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音乐设计研究7500字(论文)》_第1页
《音乐剧音乐设计研究7500字(论文)》_第2页
《音乐剧音乐设计研究7500字(论文)》_第3页
《音乐剧音乐设计研究7500字(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流行音乐在音乐剧中的应用案例分析TOC\o"1-3"\h\u29386一、引言 523529二、多元化的流行音乐在《巴黎圣母院》中的应用 622285(一)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概述 618955(二)流行音乐的体现 6276441、流行音乐元素的贯穿 6237692、流行音乐元素的并置 8286463、多元元素的渐变与染色 102241三、嘻哈音乐在音乐剧《汉密尔顿》中的运用 12325971、明确故事线索 12293432、塑造人物性格 1311221、舞蹈动作编排细致 15312662、视觉观感冲击力强烈 153579(三)戏剧衔接紧凑 15206301、审美又化释义 16138272、嘻哈在美国审美又化的地位 1618163结论 1813739参考文献 195465后记 20

一、引言音乐剧是以音乐为核心,以戏剧为表现手段,以舞蹈为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以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描述故事、刻画人物、传达理念的新型演绎模式。20世界70年代后,为了更容易的被大众所接受,音乐剧在融合戏剧、舞蹈和舞台的基础之上,更广泛的开始融合流行音乐元素,使之更加符合年轻观众及市场的需求。流行音乐风格多样,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使其音乐的音响效果比传统乐器的音响效果更丰富多样,更能够满足当代大多数观众的喜好,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现代音乐剧的流行取向则是以“动听”为第一追求,所以在现代音乐剧中,多元化的流行音乐元素被广泛的应用,几乎以流行音乐为中心。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音乐剧中的诸多曲目不仅仅只是“流行”而已,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久不衰的“流行”,这种流行被成为“经典”。例如《巴黎圣母院》与《汉密尔顿》中的唱段共有50段。作曲者对于每一首歌曲都是独立成篇的,很少追求歌曲与歌曲之间共同的音乐材料,如同音乐作品中的多段体结构。除了几首是完全反复之外,几乎每个唱段都是全新的音乐素材,所以在听觉上很难找到歌曲与歌曲之间的联系,当然为了作品的统一性,作者安排了歌曲《Letempsdescathédrales》作为整部剧的开头和结尾,作为统一全曲的结构手段。重要的是作曲家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不同的流行音乐元素:摇滚乐、吉普赛音乐、法国民谣(法国城市民谣)、弗拉门戈等。并且,整部音乐剧的伴奏没有出现管弦乐队,整剧都是运用电声乐队伴奏,即便是弦乐音色,也是由合成器来完成的。所以说,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和《汉密尔顿》对多元化的流行音乐元素融入音乐剧的创作以及它独特的结构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也对音乐剧这一新颖的舞台艺术能获得更广泛的观众基础做出了极大贡献。

二、多元化的流行音乐在《巴黎圣母院》中的应用(一)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概述根据法国文学巨匠雨果作品改编而成的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是当代少有的音乐珍宝。该剧词作者是欧美音乐界的顶尖才子吕克·普拉蒙东谱词,李查德科西安蒂作曲,本剧在1998年1月的法国嘎纳唱片大展中,取得了热烈反响。其首演是在1998年9月16日在巴黎国会大厅中举行的,其震撼的音乐效果和深厚的感情基调为观众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和听觉震撼。1999年其演出即在欧洲范围内展开,欧洲的巡演得到了人们一致的追捧,其法语版本在法语系国家连演135场。同时荣获加拿大FELIX艺术奖项“年度剧作”、“年度最佳歌曲”与“年度最畅销专辑”多项殊荣。吕克.普拉蒙东(LucPlamondon),法裔加拿大作词人。1942年出生,50年代当他还是个高中生时便开始了创作的实践,后来他求学于蒙特利尔、欧洲以及纽约,以期能够实现当上一名教师或者记者的职业理想,但青少时代对猫王、披头士、滚石乐队的迷恋以及由“三便士歌剧”(L'Opéradequatresous)唤起的音乐剧热情令他最终还是走上了将这两者魅力合二为一的事业道路。通过为法国及魁北克的流行歌手创作歌词,吕克.普拉蒙东渐渐打响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知名度,而在锲而不舍的音乐剧实践过程中,吕克.普拉蒙东另辟蹊径,舍弃西区或百老汇舞台上传统音乐剧的表现形式,以迎合法国人独树一帜的审美趣味,再加上原汁原味的法兰西本土创作,将法语音乐剧的魅力深深植入法语文化当中。由他创作剧本的《星幻》(Starmania)和《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早已成为奠定法语音乐剧声誉的两块基石,将他比作是法语音乐剧界的教父,可谓实至名归。(二)流行音乐的体现1、流行音乐元素的贯穿在大型作品中,主题贯穿是作曲家常用的作曲技法之一。一个甚至多个主题频繁地在大型作品中以原形或者变奏的形式出现,不仅增加了整部作品的完整性,而且增加了整部作品的统一性。在《巴黎圣母院》中,与音乐主题同样重要的即是作曲家融入的四种音乐风格。笔者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即音乐风格在本剧中,上升为主题元素,在全剧中不断的贯穿重复,加深观众对于人物性格,地域特点,故事背景的认知。作曲家对于音乐风格的贯穿,使用了一种极其巧妙的技法——即音色的贯穿,这也是本剧配器中的重要特色,这一特点也是本剧结构力的体现之一。法国民谣作为这部剧的十分重要的音乐风格,其标志音色与伴奏织体也多次出现在剧中。《大教堂时代》第一段竖琴与分解和弦琶音的织体,是法国民谣风格音色的第一次呈现。唱段《波西米亚女郎》的第一段,尼龙弦吉他作为伴奏的主要乐器,也演奏类似《大教堂时代》中的分解和弦伴奏织体,是法国民谣风格在剧中的第二次呈现。剧中唱段《钻石般的眼神》,讲述了骑士与他未婚妻的真挚爱情,是法国民谣风格在剧中的第三次呈现。第一段的主要伴奏织体依然为分解和弦式伴奏,主要音色为钢丝弦吉他。唱段《腓比斯的意义》是法国民谣风格的第四次呈现。这一唱段中,竖琴与尼龙弦吉他的音色组合,分解和弦琶音的伴奏织体明了地表明了这是一个法国民谣风格的唱段。这一风格也延续至下一唱段《君似骄阳》,艾斯美达拉与骑士的未婚妻以二重唱的方式同时诉说了对于骑士的爱慕。法国民谣标志性的音色与伴奏织体还在全剧中多次出现,如《身为神父恋红颜》,《舞吧,艾斯美达拉》,最后在游吟诗人最后唱出的《大教堂时代》中结束。由此可总结,法国民谣风格对于全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收尾呼应,全剧贯穿。谱例1例1为《美丽佳人》中的B段,该段落为b小调,旋律带有很典型的吉普赛色彩,a与a#交替使用,体现了吉普赛音乐常用多种调性的组合,活用各调性中不同的变化音级。在唱段《波西米亚女郎》的第二段基于A大调,而有一组和声进行为A-Dm-E-A。明显的A自然大调与A旋律大调的交替,降六级的变化音的出现给唱段增添了吉普赛色彩。同在《波西米亚》唱段中,连续切分的节奏型时不时出现。文中第二章曾提及,弗拉门戈艺人会在情绪高涨时,以拍掌等形式奏出切分的节奏型。在剧中,摇滚风格主要以代表性音色失真吉他为主,频繁的在配器中作为主要音色中使用。在全剧中,失真吉他主要通过两种织体频繁的贯穿在全剧中。在快板唱段中,以扫弦的演奏方式,如《愚人庆典》,《女巫》,《爱之谷》,《撕裂》《判决》;在慢板唱段中,以长音的方式奏出和声或者副旋律,如《愚人教皇》,《孤儿》等等。通常在情绪激烈的唱段中,失真吉他的音色均会以极富张力的音色出现。2、流行音乐元素的并置当今流行音乐中,在一首作品中融合多种风格并不罕见。流行音乐中以fusion(融合音乐)来定义这一类音乐。在《巴黎圣母院》中,作曲家借鉴这一理念,并更直接、直观的使用于多种音乐风格中。谱例2例2为全剧第十首唱段《女巫》的选段。在这首唱段中,人声旋律是典型的弗拉门戈式风格。其伴奏也是典型的弗拉门戈式织体,在每一小节第一拍重音上奏出和声。然而通过分析法国版的现场演出视频可知,这里的配器上,作曲家并非使用弗拉门戈中的钢丝弦吉他或是尼龙弦吉他。而使用了极具摇滚特色的失真吉他音色。失真吉他音色的运用,加剧了本就张力十足的弗拉门戈音乐的冲击力。笔者将此类技法定义为风格的并置,即带有不同风格特色的旋律、和声、织体及配器同时出现在音乐中。谱例3例3为唱段《阴影》选段,是剧中另一个使用风格,并且是将两种音乐风格融入一首唱段中的范例。通过分析出版谱可知,旋律的音高带有鲜明的吉普赛音乐特色——c旋律小调,变化音级的频繁使用,小二度音程,小大七和弦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失真吉他在此处以长音的方式穿插于伴奏乐队中,为唱段增贴了一丝金属感,同时也更好的契合了该唱段紧张,挣扎的情绪,体现了骑士在对于两段情感(未婚妻与艾斯美达拉)之间的犹豫、悔恨与不知如何选择的复杂情感。在全剧中,风格并置大多以融合吉普赛音乐风格与摇滚音乐风格为主。通常使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节奏、调性调式、的特性,而在配器上以摇滚风格的失真吉他音色替代吉普赛音乐中的钢丝弦吉他或者尼龙弦吉他。这是一个十分简单有效的作曲技法,作曲家使用纵向并置的方式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拉近,使其在一个作品中更好的融合。3、多元元素的渐变与染色除了在纵向上以并置的手法将音乐风格拉近外,作曲家在横向上,也巧妙地使用“渐变”及“染色”的手法毫无痕迹的在同一唱段中使用多种音乐风格。“渐变”与“染色”作为音乐术语起源于法国当代音乐,法国现代与当代作曲家自德彪西后以擅长管弦乐配器闻名,学术界将法国派作曲家写作的配器及其细腻丰富的音乐称为音色音乐。他们将音色作为一种主要音乐元素,进行呈示、展开。“渐变”与“染色”是音色音乐展开中一个重要技术手段与创作技法,这一概念借鉴于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绘画领域,通过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颜色中加入多个渐层进行过渡,使两个本为对比性的颜色得以一种平缓平稳的方式过度。同理应用于配器中,例如,弦乐组与木管组本是两种对比性音色,作曲家会寻找各类的配器手段,使两种音色的过渡变得极为自然。

三、嘻哈音乐在音乐剧《汉密尔顿》中的运用(一)唱段呈现内容更完备1、明确故事线索音乐剧中主要以唱段传递信息抒发感情,传统音乐剧唱段歌词的内容较少,歌词中的一个字对应几个音符都很常见,因此一首歌或是完全用来抒情,或是前半部分叙事,后半部分抒情。而说唱音乐利用它高密度的歌词,快速的节奏使表达方式更加直白,故事线索更加清晰。以音乐剧《汉密尔顿》中第一首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前半部分为例,作为历史剧目的第一首唱段,它身兼重任,不仅需要很清晰的讲述该剧的故事背景,刻画方式也是观众期待的。最终,它以不同的人先后出场并从不同的视角讲述汉密尔顿从出生到去美国之前的故事,第一个出场的是剧中反面角色AaronBurr(艾伦·伯尔),也是汉密尔顿后来的政敌开场叙述汉密尔顿的故事,歌词如图所示:谱例4如谱例4,伯尔开场用三句话将汉密尔顿的国籍、家庭背景交代清楚,他自身生长在优越的家庭,以固有的高姿态来描述他所了解的汉密尔顿,这不仅为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间接的让观众了解他对汉密尔顿的看法与态度。接着下一个人物出场,后来成为汉密尔顿好友的约翰罗润思(JohnLaurens)从他的角度讲述如下:谱例6罗润思以“是美元上印制的国父”作为开始,以倒叙的方式从汉密尔顿对后世带来的影响回溯到汉密尔顿幼时的经历。用了反复的单独押韵(er)、快速的16分音符既富有节奏感使人产生律动又非常的押韵,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汉密尔顿的钦佩。与上面伯尔的叙述形成对比。谱例7麦迪逊是美国第四任总统,也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的叙述较前三个显得更加文艺,简短的四句话体现出汉密尔顿强烈的思想抱负,节奏有条不紊。以上用一首歌的时间,几个和汉密尔顿不同关系的人,从不同的视角讲述汉密尔顿去美国之前的故事,同时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关系的细化做了良好的铺垫。综上所述,嘻哈音乐中说唱的运用使故事表达更丰富,叙事更完整。2、塑造人物性格在音乐剧《汉密尔顿》中,作曲家为了塑造每个角色,着重在节奏形态和押韵上将每个人物区分开来,使歌曲本身就代入一些人物的性格特点,观众通过演唱者对歌词的押韵、停顿和节拍的轻重音处理就可以感受到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以《汉密尔顿》中的代表性唱段《Myshot》(《我的良机》)为例:《我的良机》是音乐剧《汉密尔顿》中的第三首唱段,讲述了汉密尔顿在小酒吧结识了日后的三个好兄弟拉菲亚特(Lafayette)、穆里根(Mullligan)、罗润思(Laurens),同时也认识了日后的政敌AaronBurr(艾伦·伯尔),汉密尔顿在酒后向他们表达自己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故事。谱例8歌曲开头以“I’mnotthrowingawaymyshot!”(我不能放过这良机!)作为这首歌的主题动机,奠定了整首歌的旋律基础。从第二小节的弱拍开始,逻辑重音在第三小节第一拍和第三拍的前半拍,而第三拍的“shot”在歌词上需要重读,体现出汉密尔顿此刻对机会的渴望。第三、四小节前两拍相同素材的重复使用,与汉密尔顿此刻急于成功的心境相吻合,强调了汉密尔顿报效国家的决心。谱例9以上这一段的中心含义是“我那么优秀却不被人看中”,这是汉密尔顿在向友人讲述心中对世道的不满。由谱例9可以看出,这一段的歌词信息量较大,当然语速要求也较快,高频率出现的16分音符和前16后8节奏型不仅体现出汉密尔顿此时此刻难掩心中的愤懑,同时也不难发现汉密尔顿易冲动的性格特点。这也为汉密尔顿后来情绪爆发做准备。由以上论述可见,嘻哈音乐的运用明确了故事的线索,塑造了人物的性格,使歌曲呈现的内容更加完善。(二)肢体语言更丰富1、舞蹈动作编排细致《汉密尔顿》的编舞安迪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作者将歌词的旋律和音乐的旋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当我编舞的时候,我可以选择很多的东西配合,在这之上是贯穿旋律和歌词的给力节拍,当我第一次开始研究汉密尔顿的编舞时,我最喜欢的歌曲的一点是林写了很多在整部剧中重复的主旋律,所以我们找到这些词汇用肢体表达出来,以此帮助主旋律贯穿整部剧,同一句话根据剧情我们在剧中以不同的方式跳很多次”。这里的“很多次”指随着剧情的推进,同样的旋律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达剧情,这样的舞蹈编排不仅让演员对剧情的走向更清晰,观众也不容易感到乏味。2、视觉观感冲击力强烈音乐剧从诞生之日就离不开舞蹈。人类的形体语言永远是音乐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感源泉。我们了解的传统音乐剧的舞蹈语汇有《灰姑娘》的芭蕾舞,《42街》的踢踏舞,《芝加哥》百老汇爵士等。嘻哈音乐的运用,汉密尔顿的舞蹈编排也以hip-hop和urban等现代舞蹈为主,舞蹈动作的顿点与颗粒感尤为鲜明,要求表演者有相当强的肢体控制能力与爆发力。同时每个动作又与剧情息息相关。比如唱段《Satisfied》(《心满意足》)的编排,安吉莉卡在回忆过去的时光,所有人跟着音乐演绎时光倒流的感觉,整套动作缓慢移动,像电影中的慢动作一样呈现,剧情上既不拖沓又相当巧妙。嘻哈音乐的运用使《汉密尔顿》的舞蹈语言更加丰富。安迪也因此获得了第70届托尼奖最佳戏剧编舞奖。综上所述,嘻哈音乐的运用使音乐剧《汉密尔顿》的舞蹈编排更加细致,舞蹈语言更加丰富,为整部剧的完美呈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戏剧衔接紧凑事实上,百老汇音乐剧之所以被认为是缺乏深度的音乐戏剧种类,很大程度归咎于缺乏有效地表现手段,很难让严肃题材的戏剧样式,诸如史诗性神话剧、宗教历史和悲剧,获得哪怕很小的成功。这是90年代的书中对音乐戏剧进行的描述。那时的音乐剧都习惯以华丽的舞美效果,主题音乐贯穿整场演出,歌曲或柔美或气势磅礴使人沉浸其中。而《汉密尔顿》中嘻哈音乐的运用使得戏剧衔接更加紧凑,短时间内吸引观众走进历史,了解历史。观看《汉密尔顿》可以发现它中间很少有暗场换景的现象,比如全剧第一首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男二号伯尔用说唱的方式把汉密尔顿早期的身世及刚到美国的部分经历一一交代清楚,既讲述了故事又节省了换景的时间。假设用传统音乐剧来表达,应该不是一首歌能够完成的。在剧中,汉密尔顿与杰弗逊两次内阁辩论都采用了rapbattle的形式,把内阁的辩论变成说唱之战。内容上深入浅出,主要是运用嘻哈风格韵脚开展,充分显示出嘻哈音乐的魅力。(四)符合美国审美文化1、审美又化释义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一方面,它相对于神话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历史文化和科学文化等而独立存在,集中表现为艺术活动及其产品形态;另一方面,这些艺术活动和产品又遍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已经泛化了的审美活动。审美文化是建立在现代文化系统、尤其是艺术文化系统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基础上的,是当代文明和文化日益审美化、日益贴近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产物。2、嘻哈在美国审美又化的地位嘻哈作为一种文化的形态,自70年代末在美国诞生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发展与演变,从边缘性次文化逐渐转变为新兴艺术形态,并席卷全球。据2017年的美国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音乐的统计,在上半年音乐市场中,嘻哈(包括节奏布鲁斯在内)成了最主流的音乐类型,占据了音乐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这是尼尔森自1992年开始统计以来,首次出现嘻哈成为最受欢迎的音乐。显而易见,嘻哈在美国拥有较大的受众群体,所以当嘻哈音乐风格运用到音乐剧《汉密尔顿》中,立刻备受追捧。

结论音乐剧当中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可以在表现一些剧情和人物情感上起到丰富剧情与更好地表现人物特征的艺术效果。《巴黎圣母院》《汉密尔顿》里面主要采用的音乐都属于标准的流行音乐,其音乐结构比较接近与传统的西方音乐剧风格,但是在其中一些情节和人物的表现上大量引入流行音乐元素的表现手法,就可以在一些细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作品的艺术效果更为出色。像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剧目,自然比较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对于当今时代而言,流行音乐元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与十分广泛的受众群体,因而将其应用于音乐剧里面,可以起到其他音乐无法达到的很多效果。相对于西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元素在获得观众注意力方面更容易起到直观的效果,其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许多剧评家认为,在音乐剧中插入流行音乐将引领当代音乐剧跨越80年代韦伯式音乐剧的影响,进而迈向表演艺术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一、中文部分胡凯.黎巴嫩拉哈巴尼家族作品大众文化特性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万格格.欧文·柏林的音乐剧歌曲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2018.李凌宇.美声唱法以及流行唱法在音乐剧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9(35):44-45.夏寒.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9,37(02):126-131.邵一言.法语音乐剧创作中伴奏音乐的“摇滚元素”[J].艺术评鉴,2019(17):146-148.刘楠楠.音乐剧《金沙》对中国本土化音乐剧创作的启示[J].四川戏剧,2019(09):65-68.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