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如何对待厌学情绪(共20张)知识讲解_第1页
主题班会-如何对待厌学情绪(共20张)知识讲解_第2页
主题班会-如何对待厌学情绪(共20张)知识讲解_第3页
主题班会-如何对待厌学情绪(共20张)知识讲解_第4页
主题班会-如何对待厌学情绪(共20张)知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服(kèfú)厌学心理八(6)班第一次主题(zhǔtí)班会第一页,共20页。1.不能及时完成作业。2.上课不能专心听讲。3.对一些学科具有抵触心理。4.害怕某个(mǒuɡè)老师。5.上课不积极,下课却十分之活跃。不符中学生行为(xíngwéi)的举动都是厌学心理(xīnlǐ)惹的祸!第二页,共20页。你有厌学心理(xīnlǐ)吗第三页,共20页。什么(shénme)是厌学心理心理?病历患者:中国大部分学生病名:厌学主要症状: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对学习认识(rènshi)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页,共20页。有何感想呢?第五页,共20页。什么(shénme)是厌学心理?第六页,共20页。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xuéxí)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第七页,共20页。

有一次,几个人一起去一朋友家,上电梯时见一五岁小男孩出溜一下也进了电梯,背着个小书包。那朋友几个就逗小孩,“这五个大人在电梯里,你不怕被人抢走吗?”

完全出乎人们预料的是,小男孩很直接地给了回复:“才不怕呢,被人偷走了更好,省得还得写作业!”

朋友笑谈,“咱见过厌学的,但从没见过像这样小年纪孩子就如此厌学的”,笑着的眼神中,其实是早已流露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zhīshifènzǐ)心中的不安……材料(cáiliào)一第八页,共20页。小新是一名初二的中学生,经常在课上做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并且(bìngqiě)专门与老师对着干。上课时,他经常睡觉,考试时一题不做,有时还逃课、去网吧通宵打游戏。上个月因为和同学打架,发展为上课骂老师,被德育主任和班主任联合请了家长,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警告处分。当时在现场他一句话没有说,到家后把初中的课本全都撕了。妈妈急了,骂了他两句,他索性表示:“你们都对就我不对,我就不上学了。”到现在三个星期过去了,不管父母怎么劝说,他连屋都不出。给吃就吃,不给吃就不吃,没日没夜地泡在网上玩游戏。父母为他很着急,可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材料(cáiliào)二第九页,共20页。邱涛,男,某校九级二班学生,在农村地区家境算一般。父母经常吵架且在外地打工,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不佳并不善言语,性格比较内向(nèixiànɡ),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症结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看黑板,做课堂练习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曾经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材料(cáiliào)三第十页,共20页。厌学心理(xīnlǐ)的原因第十一页,共20页。一、动机缺失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任何需求(xūqiú)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动机缺失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其中有两个层次的因素,浅层因素是无动机,即对学习没有需求(xūqiú)欲,因而没有动机来启动学习,而贪玩好动的天性主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老师逼、家长压,他们也能完成学习任务。深层的因素则是负动机,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认识,但其看法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思想,认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无大用,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二、兴趣转移从兴趣转移的对象来看,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录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电脑游戏,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书刊影像则更毒害学生,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第十二页,共20页。三、学习无望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理。四、恨屋及乌爱屋及乌的心理较常见,恨屋及乌的心理也存在(cúnzài)。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情感迁移,也有“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迁移。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某些失误或不足,造成部分学生对他们产生反感,并可能由此而影响学科的教学。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位教师不满,往往对他讲课也不感兴趣,严重的对该学科也不感兴趣。学生的情感容易延伸与发散,不善于控制与收缩,其结果常常运用惩罚自己(不学习该学科或者故意不学好)的手段来反抗教师。第十三页,共20页。五、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jíduān),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如此。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学校将压力付给教师,而教师则将负担转嫁给学生,于是便产生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拼命延长课时,加班加点,学生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不得休息。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第十四页,共20页。厌学心理(xīnlǐ)之危害1、厌学直接导致学业不良,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专家研究表明:厌学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乐学者,极易导致种种心理健康问题,如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型个性,即表现出孤独、麻木、反应缓慢,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焦虑、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反应强烈,性情古怪、孤僻、对他人冷漠,心肠冷酷等不良人格特征。

2、厌学具有弥散性。学生错误的认知,不良的心理反应和人际关系等,易污染班级的学习气氛,传染周边同学(tóngxué),大面积地降低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五页,共20页。3、同时,厌学者也有正常人的心理情感,良好人际关系的内在要求,但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爱护,在班级中常遭排斥,歧视其归属、接收支持和爱的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自我(zìwǒ)价值感和社会安全出现危机,长期如此,便易导致自卑,抑郁敌对偏执等心理问题,易对人对事产生消极认知,过于敏感,不好交际,不信任他人,不能关心理解他人,行为冲动倔强,难以适应环境,从而形成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型个性。

第十六页,共20页。每个人都想好好学习,产生学习的差距就在于是否(shìfǒu)刻苦,也许你会说你也想刻苦,但对于学习总是没耐心,学不进去,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对学习要有兴趣。还有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写,不懂问老师或同学,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胆小。把皮放厚点,不要害怕自己的问题对于别人来说很弱智,学习总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题会了,代表你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其次把心收敛点,不要总想着玩,多看一些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