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1页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2页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3页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4页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网络—掌控全局考纲点击网络构建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梳理·判断—突破点面梳理基础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1.存在及用途。N2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主要用作合成氨的原料气,以及填充气和保护气,液态氮可做________等。2.氮的固定。(1)定义:将空气中________的氮转化为____________的方法。78%冷冻剂游离态含氮化合物3.氮气。(1)物理性质。________色、________味、________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水。(2)化学性质。自然高能人工仿生无无气略小不溶于4.氮的常见氧化物。NONO2颜色______色______色毒性______毒______毒溶解性______溶于水______溶于水与O2反应____________与H2O反应____________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无红棕有有不易2NO+O22NO23NO2+H2O2HNO3+NONONO2与人体、环境的关系①与__________结合,使人中毒;②转化成NO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________、________特殊性NO2与N2O4的相互转化血红蛋白酸雨光化学烟雾二、氨及铵盐1.氨气。(1)物理性质。____色,________气味,密度比空气____,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溶解________体积氨。(2)化学性质。无有刺激性小700(3)制法。①实验室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工业制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H2ONH3·H2O产生大量白烟NH3+HClNH4Cl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4)用途:制HNO3、铵盐、纯碱、尿素、制冷剂等。2.铵盐。(1)构成: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2)物理性质: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______溶于水。(3)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写出NH4Cl、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强碱反应。写出NH4Cl与NaOH反应并微热搅拌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铵根离子酸根离子易三、硝酸1.物理性质。气味颜色挥发性溶解性____________色久置呈____色易______与水______2.化学性质。(1)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2)不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蓝刺激性无黄挥发互溶(3)强氧化性。(ⅰ)与金属反应。A.与除Au、Pt外大部分金属反应(如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常温下浓HNO3使Fe、Al________。(ⅱ)与非金属(如木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钝化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1·安徽高考)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2.(2011·安徽高考)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故浓氨水呈碱性(

)3.(2011·四川高考)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HNO3分解生成了NO2(

)×√×4.(2011·山东高考)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5.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6.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是因为发生反应:3Fe+8H++2NO3Fe2++2NO↑+4H2O(

)7.(2012·天津武清一模)氮的固定不一定都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8.(2012·山东高考)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9.(2012·天津高考)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0.(2012·汕头二模)常温下,向NH4Cl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c(NH)>c(Cl—)(

)11.(2012·湛江一模)氨气是工业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

)√×√【例1】将一干燥试管中充满等体积NO2和NO后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完毕,试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实验·操作—提高素养实验课题: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目的。实验室制备氨气。2.实验原理。(1)氨气易溶于水,NH3·H2O为弱碱,且氨气与H2O反应为可逆反应,要设计在无水环境中加热使铵盐与强碱反应制取氨气。(2)设法减少浓氨水中水的量,并且使氨水的温度升高可释放出NH3,如向浓氨水中加入CaO或碱石灰等。3.探究活动。(1)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连接好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按图装好药品,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

2NH3↑+CaCl2+2H2O。(3)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4)验满方法: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检验氨气是否已集满;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说明已收集满。4.操作提示。(1)固+固

气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2)消石灰和NH4Cl要在研钵中研细并混合均匀且均匀地撒在试管底部。(3)用酒精灯给试管均匀预热后,用外焰给试管中有药品处从前向后加热。(4)收集气体时,一般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以便收集到纯净的NH3,同时也可避免污染空气。【例3】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如下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实验目的“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并结合题干装置图可知,A装置提供NH3,且是固、固加热制备气体,则A中应加入固体NH4Cl和Ca(OH)2,发生反应: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B装置是干燥装置,除去NH3中的水蒸气,应加入碱石灰或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C装置中发生反应:2NH3+3CuO

N2+3H2O+3Cu,则C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反应生成的N2及水蒸气和未反应的NH3均会从C装置中进入D试管中,则D中收集到的是氨水,因为水蒸气在冰水中转化为液态水,氨气极易溶于水。E装置是气体收集装置,收集到的是N2。答案:(1)固体NH4Cl和Ca(OH)2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2)碱石灰(或CaO)除去NH3气流中的水蒸气(3)黑色粉末部分逐渐变为红色2NH3+3CuO

N2+3H2O+3Cu(4)出现无色液体氨水用玻璃棒蘸取无色液体,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或取少量无色液体,加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3.(2011·重庆高考)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Ⅴ中的试剂为________。(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Ⅲ-Ⅳ-Ⅱ-Ⅴ-Ⅵ,此时Ⅱ中现象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经上述反应,2.5g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解析:(2)化合物A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经碱石灰干燥,与CuO反应生成红色的Cu,根据化合价守恒可知Cu的化合价降低,NH3中的N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气体M(氮气)。(4)经浓硫酸吸收未反应的NH3,收集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N2)==0.025mol,所以A中含n(N)=0.05mol,设A的化学式为Q3N或QN时其式量均为50,Q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或36,无意义;设A的化学式为Q3N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Q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所以A为Mg3N2。答案:(1)分液漏斗(2)碱石灰3CuO+2NH3

3Cu+N2+3H2O浓硫酸(3)试纸变蓝CuO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水和未反应的氨气反应生成氨水,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4)Mg3N2巩固·演练—基础达标1.(2012·茂名二模)下列是某同学学习氨和铵盐的性质总结,相关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等浓度氨水和NaOH溶液的pH,比较氨水和NaOH碱性强弱B.将NH3·H2O溶液缓慢滴入AlCl3溶液中,研究Al2O3的两性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观察产生的白烟D.加热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解析:NH3·H2O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NaOH是强碱,完全电离,在同浓度时,NaOH碱性比氨水强,A方法可行。将NH3·H2O溶液缓慢滴入AlCl3溶液中,只能生成Al(OH)3沉淀,B不可行。浓硫酸没有挥发性,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不会产生白烟,C不可行;NH4Cl与NaHCO3均易分解,不能通过加热分离,D不可行。答案:A2.相同状况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NH3、HCl、NO2气体,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若不考虑溶质扩散到烧瓶外的容器中,实验结束后,烧瓶内3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3:2

B.1:1:1C.2:2:3D.无法比较2题变式2-1.(2011·江苏模拟)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4组气体:①NO2+NO、②NO2+O2、③HCl+N2、④Cl2+SO2。现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中并立即倒立在足量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则高度关系是(

)A.h4>h2>h3>h1B.h4>h3>h2>h1C.h2>h3>h1>h4D.h3>h2>h1>h4解析:气体通入试管中的有关反应为:3NO2+H2O2HNO3+NO,4NO2+O2+2H2O4HNO3,Cl2+SO2+2H2O2HCl+H2SO4,HCl极易溶于水,设各取每种气体4体积,则剩余气体①中为体积的NO,②中为3体积的O2,③中为4体积的N2,④中Cl2与SO2、H2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2SO4和HCl,则剩余气体为0体积,所以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4>h2>h3>h1。答案:A2-2.(2011·福建长乐侨中、福清二中联考)如右下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A.X是NH3,Y是水B.X是SO2,Y是NaOH浓溶液C.X是CO2,Y是稀硫酸D.X是HCl,Y是NaNO3稀溶液解析:气球鼓起,说明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所以只要气体溶于液体或与液体反应使压强减小即可。A、D中NH3、HCl极易溶于水,B中SO2与NaOH反应。答案:C2-3.利用下图两套装置进行喷泉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仅提供图2所示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喷泉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烧瓶内外有较大的气压差,对于装置1来说,只需将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内,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气压瞬时降低而形成内外气压差。对于装置2来说,没有滴管引发喷泉,可通过降温或升温改变烧瓶内压强,引发喷泉。答案:(1)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2)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气体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4.下列对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铜和稀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D.常温下可用铝或铁制品盛装浓硝酸解析:硝酸是强氧化性酸,且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A正确。由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知,均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因为硝酸是强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