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材料-安全篇_第1页
新员工培训材料-安全篇_第2页
新员工培训材料-安全篇_第3页
新员工培训材料-安全篇_第4页
新员工培训材料-安全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员工入职培训材料

—安全篇生产技术部目录屠宰检疫人员的疫病防治产品的安全微生物控制措施屠宰检疫/疫病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内容,疫病分为三类:一类疫病:口蹄疫二类疫病:多种动物共患病:伪狂犬病、狂犬病、炭疽、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绵羊和山羊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三类疫病:多种动物共患病:黑腿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绵羊和山羊病:肺腺瘤病、绵羊地方性流产、传染性脓疱皮炎、腐蹄病、传染性眼炎、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屠宰检疫/宰前检疫宰前检疫提早发现人畜共患病尽早防治,为宰后提供数据宰后检疫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针对病症处于潜伏期及表现不明显的病蓄。宰前检疫/检查内容宰前检疫入厂查验:1、查验检疫合格证明;2、核对品种数量,是否在有效期内;3、了解运输途中的动物健康情况;4、严格按照产地逐头进行临床检验。处理措施:1、出现可疑病蓄的进行隔离观察;2、对可疑病蓄进行进一步检验;3、发现疫病及时隔离并且上报;4、对运输工具及时清洗消毒;5、做好相关处理记录。待巡查宰:1、瘦肉精检测;2、入厂后每两个小时巡查一次,宰前再巡查一次,没有问题发准宰通知单;3、巡查时发现因物理原因热、挤、压等物理因素造成动物濒死的,发放急宰通知单急宰;4、发现可疑病蓄的进行隔离处理,并进一步检查。5、做好巡检记录。防疫消毒:1、针对出入口、卸载区、过程中接触的刀具和其他工器具、成品库;2、针对检疫标签责任到人、记录完整、交接清晰。检验内容/瘦肉精瘦肉精的作用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是一种平喘药物,即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瘦肉精残留80年代发现瘦肉精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实现动物营养再分配,改善胴体品质,故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被大量应用。瘦肉精的危害如果在屠宰前没有休药期,则在肌肉和内脏器官中非常高浓度的残留,长期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会引起人体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常见的疫病/布氏杆菌布氏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布氏杆菌感染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三个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发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该菌自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或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布氏杆菌大多数病人有急性感染表现。主要为波浪状发烧为其特点,发烧约2~3周,继之1~2周无烧期,以后再发烧。常伴多汗,头痛,乏力,游走性关节痛(主要为大关节)。有时全身症状消退后,才出现局部症状。腰椎受累后,出现持续性腰背痛,伴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后,影响行走。常可产生坐骨神经痛。局部有压痛及叩痛,少数病人于髂窝处可扪及脓肿包块;也可产生硬膜外脓肿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或截瘫。同时可伴有肝、脾肿大,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慢性病人可伴有其它多处的关节病变。但大多数发生在腰椎,少数发生在胸椎,胸腰段,骶椎或骶髂关节者。男性病人可有睾丸肿大,睾丸炎症表现。本病有“自愈”趋势,但历时较长。未接受治疗者复发率约占6%~10%。常见的疫病/口蹄疫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该病毒有七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反应。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水牛、猪、骆驼、羊、鹿等,黄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低。蹄疫发病后一般不致死,但会使病兽的口、蹄部出现大量水疱,高烧不退,使实际畜产量锐减。另外,有个别口蹄疫病毒的变种可传染给人。因此,每次爆发后只能屠宰和集体焚毁染病牲畜以绝后患。由于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补救措施少,被称为畜牧业的“头号杀手”。口蹄疫传染途径多、速度快。发病或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空气、灰尘、病畜的水疱、唾液、乳汁、粪便、尿液、精液等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饲料、褥草以及接触过病畜的人员的衣物传播。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时,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牛、羊、猪等高易感动物。人一旦受到口蹄疫病毒传染,经过2-18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表现为发烧,口腔干热,唇、齿龈、舌边、颊部、咽部潮红,出现水疱(手指尖、手掌、脚趾),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或腹泻。患者在数天后痊愈,愈后良好。但有时可并发心肌炎。患者对人基本无传染性,但可把病毒传染给牲畜动物,再度引起畜间口蹄疫流行。常见疫病/羊痘羊感染了羊痘病毒后,皮肤上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发生羊痘。潜伏期5~6天,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2~3cm,最大可达5cm。在24~48h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再次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较常见。皮损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手指、手、前臂及面部等暴露部位,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及瘙痒外,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有些病人在发病后2周时,躯干部可发生一过性斑丘疹,亦可在四肢伸侧出现多形红斑样皮疹。巨大的向外生长的皮损,类似化脓性肉芽肿或恶性肿瘤,可见于免疫力低下或AD患者,偶可见病毒血症,表现为广泛的丘疹、水疱或大疱性皮损。常见疫病/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PPR)是小反刍兽的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PPR病毒感染绵羊和山羊可引起临床症状,而感染牛则不产生临床症状。该病在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4~5天,最长21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1天。自然发病仅见于山羊和绵羊。山羊发病严重,绵羊也偶有严重病例发生。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发病率高达100%,在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尸体剖检病变与牛瘟病牛相似。患畜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皱胃常出现病变,而瘤胃、网胃、瓣胃很少出现病变,病变部常出现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红色、出血。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尤其在结肠直肠结合处呈特征性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淋巴结肿大,脾有坏死性病变。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常见疫病/炭疽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主要为食草动物(牛、羊、马等)的传染病。人接触患炭疽的动物后,可以受染而患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炭疽,其次为肺炭疽和肠炭疽。可以继发炭疽杆菌菌血症及炭疽杆菌脑膜炎,病死率较高。皮肤炭疽:约占98%,多见于上肢及面部皮肤。开始于病原侵袭的部位,出现红斑,在1~2天内形成约1cm大小直径的丘疹,无痛。继而形成水疱,疱液先是清的,很快变浊发暗;最后水疱形成溃疡,上面盖有黑色如焦炭状的出血性痂;周围形成一个环,四周还可出现成群的小水疱。于第2~4日中心呈出血性坏死,结成约4cm大小、黑而硬的焦痂,周围的皮肤浸润及有较大范围的水肿。肺炭疽:多为原发性,可急性起病,一般先有呼吸道卡他症状,轻者感胸闷、胸痛、全身不适、发热、干咳、咳黏液痰带血。重者可以寒战高热起病。由于纵隔淋巴结肿大、出血并压迫支气管造成气急、呼吸困难、咳嗽、喘鸣、发绀、血样痰等、X线见纵隔增宽,或有胸膜渗出液。常并发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可发生心血管功能迅速减弱出现虚脱,或肺内毛细血管被芽孢栓塞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此型目前已少见。肠炭疽:潜伏期12~18h,同食者摄入含炭疽芽孢的饮食相继发病,类似食物中毒。轻重不一,起病时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呕吐,吐出物带血丝及胆汁、水样腹泻或便血、腹痛明显、腹胀等,有时似急腹症。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25%~50%)而死亡。脑膜炭疽:约占3%~5%,极少为原发性,多继发于各种炭疽而有败血症者。病情发展快。起病时表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常继发循环衰竭。患者有呕吐、惊厥、昏迷和脑膜刺激征。有时有大脑皮质出血及脑脊髓膜炎,病情多较危重,大都死于第2~4病日,脑脊液大都为血性或脓性,培养常得病原菌。除上述4种型外,近年还有肾炭疽的报道。疫病防治佩戴口罩、受伤后及时有效处理严格消毒洗手卫生一个肠道杆菌在20℃的条件下,营养物质充分的情况下,10个小时之内可以繁殖到100万个。何况,在羊胴体1C㎡的表面积上平均附着有5000-10000个细菌,如果任其繁殖,后果是相当可怕的。产品安全/存在问题失重脱水,表面干燥表面变暗,外观变差。微生物生长微生物迅速繁殖霉菌生长,肉品腐败发粘,表面变绿。酸败脂肪氧化,产生异味,脂肪变黄。颜色变化肌红变为变性肌红蛋白肉品颜色为暗红色产品安全/控制措施温度控制良好的温度控制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产品保质期。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在屠宰过程中温度小于15℃,从进入车间宰杀到进入排酸间少于25分钟、分割车间温度要求小于10℃,平均没具羊胴体从剔骨到包装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要求速冻温度小于零下3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