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9649.20-2009
  • 2001-04-29 颁布
  • 2001-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9649.20-2001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水文地质学_第1页
GB/T 9649.20-2001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水文地质学_第2页
GB/T 9649.20-2001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水文地质学_第3页
GB/T 9649.20-2001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水文地质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35.040A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649.20—2001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水文地质学TheterminologyClassificationcodes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Hydrogeology一2001-04-29发布2001-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压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T9649.20-2001目次1范围定义→分类原则4选词原则5编码方法6使用与管理7代码表内容设置8水文地质学术语分类代码表附录A(标准的附录)关于分类选词范围归属的说明

GB/T9649.20—2001地质矿产领域实现信息化已在世界各国兴起。我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我国信息资源,以保证实现将要建设的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1985年经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制定《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国家标准,并于1988年批准、发布,GB/T9649—1988《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国家标准的内容主要是结合地质矿产生产、科学研究中各种地质现象.采集各类有关信息所涉及的属性和对属性特征进行定性描述用的文字值要用到的术语。为了应用的方便和编制分工合作,避免内容的重复和遗漏,采用学科分类进行编制,对学科之间内容交叉的部分经协商.做了适当的分工,以保证整体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唯一性。对作为数据项(属性)用的术语给以字符代码.采用面分类与线分类相结合的编码方案.既能保持唯一性.又有足够的扩充余地,随着应用的需要进行增补时也不会产生重码.而作为文字值用的术语一般以数字编码.有利于存财、检索.节省空间,提高处理速度。GB/T9649—1988经过五年的应用,根据用户的要求.于1993年开始立项修订。由于实际需求本次只对部分学科进行修订,采用系列标准的方式.以便于用户使用和以后的修订。为保持标准的稳定性本次修订的原则是保持总体结构、选词范围、分类原则、选词原则和编码方法不变的前提下.原术语代码尽量保持不变,其内容适当进行增补和修改GGB/T9649—1988《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的第20个学科"水文地质学".由廖资生、曹玉清、林学任等负责起草。本标准系GB/T9649—1988《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水文地质学”部分的修订标准白《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标准发布实施之后.其中“水文地质学”的内容在建设“水文地质钻孔数据库""水资源数据库"以及“大型引水工程数据库”等项目得到了应用,同时对标准内容也提出了一部分增补要求。维护单位曾结合建数据库的实际需要和标准编制原则提出了标准内容增补的方案.并已得到应用.本次修订将这部分内容加以确认纳人标准文本之中。如地下水单元类型、水资源分级分类术语等地下水化学类型分类标准于近几年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本标准也按新的分类加以编码,保持与相关标淮的协调一致。地下水水质标准也按新标准加以修改。经修订后.本标准对于建设有关数据库增强了适用性。本次增、删、改术语共400余条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负责组织起草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负责管理与维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春仔、廖资生、傅亿恺、樊占奎、赵精满、马德耀、吴仲煜GB/T9649—1988于1988年7月8日发布。GB/T9649—1988第20部分于2001年4月29日第一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649.20-2001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水文地质学部分代替GB/T9649—1988Theterminologyclassificationcodesor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s-Hydrogeology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文地质学”学科包括水文地质学基础内容、各种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野外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动力学、岩溶水文地质、水资源、矿床水文地质、土壤改良、各项水文调查成果等内容的数据项和文字值。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建设,确定数据库标准体系和数据字典,是制定各类地质数据文件格式标准的基础标准,为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提供技术基础。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数据项:系指反映各种地质实体的基本属性及其上层概念的术语。2.2文字值:系指对地质实体的基本属性进行具体的定性描述用的术语3分类原则3.1本标准按照易编好用和尽量减少代码元余而又留有扩充余地等原则.采用面分类法,将地质科学分成35个学科大类.并严格划分边界,保持总体的系统性、完整性,避免内容的重复与交叉,3.2大类下面采用三级树型分类.中类、小类到基本数据项名。各学科内容层次不一.可少于三层.在编码容量允许的条件下,也可分至四层。3.3各级分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通用性。4选词原则4.1选词对象:可能作为各类地质矿产数据库之数据项(包括从分类意义上选取的数据项的上层概念)的术语,以及定性描述数据项的文字值要用到的术语。所选术语与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取得一致,尽量参照现行的各种地质工作规范,4.2作为数据项用的术语在本标准中具有唯一性。凡有同义词的在备注栏标明,以备参照,但建库时不得使用。4.3选词力求简单、明确,无二义性。充分考患到建立数据库的需要。4.4为保证“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的整体性、系统性.避免重复.在基硼学科已包含的内容,应用学科中不再选入.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只选取其独有内容。有关分类选词范围归属的说明见附录A。4.5适当选人一些反映学科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