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课堂笔记_第1页
影视鉴赏课堂笔记_第2页
影视鉴赏课堂笔记_第3页
影视鉴赏课堂笔记_第4页
影视鉴赏课堂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视鉴赏课堂笔记第一讲影视艺术的文化品性一、 “追求永恒”与“影视艺术”的诞生1、 电影的诞生电影的生日: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开始做第一次公开售票公映。一一电影的生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工厂大门》、《婴儿的早餐》、《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电影短片。2、 物理技术的角度历程(1) 17世纪,牛顿发现视觉滞留现象诡盘(2) 1878年,[美]幕布里奇,24幅连拍画面(3) 1891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4)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放映机器,并公开商业放映3、 文化心理动因(1) 源动力:人类超越时间有限性,对生命永恒的不懈追求(2) 是人对自身能力有限性的一种幻想性超脱一一白日梦(3) 是现代人对原始仪式文化的一种浪漫回望(4) 是对现代人的一种精神分析与疗教(5) 是“看自己”“看别人”的一种心理满足一一窥视欲《黄土地》蓬勃的生命激情与活力,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元电影:希区柯克的《后窗》:塑诰了被“钉”在轮椅上的记者杰克,逼.真模仿了观众的视角4、 第七艺术电影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包括绘画与雕塑)、建筑、舞蹈等六种艺术共同组成了人类的艺术殿堂,成为“第七艺术”。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预示着“影像成为自来水笔”的时代到来了。二、 电影的艺术定位1、艺术形象的存在形式{时空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空间艺术:绘画、建筑、雕塑时间艺术:音乐、文学2、艺术感知方式{视听综合的想象艺术:影视、戏剧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雕塑想象艺术:文学3、艺术存在形态动静结合艺术:影视〈 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1三、电影艺术的文化品性一一影像文化崛起卢米埃尔兄弟发起影像(类像、事像)的艺术革命卓别林《城市之光》“看”电影而非“听”电影1、 “文化”的三层次(从硬到软,金字塔型结构物质n精神n生活电影冲击着人类的生活、思维、观感方式:电影利用和满足观众额欲望,制约和影响观众思想《三峡好人》电影通过它造就的明星,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 电影艺术的文化品性(1) 娱乐功能突出,是大众文化时代的宠儿《武林外传》娱乐的本质是明星与大众间的合谋(2) 商业文化与艺术标准的夹缝中求生存电影涵盖的可观赏元素:感官愉悦(《真实的谎言》《喋血双雄》一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一一情感共鸣(《龙猫》天真无邪的童心,美丽宁静的大自然)一一哲理思考(《鸟人》追求自由、反对战争)一一核心审美(《辛德勒的名单》鉴赏视角多样,审美的、明智的、情感的)“认识你自己”与“国族认同”的合一,电影史与民族文化形象史和心灵成长史的合一,电影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表象”,是“大众的梦”和“大众情人”中国电影的美学追求:重意境而轻叙事、含蕴、空灵,讲求神韵主题发挥:重视人伦关系的表现李安《卧虎藏龙》西方审美情趣与东方美学风格的成功结合《花木兰》民族文化的交融与阐释(3)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共性的平衡传统美学精神之现代转化:中国电影的写意性(4) 意识形态策略的运用体现:社会性与时代性成功的主流电影能够传达某些特有的国家意识形态神话《巴顿将军》国家意识形态策略“讲述神话的时代”与“神话讲述的时代”如80、90年代的中国现实与宫廷片间有趣的错位关系,成功反映了影视艺术有效地参与了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幸福时光》《没事偷着乐》《生死抉择》让观众象征性的进入社会秩序谢晋《芙蓉镇》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5)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推动了电影的发展思想意蕴、艺术表现、艺术技巧、表演风格的创新第二讲影视艺术语言的自觉原始人的诗歌:“杭育派”摄像机是自来水笔时代一、电影艺术的语言要素摄影机(镜头)、影像、声音、剪辑1、技术角度活动照相术3成熟无声片3有声片《瑞典皇后》葛丽泰•嘉宝黑白3彩色3三维动画《艺术家》声音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的出现《僵尸新娘》逐格拍摄动画《人工智能》高科技的想象艺术角度:电影艺术语言的发展与成熟法: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照相术法:梅里爱:戏剧化电影,乐队指挥的机位美:鲍特、格里菲斯:有意识并熟练使用“蒙太奇”前苏联:普多夫金、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化一个人的乐队法:巴赞:“长镜头”理论最后一分钟营救格里菲斯平行蒙太奇的经典代表一、摄影机(镜头):作为人的眼睛一一摄影机的运动角度与距离技术上讲是一个光学部件:由透镜系统组合而成,在物理学上叫做透镜,俗称镜头摄影艺术上讲:指电影摄影机或电视摄影机每拍一次所提取的一段连续画面摄影机的表意修辞功能:摄影机的位置决定了“看什么”和“怎么看”电影眼睛派:狄加•维尔托夫1、摄影机的运动_一制诰画面二维度的幻觉运动镜头:摄影机的位置和隹距变化而诰成画面空间关系和空间内容发生变化《钢的琴》:水平运动有意违反常规却由此体现出统一风格静止镜头:摄影机的位置和焦距均不改变拍摄下来的镜头和画面,给人以稳定、凝重、均衡、沉闷乃至压抑之感《悲情城市》侯孝贤中国人的机位东方视点静止镜头的东方意蕴摄影机运动的分类A、 椎:摄影机镜头向被摄对象推进的运动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突出强调;表现人物内心感受《追捕》快速的推镜头《致命的诱惑》推镜头:电影的注目礼B、 拉:摄影机远离被摄对象的运动表现在空间中远离,思想上的突破,孤独感,无能为力感和死亡感作为结论《摩登时代》交待人物所处的环境,有时会制造喜剧或反讽效果《乱世佳人》拉升镜头是意义的弥散C、 摇:摇动摄影机而拍摄成的镜头介绍环境、表现人物运动、代表人物内心感受《伊凡的童年》爱情的眩晕D^:摄影机跟随表现主体的运动所作的横向平移或向下移动,类似于鬼视点,易于暴露摄像机的存在《闪灵》移动摄影造成的鬼视角E^:摄影机上升的运动F、降:摄影机下降的运动摄影机运动的修辞表意功能A、决定抒情效果:运动速度的快与慢,运动方式是否流畅、圆润、顺滑(慢镜头是时间对立空间的相对扩大)《大话西游》摄影机的运动与抒情 《有话好好说》手提摄影机的使用B、表达价值意义:运动形态的同步与非同步《音乐之声》歌舞片,与叙事常规,摄影机先在的认同人物或立场摄影机的角度:摄影机与被摄对象水平之间形成的夹角叫做镜头角度(1) 平视:从人眼的角度拍摄对象,与对象处于平等的关系(2) 仰视:摄影机低于拍摄对象的视角(3) 俯视:摄影机高于被拍摄对象的拍摄视角(4) 鸟瞰:在极高的俯视角度拍摄是俯视的一种(5) 倾斜:故意不把拍摄对象放在水平位置,是非常规视角《公民凯恩》仰拍与俯拍的表意功能《走出非洲》生命体验与生活记忆《关于莉莉周围的一切》少女情怀青春躁动与非常规角度(6) 摄影机角度的修辞表意功能传达心理感受、表达制作者的主观评价、刻画人物角度中“上,,与“下,,的关系:上比下传达出更有力度,更具正面价值的涵义《秦颂》上升与下降的表意功能3、景别:摄影机与对象的距离:在影视的拍摄中,由于被摄对象与摄影机的距离不同就会造成画面的景别(1) 远景:广阔的场面,画面中若有人也只占非常小的比例,视野开阔,景深悠远“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2) 全景:成年人的全身,取人物全身及其周围环景,诱导观众思考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 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小景别,大景象)(4) 近景:成年人腰以上,近于对人物的衣着、仪表和容貌的肖像描写(5) 特写、大特写:成年人肩以上的脸部,或被摄主体的细部(6) 景别的表意功能:小景别,大影像小景别比大景别表达更正面,更强有力的意义内涵《公民凯恩》全景镜头的表意作用(远景交代环境,双人中景交代人物关系,对切镜头特写人物)《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评(英雄、青春、成长、激情、懵懂、阳光、黑色、幽默、乌托邦)英雄的乌托邦1、 英雄一一叙事核心革命风雷激荡,毛主席是那个时代的英雄A、 对美人(哪怕只是视觉上的)占有B、 对束缚的挣脱C、 对成人世界的颠覆和侵犯:(对尊严的侵犯一爬出教堂的英雄)(镜中的英雄形象)镜中镇东单、镇西单镇炮局的“英雄”(充斥着英雄梦,却相继被打破)2、 暴力“英雄”一一小坏蛋在马小军眼里,父亲是英雄,刘忆苦、小坏蛋是英雄,毛主席是英雄,而自己也时时刻刻的做着英雄梦,在他人面前逞英雄)3、 性逞英雄却总是被打破,寄希望于画中人一一米兰的拯救,希望得到米兰的肯定,做美人面前的英雄绝望的时刻一一舞曲中米兰优雅起舞,美的让所有人窒息最动情的呼喊一一雨中呼喊彻底透支马小军的勇气对理想的彻底放弃一一强奸米兰不成,英雄梦彻底破灭优美的起跳与丑陋的坠落,或许这就是生活叙事的迷宫一一交叉小说的范围宏大的革命叙事与私密的个人(民间)叙事(历史是什么)傻子作为更神秘的叙事者、智者(古伦木)宏大革命的时代与小孩子的幻想卢沟桥青年械斗(代表中国最巨大的疼痛的场所成为孩子争斗的场所)老莫餐厅与小坏蛋(中苏交好的见证却成为孩子无聊相聚场所)革命话语与民间立场政治与禁忌(性是那个时代的禁忌)边缘化的革命叙事(马小军姥爷的去世)阳光灿烂的光彩世界1、 声音:气壮山河、昂扬激越的革命曲子与优美舒缓的音乐预示着沉睡的爱情的觉醒,这种觉醒伴随着澎湃的激情,是内心情感的强烈波动2、 阳光灿烂的光放处理阳光总是那么灿烂,我们的少年总是汗流泱背,他们没有寂寞,没有压抑,没有哀怨和孤独人物用光:“画中人”米兰,柔和光晕,宛如仙境色彩变化:前后比照,童年阳光灿烂的彩色到成人世界的黑白,是一种隐喻,也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电影结局成黑白,昔日的古伦木消失了)故事转换与摄影机的拍摄造成咫尺天涯之感3、 剪辑向大师库布里克的致敬 声音对位的运用:《国际歌》4、 摄影机(镜头)的运用“三视线合一”视线一:导演视线,导演在床下模仿马小军的视线看米兰视线二:马小军视线,马小军通过导演视线在床下看米兰视线三:观众视线,观众通过马小军的视线看米兰可贵的是在本段落中,三个视线是合一的用仰角镜头拍米兰的原因(1) 动作夸张摄影机的低角度使米兰动作更加夸张(2) 形体变形:摄影机的异常角度使米兰腿变得粗壮,这与一个美女形象格格不入(3) 少年看世界:片面性推镜头:传达人物内心感受5、 镜子意象镜中世界跟现实世界完全对立,它是非物质的、虚幻的、不可触摸的,然而这个世界又显得那么真实,让你忍不住触摸,尤其当你面对镜子中的“我”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作为感觉器官,看得见大千世界却唯独看不见自己,而当我们面对镜子时,我们看到了自己。第三讲影视艺术的影像一、画面与构图1、概念画面:指出现在银幕上由方型边框框住的瞬间性形象构图:影视艺术中指影像的构成(绘画中的构图是指画面的构成),是画面上视觉元素的空间布置,也就是画面中影像之间的关系与组合,即人、景、物的位置关系及形、光、色的配置关系2、构图的表意功能(1)诰型本身表意,成为情节依托(布景、妆容、环境、建筑等公路片〉《瘦身男女》《第一滴血》《盗梦空间》(^殊的构图造型对应特殊的情绪氛围:上下前后左右,创造第三维度幻觉(场面调度)(3)分与合的关系二、 影视构图的分类1、 风格流派:绘画派与纪实派绘画派:讲究画面的整体布局,主张借鉴绘画构图的原则,追求画面的完整感,视觉感强纪实派:强调画面造型的自然、真实、生活化,在运动中捕捉对象《我的父亲母亲》纯洁的爱情与纯粹极致的影像内容《秋菊打官司》2、 外部空间布局:封闭画面与开放画面封闭画面:包含完整的视觉形象,具备明确的视觉信息,是一种常规画面开放画面:影像缺乏完整性,视觉信息比较暧昧,引导观看者注意画外空间,用“画外画”来传达“话外话”《花样年华》道具的作用:门费里尼《八部半》人通过窗口观望世界,但世界本身并不为窗口所限三、 色彩与光1、色彩(1) 1935年,《名利场》第一部彩色影片。(色彩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与还原)(2) 1964年,意大利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影片(色彩真正成为自觉的审美元素,成为刻画人物和突出影片主题的艺术手段)(3) 色彩功能:再现客观事物的写实功能之外还有造型与写意功能《红色沙漠》烟囱林立的工厂与现代人内心的孤独焦灼生理、心理情绪和民族文化传统差异引发不同的色彩反应《疾走罗拉》(又名《罗拉快跑》)罗拉之外的众人生活在一个暗淡的乏味的黑白世界中与罗拉有关的鲜艳、刺目的红色贯穿全片色彩具有表情性:白:纯洁、透明、寒冷 红:热烈、温暖、兴奋、愤怒、刺激、危险蓝:平静、有力、空虚、阴冷3、 色彩的造型、表意方式(1) 色彩配置搭配:比例位置的不同可造成不同的浓与淡、明与暗、冷与暖、丰富与单纯等视觉感觉影像造型与叙事方面的技巧一一第五代的惯性(2) 色彩变化(新旧版本《小城之春》)电影具有在时间中运动和变化的特点,可借助色彩与人情意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制造艺术效果(3) 色彩基调《红高粱》粗犷、奔放、阳刚、壮丽的美学风格3、光光是产生画面表现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光的方向:前置光、侧光、背光、底光、顶光 光的质量:柔光、硬光光的亮度:强光、弱光 光调:高、低第四讲影视艺术的声音

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国王》是第一部有声片,声音产生了画面的纵向深度,即画面的三维幻觉,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包括三个部分:人声、音响、音乐《有话好好说》声音拓展空间想象-、人声1、对白: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交流的声音,1、对白: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交流的声音,可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大腕》所谓成功人士 《一夜风流》好莱坞“疯癫喜剧”的经典《天下无贼》语言魅力戏仿:后现代电影的表现手段2、旁白:由画面时空以外的人所发出的声音《地道战》庄严肃穆的旁白《小城之春》肃穆旁白形成电影的“诗意”传达出独特情感3、独白:画中人物单独说话的声二、音响除语言音乐之外的自然界和人为懂得所有声音的效果,包括人与物体运动所产生的声音以及所有的背景和环境声音科幻片、恐怖片、枪战片夸张变形的特殊效果:《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捶腿声动作音响、自然音响、背景音响(群众杂音,作为背景和环境出现的人声和音乐,一般也被看作音响),机械声响、特殊音响三、音乐1、有声源音乐(音响):音乐来自画面内的声源,是画内音乐客观音乐或者成为环境音响2、无声源音乐:2、无声源音乐:音乐来自画面叙述场景之外,是一种外加的音乐形式,是画外音乐,主观音乐四、声音元素在影视艺术中的独特作用1、还原逼真感使观众真正做到“耳聪目明”2、刻画人物32、刻画人物3、表达情思4、创造空间环境 制造完整时空的幻觉,提供时代氛围,产生新的空间意义5、参与叙述推动情节发展,成为故事演进展开情节的推动力《疯狂的赛车》声音刻画人物形象,5、参与叙述推动情节发展,成为故事演进展开情节的推动力《疯狂的赛车》声音刻画人物形象,音色、音速、声调都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泰坦尼克号》有声源音乐和背景音响的修辞效果,生命在死亡面前的尊严《毕业生》音乐创造出新时空,幻想梦境和现实通过音乐剪辑融合在一起精神分析与《情书》弗洛伊德:三到四个角色的多幕剧,一个男孩子和他父亲母亲的故事童年记忆或心理创伤拉康:漫长的独幕剧,只有一个人物和一个道具一一“镜子”《情书》,中多重镜像关系,同时讲述着爱和爱所印证的孤独〜渡边博子/女藤井树]女藤井树/男藤井树〔渡边博子/男藤井树1、镜像体认自恋与回声博子与女藤井树:在这世界上认出自己的时刻自恋与回声揽镜自照般相似的容颜体认到自我与他人的存在和水中月镜中花般的爱情倒影借书卡上的素描让女藤井树体认到那段青春时代的爱情《追忆似水年华》记忆的埋葬与钩沉双重丧失在记忆之门打开时的内心恐惧

父亲的死与少年树的离去再度重合在一起数的死讯再度唤起了父亲骤然辞世的伤痛爷爷代替了父亲的角色使树重新获得了庇护2、 伤痛与治愈女藤井树的双重丧失渡边博子的追悼的工作一一拒绝死者已逝,阴阳相隔的事实情人的信是为了否认他的死亡但同时也为了印证他的死亡树与渡边博子达成心理上的重合,发现与遗忘使主人公得到了救赎纯真的伤恋同时也是露骨的自恋3、 青春的残酷物语看似完满的结局其实讲述了一个孤独的故事,一个没有爱情的爱情故事第五讲影视艺术的剪辑 蒙太奇与长镜头一、 蒙太奇的概念与发展进程1、 蒙太奇:影视镜头的剪辑与组合,即声音与画面(画面本身包括了光与色彩等要素)的组合《罗拉快跑》由剪辑连缀起来的电影故事,有意颠覆电影的传统叙事技巧2、 发展进程[法]梅里爱从不同场景拍下的镜头连接起来叙述故事,使电影有了“分解”拍摄和“组合”合成的特征[美]格里菲斯电影史上自觉使用蒙太奇最早的导演[前苏联]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库里肖夫蒙太奇电影学派1+1><2“口”“鸟”“鸣”《一个国家的诞生》“最后一分钟营救”平等蒙太奇的经典运用二十世纪20年代,前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库里肖夫效应“蒙太奇地理学”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著名的奥德萨阶梯片段二、 蒙太奇的类别1、 画面间的剪辑r(1)叙事蒙太奇顺序、倒序、闪回[(2)表现蒙太奇平行相似隐喻或象征、心、理复现式对比交叉《电影往事》相似蒙太奇结构故事转换时空《摩登时代》隐喻式蒙太奇:涌出的“猪”与工厂中受管制的“人”希区柯克《精神病患者》利用观影心理制诰的蒙太奇《辛德勒的名单》多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2、 声音与画面间的剪辑并不是声音与画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的审美创诰《第五元素》音乐对画面既是呼应又是铺陈和渲染(1) 声画同一:声音与画面表现的节奏。情绪统一,相辅相成,交相辉映(2) 声音对位:画面与声音表现的情绪、内容、艺术、形象是相对独立的对比关系,通过差异来达成和谐《阳光灿烂的日子》澎湃的音乐与青春的爱情《教父》洗礼与暗杀,声音对位的精彩运用三、蒙太奇的作用1、 表现特殊的电影时空关系:压缩和延伸时空,是电影的省略法2、 调整影片节奏:依据情节变化协调节奏快慢武打片、警匪片,快节奏,短镜头/言情片、爱情片《2011太空漫步》《阳光灿烂的日子》向大师致敬《天使爱美丽》剪辑中四季与小女的成长3、 营造与传达意义:诰成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艺术效果《喋血双雄》刺杀场面设计的动静之间镜头剪辑与情节发展的节奏感《西线无战事》慢节奏剪辑与抒情《罗拉快跑》镜头剪辑使少女变老妇,时间之于人,特别是女人的意义《喋血双雄》对比剪辑,传达丰富涵义,在价值失衡之际重申善良、正义与友情三、长镜头1、长镜头:时值较长,30秒以上的镜头[法]巴赞不满人为的切割和重新编排时空,认为这是对生活本体的不尊重,是导演企图用人工手段强制观念接受导演的意图,主张使用“影深镜头”和“长镜头”33“纪实版风格《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电影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长镜头营造纪实风格电影是剪去了琐碎片断的人生——希区柯克]电影是琐碎片断的人生一一戈达尔2、长镜头的作用[保留生活的内涵性,暧昧性、丰富性J保持时空的完整性、可信性形成完整的表意性:将思想的权利交还给观众可以看作是镜头内部的蒙太奇,对拍摄对象进行的场面调度和摄影机运动而实施的画面组合《阿飞正传》长镜头运用形成一种独特风格《四百下》长镜头结尾,法国:新浪潮运动:主将:弗朗索瓦•特吕弗总结影视艺术语言四要素:摄影机、影像、声音、剪辑成规的栅栏:不是局限而是超越的诱惑每个镜头,每部影片都是创造性的,崭新的运用第六讲影视鉴赏与评论写作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一一韩愈《进学解》一、 影视鉴赏的策略1、做好鉴赏前的准备工作 心理知识准备、影视资料收集2、用心观看,积极思考 “看”与“鉴赏”的区别,电影造型性对理性思维的抑制|3、观赏后的品味,深化与第二次看片 情节之外更深长的审美思考二、 影视鉴赏的方法(一)内容的鉴赏:以欣赏文学和戏剧的方式鉴赏电影1、 鉴赏层次(1) 宏观角度把握社会、时代、民族意蕴(2) 微观角度领悟人的生存、情感、生命蕴涵(3) 影视风格角度洞悉创造者的理念和个性《一九四二》《肖申克的救赎》张艺谋等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自传民族志”电影自传民族志追求象征化,造型、定格、反复出现的意象,音乐的强化,色彩的渲染与写意电影艺术表现的民族美学特征 导演表现,出的民族特性表意奇观化的影视造型适应本民族欣赏习惯和接受心理的色彩民间小调和民乐的刻意打造2、 借文学视角看电影,主题、情节、人物、环境及叙事结构(1)主题:作品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 《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2)情节:人物在环境中行动变化的过程,也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骗中骗》《七宗罪》(3)人物:作品中被描写的人,分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 《沉默的羔羊》《雨人》(4)环境:人物行动的地点、场景,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 《星球大战》《指环王》文学元素看《红高粱》:鲜明深刻的主题、传奇淡化的情节、个性张扬的人物形象、符号式的象征环境3、 叙事学故事母题:成长母题、爱情母题、对抗母题、复仇母题、寻找母题对抗一一正义与邪恶(反法西斯)、个人与个人《克莱默夫妇》复仇一一生物本能,用极端的手段来对待不公正、残暴、被侮辱和被伤害,电影复仇正义感的拾回与寄托,自我释放寻找一一《古墓丽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 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巧妙设置的故事节奏(《小鞋子》) 纷繁的结构线索(《美国往事》)戏剧性模式 经典好莱坞叙述结构(ClassicHollywoodnarrativestructureCHNS)铺叙25%建立前提,提供时空,确定人物[冲突50%展开戏剧矛盾〔解决25%大团圆结局(二)形式的鉴赏:以“影像”视听方式鉴赏电影影视艺术是一种时空与视听结合的艺术,为保证其独立的美学风格以“影像”观念取代文学和影戏观念伯格曼《野草莓》挑战观众欣赏习惯,淡化故事情节,注重梦境、心理的展现重点放在影像的视听造型和表现上,而不是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的展示上《公民凯恩》关于金钱、权力、欲望和人性算不上很深刻的故事,但对人物的刻画却非常复杂、生动_多线索故事结构,创造性地运用电影艺术技巧长镜头的景深镜头蒙太奇剪接白色、庄园、玻璃球和雪橇、重叠的镜像蒙太奇剪接(对于时间的巧妙设计)天花板布局、镜头内部的镜头三、 影视艺术的评论写作是艺术分析和审美评价的实践活动,与影视研究不同,更不是作品情节复述(以“论”为主)'以“评”为主类型:消遣性;欣赏性、评判性(赏析型'评介型'读解型\随感型\批评型'综合型\研究型……)理论:符号学、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历史主义、意识形态批评(一) 写作角度1、 思想主题与现实意义评价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可侧重于现实作用2、 观后感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注意:①不能构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 ②紧扣影片,不能脱离影片泛泛而谈3、 人物评论把握个性特点,评论形象意义4、 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根据喜剧、悲剧、正剧等样式特点解析作品艺术风格、审美特性5、 电影特性评论专业性较强,如反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二) 影评写作要求1、 紧扣“电影”与“评论”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本身)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说理与论证2、 总体把握,西部突破,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注重思辩,讲究文采社会意义兼顾影片艺术性,评论语言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四、 影视鉴赏的几种流行理论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批评、历史主义、精神分析(一)女性主义1、男人看/女人被看 玛丽莲•梦露2、 神奇化(女神/恶魔)的女性奥黛丽•赫本女性几乎与行动无涉,一旦女主角落入魔掌(“她”也的确频频落入魔掌,一是由于女生俱来的无知,二是为了给男主人公提供展现其英雄豪气与侠骨柔情的机遇),她仅可以挣扎反抗,但几乎没有可能自救而必须等待男主人公将她救出苦海以男人的爱与庇护作为对好女人的褒扬,以监禁、放逐作为对坏女人的惩戒,以此给男性主体以想象性的满足和抚慰(1) 中国电影《人•鬼•情》导演黄蜀芹,1988尝试在堵死的墙壁上开一面洞开的闯,那里显现别一样的风景一一女人的风景(2) 《香草天空》导演:卡梅伦•克劳演员:汤姆•克鲁斯佩内洛普•克鲁兹 卡梅伦•迪亚兹佩内洛普・克鲁兹(魔女,蛇蝎美女) 卡梅伦•迪亚兹(天使,纯真少女)性感金发女人,是巨大的诱惑和激情,同时可能是歇斯底里的威胁,邪恶的深渊黑发女人则平实、善良且宜家宜室与传统观念相反的女性形象一一或许是更加真实的女性生存图景(3) 《末路狂花》(《塞尔玛与路易斯》)1992年,导演:里德利•斯科特灿烂夺目的死亡之舞一一挑战与反抗不公正世界(4) 澳大利亚《钢琴课》女导演:简•坎平 1994三项奥斯卡大奖 女性意识觉醒的电影《钢琴课》是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电影,所谓女性电影是指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二)意识形态批评、历史主义阿尔都塞:“讲述神话的年代”/“神话讲述的年代”把某些特定的文本视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运作的政治神话葛兰西:“霸权”:揭示某种社会霸权理论何以形成并获得确认不仅关注所讲述的故事及讲述故事的形式,并且关注它“没有”讲述的因素一一那些意味深长的空白《阿甘正传》1、妇女解放2、种族问题3、越南战争阿甘这个智商只有75的普通人幸运的成为一切问题的合解者看似平凡无奇的一片羽毛不仅是最昂贵的高科技制作,也蕴含着最有效的重塑历史第七讲世界电影史概述一、 电影艺术的产生1、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早餐》2、 [法]梅里爱的“魔术电影”与“戏剧电影”《贵夫人的失踪》 《月球旅行记》(最早的科幻电影)卢米埃尔的电影和梅里爱的电影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3、 格里菲斯使电影成为独立的艺术1915《一个国家的诞生》1916《党同伐异》二、 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三、 好莱坞的崛起1913年派拉蒙公司《通婚记》成为好莱坞影城的开城纪念年20世纪30—50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