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_第1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_第2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_第3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_第4页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定1总则1.1为落实xx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以下简称应急管理)责任,有效应对生产安全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制定本规定。1.2本规定适用于xx集团公司、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xx)总部各部门,事业部(专业公司),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1.3应急管理工作遵循“企业负责、专业管理、分级响应、统一协调”的原则。1.4xx总部各部门、事业部(专业公司)和企业应建立健全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业务部门主管、安全部门监督、有关部门参与,层级清晰、职责明确的应急管理体系。1.5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2机构与职责2.1xxHSE委员会是xx应急管理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xx的应急管理工作。集团公司董事长是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2.2安全监管局是应急管理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负责企业区域应急联防和xx、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之间区域应急联防工作,负责对各事业部(专业公司)和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2.3总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负责24小时应急值班,负责突发事件信息接报,传达集团公司领导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指令,跟踪突发事件动态和处置进展,及时通报情况。2.4事业部(专业公司)是所管企业(单位)的应急管理主体,负责应急专业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2.5企业是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设置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应急职责。2.6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企业在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的安全管理协议中,明确双方的应急管理职责。3应急预案管理3.1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xx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包括xx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企业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3.2xx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由安全监管局负责组织编制,专项应急预案由事业部(专业公司)负责组织编制。3.3企业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编制专项应急预案。3.4基层单位要在全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按照“一事一案、一点一策”的原则,针对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作业等编制现场处置方案。3.5新建、改建、扩建和检修、维修、抢修项目,企业或项目部要在全面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组织承包商等相关方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3.6对于可能造成周边公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社会不稳定状态的事件,企业应建立企地联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3.7应急预案应经评审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3.8应急预案实行向上一级主管单位和地方政府备案制度。有关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应报送至所在地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3.9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的评估,根据评估意见,及时修订完善,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4应急培训与演练4.1总部、事业部(专业公司)及企业应将应急培训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安全培训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4.2各单位应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事业部(专业公司)每年至少组织1次大型综合应急演练;企业应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实战演练,二级单位应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实战演练;基层单位每月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4.3各企业应采取不预先通知、桌面推演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实战演练,提高演练效果。4.4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形成应急演练评估报告,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5监测与预警5.1各企业应配备必要的监测监控设施,加强对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的监测监控,发现突发事件预兆立即发布预警信息。5.2对可能影响周边企业、公众的生产安全突发事件,及时向地方政府、周边企业和社会公众发出预警信息。5.3对国家、地方政府发布的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预警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6应急报告与响应6.1应急报告实行逐级上报制度。发生直属企业级及以上级别突发事件时,直接报告总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6.2信息报告分初报、续报和处置结果报告。初报信息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电话或书面向总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报告,2小时内必须书面报告,初报时应明确突发事件现场专职联络人员和联络方式;根据事件发展和抢险救援情况随时报告,事件持续发展的每半小时报告一次;事件处置结束后进行终报。6.3总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接到突发事件上报信息后,应立即通知事业部(专业公司)、安全监管局和相关职能部门,由事业部负责研判并根据专项预案进行处置,需要上报集团公司领导的,按照附件1流程上报。6.4事件发生后,应根据事件发展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6.5事发单位应按照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规定,立即向事发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7处置与救援7.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执行总指挥由分管事业部(专业公司)的党组领导担任,执行副总指挥由事业部(专业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执行副总指挥承担具体应急指挥任务,组织实施应对处置。7.2企业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应第一时间成立现场指挥部,开展现场应急处置。7.3现场指挥部应明确疏散警戒区和抢险隔离区,撤离与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对现场实行隔离保护。疏散警戒范围应根据现场检测的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强度)容许范围、风险评估最大伤亡范围、现场指挥部研判伤亡区域等最大值确定。抢险隔离范围由现场指挥部以保护现场处置人员安全为原则确定。7.4事发单位的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调度人员、应急值守人员等在遇到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时,有权在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8信息公开8.1企业应规范信息公开程序,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信息发布人,负责媒体沟通,建立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准确、客观地向社会发布事件发展和处置进展情况。8.2企业应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内部员工通报相关情况,向员工和突发事件可能涉及的周边公众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等。9应急资源与保障9.1事业部(专业公司)及企业应将应急体系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年度预算。9.2企业应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没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的单位必须与邻近的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救援队签订应急救援协议。9.3事业部(专业公司)及企业应建立应急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9.4企业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合理配备应急装备和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储备充足、调运顺畅。9.5企业应动态掌握所在地周边的应急装备、应急物资和应急队伍等应急资源情况,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9.6企业应建立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实现xx应急指挥系统的统一指挥、互通互联和资源共享,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资源调配和应急处置提供信息化支撑。10检查与考核10.1各级各类安全检查应将应急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检查。10.2安全监管局负责对事业部(专业公司)及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附件1: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环境保护部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环境保护部等总指挥(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外交部总指挥(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外交部执行总指挥(党组业务分管领导)党组安全、环保分管领导执行总指挥(党组业务分管领导)党组安全、环保分管领导外事局主要领导办公厅主要领导执行副总指挥(事业部、专业公司主要领导)总部其他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安全监管局、能环部主要领导外事局主要领导办公厅主要领导执行副总指挥(事业部、专业公司主要领导)总部其他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安全监管局、能环部主要领导总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值班负责人总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值班负责人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或突发事件现场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或突发事件现场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附件2: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外交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国家安全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