结合《XX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积极开发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开展循环经济产业链链接或延伸、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能源梯级利用、污染集中防治设施等项目的建设,推动企业开发利用废弃物资,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循环利用工业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鼓励和引导开发区内外企业加强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区外产业关联度高、符合产业链接要求的企业入驻开发区,力争实现区域循环的园区化。鼓励和支持开发区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XX市要抓住引沸一期工程即将建成通水的机遇,围绕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等特色资源优势,加快XX经济开发区、XX经济开发区等省级开发区建设,重点发展马铃薯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中药等产业,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培育形成马铃薯精深加工和现代中医药两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等产业。本项目建设立足XX经济开发区实际,符合相关政策要求。加快地产中药材发展的需要XX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是全国中药材优势主产区之一,人工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三,中药材品种资源丰富,质地优良。现有药用品种1527种,其中植物药材1270种,动物药材214种,矿物药材43种。属于国家382个重点品种的有276种。大宗道地药材30多种,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苗、大黄、甘草、柴胡、板蓝根、枸杞、黄苓、款冬花等十大陇药品种已形成一定规模。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加工、中成药、生物制药、化学原料药和医药商贸物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XX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0年底,全省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61户,资产总额83.09亿元,从业人员1.23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50.42亿元,工业增加值17.5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3.58亿元,实现利税10.23亿元。201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252万亩,产量52万吨。大宗道地药材当归、党参、黄(红)苗、大黄、甘草、板蓝根六大类药材占全国同类品种产量的90%、85%、80%、50%、25%、65%,除板蓝根以外,其他五个品种的出口量占全国80%以上。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30项中药材地方标准,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加工进行了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初步建立起中药材标准体系,已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区9个,示范区建设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XX当归、XX黄苗、XX/XX白条党参、文县纹党、XX大黄、西和半夏、民勤甘草已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在XX省优质道地中药材最佳生态区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XX、宕昌、漳县等地为中心区的优质当归基地;以XX、XX、临沸、文县为中心区的党参基地;以XX、武都为中心区的黄(红)苗基地;以XX、XX、华亭地道产区为中心区的优质大黄基地;以金塔、高台、民勤为中心区的甘草基地。有2个中药材种植基地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XX、陇南两市是全省中药材主要的种植生产加工基地,两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00万亩,占全省80%以上。XX地区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发展较快,目前已注册道地优势药材地理标记4个、品牌商标40多个,当归基地获得《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XX省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指出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通过扶持发展,全省地道药材的质量有明显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明显提升,仓贮和流通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全省中药材产值提高50%,带动主产区农民收入增加30%,力争使XX跻身为全国一流的药材生产基地、加工、物流中心。从解决影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入手,重点扶持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扩能、区域中心市场、仓贮、物流等关键环节。XX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和重要的药材交易集散地,还是著名的“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英之乡”。XX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17万吨,其中GAP规范种植面积20.32万亩,当归、黄(红)苗三大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分别为24万亩、28万亩、24万亩,这些品种的质量和种植规模在全国占绝对优势。XX镇是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区,中药材产业是XX镇的支柱产业,为“中国黄芭之乡”,年种植中药材4.2万亩,总产量15万吨,丰富的中药材成为XX镇的品牌。XX镇与XX文峰、XX城关及XX会川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以党参、当归、黄英、甘草等十大陇药精品为主的中药材产地与集散地,XX是全国党参、黄苗价格的晴雨表。本项目的建设通过利用当地中药材产地、交易、仓储气候的优势,可以整合XX中药材加工。搜集信息,及时发布产、销动态和药市行情,积极发挥市场信息导向作用,建成完善的中药材销售网络。提供企业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当地中药材加工健康发展,降低企业的原料收购成本与产品销售成本,提高XX经济开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符合中药材安全的需要近年来,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使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致富的希望产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在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发展的背后,应该更加重视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不能滥施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而且不要违反规律地盲目引种药材使药材质量退化。这些都是目前阻碍中药材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药材的地道性与质量安全是中药材种植规范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药材生产、流通环节进行专项整顿。中药材以及后续饮片质量均与药材产地密切相关,如地黄中的梓醇含量,河南武陟产的含量为0.81%,浙江仙居产的为0.001%,差距达800倍,如不严格标注产地,会让中药材市场鱼目混珠。由于目前分散的农户加工,难以实行流通环节的市场准入制度,因此,进入市场的绝大部分中药材和切片,没有严格的药用品质检测和安全指标控制,有效成分含量不清,农药和重金属残留、so2-次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2011年XX省XX、XX等地药农和商户用硫磺熏蒸当归等药材的现象,引发了社会较大反响。严重影响XX中药材的信誉度。本项目的建设,对企业提供规范化加工场所,可保证生产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安全。当地中药材交易发展的需要XX市现有加工企业约200多家,年中药材加工总量约7.5万吨,加工比例46.15%,年加工产值约7.4亿元。XX县XX镇,有加工专业农户2400多户,年加工药材20000多吨。中药材加工已经成为这些地方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经济支柱和收入增长主要来源。在加工环节,中药材加工企业总体投入不足,规模小,加工增值率低。现有的加工企业主要是产后清洗整理和饮片加工。全省中药材产后初加工量不足总产量的30%,大部分药材仍以原料出售。部分切片生产企业和多数专业加工户,多以家庭作坊式组织生产,加工场所不合格,手段原始,工艺落后,有的还在超量使用硫磺熏蒸,产品质量难控制,给市场销售埋下了隐患。由于没有质量检控的专门机构,难以实行流通环节的市场准入制度,因此,进入市场的绝大部分中药材和切片,没有严格的药用品质检测和安全指标控制,有效成分含量不清,农药和重金属残留、S02二次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与近几年国家和省上对农业投资大幅增加相比,对中药材的科技投入十分有限,一些生产技术难题长期未能解决,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应用程度低。专业从事栽培、育种、加工和新药研发的高级人才奇缺,基层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总体上无力支撑产业向高层次方向发展。项目建设符合当地及省内中药材加工发展趋势。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符合当地与XX经济开发区实际,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项目实施后,可有效地促进当地中药材加工规范化,改善加工条件,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保护农民利益,带动种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3.1产品市场供需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一些重要中药材的生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药植所而言,从六十年代开始,科研人员深入到全国各地开展中药材引种栽培研究,帮助当地发展中药材生产并建立中药材的研究机构,解决了诸多中药材生产中的问题,先后开展了黄连、当归、贝母、天麻、金银花、丹参、元胡、番红花、人参、西洋参、黄苓、甘草、北沙参、枸杞、桔梗、红花、芍药、牡丹、山茱萸、地黄、金莲花、杜仲、慧茵、山药、银杏、五倍子、猪苓、黄英、金养麦、肉欢蓉等中药材的栽培技术研究,并取得成果。其中天麻、黄连、西洋参、金银花、猪苓等品种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脱贫途径。目前,全国中药材家种品种达300多种,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年产量5亿多公斤,全国已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XX省位于西北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有热带阔叶林,暖温带、温带混交林、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高山草甸,冰川冻土等多种生态类型。全省中药材资源整体上呈现出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相互交错,覆盖区域广,特色品种数量大、优势明显的特征。据调查,XX有药用植物、动物、矿物共计1527种,其中药用植物1270种,药用植物中有菌类35种、苔薛类4种、地衣类5种、蕨类47种、种子植物1179种;动物类药材有资源分布的214种;矿物类43种。属于国家382个重点品种的有276种,大宗道地药材有30多种,其中当归、大黄、党参、黄芷、红芷、甘草、柴胡、猪苓、半夏、款冬花、苦参、杏仁、地骨皮、刺五加、赤芍、远志、麻黄、羌活等品种产量大,品种优良,而且大部分是早期开发、中医临床最为常用的品种。另外,藏药资源也是XX省的优势之一,诸如独一味,桑子那布等品种。所以,XX省中药材资源优势集中表现为:(1)地域优势品种一由于XX省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形成了特有的地域优势品种,如陇南、天水秦巴山地的花椒、女贞子、五味子、葛根、猪苓等;中东部黄土区的党参、黄英、远志、苦参、杏仁、冬花等;河西走廊及荒漠戈壁区的甘草、麻黄、肉裁蓉、锁阳、红花等,甘南草原和祁连山地的秦芫、羌活、冬虫夏草等。(2)生态优势品种一XX省复杂的气候环境形成了具有生态品种优势的中药材,如眠县当归、XX大黄、宕昌红苗等。(3)民族药优势——由于XX处于多民族的聚居地,藏医药的独特疗效及藏药品种日益显现,如独一味、桑子那布、宽筋藤等。XX是全国药材主产地之一,全省药材品种虽然在1500种以上,但XX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应该说XX药材的资源优势是比较优势。据统计,全省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310万亩以上,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居全国药材种植前列。药材总产量己达131万吨,产值160亿元。上市的家种药材品种达350多种。当归产量占全国的95%,党参产量占全国的80%,黄(红)苗产量占全国的75%,大黄产量占全国的60%,甘草产量占全国的25%,以上5种药材的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XX省XX地区的崛县、XX、XX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分别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苗之乡”。XX中药材初级加工产品(饮片、切片),年加工量己达12万吨,消化全省药材量的21%,产值30亿元。全省中药材资源整体表现为覆盖区域广、资源种类多、种植产量大、特色优势明显,为XX医药特别是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和广阔的市场潜能。但是,XX省的中药材资源与全国的12807种中药材相比,在品种和产量方面均不处于优势地位,其优势主要集中在大黄、党参、当归、红(黄)苗、甘草等少数大宗品种上。另外,由于XX山大沟深等地理环境因素,运输条件限制,野生品种资源量十分有限,没有形成主流商品,其中有些野生品种由于乱采乱挖,野生资源量十分有限,如肉欢蓉、甘草、冬虫夏草等品种;另一方面,由于中药材种植农户分散,对种植品种的选择、种植技术的限制,加之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药材质量不稳定,市场竟争力不强,所以,XX中药材的资源优势是比较优势。2000年〜2011年XX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详见表3-1o表3-1 2000年〜2008年XX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及增长率年份种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长(%)总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200011915.98200115623.8224.5834.98200219921.2630.5819.6220032064.932.515.9320042101.7634.114.6920052141.9335.554.0520062182.0237.164.3320072242.3738.062.3620082273.9648.0026.1220092361.3450.004.1720102401.7050.361.0020112556.2553.005.2820122705.8860.0013.20当归、党参和黄(红)芷是本省最具优势的3个品种,在国内面积最大、品质最好且影响着国内市场价格。XX省当归的种植面积约40万亩,产量8万吨左右,占全国总量的95%;党参约20万亩,产量3万吨左右,占全国总量的75%;黄(红)苗约20万亩,产量3万吨左右,占全国总量的70%。另外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还有甘草15万亩,产量约2.5万吨;黄苓12万亩,产量约2万吨;柴胡6万亩,产量约0.3万吨;板蓝根3万亩,产量约0.6万吨;大黄2万亩,产量约0.3万吨。以上药材品种种植面积约占全省中药材总面积的60%左右,独活、防风、牛子等品种约占40%左右。XX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和重要的药材交易集散地,还是著名的“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黄英之乡”。XX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17万吨,其中GAP规范种植面积20.32万亩,当归、黄(红)苗三大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分别为24万亩、28万亩、24万亩,这些品种的质量和种植规模在全国占绝对优势。2产品市场供需预测从国际市场看,目前全球植物药市场市值达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有120个国家和地区从中国购买天然药物。XX中药材道地品种多以转口方式远销港、台、韩、日、新、马、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近千万元,且在一些东南亚和欧美国家的出口份额稳步上升。从国内市场来看,在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及收入增加等因素带动下,全国中药产品需求呈两位数增长,天然药物、生物制品备受关注。我省道地药材80%以上产品通过客商销往全国,生产的优质中药材、提取物、中藏成药都具有良好的品牌和声誉,受到国内消费者青睐,需求量将逐年增加。目前,我国中成药制药及保健品企业约5000家,其中中成药厂1000家,生产中药的西药厂1000家,中药保健品厂3000多家。中成药工业年总产值330亿元,中药饮片年总产值70亿元,以中药为原料的保健品产值300亿元。中成药年产量已达30万吨,品种达8000种,中药及保健品年总产值700多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XX地域广阔,地形复杂,高寒、阴湿、干旱、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气候特征明显,不仅孕育了独特的种质资源,也造就了中药材的高品质,形成了陇南、XX、甘南及河西等生态环境迥异的中藏药材产区。全省药材产区山地、高原、荒漠、丘陵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土壤类型、土壤质地适宜,便于开发利用种植不同种类药材。XX药材产区多为雨养农业区,海拔高,相对隔离,病虫害发生少,农业环境面源污染轻,传统种植的各种药材,商品性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同时,药材产区畜牧业发达,有机肥源充足,发展无公害甚至绿色、有机药材生产优势明显。XX是传统的中药材主产区,大宗中药材道地品种当归、党参、黄英、大黄、甘草等年产量分别占该品种全国总产量的95%、60%、50%、60%和25%以上,地产品种柴胡和板蓝根产量分别约占全国产量的40%和65%,在国内市场上规模优势明显。中药材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无论自然资源、生产投入,还是劳动薪酬,都具备低成本比较优势,所以我省中药材价格比较低,加工增值率高,在国内、国际有市场竞争优势。此外,中药材销售数量在全国市场份额中约占20%,其中地产党参、当归、黄英、甘草4个品种为药食两用型。药用方面的需求基本稳定,食用型药材的发展潜力较大。共中党参和当归的食用量占生产总量的60%左右,终端消费市场主要是长江以南,特别是广州、广西、成都等城市销量较大。黄苗和甘草的食用量占总产量的40%左右。仅王老吉饮料公司年需要甘草量就达7000吨左右。当前,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国家有关部委己经再十二五的规划中做了具体的部署。国际上,中医药业面临很好的机遇,从澳大利亚率先立法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之后,目前全世界有二十多个国家考虑或者己经立法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一百二十多个国家都普遍的使用中医药,我国与八十多个国家建立双边中医药研究使用。中药产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陇药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国办发〔2002)61号)、《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10)483号)、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的颁布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及《XX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函〔2009)150号)的实施,为加快陇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甘发〔2010)8号)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扶持办法,为我省医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XX市现有加工企业约200多家,年中药材加工总量约7.5万吨,加工比例46.15%,年加工产值约7.4亿元。目前XX有较大规模的中医药加工企业48户,其中16户通过GMP认证,10户正在进行GMP改造,个体药材加工点3000多个,年加工中药材3.5万吨,实现产值4.5亿元。但目前中药材加工大部分切片生产企业和多数专业加工户,多以家庭作坊式组织生产,加工场所不合格,手段原始,工艺落后,有的还在超量使用硫磺熏蒸,产品质量难控制,给市场销售埋下了隐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生产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工艺规程;必须在符合药品GMP条件下组织生产,出厂的中药饮片应检验合格。本项目建设为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加工基地,开展规范化中药材加Xo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1场址选择1.1区域位置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经济开发区地产药材交易园(XX县XX镇XX村)oXX县位于XX省东南部,XX市中部,渭河上游,海拔1612米-2798米。XX县县界域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52公里,总面积2408平方公里。东与通渭县相接,西与XX县相邻,南与漳县、武山县毗连,北与安定区接壤。北经XX至省会兰州210公里。4.1.2场址概况本项目建设场址东至和平路,西邻富阳路,北接永宁路,南临通安路,交通十分便利,场区通讯、供水、供电条件便利,就近接入,适合项目建设。4.2场址条件4.2.1气象、地质条件XX地处中纬内陆,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降水量445.8毫米,蒸发量144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292小时。城区年平均气温7.7°C,极端气温最高31.5°C,最低-21.5°Co年平均无霜期146天,绝对无霜期仅有97天。本项目建设用地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介于1693.69-1695.70之间,东低西高,地貌单元属渭河南岸一级阶地。为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XX镇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气候干旱,利于储藏,只要仓储设施通风条件好,存放的中药材就不会发霉生虫,而且存放成本低。依托天然仓储优势,被誉为“天然药仓”。4.2.2水文条件XX镇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微凉半干旱区。局黄河流域的渭河上游,境内河流属渭河水系。项目工程地下水埋藏较深,相邻工程地质勘查未揭露,故施工设计时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依据《岩土工程勘查规范》的规定,该场地上的土工实验报告中的天然水含量小于20%,按III类来考虑场地环境类型。根据场地土易溶盐实验结果,该场地土堆钢筋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4.2.3土地权属类别及利用现状XX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00亩,是XX县政府、城建局、土地规划局规划用地,项目选址符合XX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4.2.4交通运输条件XX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距兰州180公里,中川机场240公里,天水164公里,是连接兰州、天水、临夏、陇南等市州的交通枢纽,陇海铁路纵贯东西,宝兰二线横跨境内,连霍主干道天定高速穿境而过,在县内开设4个出口,多条国、省公路与铁路在“旱码头”文峰镇交汇,具有南拓北展、承东启西的发展扩散效应,交通便捷,区位优越。4.2.5地震设防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XX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o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进行设防。4.3社会经济状况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积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扶贫攻坚等各项政策叠加的有利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和谐文明特色经济强县,全力打造中国药都、陇中现代物流中心和世界李氏文化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夯实城乡基础、提升特色产业、做大优势工业、发展现代物流、开发文化旅游”的工作思路,狠抓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为县域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转型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26亿元,较“十一五”末同比增长13.8%,比全市、全省平均增速快1.1和1.3个百分点,全县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28位、全市第1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93亿元,同比增长63.7%,较全市、全省平均增速快7.9个和23.7个百分点;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369亿元,同比增长28%,较全省平均增速快5个百分点,其中国税完成收入1.1704亿元、地税完成收入1.9655亿元、财政完成收入2331万元;财政支出16.78亿元,同比增长28.6%,较全省平均增速快3个百分点。我县重点经济指标均超出全市平均增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跨越追赶之势正在形成。2011年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8.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9.9%和13%,一、二、三产比由2010年的23.7:34.9:41.4调整到20.8:38.4:40.8。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例逐步下降,降低了2.9个百分点;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带动二产整体提高了3.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优化格局。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组成根据当地中药材区域优势、企业资金状况、中药材加工发展趋势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本项目建成后,将吸引各地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入驻XX,凭借比较优势,能够使分别掌握在各种社会组织中的各类资源集聚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资源的集聚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集聚、财务资源集聚、物力资源集聚、信息资源集聚、组织资源集聚、政策资源集聚等方面,本项目的实施将对当地具有对新技术成果、科技小企业及科技创业者的积极引导作用,并使其逐渐成熟起来参与市场竞争的功能。本项目规划占地100000平方米(约100000亩),拟建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其中:车间100000平方米,仓储100000平方米,商业综合楼10000平方米,办公质检楼1000平方米,公用配套设施1000平方米,以及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等。项目组成见表。表-项目组成表序号工程类别工程名称规模(m2)备注—-主要工程制剂车间10001座提取车间10001座饮片车间20001座库房10002座成品库及原料仓库20002座公用及服务工程D商铺综合楼20001座F商铺综合楼52001座办公质检楼10001座动力站10001座5.2建设原则1、 符合国内外社会经济与中药材发展的总趋势;2、 符合XX省及XX市、XX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3、 符合XX经济开发区XX地产药材交易园内发展战略规划;4、 符合规划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可操作性原则。5.3土建工程3.1设计依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其他国家和地方相关的规定规范表5-2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尺寸层数结构形式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数量总面积(m2)1制剂车间1层框架100010001座10002提取车间58X243层框架200010001座10003饮片车间58X301层框架200020001座20004库房60X601层框架8648642座10005成品库及原料仓库21X731层轻钢153315332座20006D商铺综合楼63X154层框架108920001座20007F商铺综合楼73.5X184层框架130052001座52008办公质检楼58X195层框架200010001座10009动力站15.6X361层砖混100010001座1000消防水池2座7.3主要建筑物设计说明1、 制剂车间制剂车间一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计容面积13080平方米,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2、 提取车间提取车间内设生产车间1座,平面尺寸58X24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成品库、原材料库各1座,平面尺寸73X21米,占地面积1533平方米,建筑面积1533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单层轻钢结构;库房2座,平面尺寸60X60米,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一层框架结构。3、 饮片车间饮片车间1座,平面尺寸58X30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钢架结构。4、 商铺、综合服务楼商铺为四层框架结构、办公质检楼为五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II级,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类别为II类,外墙采用300厚烧结粘土空心砌砖,内墙为200厚烧结空心砌砖,卫生间隔墙为120厚实心砖。屋面防水等级为III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0年。5、 生产车间内部装修企业按照《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2010年修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及验收,并通过国家GMP认证,自主监督实施。第六章总图及公用工程方案6.1总图布置1.1平面布置1、 设计依据和基础资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和要求项目所在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情况。2、 布局原则按照现代医药加工的功能特点和发展要求;重视区域开发条件以及内外交通系统优化完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创造宜人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孵化和服务功能,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3、 功能结构及用地布局总平面布局满足工艺作业要求,运输线路短捷、用地少、投资省、合理利用资源。力求经济、合理、美观、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根据场地自然情况和交通条件进行综合布置,力求做到运输流程合理简洁、建(构)筑物尽量布置紧凑、节约用地。项目分为三大功能区管理中心以行政管理和企业研发为主,兼有一定的后勤配套服务功能。饮片、提取、制剂加工区形成中药材饮片、中药提取、制剂生产为一体的加工区。动力区配套场内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4、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原则:场区道路层次结构与功能分工,基本达到客货分流;合理安排车流路径,保障交通畅通;保证场区与主要物流集散地有便捷的通道;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在满足场区近期交通需求的前提下,为场区发展保有较大的交通预留。1.2竖向布置本设计采用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按绝对高程设计。场区竖向布置采用连续平坡式,地面排水采用道路排水。1.3厂区综合经济技术指数表表6-厂区综合经济技术指数表厂区总用地面积100000m2总建筑面积40000m2计容建筑面积60000m2建筑占地面积20000m2建筑密度40%容积率0.739绿地率0.18小车停车位35个货车停车位30个车间总建筑面积100000m2车间占总建筑面积比例32.38%仓储总建筑面积100000m2仓储占总建筑面积比例26.51%商业铺面总建筑面积10000m2商业铺面占总建筑面积比例24.67%办公服务楼总建筑面积1000m2办公服务楼占总建筑面积比例14.98%公用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000m2公用配套设施占总建筑面积比例1.45%注:层高大于8米,计算容积率时按加值计算;6.2供电系统设计依据及范围供电设计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进行设计。供电方案本工程用电电源由XX镇供电站供给,供电电压lOKV。在场区内建设变电所一座,预计用电设备总容量约为4000KW,其中消防应急负荷140KWo按规范规定,本工程除消防用电为一类负荷外,其余用户二类用电负荷。各生产区用电,照明配电电源引自场区变电站,正常照明采用密集型母线槽供电,事故照明采用双电源回路自动切换。防雷部分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置,利用土建基础做接地装置。计算机系统接地单独设置:接地采用TN-C-S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6.3给排水设施设计依据给排水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生活饮用水质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进行设计。给水方案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水质符合生产饮用水卫生标准。项目供水系统采用生活和消防合一的给水系统。进水管道为①600〜800,远期规划供水能力约10000mVd。排水方案结合地形特征和道路建设铺设排水管道,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放。室内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用管道排至市政污水管道。生产废水:企业污水统一进入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室外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排系统,所有雨水、污水均集中排入市政下水道,由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6.4供热本项目热负荷为生产用气和采暖用热。根据对同类型生产企业进行考察,预计项目建成后,场区生产生活用气为6吨。室外热力管网,采用支状连接,按直埋敷设方式,管道采用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为保温层,高密度聚乙烯为保护层的预制保温管,在每个分支处均设阀门井。项目生产所需0.35〜0.40MPa饱和蒸汽,蒸汽压力最大为0.40MPa,通过室外热力管网由锅炉房总分汽缸供给各生产车间分汽缸,然后由各分汽缸供给用汽设备,凝结水为余压自流回水,回至锅炉房回水箱。各建筑均设置全面或局部的采暖设施,采用集中供热。采用95〜7(TC热水,热源由锅炉房热水提供。各建筑物采暖系统的凝结水经过疏水器,利用余压进入场区凝结水管网,汇合后流入锅炉房凝结水箱。建筑物采暖系统一般采用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均为散热器采暖,散热器采用光管散热器或铸铁柱型散热器。输煤地道进风加热采用SRZ型空气加热器加热。6.5维修设施本项目需建动力机修车间(设在锅炉房内),负责全厂设备、管道、电器的维修工作,其具体维修分工包括:承担全厂生产设备的检修;承担全厂各类管道的检修;承担生产设备简单的零配件加工;承担厂区及生产车间低压供配电线路的检修。大型零部件的加工对外协作解决,主要包括:生产设备的主要零配件损坏时,需设备生产厂家配套供应,并根据合同在保修期内随时提供相应服务;厂外电源高压线路由当地供电部门负责检修。6.6消防根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进行消防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在场区内设消防储水池三座,设置智能型变频稳压消防给水机组。设室外消防给水管线,埋地设,呈环状布置,管线上设置室外地上式消防栓。在各防火单元均设置室内消火栓,每个消火栓处设有火灾报警按钮,信号送至场区消防控制中心。易燃区根据情况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急救消防设施场区内各防火单元内均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并在变配电室等处配置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及时扑灭初起火灾。消防水量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L/S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30L/S本工程消防总用水量:80L/S7通讯、电视、网络系统本工程通讯、电视与网络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穿管线在土建施工时埋设,安装由电信及有线电视部门负责。6.8广播系统区内设置一套广播系统,平时用作播放音乐、通知等,紧急时用于指挥系统。6.9通风空调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规定,设置适当的采暖、通风、空调及防排烟设施。企业根据厂房布置、工艺流程和有关洁净厂房的设计规范进行净化厂房设计,包括空调系统、净化设备、通风设备的选型及全部管道工程。6.10地震设防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XX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地震分组属第三组。所有建筑物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进行设防。第七章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7.1项目场址环境现状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经济开发区XX地产药材交易园内,南邻国道316,其余三面为XX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周边无高层建筑,外部自然环境良好,无污染性企业,无外来污染源。2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2.1项目施工期对环境影响扬尘本项目施工现场的扬尘主要是土方的挖掘、堆放和清运过程造成的扬尘;建筑材料、水泥、白灰和沙子等装卸、堆放的扬尘;搅拌车辆、运输车辆往来造成的扬尘;施工垃圾的堆放和清运造成的扬尘。噪声根据项目建设的性质,本次工程中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的噪声。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场所产生建筑垃圾(主要是场地开挖、场地平整、道路修筑、管道修筑、管道敷设、材料运输、基础工程和房屋建筑等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废弃的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和土石方等)以及施工人员活动带来的生活垃圾等。污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生活污水。2.2运营期对环境影响废水项目建设完成后,废水为主要为企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预计废水排放量为3000m7d。固废污染物废渣主要有中药材生产废渣渣及其它生活垃圾杂物等。废气主要来自锅炉房产生的烟气及生产车间产生的废蒸汽。噪声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设备振动产生的噪音。生产过程中设备噪声强度在45-70dB(A)范围内。锅炉房噪声源强在70〜90db(A)之间。7.3设计中采用、执行的环保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II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二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II时段二类区《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7.4环境保护措施7.4.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扬尘防治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的施工扬尘防治措施包括: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栏。施工过程中场地挖填土方做到土方平衡施工。干燥季节及时对现场存放的土方洒水,以保持其表面湿润,减少扬尘产生量。禁止露天堆放建筑材料,细颗粒料要入库保存,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包装袋的破裂。混凝土应用混凝土搅拌车在建筑公司专用封闭场地进行搅拌,可有效控制扬尘的产生。限制进场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而且对运输白灰、水泥、土方和施工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要严密遮盖,避免沿途散落。在采取以上扬尘的防治措施后,可有效的减轻扬尘污染,改善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施工期扬尘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随着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就会消失。施工期噪声防治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使用,减少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加强各种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尽可能降低施工机械噪声的排放。文明施工,所选用的施工机械应量为低噪声设备,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且有一定的相关经验;在土石方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控制装载机的装载量,并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严禁超负荷运转。尽量减少运输过程对周围敏感区的影响。施工期固体废弃物防治项目在施工期坚持对施工垃圾即使清理、清运,可使施工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施工污水的防治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清洗、建筑材料清洗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主要含泥沙,施工工地设置沉淀池,使工地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的喷洒用水;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用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cr、bod5,此部分生活污水排入施工临时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7.4.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00m3/d,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少量的植物性有机物、泥沙和植物残渣等。污水采用一级生化处理,COD、BOD、SS等各项指标就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要求,排入开发区排水管网。初步确定废水经过初沉池混合、生化处理后,BOD、COD浓度降低,再经过二沉池的有效停滞、沉淀后再经消毒完毕,污水可达标排放。污泥浓缩干化后运出厂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图7.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详细污水设计方案根据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在实施阶段进行详细设计。(2)废气锅炉烟气处理上采用花岗岩脱硫水浴除尘器脱硫除尘后,通过35米高的烟囱排入大气之中。烟气经处理后,脱硫效率达30%,除尘效率达97%,SO?和烟尘浓度除至784mg/m3和120mg/m3,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烟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固废污染物处理项目部分废物和垃圾集中地点堆放,定期用汽车运至当地政府指定场地填埋处理。其中,项目产生的中亚送药渣可以出售给当地饲有机肥生产企业作为饲生物发酵制肥使用。噪声控制及尾气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工业企业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点的器材噪音不超过85分贝。对锅炉房的鼓、引风机进行屏蔽处理,噪声较大的设备设施采取设置隔音间,底座装橡皮垫等措施。对强噪声设备的房间做消声降噪处理。通过采取以上消声减噪措施后,使厂界噪声达到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7.5绿化绿化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的效果。项目建成后,利用周围空地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等处设置绿化带及花坛,充分利用植物的自然净化作用,美化厂区的环境。7.6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建成后在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治理措施,保证达到工程建设的“三同时"要求,确保污染物的达标排放,项目的建设、生产对环境无不良影响。第八章节约能源8.1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12505号)。5、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200011256号)。6、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7、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9、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0、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o1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1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3、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2002)。14、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15、 《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2001o16、 《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2787号)。17、 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1231号)。8.2节能设计外墙体采用300厚加气混凝土砌体填充墙,外贴40厚毛面挤塑聚苯板保温。屋面保温材料为80厚挤塑聚苯板。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密闭带锁门窗。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中规定的4级。8.3节能措施根据国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规定》文件精神,本捉成熟、可靠、高效、节能的原则,本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节能途径和措施:平面布置合理,避免各种管路及输电线路的浪费,照明系统选用节能型灯具。降低资源损耗,节约能源。选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力求设备能力匹配、效率高、能耗低。建筑材料选用:墙体主要考虑以加气径为填充材料,外墙砌3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贴5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地面用200厚焦渣保温。外门窗用断桥型铝合金门窗,玻璃为中空玻璃。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节能制度,切实做好各环节的电、燃油和各种消耗材料的计量管理。8.4节水措施优化给水“配水”管网设计,合理利用水压线,节约用水;合理选用管材,以降低能耗;供水系统采用防渗漏措施,一律采用节水用具,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各供水点张贴节水宣传语录,时刻提醒用水者以增强节水意识。工作人员随时检查各用水点供水阀门的启用情况,做好供水的管理维护工作,树立“节约一滴水”的良好风范。8.5能耗指标本项目主要能源年需要量及价格统计汇总如表8-1:表8-1主要能源年需要量汇总表序号消耗能源单位年消耗量折标煤(t)1年新增用电量万度705866.452年新增用煤量吨12085.723年新增用水量吨220101.89合计585.36燃料由汽车运输。第九章劳动卫生9.1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安全施工,以保障项目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杜绝人员伤亡为目标,倡导安全文化,健全项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建立长效的安全机制,坚持安全消防与建筑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9.2职业安全卫生健康对策与措施1、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选择先进、经济、节能、高效的安全技术、材料、工艺和设备,保证施工过程的本质安全,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能力。建立健全项目安全施工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健全安全施工规章和操作规程。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应与建筑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 职业卫生健康对策与措施建设项目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建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