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 24《唐诗三首》第2课时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 24《唐诗三首》第2课时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 24《唐诗三首》第2课时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 24《唐诗三首》第2课时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 24《唐诗三首》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石壕吏》,感受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我们今天将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24

唐诗三首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必备知识02必记字词03精读课文05学习目标01

CONTENTS教学目录初读课文04课堂小结06教材课后习题07必备知识02

CONTENTS教学目录

CONTENTS教学目录1.了解与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2.体会诗歌在句式、用韵方面的特点,品味诗中对环境的精彩描写。3.感受诗人身遭苦难却希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培养爱国爱民的优秀品质。学习目标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杜甫曾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到了八月,一场大风把杜甫苦心经营的草堂吹破,茅草被卷走,大雨又至,草堂漏雨如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中度过了一个痛苦的不眠之夜。命运多蹇、衰老贫困的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创作背景必备知识文学常识必备知识歌行体歌行体的特点:(1)篇幅可短可长。(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必记字词字音字形怒号(

三重茅(

)突兀(

沉塘坳(

)俄顷(

衾(

háo

chónɡàoqǐnɡwùqīn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时解决。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挂住1大声吼叫多层茅草水势低的地方初读课文疏通诗意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吼,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转沉到池塘水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狠心如此2毫无顾忌拄着拐杖喝止不住译文: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我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会儿3战乱,指安史之乱接近睡相不好破雨点到天亮译文:一会儿,风停了,空中的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硬又冷,像铁似的,孩子睡相不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好,把被里蹬破了。茅屋漏雨,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是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自从历经安史之乱后,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哪里4遮蔽贫寒的士人安稳高耸的样子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子,广泛地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安稳如山。唉!什么时候眼前才能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破败,我受冻而死,也是心满意足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怒号”把秋风拟人化,从听觉上写秋风来势猛、声音大、速度快、力量强;“卷”字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强劲,生动地写出茅草随风卷起的情态;“三重”既写出了风的猛烈,也写出了茅屋受灾严重。分析讨论精读课文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使用的动词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飞渡洒挂罥飘转沉细致地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写出秋风对茅屋的破坏,流露出诗人焦灼、痛苦的心情,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3.“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我”叹息什么?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南村群童幼稚无知,不明自己的痛苦。三叹黎民百姓生活困苦。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极力渲染大雨将至的景象,渲染阴暗、凄苦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凄伤、愁苦的心情。5.“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无干处”写室内漏雨之严重,突出了雨夜室内环境的艰苦。“雨脚如麻”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侧面表现了诗人生活的凄苦。6.第三段诗哪些词语用得传神?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况?

“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冷似铁”中“铁”字表明被子很破旧,很冷,很硬,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7.“长夜沾湿何由彻”中“何由”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何由彻”以反问式的慨叹,表达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急切心情。8.在凄风苦雨、辗转难眠的漫漫长夜,诗人想的是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诗歌写诗人的不幸遭遇,仅仅是为了写诗人自己的痛苦吗?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破衾、夜雨使得诗人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都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杜甫一家的不幸更是千千万万处于战乱动荡的社会大背景下的老百姓的不幸。所以这首诗写诗人的不幸遭遇,不仅仅是为了写诗人自己的痛苦,其中折射出的是当时黑暗的现实和人民大众的疾苦。10.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示例一: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想的是“大庇天下寒士”,表现了杜甫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示例二:杜甫身居漏雨茅屋,却突发奇想,要“大庇天下寒士”。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所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这是一种饱尝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这种忘我的精神、宽广的胸襟,是非常可贵的。这首诗从秋风吹破茅屋开篇,叙述了屋漏难眠、彻夜寒雨的悲惨困境,然后由己及人,想到战乱中的贫寒士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课堂小结课文主旨课堂小结写作特色1.叙事抒情相结合诗歌的前三节以叙事为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秋风破屋的苦况,透露出诗人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第1节通过描写狂风的强劲与无情,表达了诗人的痛苦与焦灼;第2节勾勒出南村顽童公然欺负年迈无力的诗人的情形,诗人喊得唇焦口燥,还是追不回茅草,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第3节写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苦况,“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从深度和广度上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第4节在前三节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情,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画龙点睛,水到渠成。2.语言明白如话本诗明白如话的语言,如脱口而出,无铅华之色,无扭捏之态,无矫饰之音。白描式的勾勒,形象逼真。加之语句参差错落,基本为七言,间之以二言、九言,有助于跌宕起伏的感情的表达,增强了诗的感染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狂风破屋:深秋风号→风卷茅飞→不可复得群童抱茅:公然抱茅→无力阻止→倚杖叹息长夜沾湿:风定天黑→布衾不暖→床头屋漏→长夜难眠期盼广厦:大庇天下寒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一、《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教材课后习题《石壕吏》直接将目光投向底层劳动人民,老妇一家的遭遇就是千千万万底层劳动人民的遭遇,老妇的故事本身就足以令人动容,无需议论和抒情。这样写,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意蕴丰富。另一方面,当前的这场平叛战争,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大敌当前,人民也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所以诗人的内心也是矛盾的,尽管他痛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此时对残暴的统治阶级爪牙的揭露也较为含蓄,这样写更有余味,更令人深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