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细菌培养相关知识_第1页
手术室细菌培养相关知识_第2页
手术室细菌培养相关知识_第3页
手术室细菌培养相关知识_第4页
手术室细菌培养相关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室细菌培养

相关知识

手术室陈霜2023/2/51Freetemplatefrom普通手术室空气培养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空气培养是通过空气菌落测定实现的,空气菌落测定可作为一种环境清洁的指标。1、人员着装要求:检测者需要洗手戴口罩和帽子2、空气培养目的:检测手术部空气在静态下是否达到空气卫生学标准。3、采样时间:每月监测一次,在消毒处理后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2023/2/52Freetemplatefrom4、采样方法

检测者需要洗手带口罩和帽子,根据采样原理采用平板暴露法: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室内面积≤30m2对角线内、中、外处设3点,内外点布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可随尘粒一起下降,在室内各采样点处放好营养琼脂平板,采样高度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搭在平皿边缘上,暴露15min,盖好平皿盖。2023/2/53Freetemplatefrom5、注意事项(1)布点位置要正确,严格按照房间面积、布点要求及采样方法进行操作。(2)采样后及时送检,48小时出结果。(3)培养采样者应及时将结果取回,结果取回后如无异常应将检验报告单依次粘贴在A4纸上,并注明培养房间和培养日期做好完整记录,如有超标应及时通知护士长,并查找原因,复检。2023/2/54Freetemplatefrom6、检测结果判断:

空气培养标准值应小于或等于200cfu/m32023/2/55Freetemplatefrom普通手术室细菌培养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1、人员着装要求:检测者需要洗手戴口罩和帽子2、检测内容:(1)手术间的物体表面及可能有可能与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每月培养一次。包括治疗车、治疗台、无菌灯、输液架、手术间门把手、无菌器械台、麻醉机、吸引器瓶、麻醉床、手术间墙壁等。(2)手卫生培养:每月培养检测一次以同一台手术至少五人为一组,包括器械护士、手术医师,若一台手术人员不足五人,可两台手术合并5-6人做手培养。2023/2/56Freetemplatefrom(3)腔镜器械:每月培养检测一次,培养项目3-5个,镜头、腔镜管道为每月必做项目,其余手术器械随机抽查(4)无菌物品:每月培养检测一次。包括一次性无菌物品及高压灭菌后的无菌物品。一次性无菌物品及高压灭菌后的无菌物品每月随机抽取至少3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5)植入性器械:每月抽查一次骨科外来植入性器械包括钉子和钢板及专用器械。2023/2/57Freetemplatefrom3、采样方法:(1)物体表面主要采用棉式子涂抹法。采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取出棉拭子,先在酒精灯外焰进行烧灼后,直接在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滚动式涂抹,后将棉拭子入装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2)手部培养方法,被检测者须五指并拢,取出棉拭纸先在酒精灯外焰进行烧灼后以手掌到手指尖为平面S型滚动式涂抹,涂抹后将棉拭子入装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2023/2/58Freetemplatefrom4、注意事项:(1)培养不得检测出任何微生物。(2)采样后及时送检,48小时出结果。(3)结果出来后将检验报告单依次粘贴在A4纸上,并注明培养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