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_第1页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_第2页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_第3页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_第4页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18401949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革命任务领导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建党时期:1921——1924年

2、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1924)条件一大二大工人运动条件共产主义小组分布图1、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上海望志路106号。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邓恩铭王尽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包惠僧陈公博周佛海由于受到法国巡捕的干扰,最后一天的会议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嘉兴南湖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立标志:中共一大时间:1921.7.23(党的生日:7月1日)地点:上海法租界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代表:13人纲领:党的名称、党的性质、党的奋斗目标意义: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最重要)不切实际,因资产阶级当时不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党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新的领导力量——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新的奋斗目标——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4)“新”的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斗争。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上海市成都北路7弄30号)李达的寓所内举行。3、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1922年(2)奋斗目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3)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大的目标更符合实际;

理论上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

中共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的主要差别是什么?二大为什么修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想一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邓中夏

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1922年8月总部迁往北京,书记部主任先后由张国焘、邓中夏担任。

1921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召开庆祝罢工胜利大会。毛主席去安源

1922年1月,香港爆发了中国海员大罢工。苏兆征

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和湖北工团联合会律师施洋

“头可断,工不可上!”林祥谦英勇就义。二七惨案发生地点时间:1922.1-1923.2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8月)过程:起点——香港海员罢工结束——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结果:遭到强大反动军阀镇压而失败。教训:4、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二、大革命时期(又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失败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国民大革命开始)国民党一大会场孙中山步出会场1、国共合作(1)中共“三大”:1923年(2)国民党“一大”: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决议,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决议。

——中共“三大”决议共产党方面:国民党方面:外部条件:

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国民党在当时比较革命;孙中山愿意合作共产国际的积极推动和帮助。必要性可能性外因思考: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有哪些?2、国民革命蓬勃发展---反帝反军阀(1)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组建国民革命军(2)工农运动迅速高涨开始:1926年7月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高潮:北伐战争(上图)1925年上海爆发的“五卅运动”(下图)苏兆征、邓中夏组织领导的省港大罢工(上图)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左上图)1926年7月,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演讲。(左下图)叶挺独立团攻打贺胜桥。北伐战争前形势图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直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广东广西吴佩孚兵力20万孙传芳兵力20万兵力35万张作霖

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歌

民國十五年七月一日公布為暫代國歌,詞為黃埔軍校政治教官所作,以法國兒歌「你睡了嗎?」(一般所熟知的「兩隻老虎」)為曲調。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广州浙江福建郑县北京南昌桂林南京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徽山东黑吉辽武昌安徽湖南江西福建湖北浙江安徽河南江苏上海国民政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北伐战争:1926(上图)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屠杀现场(左上图)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逮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左下图)张作霖在天津屠杀共产党人。3、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蒋介石,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武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最终破裂,国民革命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教训: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失败原因客观: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中共缺乏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探究:国民革命(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有何教训?

“左”倾:不可为而为之(过高估计自身实力或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

右倾:可为而不为之(过低估计自身实力或过分强调客观条件)。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又称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井冈山道路日本侵华红军长征西安事变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的总指挥部

——江西大旅社周恩来任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意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最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八七会议会址3、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赣江文家市三湾永新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图长沙进攻长沙失败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到达井冈山,建立根据地进攻城市转向农村4、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关系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思考各红色根据地建立在这些地区的原因?地理特点:位于省交界处,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①有利于发动贫苦农民进行土地革命,②国民革命影响,有一定群众基础。③远离国民党控制的中心地带,有利于政权的建立和稳固红色政权能长期存在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列强支持的军阀混战使反动统治出现缝隙,提供了可乘之机。想一想1928到1930年先后建立十几个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红军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蒋介石的反应如何?大围剿5、红军长征:(1)直接原因:(2)根本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3)过程:1934年10月——1935遵义会议(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扭转了被动,挽救了党、红军、革命)——1936年10月(4)结果: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长征的胜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1935.1)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4.10)渡过湘江放弃去湘西改道贵州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陕北革命根据地

(1935.10)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元凶板垣征四郎日军在沈阳城墙上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勿忘国耻“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手令指挥围剿红军时的蒋介石6、西安事变:(1)时间:1936年12月12日(2)根本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3)结果:和平解决(4)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及其原因(1)过程: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错误,并探索出井冈山道路。③遵义会议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④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基础。(2)原因:①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②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新民主革命的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建党时期:1921——1924年

2、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本课小结中共成立的条件、二大内容国共合作的原因、标志、北伐性质、失败的原因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道路、长征原因、遵义会议、西安事变意义,中共成熟的过程C

(2012·山东)“万里征途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口口口口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与诗中空格部分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当堂检测D

(2010·山东)美国一位史学家说:“高才大德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组织工人运动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开创井冈山道路B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A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一1937年)相关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D(2010•江苏•1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A

(2010•江苏•13)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