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_第1页
第1课 鸦片战争_第2页
第1课 鸦片战争_第3页
第1课 鸦片战争_第4页
第1课 鸦片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学期新起点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1840—1842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1949年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奋斗史!1840年五四运动1919年1949年近代史(百年屈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不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是:

领导的

的革命.前途是走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领导的

的革命.革命的前途是引向

。资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社会主义社会了解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概述本课整体感知第1课鸦片战争闭关锁国鸦片战争前英国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请阅读这段对话和课本第一段,找一找鸦片战争前夕中英贸易是什么样的?

18世纪末一对父子的谈话: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中英贸易中国英国呢绒、布匹茶叶、生丝、瓷器(很难卖出去)(很畅销)贸易结果:许多白银流入中国。想一想对于这种情况英国是否满意?对此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走私鸦片1.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

工业革命所激起的巨大生产力要求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正常贸易英国无法获利鸦片贸易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英国中国要求打开中国的市场自给自足,拒绝打开国门鸦片罂粟花罂粟果鸦片1799年箱18201824182918301835183818394000多788912576203313544540200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情况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富家子弟在烟馆吸食鸦片普通百姓聚集在烟馆装饰考究的鸦片烟馆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一些城镇烟馆林立,许多中国人在烟馆中吸食鸦片。鸦片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非常容易上瘾,而且很难戒除,使人体力渐衰,精力消耗,意志萎靡,直到丧失生命。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银荒)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兵弱)生活上:严重摧残人的体质,毒害中国人身心健康。政治上:许多官员吸食鸦片,更导致政治腐败。2.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说:“……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由泄泄视之,则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1)经过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2)意义①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②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3.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根本原因:开拓海外市场,掠夺工业原料,倾销商品。(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时间: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3.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占香港岛进吴淞到南京清朝水师船只清朝水师旧式帅船英军舰船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使用的枪支

结合图片,并阅读课本请思考: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技落后,军事落后,指挥失当;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社会制度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启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蓄谋已久。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根本原因:4.鸦片战争的失败:

1842年8月,英国军舰抵达南京江面。清政府不得不宣布议和,派代表耆[qí]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gāo]华丽”号上,被迫接受英国代表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图为中英双方在南京海面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定《南京条约》时的情形。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三、《南京条约》的签订内容割地赔款通商议税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破坏中国贸易主权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危害1.《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1)1843年,英国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获得了

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2)1844年,中美《

》、中法《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望厦条约黄埔条约2.其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的附件《五口通商章程》

《虎门条约》(1843)1.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2.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3.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特权。中美《望厦条约》(1844)1.享有除割地赔款外,《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一切特权;2.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3.有权在通商口岸开医院、建教堂。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鸦片战争成为的开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是指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主权。半封建是指在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3.鸦片战争的影响1.到广东领导禁烟运动的大臣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琦善D.陈化成2.在《南京条约》里割出去的香港部分是:

A.九龙半岛B.香港C.香港岛D.新界3.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规定的通商口岸的是:

A.广州B.福州C.上海D.南京4.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虎门销烟B.1840年的鸦片战争C.鸦片的输入D.《尼布楚条约》的签订ACDB5.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口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虎门条约》B.《望厦条约》C.《南京条约》D.《黄埔条约》6.下图所再现的19世纪30年代末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壮举,应是:

A.抗日烽火B.戊戌喋血C.辛亥风云D.虎门销烟CD7.材料解析题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林则徐集》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的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请回答:(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1)林则徐认为若听任鸦片大量输入,清政府将面临军队和财政危机。(2)虎门销烟。(3)青少年应“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并积极宣传、支持禁毒事业,与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

以史为鉴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你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

牢记“落后就会挨打的沉痛教训”,以民族英雄为榜样,努力学习,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才。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广州

澳门(萄占)九龙司

香港(英占)琼州淡水台湾厦门福州定海上海镇江南京九江汉口烟台北京营口黄海东海黄河运河长江汕头天津宁波上宁福厦广返回返回历史分析中的各种原因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1.割香港岛给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