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成本与收益_第1页
第05章 成本与收益_第2页
第05章 成本与收益_第3页
第05章 成本与收益_第4页
第05章 成本与收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本又称为生产费用,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换句话说,厂商的生产成本是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收益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成本第5章厂商行为理论(2)成本与收益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短期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利润最大化原则,理解长期成本的概念,了解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5.1成本概述一、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1.会计成本(accountingcost)

是指企业在生产中按市场价格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会计成本可以用货币来计量,且能够在会计帐目上直接反映出来。会计成本是过去的支出,所以也称为历史成本,这种成本在企业中是显而易见的,称为显成本。

会计成本是指购买或生产某种物品过程中过去和现在发生的财务费用或历史成本,指的是购买所有权归他人的生产要素而形成的成本,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原材料购买费用等。

会计人员需要回顾企业财务状况,记录资产和负债,对以往经济活动作出评价。经济学家对成本的看法与会计人员的看法有所不同。经济学家所关心的是将来成本预计是多少,企业如何通过重组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利润率。

2.经济成本(economiccost)

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应该支付的代价,包括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利用自有要素和他人要素的费用总和。它不仅包括了会计成本,还包括购买所有权归企业主自己所有的生产要素所形成的成本。

经济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

显性成本(外显成本explicitcost)

是企业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而支付货币所构成的成本。如支付给雇员的工资,购买原材料、购置机器设备的费用,支付的利息、租金、燃料、动力和运输等费用,还包括保险费、广告费及税金等。这些都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作为成本项目计入账册,故也就是会计成本。

隐性成本(内隐成本implicitcost)

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使用自有生产要素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如,自有机器设备的折旧费、自有原料、燃料的费用、使用自有资金的利息、企业主自身的报酬。隐成本包括生产者所拥有和所使用的自有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中,又把隐性成本称为正常利润。

3.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强调了经济学家与会计师分析经营活动之间的重要不同。

经济学家关心研究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由于这些决策既根据了显性成本又根据了隐性成本,因此,经济学家在衡量企业的成本时就包括了这两种成本。与此相比,会计师的工作是记录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货币。结果,他们衡量显性成本,但往往忽略了隐性成本。

二、机会成本1.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经济物品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所能产生的最大收益。举例来说,高中毕业了你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参加工作,并每年能赚1万元,4年就可赚4万元;二,就是进入大学学习,时间是4年,那么你上大学就必须放弃工作并赚取4万元的机会,所以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4万元。上大学的代价是什么?机会成本总是针对具体方案的,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如果选择了一个投资方案A,则必须放弃投资于其他途径的机会,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是实行投资方案A的一种代价,被称为这项投资方案A的机会成本。

例如:你有一间空房屋,如用于出租可收入年租金1万元,但若用于开店可获得年收入3万元,你选择了开店而放弃了出租,那么年租金1万元就是你开店的机会成本。

可见,机会成本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失去的收益,这种收益不是实际发生的,而是潜在的。

二、机会成本2.理解:

①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是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②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③机会成本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3.在运用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有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资源本身要有多种用途;第二,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而不受限制;4.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别:

第一,机会成本不是企业的实际支出,会计成本是企业的实际支出。第二,机会成本在会计帐目上反映不出来,又称为隐性成本。而会计成本能够在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又称为显性成本。

三、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成本(privatecost)是指私人生产者生产过程中按要素市场价格直接支出的费用。社会成本(socialcost)是指整个社会为某个厂商或某一生产要素投入所付出的成本。四、短期与长期成本短期成本:短期内厂商从事生产所发生的成本。

在短期中,厂商不能根据他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其中不能在短期内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属于固定成本(fixedcost,FC)。如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在短期内可以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如原料、燃料的支出和工人工资,属于可变成本(variablecost,VC)。

长期成本:厂商长期从事生产所发生的成本。

在长期中,厂商可以根据他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不存在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区别。5.2短期成本分析一、短期成本的分类1.短期总成本(short-runtotalcost,STC)

是指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总成本包括总可变成本和总固定成本。如果以STC代表短期总成本,STFC代表短期总固定成本,STVC代表短期总可变成本,则有:

STC=STFC+STVC

(5.1)短期生产函数短期总成本(STC)

短期成本包括可变成本与固定(不变)成本。可变成本是短期内可以调整的成本;固定成本是短期内不能调整的成本。2.短期平均成本(short-runaveragecost,SAC)

是指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它等于短期总成本STC除以产量所得之商,即SAC=STC/Q

短期平均成本包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和短期平均固定成本。如果以SAC代表短期平均成本,SAFC代表短期平均固定成本,SAVC代表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则有:

SAFC=STFC/Q

(5.2)

SAVC=STVC/Q

(5.3)

SAC=SAFC+SAVC

(5.4)3.短期边际成本(short-runmarginalcost,SMC)

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如果以SMC代表短期边际成本,△STC

代表短期总成本的增量,△Q代表增加的产量,则有:

SMC=△STC/△Q

(5.5)

SMC=△STVC/△Q=dSTVC/dQ

例:TC=Q3–12Q2+60Q+40TVC=Q3–12Q2+60Q,

TFC=40TC=VC+FCAC=TC/Q=Q2-12Q+60+40/QAVC=VC/Q=Q2-12Q+60AFC=FC/Q=40/Q产量Q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0123456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060080090010501400210012001800200021002250260033001200.0600.0400.0300.0240.0200.0600.0400.0300.0262.5280.0350.01800.01000.0700.0562.5520.0550.0600200100150350700短期成本表二、各类短期成本变动规律及其关系TFCCQOr·K0QKOK0TFC总固定成本TVCQLOCQOTPTVCQ1L1w·L1Q1Q2L2总变动成本w·L2Q2STCCQOTFCTVCSTC短期平均成本SAC=STCQAFC=TFCQAVC=TVCQSAC=AFCAVC+平均固定成本:AFC曲线TFCQCOQOCAFCAFC随产量Q的增加一直趋于减少,但AFC曲线不会与横坐标相交,这是因为总固定成本不会为零。平均变动成本

(AverageVariableCost)短期内生产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变动成本。

QCAVCAVC初期随着产量增加而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量时,AVC达到最低点,而后随着产量继续增加,开始上升。(先下降,后上升)

AVC平均变动成本CQOAVCPL·L0/Q0Q0TVC→AVCCQOQ0PL·L0TVC短期平均成本(short-runaveragecost,SAC)QCAFCAVCSACSAC=AFC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AB短期边际成本(short-runmarginalcost,SMC)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FC始终不变,因此SMC的变动与FC无关,SMC实际上等于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可变成本。MC=dTC/dQ=dVC/dQ(因为dTC=dVC+dFC,而dFC=0)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QCSMC开始,边际产量递增,增加产量所需的边际成本就递减。随着投入增加超过一定界限,边际产量递减,增加产量所需边际成本就递增。A短期边际成本SMC=⊿STC⊿QSMC=dSTCdQSMC=dSTCdQ=dTVCdQ=dwLdQ=dLdQw=1MPLwMPLOMPCQOSMCSTCTVCSMCTFCSACSAVCQQCCQ3Q2Q1请注意STC的两个特殊点A、B

SAC最低点对应B点SMC最低点对应A点SAVC最低点对应C点AB7种曲线之间的关系CSTC、SAC与SMCCQOCQOQ1Q2Q3Q1Q2Q3STCTVCSMCSACAVC切线斜率射线斜率拐点边际与平均

SMC与SAC、AVC相交于SAC和AVC的

最低点。综合分析QCAVCSACSMCNM1.SMC与AV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SMC<AVC,AVC↓SMC>AVC,AVC↑SMC=AVC,AVC最低QCAVCSMCMM点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一定增加。2.SMC与SA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QCSACSMCNSMC<SAC,SAC↓SMC>SAC,SAC↑SMC=SAC,SAC最低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相交之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相交,边际成本=平均成本这时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

M点——停止营业点在MR=MC=P原则下

M点之上,产品价格能弥补AVC,损失的是全部或部分AFCM点之下,无法弥补AVC,停止生产。收支相抵点与停止营业点:短期内的分析

N点——收支相抵点QCAVCSACSMCNMN点:厂商的收益只能弥补平均成本,在该点,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所以称为收支相抵点。FCAFCQCOQCOSACAVCSTCVCSMC各种成本的综合图长期成本概述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长期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都能调整,不存在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所以长期中只涉及:

1.长期总成本(LTC)

2.长期平均成本(LAC)

3.长期边际成本(LMC)

5.3长期成本分析一、长期总成本(LTC

)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意味着对企业生产规模的调整。从长期来看,企业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到最优的生产规模(要素投入组合)进行生产。长期总成本(LTC)是指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长期总成本函数:LTC曲线QCOLTC拐点LTC曲线:从原点开始的一条先凸后凹递增的曲线。LT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先以递减的速率上升,后以递增的速率上升。LTC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含义QCSSTC1STC2STC3RPOQ1Q2Q3LTCLTC曲线LTC曲线是无数条STC曲线的包络线,其中每一点都是LTC曲线和一条STC曲线的切点,代表着在每一产量下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LAC)是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LAC

LAC曲线可用两种方法得到:(1)从长期总成本曲线导出;(2)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导出。从LTC曲线导出

LAC曲线

将LTC曲线上的每一点与原点连接,连线的斜率即为LAC。

QCOQ1Q2Q3LTCQ4LACCQOQ2从LTC曲线导出

LAC曲线

LAC曲线先递减而后递增

SAC1SAC2SAC3CQC1C2C3Q1Q2Q3Q4Q5从SAC曲线导出

LAC曲线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LAC曲线是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曲线。SAC6SAC5SAC4SAC2SAC3SAC1SAC7LACCQOQ1从SAC曲线导出LAC曲线在长期生产中,厂商总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而在短期内,厂商做不到这一点。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即有无数条SAC

曲线。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明了当资本和劳动都可以变动时可以达到的最低平均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变动,开始时呈递减趋势,达到最低点后转而递增,是一条先下降然后缓慢上升的“U”型曲线。总结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1)成本不变的行业这种行业中各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不受整个行业产量变化的影响,无论产量如何变化,长期平均成本是基本不变的。(2)成本递增的行业这种行业中各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行业在经济中属于普遍的情况。这也就是规模经济中的外在不经济。(3)成本递减的行业这种行业中各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也就是以前所说的规模经济中的外在经济。三、长期边际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LMC)是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可用从长期总成本曲线导出。长期边际成本函数:从LTC曲线导出

LMC曲线

对LTC曲线在每一点上作切线,其斜率即为LMC。

LMC曲线呈“U”字形。QCOQ1Q2Q3LTCQCOLMC从LTC曲线导出

LMC曲线LTC曲线先凸后凹,LMC曲线先递减后递增。TCQOLTCMCQOLMCQ1Q1Q2Q2Q3Q3LAC曲线与LMC曲线的关系QCOLMCLACLMC<LAC,LAC↓LMC>LAC,LAC↑LMC=LAC,LAC曲线在最低点。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一、收益分析

收益:是指厂商卖出产品得到的全部货币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收益的分类:

TR:指厂商生产并销售一定数量商品和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总额,也即全部的销售收入。

5.4收益与利润最大化AR:是指厂商平均出售每一单位的商品和劳务所能得到的货币收入。MR:是指厂商增加销售每一单位的商品和劳务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二阶条件应该小于零,这里省去利润最大化满足:MR=MC当MR>MC时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总利润会增加。当MR<MC时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总利润将会减少。当MR=MC时

无论怎样调整产量,总利润都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说明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应用价值:

1)厂商最优产量抉择的依据,MR>MC则增加产量;MR<MC则减少产量;MR=MC产量处于最佳水平;

2)获得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MR>MC时,如果不增加产量,可以赚到的利润没有赚到;MR<MC时,如果不减少产量,总利润不会增加,减少产量会使总利润增加;只有当产量满足MR=MC时,总利润才最大。练习:假定某厂商需求如下:Q=5000-50P。其中,Q为产量,P为价格。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为:AC=6000/Q+20。问: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与产量是多少?最大化的利润是多少?本章重点短期与长期的含义和区别;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长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的关系;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一、单选题

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减;E.无法确定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A.外部经济问题;B.内部经济问题;C.规模收益问题;D.边际收益(报酬)问题;E.固定成本CD3、关于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A.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B.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C.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D.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A4.对于一个既定产量,LAC=SAC,LAC>LMC,则

A.L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