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礼仪_第1页
大学生社交礼仪_第2页
大学生社交礼仪_第3页
大学生社交礼仪_第4页
大学生社交礼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社交礼仪

DAXUESHENGSHEJIAOLIYI主编沙风顾坤华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第四章:公共场所礼仪第五章:校园交往礼仪第六章:择业求职礼仪第七章:会务商务礼仪第八章:宴请餐饮礼仪第九章:民俗宗教礼仪第十章:涉外交往礼仪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交礼仪概述第二节中西礼仪比较第三节社交礼仪修养第一章绪论一、礼仪的内涵(一)礼仪的含义(二)礼仪的表现形式1.礼节2.礼貌3.礼俗4.仪式二、礼仪的特征(一)普遍性(二)共通性(三)传承性(四)差异性(五)等级性三、礼仪的功能(一)走向社会的通行证(二)人际关系的纽带(三)事业成功的手段(四)人格完善的途径(五)社会和谐的基础四、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一)尊重原则(二)适度原则(三)诚信原则(四)客随主便原则第一节社交礼仪概述第一章绪论一、中国礼仪(一)中国礼仪的产生(二)中国礼仪的发展二、西方礼仪(一)西方礼仪的产生(二)西方礼仪的发展三、东西方礼仪比较(一)东方礼仪及其特点1.重视血缘,亲情至上2.谦虚自贬,含蓄内向3.看重人情,礼尚往来(二)西方礼仪及其特点1.强调个性,尊重隐私2.女士优先,讲究风度3.交际务实,不重客套4.珍惜传统,注重宗教第二节中西礼仪比较第一章绪论一、礼仪修养的核心价值(一)礼仪规范行为(二)礼仪培养品质(三)礼仪是核心竞争力1.礼仪是人际关系的基点2.礼仪是合作交流的前提3.礼仪是连接世界的纽带二、礼仪修养的主要内容(一)道德修养(二)文化修养(三)心理修养(四)习惯修养(五)美学修养三、礼仪修养的一般过程(一)丰富礼仪认知(二)陶冶礼仪情感(三)锻炼礼仪意志(四)把握礼仪角色(五)养成礼仪习惯四、礼仪修养的方法途径(一)重在实践(二)模仿借鉴(三)自觉自省第三节社交礼仪修养

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第一节仪态举止礼仪第二节仪容锈蚀礼仪第三节服装搭配礼仪第四节饰品佩戴礼仪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一、基本要求(一)仪态端庄1.动作要“轻”2.动作要“稳”3.动作要“正”(二)举止有度1.关心有度2.距离有度3.动作有度(三)整体协调二、体态姿势(一)间距1.私人距离2.社交距离3.礼仪距离4.公共距离(二)站姿1.站姿要领(1)头正,两眼平视前方,表情自然放松。(2)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3)胸挺、腹收、腰立、臀提、腿直,挺拔、稳重而自信。2.站姿类型(1)正步站姿(2)“V”字形站姿(3)分腿式站姿(4)“丁”字形站姿第一节仪态举止礼仪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3.不良站姿(1)身躯歪斜(2)弯腰驼背(3)双腿大(4)脚位不当(5)手位不当(6)全身乱动4.站姿训练(1)顶书训练(2)背靠背训练(3)对镜训练(三)坐姿

1.坐姿要领

(1)入座要求1)在他人之后入座2)在适当之处入座3)在合“礼”之处入座4)从座位左侧入座5)向周围之人致意6)轻手轻脚入座7)以背部接近坐8)坐下后调整体位

(2)坐姿要求

(3)离座要求1)先有表示2)注意次序3)起身缓慢4)站好再走5)从左离开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2.坐姿类型(1)垂直式坐姿(2)标准式坐姿(3)曲直式坐姿(4)斜放式坐姿3.不雅坐姿(1)双腿叉开太大

(2)架腿方式不妥

(3)双腿过分伸张

(4)腿部抖动摇晃

(5)脚不安分

(6)以手触摸脚部

(7)手置于桌下

(8)坐在坐椅上上身过度前倾后仰

(9)双手撑着坐椅扶手,似起似坐

(10)将手夹在腿间

4.坐姿训练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四)走姿

1.走姿要领(1)方向明确(2)步幅适度(3)速度均匀(4)重心放准(5)身体协调(6)造型优美

2.不良走姿(1)横冲直撞(2)抢道先(3)阻挡道路(4)蹦蹦跳跳(5)制造噪音(6)步态不雅3.走姿训练(1)双肩双臂摆动训练(2)步位步幅训练(3)步态综合训练(4)顶书训练(五)蹲姿1.蹲姿要领2.蹲姿类型(1)高低式蹲姿(2)半蹲式蹲姿(3)半跪式蹲姿(4)交叉式蹲姿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3.注意事项

(1)不要突然下蹲

(2)不要毫无遮掩

(3)蹲的时候一般采用侧蹲式

(4)下蹲时上身要保持端正,身体不要完全低过去(六)手姿

1.基本手姿(1)垂放(2)背手(3)持物(4)鼓掌(5)夸赞(6)引领

2.动作要领

3.不良手姿(1)易于误解的手姿(2)不卫生的手姿(3)不稳重的手姿(4)失敬于人的手姿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三、表情(一)眼神1.目光的运用2.目光沟通的规则(1)PAC规律(2)三角规律3.目光凝视的区域(1)公务凝视区域(2)社交凝视区域(3)亲密凝视区域4.目光注视的时间(1)表示友好(2)表示重视(3)表示轻视(4)表示敌意(5)表示感兴趣5.目光注视的角度(1)平视(2)侧视(3)仰视(4)俯视(二)微笑1.微笑的作用(1)表现心境良好(2)表现真诚友善(3)帮助摆脱窘境2.微笑的要求(1)发自内心(2)得体适度(3)注重时空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三)其他面部表情

1.局部的显示(1)眉毛(2)嘴巴(3)鼻子2.综合的显示(1)表示快乐:眼睁大,嘴巴张开,眉毛常向上扬。(2)表示兴奋:眼睁大,眉毛上扬,嘴角微微上翘。(3)表示兴趣:嘴角向上,眉毛上场,眼睛轻轻一瞥。(4)表示严肃:嘴角抿紧下拉,眉毛拉平,注视额头。(5)表示敌意:嘴角拉平或向下,皱眉皱鼻,稍一瞥。(6)表示发怒:嘴角向两侧拉,眉毛倒竖,眼睛大睁。(7)表示观察:微笑,眉毛拉平,平视或视角向下。(8)表示无所谓:平视,眉毛展平,整体面容平和。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一、美容(一)脸部修饰(二)眼部修饰(三)口部修饰(四)鼻部修饰(五)耳部修饰二、美发(一)考虑年龄(二)考虑发质(三)考虑脸形(四)考虑身材(五)考虑发型三、美体(一)颈部保健(二)胸部保健1.端正的姿势2.科学的饮食(三)手部保健(四)下肢保健第二节仪容修饰礼仪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一、服饰搭配原则(一)色彩搭配原则

1.色彩冷暖搭配

2.色彩轻重搭配

3.色彩缩扩搭配

(二)TPO原则(三)“三色”原则(四)协调原则

1.着装与年龄相协调

2.着装与形体相协调

3.着装与肤色相协调二、色彩搭配(一)同色系服饰搭配(二)相似色服饰搭配(三)对比色服饰搭配(四)主色调服饰搭配第三节服装搭配礼仪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颜色

配色

红色白色、黑色、蓝灰色、米色、灰色粉红色紫红、黑色、灰色、墨绿色、白色、米色、褐色橘红色白色、黑色、蓝色黄色

紫色、蓝色、白色、咖啡色、黑色咖啡色米色、鹅黄色、砖红色、蓝绿色、黑色绿色白色、米色、黑色、暗紫色、灰褐色、灰棕色墨绿色粉红色、浅紫色、杏黄色、暗紫红色、蓝绿色蓝色

白色、粉蓝色、金色、银色、橄榄绿、橙色、黄色浅蓝色白色、浅灰色、浅紫色、灰蓝色、粉红色紫色粉红色、灰蓝色、黄绿色、白色、紫红色、银灰色、黑色紫红色蓝色、粉红色、白色、黑色、紫色、墨绿色穿着的配色方案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三、男性着装(一)男士西装1.选择合体的西装2.西装穿着规范要求(1)西装的纽扣(2)西装的口袋(3)西装的商标(4)西装的内衣3.西装的搭配(1)衬衫1)面料2)色彩3)衣领4)大小(2)领带1)平结2)温莎结3)半温莎结4)双环结5)双交叉结(二)中山装1)平结2)温莎结3)半温莎结4)双环结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四、女性着装(一)中式女礼服(二)套裙1.面料2.穿法3.颜4.衬衫5.内衣6.袜子7.鞋子(三)女大学生着装1.女大学生校园装的类型(1)校园制服(2)民族制服(3)休闲制服(4)运动制服(5)礼仪制服2.女大学生着装的基本要求(1)剪裁合适、简单大方的套装(2)与体型搭配(3)避免无袖、露背、迷你裙等性感装束(4)女性内衣不能外露,更不能外穿(5)穿裙服时着丝袜(6)要根据穿着舒适(7)配饰宜求简洁、高雅(8)保守淡雅,(9)只带一只手包或小背包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一、一般原则(一)以少为佳(二)同色同质(三)扬长避短(四)适场应时二、女饰佩戴(一)帽子(二)手套(三)眼镜(四)坤包(五)首饰(六)香水三、男饰佩戴(一)手表(二)公文包(三)皮带第四节饰品佩戴礼仪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第一节拜访接待礼仪第二节交谈沟通礼仪第三节电话通信礼仪第四节寿诞婚丧礼仪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一、拜访接待一般原则(一)平等(二)互助(三)守信(四)宽容二、拜访(一)拜访礼仪1.预约或应约2.注重服饰3.携带礼品4.访谈交流5.及时告辞6.客居小住(二)探视1.探视前须准备2.与病人交谈要适当3.探视时宜安静4.礼品应适宜三、接待(一)准备(二)迎候(三)待客(四)送客(五)招待小住第一节拜访接待礼仪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一、介绍(一)自我介绍1.自我介绍的程序2.自我介绍的时机3.主动介绍与被动介绍(二)居中介绍1.介绍顺序2.介绍动作3.介绍用语4.被介绍者(三)握手1.握手的顺序2.握手的姿势3.握手的禁忌二、交谈(一)交谈的要领1.适度寒暄2.善选话题3.谦虚礼让4.举止得体(二)称呼

1.一般原则(1)礼貌原则(2)尊崇原则(3)适度原则

2.称呼的类型(1)职务性称呼(2)职称性称呼(3)行业性称呼(4)性别性称呼(5)姓名性称呼

3.谦称与敬语(1)谦称(2)敬语(3)常用谦称与敬语第二节交谈沟通礼仪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三)打招呼1.询问(1)询问的原则(2)询问的用语2.应答3.雅语(五)致谢与致歉

1.致谢(1)致谢的方式(2)致谢的规则(3)致谢的常用语(4)致谢的技巧

2.致歉(1)致歉的原则(2)致歉的常用语(六)交谈的禁忌1.个人隐私2.年龄容貌3.衣饰价格4.健康状况5.涉“性”话题6.政治话题三、沟通(一)沟通的态度1.真诚2.专注3.尊重(二)沟通的语言1.礼貌谦逊2.委婉含蓄3.适度幽默4.距离适度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三)沟通的技巧1.接近(1)问候寒暄(2)请人介绍(3)熟记对方的姓名2.闲谈(1)根据交谈双方的熟悉程度选择话题(2)选话题时应投其所好(3)就地取材(4)循趣入题3.赞扬4.说服5.拒绝(1)直截了当(2)借故推脱(3)模糊多解(4)先扬后抑(5)使用敬语(6)说明原因(7)转移回避(四)聆听的技巧1.专注有礼2.呼应配合3.正确判断4.不打断话题(五)沟通的禁忌1.炫耀自己2.飞短流长3.恶语伤人4.妄下结论5.无休止攀谈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一、电话(一)拨打电话1.注意时间2.备好号码3.想好内容4.选择场合5.注意用语6.适时终止(二)本人受话1.准备2.时机3.接听4.通话(三)代接电话1.注意说话语气2.尽量及时找到接听电话人3.委婉表达转告之意4.准确及时记录留言5.及时传达给当事者二、手机(一)使用手机1.做好准备2.体贴对方3.控制音量4.关注周边(二)收发短信(三)彩铃设置三、传真(一)呼叫清晰得体(二)注意传真首页(三)传真信件完整(四)传真后要确认四、网络(一)收发邮件(二)网上聊天(三)网络资讯第三节电话通信礼仪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一、寿诞婚丧常识(一)寿诞1.诞生礼2.贺生日3.祝寿辰(二)婚娶(三)丧葬1.“生死如一”2.“聚族而葬”3.“神人相通”二、寿诞(一)诞生礼仪(二)生日礼仪1.自贺2.亲朋好友向其祝贺(三)寿辰礼仪1.办寿2.祝寿第四节寿诞婚丧礼仪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四、丧葬(一)停灵(二)报丧(三)开追悼会1.仪式准备(1)安排车辆迎送亲友(2)会场布置(3)横幅挽联(4)花圈花篮(5)确定仪式司仪(6)准备悼词

2.一般程序

3.吊丧礼仪(1)送奠礼(2)行为礼貌三、婚嫁(一)婚前的准备1.商定婚期2.送发请柬3.布置新房4.婚礼服饰(二)婚礼的仪式(三)新郎新娘礼仪(四)出席婚礼礼仪1.服饰整洁2.礼物合适3.言行得体第四章公共场所礼仪第一节行道散步礼仪第二节车乘电梯礼仪第三节购物消费礼仪第四节歌厅舞会礼仪第五节旅游观光礼仪第四章公共场所礼仪一、基本守则(一)遵守规则(二)讲究卫生(三)注意礼让(四)注重仪表二、路上行走(一)坚持“右行”(二)速度适当(三)走姿适宜(四)讲究位序(五)注意事项三、广场散步(一)正确使用广场凳子(二)行为举止要检点(三)垃圾应进“箱”(四)不做“大声公”(五)注意管好宠物四、上下楼梯(一)基本规范1.注意位置顺序2.引导陪同礼仪(二)上下楼梯技巧第一节行道散步礼仪第四章公共场所礼仪第二节车乘电梯礼仪一、乘坐电梯(一)候梯(二)进出顺序(三)站法(四)语言二、乘车(一)乘坐公共汽车礼仪1.候车2.上车3.乘车4.下车5.注意事项(二)乘坐火车礼仪1.候车2.上下车3.就座4.休息5.用餐6.交际7.注意事项(三)乘坐轿车礼仪1.轿车座次2.上下车顺序3.其他注意事项第四章公共场所礼仪第三节购物消费礼仪一、基本要求(一)相互尊重(二)耐心排队(三)注重卫生(四)善于帮助二、注意事项(一)有备而来(二)取放有道(三)文明消费(四)慎重调换(五)善待差错第四章公共场所礼仪第四节歌厅舞会礼仪一、歌厅(一)歌厅选择(二)点歌礼仪(三)听歌礼仪(四)唱歌礼仪(五)注意事项二、舞会(一)邀舞礼仪(二)拒舞礼仪(三)跳舞礼仪第四章公共场所礼仪第五节旅游观光礼仪一、旅游准备(一)与旅行社打交道1.选择合适的旅行社2.“丑话说在前面”(二)细节筹备1.证件2.禁忌3.车票4.物品5.药品6.费用(三)心理准备(四)注意安全二、交通住宿(一)旅游交通1.准备工作2.过安检3.候机(车、船)4.登机(车、船)(二)酒店住宿三、景点观光(一)爱护环境资源(二)注重讲究卫生(三)做到文明礼让四、旅游购物(一)购物选择1.特色产品2.慎购饰品3.小型轻便4.相信自己(二)学会与摊贩“周旋”第五章校园交往礼仪第一节师生相处礼仪第二节同学交际礼仪第三节演讲辩论礼仪第四节社团活动礼仪第五章校园交往礼仪第一节师生相处礼仪一、师生相处基本原则(一)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民主平等、互相尊重2.和谐融洽、充满感情3.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二)大学生与老师交往过程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1.尊敬为本2.交往有度3.细节做起二、课堂上(一)课前(二)上课(三)听讲(四)下课三、办公室(一)进出办公室(二)与老师交谈1.态度诚恳,认真倾听2.语调平和,音量适中3.动作适度,距离适中4.尊重老师,委婉表达四、图书馆(一)仪表整洁(二)遵守秩序(三)保护环境(四)爱护公物(五)“完璧归赵五、师生路遇(一)主动问候1.称呼2.问候语3.敬礼和致意(二)礼让在先第五章校园交往礼仪第二节同学交际礼仪一、学习交往(一)主动帮助同学1.热情主动2.谦虚有礼3.保护自尊(二)有礼貌地请教问题1.选择适当时间2.使用礼貌语言3.讲究求同存异二、舍友交往(一)遵守管理规定(二)注意生活细节三、异性交往(一)异性交往的一般礼仪1.心态自然2.言谈有别3.举止得体(二)与异性交往的艺术1.建立广泛的友爱圈2.选择适当的交往场所和时间3.不要轻易向异性说“不”4.切忌“自作多情”5.处理好知心朋友与友爱圈的关系6.处理好异性交往与学业的关系四、恋爱交往(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志同道合2.品德为重3.严肃认真(二)怎样“示爱”(三)如何婉拒对方第五章校园交往礼仪第三节演讲辩论礼仪一、一般常识(一)演讲与辩论的区别(二)演讲辩论与能力修炼1.有助于拓展视野2.有助于增长技艺3.有助于通晓事理(三)演讲辩论与个性发展1.有助于怡养性情2.有助于个性发展3.有助于激情励志二、主办者(一)精心策划(二)拟发通知(三)做好布置(四)现场服务(五)后续工作三、选手(一)演讲(二)辩论四、观众(一)主动维护秩序(二)文明支持选手(三)适度宣泄感情第五章校园交往礼仪第四节社团活动礼仪二、选择社团(一)以兴趣为导向(二)功利心不要太强(三)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四)控制参加社团的数量三、参加活动(一)遵守学校规定和社团章程(二)培养真诚的服务态度和合作精神(三)认真对待社团活动(四)积极促进学业发展四、自我修炼(一)培养表达与沟通的能力(二)培养宽容与合作的品质(三)培养组织与活动的才能一、了解社团(1)理论研究类社团(2)专业知识类社团(3)活动艺术类社团(4)体育类社团(5)社会服务与管理类社团(6)科技类社团(7)创业类社团第六章择业求职礼仪第一节求职应聘礼仪第二节笔试面试礼仪第三节人职上岗礼仪第四节职场关系礼仪第六章择业应聘礼仪第一节求职应聘礼仪一、职业认知(一)大学生求职的基本途径1.学校推荐2.市场竞荐3.他人引荐4.上门自荐5.网络求职6.信函求职7.广告求职8.电话求职(二)大学生求职应聘须具备的基本能力1.角色定位能力2.形象塑造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4.人际交往能力二、求职(一)参加招聘会1.准备求职材料2.选择合适目标3.选择适当时间(二)他人引荐(三)上门自荐(四)网络求职(五)信函求职(六)广告求职(七)电话求职三、应聘(一)形体仪态(二)语言交流第六章择业应聘礼仪第二节笔试面试礼仪一、一般常识(一)常见的笔试种类(二)常见的面试方式二、笔试(一)笔试准备(二)考场须知三、面试(一)面试前1.心理准备2.材料准备3.问题准备4.信息准备5.知识准备6.体能准备7.仪表准备8.语言准备(二)面试中1.见面礼仪2.交谈礼仪3.应答礼仪4.发问礼仪5.面试技巧(三)面试后1.表示感谢2.调整心情3.查询结果第六章择业应聘礼仪第三节人职上岗礼仪一、新入职必备的职业素养(一)职业形象(二)工作态度(三)有效沟通(四)团队合作(五)时间管理二、入职(一)尽快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二)培养个人的职业行为(三)实现“做人”与“做事”统一(四)开辟宽广的人生之路三、上岗(一)消除陌生感(二)甘于吃苦(三)虚心学习(四)构建和谐关系(五)保持心理健康第六章择业应聘礼仪第四节职场关系礼仪一、职场法则(一)与领导相处——多尊重、善磨合(二)与下属相处——多帮助、细聆听(三)与同事相处——多理解、慎支持(四)与外界相处——多交际、勤联络(五)与对手相处——多合作、不轻视二、职场人际(一)尊重他人,不自恃清高(二)平等待人,不厚此薄彼(三)热心助人,不见利忘义(四)诚实守信,不贪图虚名(五)律己宽人,不心胸狭窄(六)服从领导,不无理抗上三、职场工作(一)热爱新的工作环境(二)熟悉新的工作环境(三)创造新的工作环境四、职场生活(一)学会调整工作和生活节奏(二)学会有条不紊地工作(三)学会科学地安排业余时间第七章会务商务礼仪第一节一般会议礼仪第二节专业会议礼仪第三节节庆活动礼仪第四节商务谈判礼仪第七章会务商务礼仪第一节一般会议礼仪一、会议常识(一)会议的种类(二)会议的要素及特点(三)办会的原则二、办会(一)会议前的准备

1.拟发会议通知

2.准备会议文件和材料

3.选择和布置会场

4.排列会场座次

5.安排后勤服务事宜(二)会议期间的安排1.会议期间的会务工作2.与会人员的礼仪3.会议座次的安排(三)会议结束工作(1)协助与会者返程(2)形成可供传达的会议文件。(3)按照工作需要和保密规定,收集与会议有关的各类材料,及时汇总、存档或销毁。三、会务

(一)会议服务人员(二)会前服务(三)会中服务(四)会后服务第七章会务商务礼仪第二节专业会议礼仪一、发布会(一)新闻发布会的准备1.时机的选择2.人员的安排3.媒体的邀请4.会场的布置5.材料的准备(二)发布会进行时1.做好会议签到2.严格遵守程序3.注意相互配合4.态度真诚主动(三)发布会的善后事宜1.整理会议资料2.收集各方反映二、展览会(一)展览会的筹备1.明确展览会的主题2.搞好展览整体设计3.安排专人对外发布新闻4.进行展览的效果反馈(二)展览会进行时1.主持人礼仪2.讲解员礼仪3.接待员礼仪三、赞助会(一)场地布置(二)人员选择(三)会议议程四、茶话会(一)茶话会的准备(二)茶话会进行时第七章会务商务礼仪第三节节庆活动礼仪一、一般常识(一)开业仪式(二)剪彩仪式(三)签字仪式二、庆典的礼仪(一)开幕仪式(二)奠基仪式(三)开工典礼(四)落成典礼三、开业的礼仪(一)做好舆论宣传(二)拟订宾客名单(三)布置现场环境(四)安排接待服务(五)拟订仪式程序(六)准备馈赠礼品四、剪彩的礼仪(一)邀请参加者(二)准备工作(三)剪彩者形象(四)仪式开始(五)进行剪彩(六)参观庆贺五、签字的礼仪(一)签字仪式的准备(二)签字仪式的程序第七章会务商务礼仪第四节商务谈判礼仪一、一般常识(一)商务谈判的含义(二)商务谈判的特征(三)商务谈判的原则(四)商务谈判的过程

二、商务谈判(一)谈判地点1.谈判分类2.操作细则

(二)谈判座次1.双边谈判2.多边谈判(三)谈判礼节1.仪表端庄大方2.举止适度得体3.体态语有礼有节4.保持谈判风度三、商务沟通(一)积极观察——“看”的要诀(二)善于倾听——“听”的要诀(三)长于陈述——“叙”的要诀(四)有效提问——“问”的要诀(五)巧妙回答——“答”的要诀(六)感染对方——“说服他人”的要诀

第八章宴请餐饮礼仪第一节宴请一般礼仪第二节中餐宴会礼仪第三节西餐宴会礼仪第四节自助餐饮礼仪第五节大学生聚餐礼仪第八章宴请餐饮礼仪第一节宴请一般礼仪一、宴会分类(一)国宴(二)正式宴会(三)便宴(四)家宴(五)酒会(六)冷餐会(七)咖啡宴(八)工作宴(九)自助餐二、宴请筹备(一)设宴准备礼仪1.确定宴请目的2.确定宴请名义3.确定宴请对象⒋确定宴请形式⒌确定宴请时间与地点(二)邀请礼仪(三)拟订菜单(四)营造宴会氛围三、应邀出席

(一)赴宴准备1.适时答复2.修饰仪容(二)准时赴宴(三)就餐礼仪(四)热情告别第八章宴请餐饮礼仪四、宴会过程(一)宴会中主方的礼仪1.门前迎宾2.引导入席3.致词祝酒4.服务顺序5.用餐(二)

宴会中宾方的礼仪1.应邀2.掌握到达时间3.抵达4.入席5.进餐6.席间交流7.退席第八章宴请餐饮礼仪第二节中餐宴会礼仪一、中国名菜常识(一)鲁菜(二)川菜(三)淮扬菜(四)粤菜(五)浙菜(六)闽菜(七)徽菜(八)湘菜二、中餐桌次和席位(一)中式宴会的桌次安排1.以右为尊2.以远为上3.居中为上4.临台为上(二)中式宴会的席位安排1.面门为上2.主宾居右3.观景为佳4.各桌同向三、中式宴会就餐(一)中餐餐具:餐具包括筷子、骨碟、汤碗、匙、小碟、酱油碟等。(二)中餐宴会菜序(三)中餐就餐礼仪(四)中餐饮酒礼仪1.斟酒2.祝酒3.敬酒第八章宴请餐饮礼仪第三节西餐宴会礼仪一、西餐常识(一)法式菜(二)英式菜(三)意式菜(四)美式菜(五)俄式菜二、西餐席位(1)西餐桌的排列次序同中餐餐桌的排列原则是一样的,主桌为首位。(2)座次的排列与中餐宴会有所不同,西餐宴会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这是西方社交最基本的原则,并且男女宾客、生人与熟人交叉就座。

三、西餐餐具(一)西餐餐具的种类(二)西餐餐具的摆法(三)西餐餐具的用法1.西餐讲究吃不同的菜用不同的刀叉2.餐巾的用法四、上菜顺序1.开胃菜2.面包3.汤4.主菜5.点心6.甜品7.果品8.热饮五、西餐用餐六、西餐酒水七、品饮咖啡第八章宴请餐饮礼仪第四节自助餐饮礼仪一、自助餐常识自助餐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免排座次2.可以节省费用3.可以各取所需4.可以招待多人二、鸡尾酒会(一)鸡尾酒1.鸡尾酒的特点2.鸡尾酒的调制方法(1)摇晃法(2)搅拌法(3)兑和法(4)搅和法(二)鸡尾酒会礼仪三、自助餐(一)筹备自助餐1.自助餐的时间2.自助餐的场所布置3.自助餐食物的准备4.宾客的招待(二)参加自助餐1.按序取菜2.循序用菜3.多次少取4.避免外带5.照顾他人6.积极交际第八章宴请餐饮礼仪第五节大学生聚会礼仪一、中国餐饮文化(一)菜品文化(二)小吃文化(三)庭席宴会文化(四)餐厅文化(五)服务文化二、学生餐厅用餐(一)遵循餐厅公共秩序(二)注意用餐礼仪规范三、同学同乡聚餐(一)聚餐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1.活动宗旨2.组织分工(1)协调联络组(2)签到组(3)生活财务组(4)主持组(5)摄像组3.活动安排(1)时间地点(2)主要活动4.活动经费(二)参加聚餐注意事项第九章民俗宗教礼仪第一节岁时节令礼仪第二节民族风尚礼仪第三节宗教祭拜礼仪第九章民俗宗教礼仪第一节岁时节令礼仪一、中国传统节令礼仪(一)元旦(二)春节(三)元宵节(四)清明节(五)端午节(六)中元节(七)中秋节(八)重阳节(九)冬至节(十)腊八节二、少数民族节令礼仪(一)壮族的传统节日(二)满族的传统节日(三)回族的传统节日(四)苗族的传统节日(五)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六)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七)彝族的传统节日(八)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九)藏族的传统节日第九章民俗宗教礼仪第二节民族风尚礼仪一、民族服饰风俗(一)壮族的服饰风俗(二)满族的服饰风俗(三)回族的服饰风俗(四)苗族的服饰风俗(五)维吾尔族的服饰风俗(六)土家族的服饰风俗(七)彝族的服饰风俗(八)蒙古族的服饰风俗(九)藏族的服饰风俗二、民族饮食风俗(一)壮族的饮食风俗(二)满族的饮食风俗(三)回族的饮食风俗(四)苗族的饮食风俗(五)维吾尔族的饮食风俗(六)土家族的饮食风俗(七)彝族的饮食风俗(八)蒙古族的饮食风俗(九)藏族的饮食风俗三、民族婚丧风俗(一)壮族婚丧风俗(二)满族婚丧风俗(三)回族婚丧风俗(四)苗族婚丧风俗(五)维吾尔族婚丧风俗(六)土家族婚丧风俗(七)彝族婚丧风俗(八)蒙古族婚丧风俗(九)藏族婚丧风俗四、民族交往礼仪(一)壮族交往礼仪(二)满族交往礼仪(三)回族交往礼仪(四)苗族交往礼仪(五)维吾尔族交往礼仪(六)土家族交往礼仪(七)彝族交往礼仪(八)蒙古族交往礼仪(九)藏族交往礼仪第九章民俗宗教礼仪第三节宗教祭拜礼仪

一、道教祭拜(一)道教起源(二)道教礼仪1.上供2.行礼3.叩首4.三课(三)道教主要节日1.三会日2.三元日二、佛教祭拜(一)佛教起源(二)佛教礼仪1.称谓2.合掌3.问讯4.拜佛5.顶礼6.朝山(三)佛教教规1.五戒2.十戒(四)信众礼仪1.入寺2.拜佛3.阅经4.拜僧5.法器6.听经五)佛教主要节日1.莎迦节2.佛诞节3.涅槃节第九章民俗宗教礼仪四、伊斯兰教祭拜(一)伊斯兰教起源(二)伊斯兰教教规(三)伊斯兰教礼仪1.称谓2.念功3.礼拜4.斋戒5.天课6.朝觐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