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_第1页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_第2页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_第3页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_第4页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小组成员旅管1:张筱悦(73)旅管2:陈瑜(52)、夏薇薇(54)、余晓玲(70)、杨能(74)旅管单:张宇婷(01)、沈梦瑶(02)、吕颖(03)、徐涛(04)主要内容历史古迹与旅游(历史古迹的概念及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人类历史文化遗址(主要类型及典型代表)古代建筑(主要艺术特征和主要形式)古代陵墓(主要形制和中国帝王陵墓的性质演变)历史文物(主要历史文物及其艺术鉴赏)历史古迹与旅游Q1:历史古迹的概念是什么?A:历史古迹指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所留存下来的活动遗址、遗迹、遗物及遗风等。Q2:历史古迹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是什么?A: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历史古迹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资源,是因为其可以作为旅游吸引物,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为旅游产业带来收益。具体来说,一是社会历史的真实写照;二是人类文化的集中凝聚;三是古代科技的高度浓缩;四是景观美学的形象展示。人类历史文化遗址古人类文化遗址旧石器时代古城遗址奴隶、封建社会近现代社会原始社会社会历史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古道路遗址古战场遗址名人故居和活动遗址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地64578古代建筑二、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艺术特征(一)、宫殿建筑(二)、楼阁建筑(三)、亭台建筑(四)、军事防御工程(五)、古代桥梁(六)、水利工程一、世界三大主要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1、木构梁柱式构架的科学艺术2、优美柔和的轮廓造型艺术3、整齐而又灵活的平面布局艺术4、丰富绚丽的建筑装饰艺术5、天人合一的环境艺术三、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124356古代陵墓一、墓葬的主要形制1、坟丘形制2、墓穴形制3、墓地建筑二、中国帝王陵墓的形制演变三、独特墓葬1、悬棺崖葬2、塔葬墓皇陵秦始皇西汉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主要特点封土呈方正形;外如山峰;周围建回字形两重陵城,建有门楼、角楼、寝殿等建筑群。方上形(除霸陵),周围有夯土围墙,四面开门立阙;坐东朝西;首创陵邑制。首开因山为陵的先例;使陪葬从葬成为惯例规制整齐划一;面山靠水多运入草原深埋,仅存成吉思汗陵宝城宝顶式墓制;依山而建与明相似;地面以定东陵最为考究;地下建筑以裕陵最为壮观。主要代表历史文物一、历史文物的概念历史文物,又叫文化遗物,是指人类社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能够反映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存至今的历史遗存物。二、主要历史文物及其艺术鉴赏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塑绘画3164781011592南京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调查--天雨汇集胭脂河,鬼斧神功天生桥天生桥公园又名凤凰井,位于天生桥旅游风景区内。天生桥是南京郊县旅游胜地,金陵新四十八景之——凝脂沉霞。

胭脂河东侧有一封闭的盆地和清潭,据传是开凿胭脂河时的万人坑,现被命名为“凤凰井”,面积约3000平方米。原凤凰井据传是刘伯温在一只凤凰脊背上开凿形成的,现凤凰井本是岗顶上的一个汇水小盆地,系由于开凿胭脂河,挖出的土石堵塞了汇水小盆地的出口而形成。FFA天生桥单体生成过程:胭脂河是朱元璋为沟通江浙漕运而开凿的一条著名的人工运河,沟通秦淮河与石臼湖。朱元璋派崇山侯李新到溧水“督视有司开凿胭脂河”,李新组织数十万民工,用铁钎在岩石中凿缝,将浇有桐油的麻丝嵌在缝中,点火焚烧,待石烧红,泼上冷水,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其开裂,然后将石块撬开,搬运出去。如此循环,耗时十年多,焚石凿河十五华里。焚石凿河使得山岗岩石夹杂着紫红,犹如女人用的胭脂,胭脂河之名便由此而来。其实,这是由于岩石中含有的铁质被氧化的结果。在开凿胭脂河时,为了解决东西两岸的交通问题,工匠们巧妙地将两处石质最硬、地势最高的地方留下来,作为行人的通道。河成之后,将巨石下端凿开石孔以通舟楫,构成“长虹卧波”的美景。石桥看上去仿佛天然生成,似鬼斧神工的杰作,“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开发保护现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胡家明教授称之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胭脂河——天生桥现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金陵新四十八景之——凝脂沉霞,因河两岸险峻、陡峭、秀丽、幽深,又素有“江南小三峡”之称。1989年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及各省负责船道的总工程师专程来到溧水考察,他们一致认为,我国的天生桥有多处,但是都是石灰岩被水溶蚀而成,像这种在人工运河上留下巨石而成的天生桥,国内仅此一座。胭脂河开通后,苏南、皖南和浙西一带的丰富物产,源源经胥河越东坝,过固城湖、石臼湖,穿胭脂河,由秦淮河汇流于南京古城,直至明代京师北迁后,因两岸山石崩坍,两次工疏滩无效,胭脂河即废。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治理了胥河,1966年进行凿石工程,拓宽河道,终使古胭脂河恢复了它的生命力。南京鸡鸣寺山门位于鸡鸣寺路左侧石阶上,山门正中书写“古鸡鸣寺”四个金字,步入正门,左为施食台(志公台)。施食台前为弥勒殿,其上为大雄宝殿和观音楼。大雄宝殿之东为凭虚阁遗址,西为塔院。观音楼左侧为豁蒙楼,其东为景阳楼,楼上有对联一副云:“鸡笼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阳楼故址;玄武湖边,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旧观。”包含着关于鸡笼山、台城、玄武湖、同泰寺和胭脂古井等遗迹的故事。这两座名楼为供人凭栏远眺之处,今已分别辟为茶座和素餐馆。FAC鸡鸣寺西晋时期,鸡鸣寺始建。后因起火至明初时,仅是一座小小的普济禅师庙。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重建寺庙,在弘治年间有为时六年的大修,寺庙规模扩大到占地一千余亩,殿台楼阁、台舍房宇达三十余座,常住寺僧有百余人之多。“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9年,政府决定重建鸡鸣寺。1985年,方丈宗诚法师领导,修复了头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豁蒙殿、景阳楼、韦驮殿、弥勒殿、志公台、念佛堂、药师佛塔、藏经楼、法堂、客堂等。1987年,鸡鸣寺重新对外开放。性质:寺庙认识影响:自鸡鸣寺开放以来,沟通了与港台以及海外佛教界的联系,常有佛教使团访问鸡鸣寺,交流佛教文化,增进彼此了解。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来到南京市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单体保存现状:鸡鸣寺内主要文物古迹有《清龙藏》、施食台、胭脂井、明代铜质药师佛像,另有泰国释迦牟尼大铜像、泰国观世音菩萨铜像、缅甸彩玉卧佛、赵朴初居士捐赠弥勒佛菩萨铜像一尊、二根高3余米的木化石、一尊剖面香樟佛说法雕像、一尊黄杨木观世音菩萨雕像及许多珍贵雕像、碑刻、名人字画等。1979年,政府为了保护名胜古迹,落实宗教政策,决定重建鸡鸣寺。1983年,在方丈宗诚法师领导下,寺庙修复了头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豁蒙楼、景阳楼、韦陀殿、弥勒殿、志公台、念佛堂、药师佛塔、藏经楼、法堂、客堂等。1985年,鸡鸣寺重新对外开放,随后又逐步修了大山门、毗卢宝殿、钟楼、鼓楼、放生池等建筑。自开放以来,鸡鸣寺沟通了与港台以及海外佛教界的联系,常有佛教使团访问鸡鸣寺,交流佛教文化,增进彼此了解。1990年,建造七层八面的药师佛塔,为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高约44米。塔名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塔。1996年6月8日,鸡鸣寺修缮了鼓楼、韦驮殿、东西厢房。FAC静海寺单体性质:静海寺集荣辱于一身,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1997年被评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形态:整体建筑具有江南园林风格,古朴典雅。

组成部分:有大雄宝殿和天王、正佛、观音、伽蓝、轮藏、弥勒、祖师等殿宇,还有潮音阁、钟楼、井亭、华严楼、玩咸亭等建筑共80多楹。规模宏大,可谓金陵名刹。保护措施:1986年,南京市人民政府为保存警世钟历史遗迹,决定仿明庙宇风格复建。在遗迹上新建过殿与正殿,修复僧房,占地面积628平方米,复建工程由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潘谷西教授设计。开发情况:复建后的静海寺开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距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南京各界人士纷纷在静海寺举行纪念活动,以洗百年耻辱,庆辉煌未来,静海寺门前竖起了距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1996年11月,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准备投资305万元,将静海寺总建筑面积扩建至1010平方米,在现存偏殿后设主副五个展厅,建成一组局部三层的明清风格建筑。并制作条约签署处——“康华丽”号军舰模型、沙盘、蜡像等,以声、光、电手段丰富《南京条约》史料陈列展览,还陈列我国1842年至1949年期间被迫签订的1050多个不平等条约。周围用回廓亭轩串连起原寺旁的南宋古迹——抗金名将虞允文所留“三宿崖”及原寺旁的南京市仅存两块明代巨碑之一的“天妃宫碑”,以此辟为郑和纪念馆,并将寺后狮子山阅江楼联与之为一体,使静海寺遗址文物古迹更为集中。扩建工作仍由潘谷西教授主持,1997年7月1日静海寺以新貌迎接香港回归。灵谷塔是南京地区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层宝塔,它由钢筋混凝土及苏州金山花岗石建造。灵谷塔的原名叫阵亡将士纪念塔,始建于1931年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

灵谷塔由茂菲和董大酉设计,造形优美,典雅庄重,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据《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记载,在率师北伐、建都南京、统一告成后,1928年国民政府“眷念前劳,凯旋者概予登庸,惨逝者追加怃恤,惟兹阵亡将士杀身成仁,尸骨遍野,忠魂无依,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FCB灵谷塔灵谷塔现状

由于年久失修,灵谷塔出现了不少险情,比如屋面瓦材及花檐滴水脱落,塔身部分梁枋、椽、望板等砼表层开裂脱落,露出钢筋且锈蚀,外部挑廊花岗岩栏杆部分松动,影响着塔身的结构安全,进而也威胁到游客的人身安全。

针对这些情况,从2004年5月开始,中山陵园管理局依据《文物保护法》耗资100多万元,对灵谷塔进行整修。将近5个月的修复工作基本消除了上述的各种安全隐患,达到了对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要求。

灵谷塔的修复工作完成了,但新的谜团却接踵而至,灵谷塔塔体上由蒋介石亲手撰写的碑文竟然像被蒸发了一样,一个字也寻不见了!灵谷塔以塔体刻有众多民国名人题词而闻名。比如塔底层外壁刻有蒋介石题书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塔内壁嵌有28块黑色大理石石碑,刻有孙中山北上时在黄埔军校的《告别辞》和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开学训词》,分别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和吴稚晖书写。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塔体外还应该有28块蒋介石撰写的碑文。据《首都志》《总理陵园小志》等权威资料均记载:“灵谷塔第二至八层的外壁,亦嵌石碑,刻有蒋介石撰写的《遗阡表》及黄埔军校一至六期的《同学录序》”,但可惜的是,这些记录国民革命和黄埔军校历史的碑刻在建国后被人为地用水泥覆盖了。经过去水泥处理,灵谷塔二层到八层的28块石碑平荡如砥,空无一字,但依稀可以看见一些凿痕。

——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

雨花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和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一个集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江苏省级纪念性风景名胜区。FAE雨花台性质:纪念碑形态:造型似红旗、似火炬,高度42.3米结构:中轴对称造型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组成,外部为花岗岩贴面单体保存现状: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保存尚好,并没有过多的风化影响和人为破坏,整体造型都是初始模样。为了对纪念碑进行更好的保护,雨花台风景区不断改进保管条件,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风景区创立了数字档案。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9年建成,兀立在海拔61米、占地面积5010平方米的雨花台主峰广场上。由东南大学齐康教授设计。碑额似红旗如火炬,碑身镌刻邓小平手书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镏金大字,背面有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武中奇书写的碑文。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甘熙故居的建筑特点基本反映了南京清中、晚期及民国初年南京的民居特色。

生平简介

相传甘氏为金陵望族,三国名将甘宁、晋梁州刺史甘卓、清初江南八侠之一的甘凤池,均为甘氏先祖。

甘熙,是晚清南京著名文人、金石家、藏书家,曾经中过进士,生平著作甚丰。他博览群书,博学强记,曾对南京历代掌故、民风民俗、街巷名称沿革等仔细搜罗考证,编撰了南京方志著述多种,著有《白下琐言》、《桐荫随笔》、《栖霞寺志》等,还编有《重修灵谷寺志》12卷。其中以《白下琐言》最为后世学人所推崇。旅游特色

1、总数达300多间,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建筑;

2、集南京老城南、老字号、民俗文化之大全;

3、学习老南京人治家、处世的灵魂和准则,文化洗礼之地;

4、增长知识(艺术、建筑、园林、民俗);浡泥国王墓

浡泥国王墓位于安德门外石子岗乌龟山南麓,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外国国王陵墓。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部菊花台。浡泥国(今文莱苏丹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来中国访问,当年十月病故于南京会同馆,后葬于此。陵前有龟碑背负“浡泥国王恭顺王墓碑”。神道旁列石像生,武将、石马夫、石马、石羊、石虎、石柱各二。此基是中国与文莱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开发保护现状

浡泥国王墓前现有神道碑一块,卜有碑跌。从陵区正门通往陵寝的神道呈弧形,神道两侧是两两相对的石雕像,庄严而肃穆。神道两侧排列着石马一对,马夫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文臣武将各一对。其规制和常见的明代功臣墓一样。浡泥国王墓坐北朝南,前临池塘、遥对牛首山双阙,东、西、北三面环山,实为“风水宝地”。其墓园环境幽静、林木苍翠,雪松、丁香、紫薇等数十个品种的上千株树木环抱着陵墓。

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南岸,是中国最古老而著名的巷名,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乌衣巷位于夫子庙西南数十米,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旧日桥上装饰著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对此处的感叹。寥寥数笔,便描绘了乌衣巷自六朝到中唐的沧桑变化。从此乌衣巷便名播中外。南京乌衣巷汤山猿人洞

汤山镇西的雷公山中,有一个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巨大溶洞群,洞内出土的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经科学鉴定,是大约出生于30万年前的南京猿人,证实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汤山猿人洞位于汤山镇的古猿人洞的发现是继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北京周口店、安徽和县猿人之后的重大考古突破。1995年后,这里便成为对游客开放的旅游景点。汤山镇西的雷公山中,有一个巨大的溶洞群,现已探明溶洞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目前对游人开放的有雷公洞和葫芦洞。

一日游南京中华门城堡

中华门城堡位于南京市雨花台景区北边,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边交通连接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