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影像检查_第1页
第9章 影像检查_第2页
第9章 影像检查_第3页
第9章 影像检查_第4页
第9章 影像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健康评估

(HealthAssessment)影像检查

(Diagnosticimaging)护理教研室

影像检查

主要内容包括:放射学检查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核医学检查

第一节放射线检查一、概述二、X射线检查的临床应用三、CT及DSA检查一、概述

X射线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自由运动的电子群;②电子束的高速运行;③高速运动的电子束在运动中被突然阻挡。X射线的特性与X射线成像和X射线检查相关的特性有:(1)穿透性(2)荧光效应(3)感光效应(4)电离效应

X射线成像基本原理X射线能使人体形成像的原因:1.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2.人体组织之间密度和厚度的差别。组织密度与X射线成像的关系:

X射线检查方法可分为普通检查、特殊检查和造影检查三类。1.普通检查(1)荧光透视

(2)X射线摄影2.特殊检查(1)体层摄影(2)软线摄影(3)放大摄影(4)荧光摄影3.造影检查(1)对比剂(2)造影方式:1)直接引入2)间接引入造影检查前准备及反应的处理1)检查前准备:①胃肠钡餐②钡剂灌肠③口服胆囊造影④心血管造影⑤脑血管造影⑥静脉肾盂造影。2)造影反应的处理:

X射线分析与诊断1.诊断原则:以图像为基础,综合X射线的各种病理表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推理。2.分析步骤:⑴分析技术条件⑵按部就班,系统观察;⑶发现异常;⑷异常征象的观察:病变的部位,分布,数量,边缘,密度、形状、周围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X射线的防护1.常规防护方法(1)屏蔽防护(2)距离防护2.被评估者的防护(1)每次检查次数不宜过多,短期内不要重复检查。(2)减少曝光量。(3)投照尽量准确选择部位、范围、曝射条件以保护周围组织器官。3.工作人员的防护(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护规定。(2)定期做所受X射线量的监测和体格检查。二、X射线的临床应用

(一)呼吸系统

1.胸部正常X射线表现

(1)胸廓:软组织、骨骼(2)纵隔(3)膈(4)肺部:

肺野、肺纹理、肺门1)肺野:含气肺泡呈均匀一致的透亮阴影为肺野。2)肺纹理:在肺野背景的衬托下,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管呈放射状条纹影,由粗而细自肺门向外周延伸为肺纹理。3)肺门:为正位纵隔两旁,中肺野内带2~4前肋间呈长条形的密度增高阴影。主要是肺动脉的影像,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结也参与影像的构成。肺野、肺纹理、肺门肺野纵行划分为三等分,称内、中、外三带。从第2和第4肋软骨端下缘各作一水平线,可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个肺野。

肺野的划分

2.胸部病变的基本X射线表现

(1)支气管改变:1)阻塞性肺气肿;2)阻塞性肺不张(2)肺部改变:1)渗出性病变:表现为大片密度均匀增高、边缘模糊的阴影,即肺实变。2)增殖性病变:表现为结节状致密阴影,密度高且边缘清晰锐利。3)纤维性病变:4)钙化:表现密度增高、边缘锐利的斑点状、块状或球形致密阴影。5)空洞与空腔:表现为密度减低的透光区。坏死组织未完全排出时则可见长短不一的液平面。6)肿块: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致密阴影,边缘清晰锐利或呈毛刺状,可单个或多个存在。(3)胸膜改变:1)胸腔积液;2)气胸;3)胸膜增厚、粘连和钙化(4)肺门改变1)肺门增大:表现为肺门血管阴影旁突出的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块影,一般无搏动,或仅表现为肺门阴影增大,结构不清。2)肺门缩小:肺门阴影细小,外周血管变细和稀疏。3)肺门移位: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不张(二)循环系统

1.心脏、大血管的正常X射线表现(1)正常心脏、大血管在右前斜位上的影像:(2)正常心脏、大血管在左侧位上的影像:(3)正常心脏、大血管在左前斜位上的影像:

2.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X射线表现

心脏增大: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X射线判断心脏是否增大,最简单的是正位心胸比率法,即心脏横径与胸廓横径之比。正常成人应小于0.5,矮胖型者不超过0.52。

心脏增大(一)1)左心室增大:表现为心脏向左、向后、向下增大。后前位左心室段向左下延长突出,心尖向左向下移位。相反搏动点上移,心腰凹陷变明显,心影横径增大。2)左心房增大:右前斜位及左侧位食管吞钡检查可见食管中段或略偏下的局限性压迹和压迫移位。左室增大(靴形心)心脏增大(二)3)右心室增大:主要为向前及向左、右方向增大。后前位表现为心脏横径增大,左心缘向外隆出,心尖多高于膈面上,相反搏动点下移,右心缘下部外隆。4)右心房增大:5)全心增大:表现为心脏向双侧扩展,横径显著增宽,各弓消失,食管普遍受压向后移位。

右室增大(梨形心)(三)消化道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主要用于消化道,方法主要为钡剂造影。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胃的四种形态

胃的形状随体型和胃的紧张力不同而分为四型:牛角型;鱼钓型;无力型;瀑布型。

消化道病变的基本X射线表现消化道病变可归纳为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1)形态改变:1)位置2)黏膜皱襞:3)狭窄与扩张4)充盈缺损5)龛影充盈缺损病变向腔内突出使局部造影剂不能充满而形成缺损,称为充盈缺损,常见于消化道肿瘤。

腔内充盈缺损胃内隆起性病变

龛影当X射线从切线位投照时表现为向腔外突出的阴影为龛影,为溃疡性病变的征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龛影)胃溃疡与胃憩室超声成像

概述:超声检查是指运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性质上的差异,以波形、典线或图像的形式显示和记录,从而对人体组织的物理特征、形态结构、功能状态作出判断而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一)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特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有声阻抗、声衰减和多普勒效应。1.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的物理特性:(1)束射性或指向性(2)反射与折射:(3)散射与绕射:(4)吸收与衰减:(5)多普勒效应:2.基本原理;超声经过不同正常器官和病变的内部,其内部结构的均质与否,亦可构成声阻抗和衰减特性上的差异,形成无回声、低回声或不同程度的高至强回声。(二)超声检查的分类

1.A型诊断法:此法过于粗略,目前已基本淘汰。2.B型诊断法:B型诊断法可清晰显示脏器外形与毗邻关系,以及软组织的内部回声、内部结构、血管与其他管道分布情况等。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超声诊断法,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超声诊断法。 3.M型诊断法:此法主要用于探查心脏。4.D型诊断法:可检查血流的方向、性质、速度、范围、有无返流及异常分流等。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三)超声检查前患者的准备:(1)常规肝脏、胆囊、胆道及胰腺检查,通常需空腹,必要时饮水400~500ml,使胃充盈作为透声窗,以使胃后方的胰腺及腹部血管等结构充分显示。(2)胃的检查需饮水及服胃造影剂,显示胃黏膜及胃腔。有些患者除作B超检查外,还要做钡餐、胃镜或胆囊碘剂造影,应选择先作B超检查,或在钡餐三日后、胃镜一日后,胆系造影二日后B超检查。(3)心脏、大血管及外周血管、浅表器官及组织、颅脑检查,一般不需特殊准备。(4)早孕、妇科、膀胱及前列腺的检查,患者于检查前饮水以充盈膀胱。(5)婴幼儿及检查不合作者,可予以水合氯醛灌肠,待安静入睡后再行检查。

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1.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2.检测囊性器官的大小、形状、走向及某些功能状态。3.检测心脏、大血管及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与血流力状态。4.鉴定脏器内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部分可鉴别良、恶性。5.检测积液的存在与否,并对积液量作出初步估计。6.随访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各种病变的动态变化。7.引导穿刺、活检或导管置入,进行辅助诊断及某些治疗。

小结了解影像检查的基本要领、基本方法、X射线和超声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