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1页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2页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3页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4页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第十章利率的决定及作用第十一章货币需求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十三章货币供给第十四章货币均衡与总供求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六章货币政策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一节通货膨胀及其度量第二节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第三节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第四节通货紧缩第一节通货膨胀及其度量一、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二、对通货膨胀概念诠释三、通货膨胀的度量四、核心价格指数五、通货膨胀的分类专题:中国通货膨胀状况一、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北宋产生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纸币大量流通:“会子”;“物价益踊,楮(楮)益贱”元代:“至元通行宝钞”从发行到废止,69年间,米价上涨60多倍二、对通货膨胀概念诠释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概念诠释有二:强调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区别;认为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二者分开是非常困难的,二者可以等同使用。二、对通货膨胀概念诠释西方对通货膨胀的一般界说——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

总水平

持续地上涨。判断:

考察对象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而是普遍上升不是一时的上涨

判断:非典时期部分医药品、消毒用品涨价是否属通货膨胀现象?三、通货膨胀的度量世界各国对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实际都是使用物价指数。物价指数上涨多少,通货膨胀率多大如:物价指数上升5%,通货膨胀率为5%

物价指数下跌5%,通货膨胀率为-5%2.主要采用的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GNP或GDP的折算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选取一组相对固定的典型的商品或劳务,比较其在不同时期购买所花费的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四、核心价格指数定义——剔除了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之后的物价指数,并用这种经过处理后的指数来度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的程度。四、核心价格指数原因:在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中,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波动最大(图示)。价格波动原因:国家能源限产、限价消费结构变化价格波动与货币供应量间无直接关联。18五、通货膨胀的分类爬行(温和)的通货膨胀<10%2%-3%加速(奔驰)的通货膨胀>10%超速(恶性)的通货膨胀>100%受抑制(隐蔽)的通货膨胀——经济中存在通货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胀没有发生。一旦取消,严重的通胀。专题:中国通货膨胀状况一、2008年前中国通货膨胀阶段二、现阶段中国通胀的特点思考: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1、1978-1982年背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工作重心刚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投资规模有所增加、财政支出加大等导致较高的财政赤字。原因:1、投资过热

2、消费支出增加

3、财政赤字2、1982-1984年

特点:时间跨度相对较短,且峰值不高。原因:

1、在延续1980年的改革氛围下,投资进程加快。2、国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能源和部分原材料供应不足,交通运输仍然紧张等

3.1984-1986年特点:CPI通胀率峰值首次出现高于10%的一次原因:价格改革引发的价格闯关政府提高了粮食、棉花、油料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煤炭、铁矿石、生铁、钢锭、钢坯、有色金属、水泥等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工资上升。4.1986-1990年特点:CPI通胀率屡创历史新高,在1989年2月创下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最高记录28、4%原因:1985年发生的高通胀并没有得到彻底治理运经济运行中多年累积的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如投资规模膨胀和消费膨胀继续加剧等

5.1990-1999年特点: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周期跨度长达106个月原因:宽松的货币政策(1993年全国信贷投放增长率达到近50%的高位)在1992-1994年期间,中国出现了全国范围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和投资热的局面6.1999-2002年特点:通胀峰值没有超过2%,从整体上看比较温和的原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放松银根为主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等举措。7.2002-2006年特点:周期性变化温和,最高CPI通胀率为5%原因: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增长。硬资产涨价影响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而预期将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和投资模式8.2006-2008年特点:色彩鲜明的国际性特征原因:猪肉、粮食供应短缺的局面短期全球石油、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构成的全球性的供给冲击2、现阶段中国通胀的特点基本上是物价普遍上涨。除了家庭设备类、交通工具类和娱乐教育文化三大类商品之外,其他各大类商品价格均上涨,且通货膨胀率有上涨的趋势。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在食品类价格中,蔬菜类价格的涨幅又远远高于其他食品价格的涨幅。食品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比与商品价格的上涨相比,资产价格在近几年的上涨更为引人注目。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的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高速上涨,其中仅2009年,从年初到年末,北京的房价几乎翻了一番,而政府的房价调控措施几乎毫无效果。居住类和建房及装修材料类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第二节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三、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四、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2、雇主与工人之间3、政府与公众之间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状况:债务合同无法更改通货膨胀发生,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债权人受损。结果:

——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债权人不愿意放贷。2、雇主与工人之间状况:

工人名义工资上涨滞后名义工资上涨幅度小于物价上涨幅度结果:

——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工人实际工资下降,雇主利润增加3、政府与公众之间状况:

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更多的人达到纳税起征点,进入了更高的税率等级。结果:

——有利于政府,不利于公众政府税收增加,公众实际收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三险一金-扣除标准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不超过1500元3%超过1500元至4500元10%超过4500元至9000元20%超过9000元至35000元2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30%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超过80000元45%(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3500元/月财政收入变化企情况第二节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三、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四、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利论有害论中性论最终结论48有利论:

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雇主,从而刺激企业投资名义工资的增长小于物价的增长——雇主利润增加——刺激企业投资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从而增加政府支出名义工资的增长——政府税收增加——刺激政府投资增加储蓄,刺激经济。通胀加剧不平等——富人的边际储蓄倾向大于穷人——增加储蓄——刺激经济结论:对资金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利用通胀来发展经济尤为重要。50“有害论”:

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使价格信号扭曲,从而价格失去调节经济的作用。通货膨胀引起的紧缩政策,抑制经济发展。加大了经济核算的困难。结论:也许通货膨胀在某个时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最终结果却是不利于经济发展。51中性论:

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决定经济发展的实际因素(L、T、k),不是价格水平。结论:“中性论”认为:没必要把经济增长和通胀联系在一起。最终结论:各个阶段,各种看法各有意义。战后长期来看,通胀弊大于利,借助通胀发展经济绝非上策。第二节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三、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四、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三、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1、原先的菲利普斯曲线2、变化后的菲利普斯曲线3、政策意义4、菲利普斯曲线的失效1、原先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最早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菲利普斯数据来源:1861年-1957年英国结论:

货币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U—失业率W—工资膨胀率P—通货膨胀率2、变化后的菲利普斯曲线纵轴:货币膨胀率W——通货膨胀率P广为人知的形式结论:

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约高,通货膨胀率越低。3、政策意义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替代关系。政策角度:要想使失业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就必须忍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要使价格保持稳定,就必须忍受较高的失业率。

二者不可兼得(鱼和熊掌)4、菲利普斯曲线的失效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和推导并非总能成立。

如:20世纪70年代经济中“滞涨”失业与通货膨胀相伴相随高失业高通货膨胀第二节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三、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四、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四、恶性通货膨胀问题1、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2、典型案例典型案例1:国民党时期的恶性通胀典型案例2: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1、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正常信用关系极度萎缩: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突发性挤兑风潮和商品的抢购。政治动荡最严重后果:危及货币流通自身纸币流通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重新成为支付手段;经济不发达地区迅速向实物化倒退。案例1:国民党时期的恶性通胀

1935年法币开始发行,国民党政府过分依赖发行货币来为巨额的预算赤字融资,使法币不断加速贬值,至1949年完全形同废纸。且看100元法币的购买力:1937年可买大牛两头1941年可买猪一头1945年可买鱼一条1946年可买鸡蛋一只1947年可买油条1/5根1948年可买大米两粒1949年5月只能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

——资料来源:石柏林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案例2: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我是一个百万富翁———一个什么也买不起的百万富翁。津巴布韦现在遍地都是百万富翁。我们是一个盛产百万富翁的国家,但是我们也一无所有。”津巴布韦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亿万富翁与香车、美女、洋房联系不起来的国家。一张一千亿的钞票仅仅等价于一美元。津巴布韦官方通货膨胀率已经接近1000%。案例2: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人们只要手里有现金,就得马上花掉,因为同样一笔钱,等到第二天就买不到同等的商品了。”案例2: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津巴布韦最小面额的纸币是500津元,而现在一卷厕纸的价格已经达到15万津元;最大面额则为5万津元。最为紧俏的日用品之一竟然是点钞机。津巴布韦国营报纸上每天充斥着日本和新加坡生产的高质量点钞机广告,每台的价格在3.45亿至12亿津元之间。后果:“我们正在迅速接近崩溃临界点。”津巴布韦的经济学家约翰·罗伯森说,“这个趋势决不能继续。”目前有超过60%的劳动力失业,其他部分劳动力每月则只能挣到400万津元。第三节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一、通货膨胀的成因二、通货膨胀的治理一、通货膨胀的成因(一)需求拉上(二)成本推动(三)供求混合推进(AD和AS)(四)预期的通货膨胀(五)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六)惯性通货膨胀专题:

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原因分析(一)需求拉上需求过多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膨胀性缺口:总需求>总供给时存在差额如图YYFASAD0AD1P0P1P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二)成本推动——成本增加,使总供给在高于以前的价格水平。根据成本增加的原因不同:工资成本推动:利润推动:进口成本推动:YPAS1AS2AD工资成本推动——工会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压力的存在,使工人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发工资—物价“螺旋”,形成通胀如:

1960-1970年代欧洲各国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提高价格,导致通货膨胀。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并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

。(数据)1973年12月,(OPEC)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上涨了两倍多。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速放慢进口成本推动——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通胀。如: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三)供求混合推进(AD和AS)AD0AD1,E0

E1,P0P1。AS0AS1,E1

E2,P1

P2。PYAS0AD0E0P0AD1E1P1AS1E2P2总需求物价

工资成本总供给物价。(四)预期的通货膨胀预期是由以往的经验形成的,且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重要影响。即使最初引起通胀的原因消除了,由于预期的原因,通胀会持续,甚至加剧。上年的通货膨胀率是10%人们据此预期下一年的通胀不会低于10%,并以此作为下一年谈工资的基础,要求下一年的工资增长率不会低于10%。使得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最低也会由于工资的增长保持10%的增长率。(五)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货币主义者认为,引起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是货币供给量过多。当货币供给量增速>产量的增速,通胀就发生了。如:国民党后期案例:国民党时期的恶性通胀

1935年法币开始发行,国民党政府过分依赖发行货币来为巨额的预算赤字融资,使法币不断加速贬值,至1949年完全形同废纸。且看100元法币的购买力:1937年可买大牛两头1941年可买猪一头1945年可买鱼一条1946年可买鸡蛋一只1947年可买油条1/5根1948年可买大米两粒1949年5月只能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

——资料来源:石柏林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一、通货膨胀的成因(一)需求拉上(二)成本推动(三)供求混合推进(AD和AS)(四)预期的通货膨胀(五)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六)惯性通货膨胀专题:

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原因分析(六)惯性通货膨胀由凯恩斯提出,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观点: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通货膨胀,即使最初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消失了,通货膨胀也会由于其本身的惯性而持续下去专题:

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原因分析专题:中国通货膨胀状况一、2008年前中国通货膨胀阶段二、现阶段中国通胀的特点现阶段中国通胀的特点基本上是物价普遍上涨。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资产价格在近几年的上涨更为引人注目。专题:

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原因分析1、需求拉动2、成本推动3、货币扩张发行1、需求拉动商品市场(服装市场)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资本市场需求旺盛商品需求增加的幅度远小于资产需求的增加幅度;结果: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要远小于资产价格的上涨幅度。2、成本推动生产成本上升是我国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工资成本上升原料、能源成本上升政府;居民的环保要求增加企业成本

2、成本推动工资成本上升中国劳动力市场:“民工荒”现象、员工跳楼事件、劳资纠纷和罢工等等。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因素2、成本推动原料、能源成本上升中国对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中国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也迅速提高;2、成本推动政府、居民的环保要求政府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居民对环境保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活的舒适度等方面高要求;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3、货币扩张发行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

2014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1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1%。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32.8万亿元,同比增长5.4%。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5.8万亿元,同比增长5.2%。二、通货膨胀的治理(一)需求管理政策(二)供给管理政策专题:08年的紧缩货币、财政政策(一)需求管理政策手段: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货币供给和过旺的总需求。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的过快增长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信用等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收支差额减少政府购买减少政府转移支付专题:08年的紧缩货币、财政政策背景:2007年经济呈过热态势,GDP增速高达13%,然而,物价不断攀高,全年CPI增幅为4.8%(超过2%-3%)。“防通胀、防过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紧缩货币政策:从1月到6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共5次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从15%上调至17.5%。效果:经济增速图效果:经济增速放缓CPI在2月份达到峰值不断下降(二)供给管理政策1.紧缩性收入政策2.人力资本投资政策1.紧缩性收入政策——通过控制工资增长,降低来自供给方面的通货膨胀。工资-物价冻结工资与物价指导线税收刺激计划106工资-物价冻结手段:通过法律手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使用时间:战时;通胀严重时如:1971年,尼克松政府为了控制当时的通胀,宣布工资和物价冻结3个月。后果:破坏市场机制,只能短期使用。107工资与物价指导线手段:规定出工资与物价上涨的限度70年代后的西方较常使用108税收刺激计划工资指导线若企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指导线,课重税若企业的工资增长率低于指导线,减税如:卡特政府1978年提出,被否决(二)供给管理政策1.紧缩性收入政策2.人力资本投资政策2.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研究结果:根据美国经济学家R.索洛的研究:美国在1909-194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2.9%,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作出的贡献占11%左右劳动在经济增长中所作出的贡献占38%左右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作出的贡献占51%左右结论:人力资本投资,刺激总供给2.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刺激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来增加总供给和提高技术水平短期:

工人在职培训;

完善劳动市场;

协助工人进行流动长期:增加教育,普及教育112完善劳动市场做法:增加就业介绍机构中介作用为劳动的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而完全的信息协助工人流动做法:提供充分的信息;必要的物质帮助与鼓励如:政策上鼓励:对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开店建厂的一律给与减免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再就业基地、下岗职工进行免费培训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就业困难人员认定2.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刺激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来增加总供给和提高技术水平短期:

工人在职培训;完善劳动市场;协助工人流动长期:增加教育,普及教育专题:中国的教育投资1、教育服务提供中政府的主导地位2、我国教育经费规模3、教育经费的来源4、我国教育支出的结构和效益1、教育服务提供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原因:教育的重要性;避免收入差距形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教育资本市场(借贷)的不发达(金融部门不愿意做教育贷款)1、教育服务提供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主办教育服务义务教育完全由政府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属于混合物品教育贷款提供担保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2、我国教育经费规模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但与世界差距较大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的比重项目199520002001200220052072011全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3.13.84.24.64.64.54.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2.32.62.82.92.82.83.19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5.116.313.714.114.014.115.1年份《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世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5.2%高收入国家5.5%中等收入国家4.5%低收入国家5.5%3.2%中国3、教育经费的来源政府投入、民办学校、社会捐赠、事业收费及其他经费等多种形式、多元化的教育资金来源4、教育投入效益评估《世界发展报告》我国高等教育的收益率5.05世界平均水平:10.7中低收入国家:11.4原因: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间分布不合理;教育资源利用低下(软、硬件);高级人才外流第四节通货紧缩一、令人困扰——物价持续上涨及其突然消失二、对通货紧缩的种种解释三、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我国通胀水平(引起思考)接近120接近1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