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_第1页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_第2页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_第3页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_第4页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1概述主要表现闭塞性视网膜脉络膜动脉炎全层视网膜坏死中度至重度的玻璃体细胞反应以及后期发生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单疱病毒(HSV)与其发生有关。2流行病学两个发病年龄高峰,20岁和50岁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受累者占26%此两个发病年龄高峰与HSV、VZV感染的两个年龄高峰相吻合3临床表现早期可有视力模糊、眼前黑影轻到中度眼前段反应,细小或羊脂状KP常引起眼压升高。4临床表现—三大特征之一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炎严重和闭塞性的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炎主要累及动脉大血管变窄、出现白鞘多发生在后极部和视网膜坏死区少数出现视网膜静脉炎脉络膜血管也可受累。5临床表现—三大特征之二

视网膜坏死最早表现为小斑点状的黄白色区域以后病灶增大,数量增多,并发生融合,成片状,坏死多从周边向后极部推进视网膜坏死通常与视网膜血管炎同时或稍后出现6临床表现—三大特征之三

玻璃体炎早期常出现轻到中度的玻璃体细胞反应——是ARN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7临床分期0期-前驱期:眼痛、眼红、巩膜炎、前部葡萄膜炎,常合并眼压高。1期-坏死性视网膜炎期2期-完全视网膜坏死和玻璃体混浊期3期-视网膜坏死消退期(4-12周进入此期)4期-视网膜脱离期8并发症最典型特征就是:于感染恢复期常发生

全层视网膜裂孔高达86%9治疗-无环鸟苷加速病变消退,预防新病变,降低健眼的受累率用量:每日1500毫克,分三次静脉给药,共10-14天后改为800毫克,每天5次,口服,连续6周10治疗-抗凝血药预防ARN的血管闭塞性并发症口服小剂量的抗凝剂:阿司匹林125-650毫克,日1-2次11治疗-糖皮质激素

与抗病毒药联合应用强的松,60-80毫克/日,一周减量治疗2-6周眼前段炎症者,局部点药12治疗-激光光凝预防性于活动性视网膜炎之后,该部位的治疗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