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大讲堂人类航天中的物理问题_第1页
万有引力大讲堂人类航天中的物理问题_第2页
万有引力大讲堂人类航天中的物理问题_第3页
万有引力大讲堂人类航天中的物理问题_第4页
万有引力大讲堂人类航天中的物理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航天中的物理问题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苏联境内,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使者

太空广袤无际、神秘莫测,能上天畅游一番该是多么幸运!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使者——苏联宇航员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曾感慨地说:“我曾有幸成为人类最早开拓宇航道路中的一员。尽管历尽千辛万苦,但看到那么多人踏上了我们开辟的道路,真让人欣慰。”自从她1963年完成太空之旅以来,进入太空的女性已达40余位。

太空行走第一人:1965.3.18:列昂诺夫首次实现人类太空行走

人类登月:历史化做瞬间永恒人造卫星航天器1、载人飞船是一种承载3人以下航天员、在太空短期运行、可使航天员返回舱返回的一次性使用无翼航天器。航天器2、航天飞机是一种兼有双重功能的载人航天器,是唯一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运载器。航天器——太空之城:空间站3、空间站是体积大,具备一定试验或生产能力,可提供多名宇航员长时间工作和生活。航天器——太空之城:空间站1986年2月,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又名“阿尔法”空间站从1994年开始分多个步骤建设安装,至2006年全部建成。人类航天中的物理问题一、发射问题

1、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引力的作用,因而抛出去的物体要落回地面,但是,抛出的初速度越大物体就飞的越远。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设想过,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2、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大小:7.9Km/s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大小: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大小:16.7Km/s3、与发射卫星和导弹相比,发射载人飞船加速度小得多,这主要是为航天员的安全和舒适着想.如果火箭加速度过大,航天员会感觉不舒适,甚至有生命危险.问: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宇航员处于什么状态?飞船在发射升空时,如果宇航员是站立的,则他的心血管系统会受到何种影响?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你认为宇航员采取什么姿势为好?二、在轨运行问题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地球对卫星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可得:三、变轨问题

变轨问题:

当卫星与火箭分离时,假设人造卫星跟地心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人造卫星质量为m,发射速度为v方向与万有引力垂直,则:人造卫星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1.当F=F’时,人造卫星沿圆轨道运行。2.当F<F’时,人造卫星做离心运动。3.当F>F’时,人造卫星做近心运动。思考:人造卫星如何实现变轨???四、太空行走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开始太空行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五、返回问题

飞船绕地球飞行后,返回时是通过喷气使飞船做减速运动,飞船应向什么方向喷气?减速过程中飞船的高度怎样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