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电子教案四_第1页
建筑结构电子教案四_第2页
建筑结构电子教案四_第3页
建筑结构电子教案四_第4页
建筑结构电子教案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结构电子教案四第一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0概述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根据受力的方向是指向截面,还是离开截面,可分为纵向受压构件和纵向受拉构件;根据力的作用线与截面轴线的位置关系,可分为轴心受力构件和偏心受力构件。其中,偏心受力构件,又可以分为单向偏心和双向偏心。第二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材料强度《混凝土规范》规定受压钢筋的最大抗压强度为400N/mm2。混凝土:一般柱中采用C25及以上等级,对于高层建筑的底层柱可采用更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例如采用C40或以上;纵向钢筋:一般采用HRB400和HRB335级热轧钢筋。——截面型式及尺寸要求截面形状:正方形、矩形、圆形、环形。轴心受压柱以方形为主,偏心受压柱以矩形为主第三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截面型式及尺寸要求截面尺寸:一般应符合:l0/h≤25以及l0/b≤30方形与矩形截面的尺寸不宜小于250mm×250mm柱截面边长在800mm以下者,宜取50mm的倍数;在800mm以上者,取为100mm的倍数第四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配筋构造(1)纵向受力钢筋作用:一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减小构件尺寸;二承受可能的弯矩,以及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引起的拉应力;三防止构件突然的脆性破坏。第五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纵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布置方式:(1)纵向受力钢筋轴心受压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沿截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偏心受压柱的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在弯矩作用方向的两对边;圆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

第六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纵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纵筋直径与根数:直径d不宜小于12mm,通常采用12~32mm,一般宜采用根数较少,直径较粗的钢筋,以保证骨架的刚度。方形和矩形截面柱中纵向受力钢筋不少于4根,圆柱中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净≥50mm,中距≤300mm。(1)纵向受力钢筋第七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纵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纵筋的配筋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一侧的受拉钢筋45ft/fy,且不小于0.2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一般不超过3%,通常在0.5%~2%之间。偏心受压构件纵筋的配筋方式:对称配筋:在柱的弯矩作用方向的两对边对称布置相同的纵向受力钢筋。非对称配筋:在柱的弯矩作用方向的两对边布置不同的纵向受力钢筋。第八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配筋构造作用:保证纵向钢筋的位置正确,防止纵向钢筋压屈,从而提高柱的承载能力。(2)箍筋第九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箍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6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且不应大于200mm;末端做成135°弯钩,平直段长度≥10d。在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搭接钢筋直径的0.25倍。搭接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S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搭接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S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当搭接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50mm范围内各设置2根箍筋。第十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箍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受力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以防止中间钢筋被压屈。复合箍筋的直径、间距与前述箍筋相同。复合箍筋偏压柱h≥600mm时,应设置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第十一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箍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受压构件复合菱形箍筋受压构件复合井字箍筋偏压柱h≥600mm时,应设置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第十二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箍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对于截面形状复杂的构件,不可采用具有内折角的箍筋。其原因是,内折角处受拉箍筋的合力向外。

第十三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箍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柱钢筋图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箍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绑扎连接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箍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电渣压力焊第十六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箍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箍筋加密第十七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箍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机械连接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1受压构件构造要求——箍筋的构造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机械连接第十九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2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配置纵筋和普通箍筋的柱,称为普通箍筋柱;配置纵筋和螺旋筋或焊接环筋的柱,称为螺旋箍筋柱或间接箍筋柱。螺旋筋或焊接环筋的套箍作用可约束核心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间接地提高混凝土的纵向抗压强度。普通箍筋柱中,箍筋是构造钢筋。螺旋箍筋柱中,箍筋既是构造钢筋又是受力钢筋。第二十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2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1、轴心受压短柱随着荷载的增大,构件变形迅速增大,此时混凝土塑性变形增加,弹性模量降低,应力增加缓慢,而钢筋应力的增加则越来越快。临近破坏时,柱子表面出现纵向裂缝,箍筋之间的纵筋压屈外凸,混凝土被压碎崩裂而破坏。破坏时混凝土的应力达到棱柱体抗压强度fc。按照长细比l0/b的大小,轴心受压柱可分为短柱和长柱两类。对方形和矩形柱,当l0/b

≤8时属于短柱,否则为长柱。其中l0为柱的计算长度,b为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2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当短柱破坏时,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0.002,相应的纵向钢筋应力值=Es=2×105×0.002=400N/mm2。因此,当纵筋为高强度钢筋时,构件破坏时纵筋可能达不到屈服强度。显然,在受压构件内配置高强度的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是不经济的。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2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2、轴心受压长柱破坏时首先在凹边出现纵向裂缝,接着混凝土压碎,纵筋压弯外凸,侧向挠度急速发展,最终柱子失去平衡,凸边混凝土拉裂而破坏。长细比较大时,可能发生“失稳破坏”。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2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长短柱的承载力:在同等条件下,(即截面相同,配筋相同,材料相同),长柱受压承载能力低于短柱受压承载能力。《混凝土设计规范》采用稳定系数φ来表示长柱承载力的降低程度长细比l0/b越大,φ值越小l0/b≤8为短柱l0/b>8为长柱式中l0——柱的计算长度;

b——矩形截面的短边尺寸圆形截面任意截面(d为截面直径)(i为截面最小回转半径)构件的计算长度l0与构件两端支承情况有关。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2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1、基本公式式中系数0.9,是考虑到初始偏心的影响,以及主要承受恒载作用的轴心受压柱的可靠性,引入的承载力折减系数。Nu—轴向压力承载力设计值N

—轴向压力设计值fc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

—构件截面面积,当配筋率大于3%时,

A

应改为Ac=A-As′fy′—

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As′—

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普通箍筋柱的正截面承截力计算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柱的计算长度l0取值:注:表中H对底层柱为从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对其余各层柱为上下两层楼盖顶面之间的高度。4.2轴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2轴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普通箍筋柱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截面设计:已知:构件截面尺寸b×h,轴向力设计值N,构件的计算长度l0,材料强度等级fc

fy′

求:纵筋截面面积As′计算步骤:详见上图轴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步骤若构件截面尺寸b×h为未知,则可先根据构造要求假定柱截面尺寸b×h,然后按上述步骤计算As'

。纵向钢筋配筋率宜在0.5%~2%之间。若配筋率ρ'过大或过小,则应调整b、h,重新计算As'。也可先假定φ和ρ'的值(常可假定φ=1,ρ'=1%)由下式计算出构件截面面积,进而得出b×h: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2轴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普通箍筋柱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截面复核:已知:柱截面尺寸b×h,计算长度l0,纵筋数量As’以及级别fy’,混凝土强度等级fc求:柱的受压承载力Nu,或已知轴向力设计值N,判断是否安全计算步骤,详见右图轴心受压构件截面复核步骤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例】已知某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中柱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该柱安全等级为二级,轴向压力设计值

N=1400kN,计算长度l0=5m,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求该柱截面尺寸及纵筋截面面积。

【解】fc=14.3N/mm2,fy′=300N/mm2,=1.0(1)初步确定柱截面尺寸设ρ′==1%,=1,则

=89916.5mm2

选用方形截面,则b=h==299.8mm,取用h=300mm。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2)计算稳定系数l0/b=5000/300=16.7=0.869(3)计算钢筋截面面积As′

=1677mm2(4)验算配筋率=1.86%>=0.6%,且<3%,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且勿需重算。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纵筋选用425(As′=1964mm2),箍筋配置φ8@300,如图4.2.7。425Φ8@300300300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解】查表得=300N/mm2,fc=11.9N/mm2,=1256mm2(1)确定稳定系数

l0/b=4500/300=15=0.911【例4.2.2】某现浇底层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截面尺寸

b×h=300×300mm,采用420的HRB335级(fy′=300N/mm2)钢筋,混凝土C25(fc=9.6N/mm2),l0=4.5m,承受轴向力设计值800kN,试校核此柱是否安全。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2)验算配筋率(3)确定柱截面承载力=0.9×0.911×(11.9×300×300+300×1256)=1187.05×103N=1187.05kN>N=800kN此柱截面安全。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1.螺旋箍筋柱的受力特点:螺旋箍筋柱的箍筋既是构造钢筋又是受力钢筋。由于螺旋筋或焊接环筋的套箍作用可约束核心混凝土(螺旋筋或焊接环筋所包围的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使得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间接地提高混凝土的纵向抗压强度。

2.螺旋箍筋的构造:螺旋箍筋柱的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正八边形。箍筋为螺旋环或焊接圆环,间距不应大于80mm及0.2dcor(dcor为构件核心直径,即螺旋箍筋内皮直径),且不宜小于40mm。间接钢筋的直径应符合柱中箍筋直径的规定。4.2轴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螺旋箍筋柱简介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4.3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1、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特征当e0

很小时,接近轴压构件当e0

较大时,接近受弯构件按偏心距和配筋的不同,偏压构件可分为受拉破坏和受压破坏当偏心距e0较大,且受拉钢筋不太多时,发生受拉破坏。当偏心距e0较小,或偏心距e0虽然较大,但受拉钢筋配置过多时,均发生受压破坏。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