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岳麓精品)_第1页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岳麓精品)_第2页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岳麓精品)_第3页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岳麓精品)_第4页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岳麓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程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农业2手工业3商业4国力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康乾盛世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①生产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②双季稻扩种,产量提高③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进、推广④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变化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主导地位①白银普遍流通②商业资本活跃③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④明清赋役制度的变革1.国力强盛(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2.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高3.城市4.白银,贸易。5.综合国力耕地面积明初8.5亿亩;清朝10亿亩人口增长明初6600余万;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增至4.1亿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欧洲城市状况50万人口城市世界10个,中国占6个白银拥有200余年间世界产量一半流入中国世界地位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综合国力保持领先地位4、明清国力强盛(表现)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明洪武26年0.70亿明万历28年1.97亿清康熙39年1.50亿乾隆59年3.10亿道光20年4.10亿面对人口的迅速膨胀,当时的中国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粮食供应的问题?高产作物的引进、耕地面积扩展、精耕细作年份中国欧洲(不含俄)美国1820219018803401913242099705200中外国内生产总值对照表(万美元)表格中的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在1820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几乎是欧美的总和,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近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2、特征:

二、资本主义萌芽1、萌芽出现时间:明中叶时空报道之一:苏州玄妙观三清殿

这里是苏州玄妙观三清殿。据记载明万历年间,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并且织、煅、纱等分工都很细致,说明当时生产已具备一定规模,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苏州的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他们每日黎明按工种专长分立玄妙观、花桥等处“听大户呼织”。

当地已经形成了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机主出资,机工出力”的自由雇佣关系。时空报道之二:江西景德镇

乾隆时期,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已相当发达。时人形容“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景德镇瓷器工艺水平相当高,分工非常细。这里的“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其中长年受雇者按年或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给工价。这种将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规模经营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大大提高了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和民间小手工作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时空报道之三:明朝小说《醒世恒言》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写了一个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故事:苏州盛泽镇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绸为生。他们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加价购买,施复夫妇赚了很多银子。几年后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金,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施复夫妇终于发展成机户。施复夫妇就是早期的资本家。他们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增殖利润、扩大再生产。2、特征:①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②出现雇佣劳动关系(基本特征)③目的是为市场而进行的商品生产

④增殖利润出现工资,劳动力市场,机户机工等二、资本主义萌芽1、萌芽出现时间:明中叶

原因:(1)经济:农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政治:专制统治沉重剥削阻碍新经济因素发展重农抑商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强化自然经济海禁政策阻碍海外市场开拓和资本原始积累

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海禁的原因:P28最后一段,危害:P29)3、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江南的一些生产部门)2、特征:雇佣劳动关系二、资本主义萌芽1、时间:明中叶(3)思想:愚昧自大,固步自封,鄙薄科技

资本在他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抓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英国都铎王朝16世纪实行重商主义。货币是财富,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对外贸易才是增加一国财富的根本途径。主张借助国家政权统一国内市场,对外实行殖民扩张,拓展海外市场。想一想:针对“资本的萌芽”,中西方的“国家政权”分别以怎样的态度应对?三、近代前夜的危机——重农抑商、海禁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画面二: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十全大武功”时,英国查理一世和法国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时代!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三、近代前夜的危机——重农抑商、海禁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思想观念中国

西方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封建专制统治腐败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装备落后海防松弛船坚炮利战斗力强闭关锁国殖民扩张顽固守旧妄自尊大开放进取勇于开拓

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被全球。

——康有为《进呈突厥削弱记序》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华夏守旧陷穷途欧美革新展宏图中衰西盛讨论尝试写个对联!闭关锁国历史的悲剧给我们什么启示?对外扩张

如果从绝对数字上看,明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康乾盛世”,其繁荣程度仍然远逾西方。但是,问题的实质在于,西方已步入商品经济时代,其发展势头之旺盛是难以估量的;而中国依旧故步自封,错失资本主义萌芽的良机,毫无突破性的大发展。所以说,“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落日余辉,随后而来的只能是走下坡路,日暮穷途。封建盛世由盛及衰的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一、明清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三、专制统治障碍新经济因素成长(重农抑商、海禁)近代前夜的危机中衰西盛课堂总结1.明清时期,引进的高产作物主要有①粟米②玉米③水稻④番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下列事件对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①白银的广泛使用②私营手工业的发展③高产农作物的种植④一条鞭法⑤摊丁入亩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3、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封建经济高度发展表现的是

A.人口的大量增加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耕地面积的扩大4、明中后期苏州黎明立于桥头“听大户唤织”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手工作坊大量增多

B.农民人身自由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出现

D.商品经济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5、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的因素有:①小农经济②闭关政策③重农抑商政策④官营手工业⑤家庭手工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6、学习明清史后,想作主题演讲的话,你推荐哪一个可以更贴地概括这段历史

A.中华的荣耀

B.王朝的振兴

C.帝国的彷徨

D.东方的曙光7.清朝实行禁海政策,原因不包括清统治者认为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清朝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防止海外的“外夷”侵犯防止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自我测评1】比较项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传统官办手工工场民间小手工作坊生产目的生产组织劳动关系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只供官府和贵族消费自给自足集中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极高;分工细致、规模大、生产不计成本、效率低下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自由雇佣关系隶属关系自我测评2:导致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原因是什么?2.政治:专制统治的阻碍(重农抑商,闭关锁国)1.经济:自然经济阻碍3.思想文化:愚昧自大,固步自封,鄙薄科技

这幅图真实、细致地表现了康熙南巡所经之处的风土人情及农业、商业的繁荣景象。《康熙南巡图》这幅描绘了北京前门外的商业繁荣情景《乾隆南巡图》1、清黄遵宪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你认为诗中海禁的“大错”应表现在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③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④导致了中国国势日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指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巩固统治

D.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B3、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某地居民一份职业结构,据此判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

24%36%30%10%

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

D4、“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5、下列明清时期(1840年前)出现的社会现象中,最能反映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是()

A.“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C.“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D.“奏章票拟,主之内阁”

CB6、“(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二十余板则利嬴,得八、九板则缩。”材料不能反映的准确的信息是()

A.炉场生产分工明确

B.炉场生产规模扩大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D.生产以赢利为目的

7、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可能做到:A.在北京学京剧B.在山西平遥办票号

C.在上海看电影D.在广州从事涉外贸易

CD8、《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主张实行海禁B.反对实行海禁

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A9、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10、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苏州

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

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过斗争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

BC11、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12、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D.珠三角地区

BD13、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了()

A.商品经济发展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C.专制主义强化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

14、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其日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鸟兽、人物形者,泉(州)、漳(州)通用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A.泉、漳成为全国外贸中心

B.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C.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

D.尚未实行“海禁”政策

AB15、《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 B.宋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