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课件_第1页
《项脊轩志》课件_第2页
《项脊轩志》课件_第3页
《项脊轩志》课件_第4页
《项脊轩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1、疏通文章大意,归纳整理文章中的重点实词并翻译重点句子。2、品味文章当中蕴含的“喜”与“悲”,学习作者借助平常之语,抓住生活琐事以细节来抒写感情的写作技巧。

归有光简历1506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1510年(5岁)开始读书1513年(8岁)丧母1528年(23岁)娶妻魏氏1533年(28岁)丧妻1540年(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1565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1568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1570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1571年(66岁)去世

归有光(1506—1571)解题项脊:因江苏太仓项脊泾得名,因为他远祖归道隆曾居住于此,把它用来作书斋名有纪念远祖的意思。

轩:本指前面高有帷幕的车子,因而把像轩车的屋子、走廊都叫轩,今天轩用来指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多用于书斋茶馆。志:名词,记。检测预习,自主梳理(一)重点实词(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项脊轩志2、尘泥渗漉,雨泽下注3、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4、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5、迨诸父异爨

6、已为墙7、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8、比去,以手阖门9、余自束发读书轩中10、大类女郎也11、余扃牖而居12、得不毁,殆有神护着13、其制稍异于前1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通假字(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含义)

某所,而母立于兹名词,记从小孔慢慢漏下美从前等到分家已而,然后名词作动词,用乳汁喂养及,等到十五岁,成年很像关上窗户大概,表示揣测的语形式规制直立的样子古称伞而,通“尔”,你(三)翻译句子1、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3分)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3分)

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5分)

4、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5、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分)又方位朝北,不能照得日光,一过中午天就昏暗了。又在庭院里夹杂着种上兰花桂花和竹子,以往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这位老婆婆,是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去世的母亲对待她很好。我的儿,很久没有看见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待在这里,很像女孩子一样?小轩一共经历了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佑吧。整体感知1、用文中一句话概括作者的感情。2、在作者眼中,“可喜”的是什么,“可悲”的又有哪些事呢?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表明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中心句)

第1节修缮前后的项脊轩--------多可喜第2-5段,作者写了几件可悲的事

A.诸父分家,家族衰败B.悼亡母C.忆祖母D.忆亡妻品读细节姚鼐说:《项脊轩志》是“太仆最胜之文”。这主要得力于作者善于捕捉生活细节以表达深挚的感情。

初中我们学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其中有一段精彩典型的细节描写,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遍。“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作者抓住生活中买橘子这一十分平常的小事精雕细刻,成功刻画了父亲的背影,使我们感到父亲的真实、可敬、可亲,从而写得情透纸背,泪透纸背,力透纸背。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或者说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细节是景的最不起眼处,因其不起眼,故最真实。细节是人的最不经意处,因其不经意,故最真挚。小组讨论:文章多处描写生活细节、平凡场景,你最喜欢哪一处细节描写,请谈谈你的理由。示例1: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一个动作、一句话,刻画了一个慈母形象,这一细节准确传达了母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和厚爱,同时我对母亲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也不言而喻。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可以传达人物微妙而深邃的感情。布置作业作家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本文就是使用了细节描写这种高超的传情艺术,才使得文章读来字字出肺腑,句句断肝肠,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听琴会有共鸣,读书会有同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