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恩格斯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因此,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形象点讲: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概念辩证法)本质统一表现形式不同对立统一规律

基本规律

基本范畴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必然性和偶然性

原因和结果

内容和形式

本质和现象

联系发展实质核心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矛盾分析法确定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人类把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中己蕴涵着矛盾分析法。

主观辩证法原因和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风吹草动熟能生巧

闪电之后必然伴有雷声,但闪电不是打雷的原因,闪电和打雷都是云层中正电与负电碰撞的结果。闪电和打雷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打雷闪电原因和结果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的方法论意义系统输入输出反馈调控调控﹝原因﹞﹝结果﹞﹝原因﹞﹝结果﹞反馈原因和结果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曾经统治了地球1亿6千万年、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恐龙,仿佛在一夜间突然的消失了,而恐龙灭亡的原因成为世界之谜,令许多生物学家困惑不解。然而虽然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尚无法证实,但原因的存在是肯定的,这也正是人们怀着不可遏制的欲望去探寻它的动因所在。(白垩纪视频)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视频)必然性和偶然性分子热运动车祸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它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马克思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每一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一定的代表人物来实现,这是必然的;至于这些人物是谁,又带有偶然性。

一只老鹰在地上抓起一只乌龟,飞到空中又把它扔下来,而乌龟正好落在一个人的头上。这种偶然性中也蕴含有必然性。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变异遗传遗传变异偶然性必然性必然性偶然性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可靠基础之上。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侥幸的偶然事件上。守株待兔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的方法论意义弗莱明伦琴发现X射线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射线,都与善于利用偶然因素紧密相关。

现实性和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

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

现实性和可能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明朝《雪涛小说》中有则“一个鸡蛋的家当”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人,家里很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忽然有一天,他捡到一只鸡蛋,高兴地跑回家,对他老婆说:“我有家当了!”

老婆问:“在哪里?”他拿出那个鸡蛋说:“这就是。只要十年功夫,家当就有了。”他解释说:“我拿这个鸡蛋,到邻居家借母鸡去孵,待小鸡孵出,从中拿一只小母鸡回来,鸡生蛋,蛋孵鸡,两年之内,就可以有鸡三百只。把鸡卖了,可买回五头母牛。母牛生母牛,三年可以有牛二十五头。母牛再生母牛,再过三年可以有牛一百五十头。把牛卖掉,即可得到一大笔钱。把这笔钱全部用来放债,再过两年,我就有一份像样的家当了。”这个人越想越高兴,越说越得意,于是就盘算发财以后的事情了:置地、盖房,还要娶个小老婆……老婆一听说他要娶小老婆,勃然大怒,一拳把那个鸡蛋打得粉碎。这个人的一份家当就这样全部毁掉了。现象与本质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与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闪电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与负电相遇而发生猛烈放电的过程。

怎样认识假象?商品交换这一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现象,人们看到的只是商品和货币的交换,而马克思则看到的是商品生产者和商品购买者之间劳动的交换。马克思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科学的任务正在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反映。

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

列宁

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苹果落地是现象,引力相互作用是本质。动物的异常现象,往往能反映出地震的本质,而地震的本质,也通过种种现象表现出来。

据资料记载,古希腊杰里斯城大地震前几天,田鼠、伶鼬、蜈蚣等都纷纷从洞穴里出来,四处逃窜。1835年智利大地震前夕,狗嚎叫着跑出城廓。1942年菲律宾塔尔大地震前一会儿,狗、猫以及母牛叫醒了正在熟睡的居民。从我国历史上看,1857年,浙江鄞县地震前“夜半天明如昼,山雉皆鸣,少倾地泄气,声隆如鼓”。1917年,云南大关在震前一月间,“鱼类均浮水面。近地震前数日,河水大涨,河鱼千万自跃上岸”。1920年,宁夏海原发生8.5级地震前夕,牛惊慌外逃,不进圈,狗吼叫乱窜。于地震当天晚上,西吉县一村庄上的狗叫得非常厉害。有一位老人出去察看,地震即发生了,老人幸未遇难。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集成电路线路板内容和形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动人的爱情故事,人们用诗歌、戏剧、音乐、电影、小说、图画等多种形式来表现它。同样,诗歌、戏剧、音乐、电影、小说、图画等形式也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内容。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生物圈实验室

在把握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提到普希金的名字,也许大家并不陌生。他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诗人,从七八岁就开始写诗,一生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篇,被尊为“俄罗斯文学之父”。遗憾的是,这位富有天才的诗星,仅仅活了38岁。而他的死,是与他的爱情悲剧联系在一起的。

普希金的爱人娜坦丽,出身贵族,善于交际,外貌漂亮出众,有“莫斯科第一美人”之称。他俩喜结良缘,真可谓“郎才女貌”。许多人为他有一个天仙般的美丽妻子而羡慕不已。

然而,不幸也就在这里。因为,普希金之所以娶娜坦丽为妻,爱的是她的漂亮的外貌;而娜坦丽之所以愿意嫁给普希金,是因为他有金钱和声誉。至于他们之间的思想、志向、道德、情操,那简直是天壤之别。普希金致力于俄罗斯文学事业,娜坦丽却一味追求着跳舞、交际、陶醉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而对普希金孜孜以求的文学事业却丝毫不感兴趣,不管也不问。有时,当普希金写下一首好诗,兴奋得情不自禁地朗诵给她听,让她分享自己的创作喜悦时,娜坦丽却用手捂住耳朵,大声地嚷叫:“讨厌!”“我不愿意听!”为了满足妻子无止境的挥霍、享乐,普希金不得不向别人借债,又不得不在一个时期内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花在妻子所赴的宴会、跳舞厅内,以及上层社会的庸俗交际中,弄得他精疲力尽,债台高筑,整天闷闷不乐,苦不堪言。

更为不幸的是,尽管普希金对妻子一片衷情,仍然满足不了她的个人私欲。她对普希金并不忠诚,而是更加放荡不羁。最后,普希金终于被妻子的奸情所激怒,与情敌决斗,结果中弹负伤,以至身亡。1837年,年仅38岁的普希金就这样含恨离开了人间。一颗智慧的诗星陨落了。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学说“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印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失去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的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09版11页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的解决世界本原问题时,已经内在包含了辩证法;科学的揭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规律时,内在包含了唯物论。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辩证法德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毛泽东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矛盾分析方法

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毛泽东

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学会说“两句话”,要注意“两手抓”。这些思想就是辩证法的一分为二、两点论思想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矛盾分析方法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要善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既要善于“同中求异”,又要善于“异中求同”。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通常所说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时常说的“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使在刀刃儿上”等,这些讲的都是抓重点的道理。

矛盾分析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列宁矛盾分析方法

坚持对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矛盾分析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古代思想家和

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过犹不及”,“举一反三”,“洞悉症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魏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

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个别一般归纳和演绎的含义培根

演绎是以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的含义一般个别亚里斯多德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辩证思维方法

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另一方面,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

归纳主义演绎主义培根笛卡尔

归纳和演绎,正如综合和分析一样,必然是属于一个整体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但是只有记住它们是属于一个整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才能做到这一点。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辩证思维方法

——恩格斯辩证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

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Eg:凿壁移痛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辩证思维方法哲学方法在自己和每个运动中,同时既起分析的作用,又起综合的作用。

黑格尔抽象和具体的含义辩证思维方法

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出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本质方面的认识。

具体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的某一(抽象规定)部分,区分从中抽方面,到对具体事物感性具体

感性具体,就是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思维具体

思维具体是指关于某一对象的各种抽象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统一起来的有机整体在思维中的完整的、具体的再现。

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抽象规定是对感性具体的否定,但它又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是向思维具体的接近。思维具体是在对感性具体和抽象规定双重否定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是否定的否定,是认识的结果。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认识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具体感性的具体抽象思维的具体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否定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抽象逻辑起点具体逻辑中介逻辑终点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历史、逻辑的含义逻辑是指关于对象的认识成果或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范畴演化序列。

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

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行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的反映。恩格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主要包括︰

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一功能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